陆明尊都市见闻三之窥探工厂眼睛-第18章 窥探工厂的眼睛1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天加班,陈立没能到来,第二天早上,他来了,戴着一顶帽子,现得很委缩,压制,下午,飞骥便被解雇了,老板选择了陈立,而放弃了飞骥.

    这也许是飞骥早已经预料中的事,所以他没有意外,很坦然地接受了现实,结好了工资,到宿舍里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当夜便搬了出去,

    事情就这样落下了帷帐,再也没有了什么悬念,更没有什么意想不到,起死回生的偶然,没有,事情就这样的结束了,一切在现实里都是这么的平淡,平淡得就象是生活中的小节,

    也许,这其中还是有许许多多东西要说的,比如,公平,这件事厂方做出了公平的决断吗?同样是纠纷,并且,一方一直是被压制着的,一直是处在弱势,他的过错是不是可以被原谅呢,虽然,他最终走向了极端,做出了不该做的事,可是,这事情的起因又是什么,经过又是什么,这难道不也应该算上去的吗?

    再就是制度,厂规里,对员工是规定得相当严格的,一言一行都有相应的条款,相应的处罚,不过,这是生产,是规范劳工为其产生价值而设下的保障,并且,最终和目的也是罚款,克扣工人的工资,而对于其它的一些问题,他们是不会去理的,比如危机干预,飞骥与陈立两人的纠缠早已经出现,并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而且,这几乎是全车间人人皆知的事儿,在车间里,也是争吵过了无数次,可是这事儿,并没有人去理,直至最后的越演越烈,不可收拾,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之话,有必要说但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这跟老板的利益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他们没有必要为此头痛,

    飞骥与陈立的这场争斗,在车间里也传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不过,他们讨论得最多不是是与非的问题,也不是从中吸取到了什么教训,他们说的只是飞骥武力,以及走得洒脱的形态,

    这件事儿,再次被一点一滴地挖掘了出来,放大,再放大,夸张.再夸张,最后成为了一个英雄故事,成了众人津津乐道,极力吹捧的经典,挂在了嘴边,

    有英雄自然就会有人去崇尚,这是很自然,很常态的事,因此,飞骥这件事不仅没有成为众人借鉴和反思的对象,相反,倒成了众人心中郊防的目标,是与非在这里就这么被癫倒了,好坏不分,是非不明,进而再演变成另一场的争扯,并且,越演越烈,这就是社会脱变的一种效应,这也是掌控得好与坏的分水岭,

    这事儿一出,车间里也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部份人越来越活跃了,蠢蠢欲动,乘势侍发,或许,事实并不该如此地说,应该说成是通过飞骥这件事曲解,他们越来越觉得武力有很多的好处,进而也就无形之中郊防了,

    这其中,又尤以静文和萧湘越为最甚,他们两人,是值得一说的,这萧湘越,原本是好好的一个人,还很怕羞,做事儿很认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可是,随着跟着一些大龄社会青年到舞厅和歌吧鬼混,人也变得越来越不像样,特别是见着女孩子,眼睛就像是灯一样,亮得不得了,敢直直的,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并且是那胸部,更要命的是,他并不大,也只就十八九岁年纪,

    而静文.此人没法说清楚,因为他之前很早就已经结帮结派,有自己的一拔人,打架斗殴的事他没少做,并且,每天挂在嘴边的也只是这句,都说成格言了,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格言,与外人并没有多大关系,并且,他也会组织人,使唤人,在他手下,听他说话的人不下十几人,因此,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这个静文.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做法,这也是他茏络人心的基础,他做起事来是很有分寸的,厂里本地人多,外地人也不少,而他自己则是本地人,因此,他是很帮着自己人的,一有什么事,找他帮忙,他也会很爽快地答应,而对于外人,他又是压制着的,平常见着了一些过不了眼的事,他也会去管,由于他有自己的实力,很少有人奈何得了他,他这样做是得人心的,如鱼得水,而管理也大部分是本地的,对他的做法持默认的态度,

    当然,这只是他的做法,至于其它的一些人,又怎么无动于衷,于是,他们也一样的团结了起来,平日里,谈得来的就走在一块,虽然,口舌之上是不让的,都是那么几句,有本事你咬我,还有就是什么有本事就单挑什么的,这些好象都是电影里面说的,当然是什么电影来的,记不清楚了,

    这么折腾着,车间里,倒成了帮派驻地了,不过,这也仅仅是利益之上的争扯,总体之上,还是平衡的,也就是说,在大家的利益都没有遭受伤害的情况下,车间还是平静的,并不见有什么的大风大浪,各做各的事,各干各的活,做好本份事,就不会挨管理的骂,至于涉及到利益了,也就会起口角,争执几句,无非还是那些话,你瞧着吧,有你好看,等等,都是些恐吓之词,真正干起来也不容易,除非真的有那么一方忍无可忍,何况,各人又还有各自爱好,并不都尽是冲撞,因此,冲突的机会并不多,

    因此,车间里还在进行着该有的事,也就是表面之上的景色,贺年运仍然会时时地去赵淑娴那里,萧湘越仍然在调戏着赵淑娴,说着一些色迷迷的话,同时,他又联同了车间里的另一个人,此人叫杨芋芋,也是个小后生,只有十七八岁,也是从学校里刚刚出来,臭乳未干,可做出的事儿可就不那么伶俐了,

    喝酒,嘣吧,沟女人,样样都通,他的父母也是打工的,常年在外,很少回家,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后来,他长大了一些后,就到了父母那里,就近就读,跟父母住在了一起,

    他在家乡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的,这时刻,他是跟着爷爷奶奶过日子,他们的父母亲每月寄一些钱,作为他们几人的生活费或书费,至于其它的事,他们是管不到的,甚使想管也没有那么长的手,眼不见,摸不了,又奈何得了什么,只是在话筒里说说,交代吩咐,可是这有什么用,他们听得到吗?听到了他们会做吗?做了他们会做好吗?这都是未知数,情况最好的,他们口口声声应承,可他们真的是答应了吗?会不会阳奉阴违,面前一套背后一套,再就是靠两个老人家,有多少能力和时间去管理,

    因此,留在家中的这些孩子他们真的很可怜,也可恨,一不小心,都会做出些事情,这些事情,都是人们所料始难及的,有些是小事,虽恨却也奈他不何,比如,小偷小摸,一伙人结合在一起,形成声势,在村里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很难抓得了他们的把柄,甚使真的知道了,也拿他没办法,小小年纪,半懂不懂的,又是一阵风,并没有多大识断能力,不处理,他们就得不到教训,处理了,送派出所吧?年龄又小,最后,也只就不了了之,因此,在农村里,孩子们是很放浪的,又加上好胜,争强,争利之心,有些七八岁的孩子都已经变得相当功利,

    当然,这只是大部份现象,也是一个整体,至于个人,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比如杨芋芋,他在家里做什么,谁也不知道,包括他们的父母之内,

    这还不是他的全部,甚使他来到社会,他们的父母对他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至少,不能透彻,

    开始,杨芋芋是在他父母的厂子落脚的,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是他刚刚出来,并不熟悉社会,有个照应的人,自然比陌生环境要好,再者,他父母一方,也可以及时地知道他的情况,他的欠缺和需要父母都一目了然,

    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做着做着,就烦了,这打工比起读书来,还要幸苦,苦了很多,这是他自己说的,他曾这样对他父母说过,

    其实,细分起来,也的确是有些道理,读书也很幸苦,早,中,晚都不得清闲,要上课,还要做习题,动脑筋,可工厂比这更甚,早,中,晚,还加上加班这一环,这里没有了思考,换成的是生产任务,赶不出货期,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加班,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气吁呼呼,

    杨芋芋做不下去,他父母就认为是这个原因,也就没有再强迫他,毕竟,他还小,刚刚出来,生活又不是很习惯,加上这高强度的劳动,怎会受得了,

    这层理解,是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他父母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用关爱去理解,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并不是杨芋芋的心思,

    杨芋芋在家中呆了十日八日,呆不下去了,又嚷着要进厂,他父母就不理解了,说你这人是怎么啦?一会儿说做一会儿说不做,你以为这打工生活好过,进出一次厂少说也要花费一千几百元,这还不包含适应和过渡期,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吃有住有临时的家,已经很幸运的了,换了别人,得夜宿街头,

    他这话是有很多层意思的,其中一层就是你已经很幸运的了,很多事自己无所谓,受苦的是父母,已经为你担当了,

    这话也不知杨芋芋有没有听见,又或是有没有听进到耳朵中,总之,他就是嚷着进厂,他父母也没有办法,于是,千方百计,左找右找,托人找关系,就来到了现在的车间.

    ……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