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红楼(校对)-第1853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越是如此想,心里越是惊恐不宁。

    一滴滴冷汗,在这三月天里,缓缓流下。

    “呵呵……”

    贾环策马立于御辇之外,笑道:“诸位大人不要惊忧,太上皇不喜的是,三番五次下旨交代,不许百官来迎,耽误了公事。

    结果你们还是摆出这种大动静……

    算了,不为难你们。

    这次太上皇南巡,不理公务朝政,只为散心荣养。

    诸位如今拜也拜过了,都散了吧。

    如今情况特殊,不好怠慢了政务。”

    众人闻言,见隆正帝并未反对,葛荣心里海松了口气,便躬身道:“谨遵王爷钧旨。”

    说罢,转头对近百江苏官员道:“太上皇心系百姓,皇恩浩荡,准诸臣功免去随驾朝拜之礼。

    诸位当铭记圣心,归去后好生勤于公务,不可怠慢。”

    “下臣不敢。”

    近百官员恨不得立刻就飞走,远离这对人间最恐怖的帝王和王爷。

    听到此言后,心里欢欣雀跃。

    最后在贾环挥挥手中,一个个步履加快的远去……

    “贾小子,这不是常法!”

    一直没露面的李光地,撩起了车帘,看着贾环,面色肃穆,眼神凝重,道:“强权不可恃,暴政必难久。”

    隆正帝闻言,瞥了李光地一眼,没有出声。

    贾环则打了个哈哈,笑道:“老爷子说笑了,哪里有什么强权暴政?

    有也是张廷玉的事……

    如今大秦大半官员都出自他门下,是他的门生。

    政令顺畅,中外一心。

    若是再有差池,就是他张衡臣的问题了。

    陛下和小子,却不会再理会那些琐事。”

    隆正帝淡淡道:“此言有理。”

    三人这番交谈,落入葛荣、赵程、李蒙三人耳中,简直犹如天籁!

    他们不是蠢人,哪里听不出这番话便是一个宣示……

    大规模的清洗,就要终止了。

    ……

    连葛荣等人都一并打发走后,贾环对隆正帝笑道:“陛下,咱们去慈园?

    臣不是夸口,那慈园本就以玄武湖为内湖,以紫金山为后山,又经臣拾掇了二年,那叫一个舒坦!

    和慈园比,您那大明宫就一寒酸!”

    隆正帝瞪了贾环一眼后,却道:“其她人先去行在,贾环,带路去工厂作坊。

    朕要看一看,你到底捣鼓的什么名堂。

    你这样的德性,居然能弄出这般动静来,也是奇了。”

    贾环闻言差点气厥,却还是让人护送皇太后并诸位嫔妃,还有贾家诸人,前往慈园。

    他则带人护着隆正帝的皇辇,前往了沿江两岸的作坊处。

    贾环知道,不让隆正帝第一时间目睹这世道的变化,他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

    根本不用近前,远远就能看到高高的烟囱,不断吞吐着白烟,然后消散在天际间。

    官道上,来来往往载满商货的车辆,川流不息。

    人声鼎沸。

    待龙舟上的车马皇舆都下了船,入了金陵城后,城外码头上的戒严散去,几乎一瞬间,无数车马骡轿涌入码头。

    数不清的苦力牙行出现,江面上则是千帆林立,皆是货船。

    在官道上,回首看到这一幕,不论是隆正帝还是李光地,都感慨非常。

    尤其是李光地,他是做过地方主官的,焉能不知百姓曾经是什么样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悠然自得,便是盛世。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这般繁华地,可顶多是几家百年老店,旺铺。

    才能见如此忙碌之景。

    然而眼前,却是人山人海,人人忙碌啊!

    隆正帝和李光地都抽了抽嘴角,对这一幕,震撼中带着一分麻木……

    队伍顺着官道,一直往南走了数里地后,停在了一座大门前。

    说是大门,实则与当世的大门皆不同。

    因为不封顶。

    只有两边砌着两道门垛,中间大门也只是用铁管扎成铁栅栏般。

    其中一道门垛上,有一木匾,书刻着“大秦银行第一白糖厂”九个大字。

    门前,站着一个年轻人,衣着朴素但颇为体面。

    满面笑容,形容干练。

    “草民贾芸,叩见太上皇万岁,拜见王爷,拜见老相爷。”

    此人正是贾环族侄贾芸,今年不到三十,但周身气度平和稳重。

    “贾环,这就是你那族侄,帮你打理银行?”

    隆正帝看了眼贾芸后,微微颔首,对贾环问道。

    贾环笑道:“是,贾芸是三房子弟,自幼家境贫苦,很是吃了不少苦。

    为人至孝,颇有担当,处事圆润。

    他如今掌管着银行下属诸多工厂作坊,职责甚重。

    芸哥儿,起来吧。”

    贾芸闻言,站起身来,依旧满面笑容的看着众人。

    隆正帝还没开口,李光地忽然醒悟了什么一般,挑起白眉道:“贾环,这个大秦银行第一白糖厂,是何解?

    这个工厂作坊,和大秦银行有什么相干?”

    贾环呵呵笑道:“老相爷,白砂糖的技术,是为贾家所有。

    不过我贾家不愿一家独食天下,因此将方子贡献到银行,换取了些股份。

    如此一来,便是由银行注资开办了这些白糖厂。

    你可别以为大头是贾家赚了,那可真是冤枉我了。

    大头都让陛下的内务府赚去了。

    若不是这二三年来,赚到的利润全都开设分厂,或是在江南铺设甘蔗农场,只这一项,内务府一年就有数百万两银子的进项。”

    隆正帝闻言,满意点点头。

    他哼哼一笑,道:“内务府的银子,朕也没用多少,前年本是要大修宫殿,后来朕得知有个混账东西修了个园子,花费百万两银子之巨,也就打消了那个念头。

    有这百万两银子,朝廷可以铺设多少路?修多少座桥?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方是正理。”

    贾环讪讪一笑,这方面,他才不和隆正帝比,傻不傻……

    李光地在意的却不是这个,他沉声道:“如此说来,这沿河那么多工厂作坊,尽为银行所有?”

    隆正帝闻言,这才回过神来,面色微微一变。

    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银行若是完全拥有这些工厂作坊,也就掌控了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百万计的百姓工人。

    这个数量,着实有些骇人。

    贾环却摇头笑道:“这怎么可能?若是如此,却不符合银行建立的初衷。

    银行大量鼓励手中有技术,也就是方子的百姓人家,建立作坊和工厂。

    当然,也欢迎这些人家,以技术入股,银行以银子入股,合营工厂。”

    “那么合营作坊,哪个说的算?”

    李光地皱眉问道。

    贾环道:“由技术方自己决定。”

    李光地不信道:“他们还愿意交出话事权?”

    贾环笑道:“看人怎么想……交出控股权,也就是话事权,由银行占大头,那么作坊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大肆扩张。

    最重要的是,银行下属有个技术研发部,收集了整整十八名大匠,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匠人。

    有他们在,就能大幅度的优化技术,提高方子的效率,也就能保证盈利。

    如此一来,方子持有人的股份虽然少了,但实际上事业却做的大了。

    若是他愿意自己掌权,那也不妨,银行只管分红就是。

    甚至,银行还提供贷款,以极低的利钱,贷银子给有信心的百姓,让他们去建工坊作坊。

    百花齐放才是春的道理,小子还是懂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