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第48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好吧,你从头说吧。”

    他:“宇宙不是一个,是好多个。”

    我:“多宇宙理论吗?”那个我倒是知道,但是仅仅限于这个名词。

    他:“我想想从哪儿说起……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是使用者。”

    我:“OK。”

    他:“你知道时间旅行悖论吧?”

    我:“不太清楚,能说说吗?”

    他:“是这样:假设,你回到了50年前,杀了你祖父,也就不会有你了对吧?但是没有你的存在,你怎么会回去杀了你的祖父呢?”

    我:“……的确是悖论,怎么了?”

    他:“没多久后,解释不是这样了。后来被解释为‘不可改变性’。例如说你回到50年前,你却没办法杀死你的祖父。也许行凶过程中被人拦住了,也许你以为杀了他了,其实他没死,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你祖父,也许你虽然杀了祖父,但是那会你祖母已经怀上你父亲了……大概就是这样,反正就是说你杀不了你的祖父,或者改变不了你已经存在的现实。”

    我:“嗯,这个我明白了,悖论不存在了。”

    他:“你说对了一半,悖论的确不存在。但是你可以在你祖母怀上你父亲前杀死你祖父……”

    我:“那不又是悖论了吗?”

    他:“实际上,你杀死了你的祖父,你的父亲还是会存在。只是,在你杀死的那个宇宙不会存在了,包括那个宇宙的你也不会存在了。”

    我:“那个杀死祖父的我哪儿来的?别的宇宙?”

    他:“是的,这就是多宇宙。实际有你存在的宇宙,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有你中了大奖的宇宙,也有你没中大奖的宇宙;有你已经老了的宇宙,有你还是婴儿的宇宙;有希特勒战败的宇宙,有盟军战败的宇宙;还有希特勒压根就没出生的宇宙,甚至还有刚刚爆炸形成的宇宙……很多个宇宙。”

    我:“很多?有多少个?”

    他:“我不知道,虽然我所在那个宇宙的地球科技比你们发达很多,但是我们那里的科学家们至今还是不知道有多少个宇宙。总之,很多。”

    量子物理教授:“这些在量子物理界目前还是个争论的话题,而且我们对多宇宙的说法是:宇宙在不停的分裂,有无数个可能。但是他告诉我宇宙不会分裂,就是N个,已经存在了。”

    我:“同时存在?”

    量子物理教授:“没有时间概念,只能从某一个宇宙的角度看:那个时间上稍早一些,这个时间上稍晚一些,还有差不多的……”

    我转向他:“是这样吗?”

    他:“比这个还复杂,在你说的同时概念里,有下一秒你眨眼的,还有下一秒你舔嘴唇的。”

    我忍不住眨了眼又舔了一下嘴唇。

    我:“原来是这样……在你们那里能确认多宇宙的存在吗?”

    他:“是的,否则我也来不了这个宇宙。”

    我:“……对了,你刚才说你们的科技比这个宇宙的地球发达很多?能举例吗?”

    他:“嗯……我留意了一下,最明显的就是你们还用喷气机,我们已经开始有反重力运输工具了。”

    我:“……好吧,听起来很先进很科幻,怎么做到的?你应该知道。”

    他:“自从发现了引力粒子后就能做到了,用反重力器。”

    我:“那你可以做出来一个给我看吗?”

    他像看一个白痴似地看着我:“我又不是机械或者物理应用学家,我怎么知道那东西怎么做?你们的这个地球有喷气飞机,你知道那是涡轮增压的原理,但是你做一个我看看?”

    我:“呃……好吧,那么既然你是别的宇宙来的,你总该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吧?别说你一觉睡醒就过来了。”

    他无视我的讥讽:“通过惠勒泡沫。”

    我:“毁了什么泡沫?没明白。”

    量子物理教授:“他说的是量子泡沫,不是毁了,是惠勒。(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生于1911年7月9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惠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1937惠勒提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1939提出重了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惠勒在广义相对论大体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的时期,把它引进物理学。196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1969年惠勒首先使用“黑洞”一词,从此传播世界。1968获原子能委员会恩利克·费米奖,1982年获玻尔国际金质奖章。1983年他提出了参与宇宙观点。1993年获Matteucci

    Medal。2008年4月13日,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新泽西的家中逝世,享年97岁。)你们的地球也有惠勒吗?”后半句是问他。

    他:“有,我们宇宙的地球和你们宇宙的地球相比,除了我们科技上发达一些,基本差不多。反重力器也是才有没多久的,至于多宇宙穿梭是政府行为。”

    我有点眩晕,我觉得如果是一个科幻发烧友坐在这里都会比我明白得多。这些年我面对过很多种看似完善的世界观。有依托神学或者宗教的,有建立在数学上的,还有其他学科的,当然也有凭空胡说的。但是我最讨厌建立在物理基础上的——如果精神病医师面对的大多数患者都是这类型的话,我猜物理系毕业生们在就业问题上再不用发愁了。

    我打断他们俩:“不好意思,麻烦你们谁能解释下那个泡沫是怎么回事?”

    量子物理教授:“惠勒泡沫,也就是量子泡沫,那是一个形容的说法而不是真的泡沫。在宇宙形成后,整个宇宙在扩散,宇宙中不是绝对同质的,是不规则分布的。宇宙中星系就是不规则分布的,这个知道吧?实际上我们已经证实了(参见第三篇《四维虫子》)。在非常非常小的维度上——不是纬度,而是四维时空的‘维’。在很微小的维度上,时空也是不规则的,是混乱状态,就像一堆泡沫一样杂乱无章,比原子微粒还小。有些量子泡沫会有虫洞。因为量子泡沫这个词是物理学家约翰·阿齐博尔德·惠勒创造的,所以也管那个叫惠勒泡沫。”

    我痛苦地理解着那个泡沫的存在。

    我:“是个微缩的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可以这么理解。或者从哲学角度理解:微观其实就是宏观的缩影。”

    我:“好吧,我懂了。”我转向他:“你的意思是说,你从那个比原子还小的泡沫里找洞钻过来了是吧?”

    他笑了:“不是钻,而是传输。”

    我:“你是学什么的?在你那个宇宙的地球……有大学吧?”

    他:“我是学人文的。”

    我:“你们的政府为什么不派士兵或者物理学家过来,而派人文学家过来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