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想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大叔、大妈和服务业:关于“服务”的思考[1]

    无论什么人以什么身份来美国,来之前都会不同程度地看一些资料,增加对这个成天在新闻上露脸、耳朵都听起了茧子但其实很陌生的国度的了解。我并没有充分准备,只看了几小本中英文放在一起介绍美国的书,又因为要去南方,找来了画质只能勉强看清的电影《情归阿拉巴马》草草领略了一遍,对此行将常驻的地方有了一点印象:与繁华、国际化没有太多关系,但也不同于“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中国情调。同时牢记到过美国的朋友的叮嘱:“记得给小费,咱们中国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有时不但换来别人的白眼,还可能真的给自己带来坏处,比如在餐馆往你的碗里放点啥,在旅馆在你的床上搞点啥。”于是,在银行兑换上千美元的同时,也拿走若干零钞。

    观看过一定数量的美国电影和电视剧的中国观众对于《曼哈顿女佣》《灰姑娘的玻璃手机》《美国空姐》等电影和《欲海情魔》《破产姐妹》等电视剧中漂亮性感的女性招待、服务人员应该有一定的印象。在不是以女性服务人员为主角的美国影视剧中,她们出现的频率更高。这也是契合好莱坞商业逻辑的设置,相当好地迎合了男女观众的银幕期待。男性观众以为可以无所顾忌地欣赏银幕(荧屏)美女。对于女性观众来说,这些影视剧的故事文本很多都是灰姑娘故事的变形,除了对于作为同性的女性影星美丽外在的欣赏之外,也将很多普通女性梦寐以求的水晶鞋给故事里的灰姑娘穿上了,帮助观众完成了白日梦。看多了这样虚拟的故事,对于没有实地经历的人来说,很容易混淆影像与现实,忘记了那只是梦工厂设置的场景。

    从北京T3航站楼登上即将穿越太平洋上空的飞机,皱纹毫不掩饰地布在脸上、身材也尽显中年样态的美国空姐(应该叫大姐甚至大妈)让我小小地吃惊了一下。坐多了国内航班,看惯了国内航班各种青春靓丽的空姐的脸蛋,一下真挺难适应。后来在美国国内坐了几次飞机,飞机上基本都是四十岁甚至五十岁以上的大龄空姐作为空乘服务工作人员,或者干脆没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曾在美国国内乘坐两个中小型城市之间的飞机,配合演示航空安全应急处理的人员估计是飞行员或者辅助飞行员一类的重要人物兼任,那是一个略微秃顶的中年男士,他站在机舱中间,一一拿着安全带、救生衣、氧气面罩等物件在广播语音的提示下,向乘客展示如何自救,完毕后又赶紧跑回前面的驾驶舱里。

    美国是飞机的发明国,广袤的土地使得飞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仅次于汽车的主要交通工具。飞机上的服务也就如同汽车的相关服务一样,不会因其在天上就要显出某种优越,或者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其优越正是通过经过岁月历练的人来为你服务体现出来的。我不知道哪种猜测更符合实际情况,但以此反观国内各种带服务色彩的岗位,或许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用人方式:外貌、年龄在各种带有“窗口”性质的岗位上受到过度重视已经成为习惯。而经过岁月沉淀的美只有在沉静的心态下才能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经历的漫长转型至今还没完成。很多人的个人生活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下也如同过山车,年轻女孩丰满弹性的肉体、敏锐直接的言行更和此种社会文化背景贴近。美国社会也经历了类似年代,2013年莱昂纳多主演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尽情渲染出以向自然攫取等手段积累财富的20世纪30年代经济高速上升时期的美国社会纸醉金迷的感觉,纨绔子弟汤姆虽然迎娶了优雅的黛茜,却更迷恋极具挑逗性的肉感情妇。

    中年人的服务有让时间慢下来的感觉,或者有减淡被服务对象面对时间消逝的紧迫感。我是一个对化妆等所谓女性时间、化妆品等女性用品完全不上心的人。这种态度既因不拘泥小节的天性,也因国内销售化妆品的地方让我感觉不舒服。那些销售化妆品的妙龄女郎,对于前来看上去不精于此道的同性,态度多半感觉不那么友好,她们经过修饰后的容颜极美但也淡化了人间气,使得我这样的女人看见了不是自觉凑上去寻求变身之道,而是远远地就想逃。她们的出现有时逼迫着顾客审视自己的容颜之陋,何况周遭社会正值随处不离“颜值”“眼球”的年代。

    在美国南部这个小小的州府城市最高大上的商场里,我第一次看到年过五旬的阿姨在化妆品专柜当值。她穿着白大褂,带着秀气的金边眼镜。头发不知是本来灰白还是被时间洗白了,然而打理得干净利落。妆容很齐整,但不张扬。笔者初来乍到,对各种化妆品的英文单词也不熟悉,时不时还要掏出手机上的电子词典查一下,我请她建议一下买什么合适。阿姨让我坐在板凳上,帮忙在脸上捯饬起来,每完成一个步骤,拿镜子给我看。纵向看,有一定的提升,但要根本性改变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当我看镜子时,阿姨的脸经常也作为背景出现在镜子里,说实话这种对比让我很有信心,因为笔者虽然年纪已经三十有余,毕竟还没有到四十,黄种人又普遍比白种人经得住老,于是很愉快的交钱走人。销售策略也好,出于对顾客的尊重也罢,一次愉快的购物体验说不上对人生有多大改变,但一定会迎来多次回头客。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到“长老统治”;鲁迅借狂人之口疾呼“救救孩子”,梁启超之“少年中国说”的慷慨激昂至今仍回响;红卫兵、造反派,红色激进文化也是年轻人冲锋陷阵;改革开放从特区开始,年轻人激活了南方的热土;公务员队伍推进专业化与年轻化……文化的“弑父”、政治和经济对推新的鼓励都加剧了中国现实的青年化或者准青年化,或许这也不是真正的青年化,是“伪青年化”,可能带来任性、冲动、莽撞、无政府主义。

    如果是文化艺术类的展览,由中老年人充当服务人员或者有一定服务功能的工作人员,即使是一次十分现代派的展出,也无形中增加了其厚重感。我在圣地亚哥巴尔博亚公园一个展览了部分油画的场馆里看到,从进门就是清一色五十岁以上的大叔大爷接待游客,帮忙存包,提醒要注意地上的台阶,他们穿着浅灰色西装,打着暗红色领带,戴着白手套,齐整的白发,高大挺直的身量,搭配因年龄更显深邃的眼神,和展厅里以古典绘画为主的基调十分吻合。

    一些想象中帅哥辣妹多的场合有的也是中年人居多。在赌城拉斯维加斯,我完全不懂规则,对赌博本身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上去玩一把,但曾在多个赌场穿梭数次。拉斯维加斯的多处户外广告显示着人生赢家的样子:在赌场左拥右抱性感美女。不知是我在赌场行走的时间太早还是那几天真没有大赢家,所到之处较为安静,为全球各地到来的赌客服务的人员极少年轻面孔,目测多在三十五岁以上,无论老虎机、扑克牌桌还是各种转动的轮盘前,其服务人员均不年轻。拉斯维加斯属于从20世纪30年代初赌博业就合法化的内华达州,经过多年的经营,赌场的管理、衍生产品的开发都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平,但作为人类古老的职业之一,赌博者的心态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太多,大致分为游戏型、投机型、孤注一掷型等。赌博的魅力就在于短时间里经历穷光蛋或百万甚至千万富翁的巅峰体验,数个赌博者组成的赌场的秩序维持既需要外力如安保、各种后勤服务,也需要人性的洞察力和对人性关怀底线的坚守。赌具旁边的服务人员兼具多种作用,涉世未深的青年难以胜任。

    美国的快餐文化世界闻名,不只在美国国内十分普及,连锁店还开到了全球数个国家。快餐店看不到大叔大妈的身影,更多的快餐店除了买单的时候无人服务,很多都要求用餐者自己将一次性餐具或者纸质包装收拾干净了离开。餐饮业包括酒吧等的服务人员仍然主打年轻人。这些女孩男孩面带微笑快乐地跑来跑去,一会儿又跑来问:“All things are OK?”(一切都好吗?)其中小费的作用自然不能低估,但微笑服务也基本成为他们的一种下意识。这种下意识有时会让本来不满意的被服务者有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在美国期间,我经历了一次陪朋友医院生产的经历。这是一个相当于在中国县城的医院,邻近几个县就这里有产科。我去照顾时已经是生产的第二天,白天太阳从窗户照进产房里,暖洋洋的没有异样感觉,到了晚上就凉快起来。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人习惯了空调开着很低的温度,但我们不习惯,何况还有产妇和新生儿,连续试了几次,空调温度还是停留在73华氏度,找来一位年纪比较大了的护士,护士也尝试了两次,还是不行,她笑眯眯地说再等一下。我们只好等着,过了半小时,还是不行,只好又去找她,她仍然微笑着摊开手:“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时已经晚上十点半,如果在国内,我想有充分的理由向医护人员要个说法甚至吵起来,但是在这里,我们只好带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委屈,向护士又要了一条毛巾被,但朋友还是觉得孩子会冻着。我就去跟护士要求能否换个房间,能把温度升高的房间。她还是笑眯眯地答应,随后也告诉我有两间病房已经把空调调到我们需要的温度了。不知道那晚上是不是所有的空调都坏了或者是中央调节气温的装置出了故障,三间病房的温度最后都没有升起来。护士站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我去询问,都是笑眯眯地说:“Sorry,sorry。”房间随便换,空调随便调或者吩咐她们调,但都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熬过了一个对产妇来说应该是终生难忘的漫漫长夜。

    语言、文化的隔阂,对美国医疗管理体系的不了解,加剧了我们在困境面前的无力感,但另一方面,护士的态度始终是微笑和积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我们的心。

    除了大叔大妈带来的新鲜感,在中国我们习以为常的快速服务,如超快的快递服务、在宾馆酒店随叫随到的个人服务,美国却享受不到。我在美国网购数次,从开始急不可待到悠着等,到后来坚信只要回国前能收到货就可以,被迫接受现实,但还是不习惯很多快递公司如果退货的话不会免费上门取件。我最啼笑皆非的一次快递经历,是买了一条裙子发现不合适,就自己拿到邮局去退货了,结果等了一个半月才在网上查到送到的发货处,竟然是广州的一家公司。一个半月时间里,只有最后不足一个星期在中国国内行走,其他时间这条不合适的裙子就慢慢地从美国南部飘到中部、西部,然后东渡太平洋。我的这次购物经历成为公寓楼的笑话,也使我在后来的购物中养成看看货从哪里来的习惯。人工成本高的美国快递费折算下来自然也不是小数目。几次住旅馆的经历也使得我难以感受到“顾客是上帝”,从登记入住开始,就没有人来打扰,但是任何问题,比如水龙头有问题、没有咖啡之类,服务人员都来得较慢或者迟迟没有回音。

    我很纳闷:我们的服务理念不是从西方学来的吗,怎么来到原生国反倒没有“上帝”的感觉了呢?带着这个问题看了几篇研究美国服务业或中美服务业比较的文章,部分明了了此服务业非彼服务业。服务业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上面所描述的是传统服务业,包括餐饮、旅游、酒店等。自2010年开始,美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0%以上,但主要指“按需服务业”“定制服务业”。研究者将中美服务业比较的具体项目分为批发零售、交通仓储、信息产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教育医疗社会救助、娱乐住宿餐饮、政府及其他服务。我们通常理解的娱乐、住宿、餐饮只占其中很小的份额,而且在美国的GDP中自20世纪60年代到如今占比都不高。而教育、医疗、社会救助服务半个世纪以来在GDP中比重有较大提高,这也是很多国家的移民对美国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

    全球化时代之“全球”很多针对的是服务业的全球化,一个国家的服务业出口竞争力对其影响力和实际的外汇收入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对于中、美两国服务业净出口额、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在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上,美国比中国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在传统服务业和旅游业上的出口竞争力在逐渐减弱,让人欣慰的是中国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在增强。

    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服务是传统、低端服务,甚至有人称之为“让别人做你懒得做的事情”;美国发达的服务业所指的服务是高端服务,有人简称为“你想做但做不了的事情”。在国际市场中,这种高、低端服务业分布的区域,所获得的效益差距明显。比如在美国你想生产一种产品,你可以咨询各种各样的公司,分析、设计、制定标准、规划生产线,把这个东西的生产过程全部了解了,然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找生产商。就当下来说,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承担了美国服务业的最后执行者。这种以高端服务为主导的全球化格局中的低端服务者,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一个初中生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胜任在富士康的iPhone手机生产流水线上一个环节的工作,其所需要的技术储备甚至不及传统制造业中的钳工、车工,也不及缝纫工人。我在美国特别在T大学所属的南方地区看到满大街的日本车和数量不少的韩国车,而在所有大小商店都能看到技术含量偏低、劳动密集型“中国制造”的各种生活用品。老实说,这种现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冲动:“我们一定要努力,制造高端产品让美国人愿意使用。”我遇到的少数人,既有美国本土的,也有来美国旅行的欧洲人,有一次就遇到了两个保加利亚的留学生,他们问:“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制造,而且还便宜?”我拿不准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原因,来一探究竟,还是故意把这种现象当作笑话。在跟他们讲完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中国制造”之余,我都会加上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型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人口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于一个旅居在外的人来说,高端服务需求量很小,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服务。我以为如果要抱着寻找个人享受极致体验的目的来到美国,恐怕会失望,或者说这样的机会和场所不容易找到,如果一定要找,去旅游业十分发达的泰国、迪拜等地寻找可能更容易。或许有人认为,高端服务和日常生活的服务并不矛盾啊,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美国的餐饮、快递、旅馆等生活服务这么懈怠呢?人力成本的高昂是很重要的原因。这些岗位基本都要靠人用体力完成,而真正的美国公民的人力十分昂贵。这些老有所养的人工作起来并不那么积极,很难找到中国国内几乎任何一个快递点都极守时勤快的快递小哥。幸好美国还有若干暂居者或非法移民,否则可能这样的日常生活服务更糟糕。是不是到了某一天,中国也这样,愿意从事低端服务的人很少,人们只好忍受慢悠悠、随性的服务?

    二 生活中的历史与生活在历史中: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显影

    相比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美国的历史短得只有中华文明的零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人的身影几乎在全世界任何较有名气的地点都能看到,但部分中国游客在景点的不文明行为特别是对历史景点的破坏也屡屡遭到国内外媒体的曝光。没有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历史真正有敬畏之心的也不多,从某些级别不低的行政单位到一个家庭对于改造或者推倒历史古迹的谨慎都不够,大概这也是“拥有了不知道珍惜”的心态使然。

    而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人,在我接触的范围里,按照财产、受教育程度,以中产阶级为主,他们对历史的态度极其谨慎,有一种保存历史的自觉。

    小镇的历史

    留学生都把远离大城市的大学称为在“美国大农村”的大学。我所在的美国南部小镇,因为经济和政治文化中心分离的惯例,呈现小镇历史的政治文化中心的Downtown实在小得可怜,小小的一圈房子,中间耸立着一个塑像,塑像的底座清楚写明其修建于1824年,或许小镇的历史就开始于这一年,但小镇的每一个建筑物几乎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百余年的历史。久居镇上的人都能跟你讲述每栋建筑的故事。小镇的旧货商店最有特色,两层楼满满地放置着各种物品,除了食物,其他生活用品几乎都有,家具、饰品、衣物、唱片、书、工具……每次到达,总有人在买,一个怀旧商店就是当地的活历史。此店为家族经营,门边墙上就有老板的爷爷、父亲两代人的照片,紧挨着照片,固定在墙上的是已经不能照明的电灯,它是该镇历史上第一盏电灯。

    大学附近的建筑,数十家教堂是最显眼的,即使一个小镇,镇上最早的教堂比镇兴起的时间要早。教堂一般是当地最漂亮最有风格的建筑。小镇也赶集,在Downtown的小广场支起小摊,卖蔬菜、水果、蜂蜜、奶酪。镇上有个类似于管理处的机构,但非官方机构,T大学的S老师带我们前去拜访,负责接待的女士给我们看了好些资料,看得见的公共建筑和稍微年代久一些的民宅都有一段长长的介绍。每栋房子都是有生命的。陈列室里,这些眼前看似普通的建筑——每个阶段都有照片,比如镇上叫约翰逊艺术中心的建筑,第一次开工之前、初次建设完毕、翻新——每个阶段都有黑白和彩色照片放在墙上,建筑因此有了生命。

    初到T大学,我发现校园里每栋建筑都有名字,在显眼的地方刻着建筑的名字和建设时间,后来我在其他地方也看见过刻着名字的建筑。镌刻之时,便是该建筑进入历史的时间。无论多少年后,每一个参观者毫不费力就可以看到这个建筑在世间的寿命,当然也会给初来者带来困惑:名字不能表明它的功用,如果要找一个学院、一个办公室,煞费工夫。

    在大学附近的民宅,S先生带着我们逐一参观,几乎每栋建筑他都能说出房主的故事。有一家的院子里有坟墓,那是主人的女儿早逝,父母很舍不得,就把女儿葬在院子里,这样就能让她一直在家;有一家房子的风格明显和其他家不同,S说主人是从别州搬来的,房子保留了那个州的建筑风格;有一家房子很破, S说他家估计经济条件不太好,子女去远方工作了,父母去世了房子没有人管;有一家挂着枫叶旗,主人从加拿大搬来的……

    在国内接触到的人和资料都告诉我们美国人极其注重隐私,对别人家的事不闻不问,我的这种印象在到美国一段时间后有所改观:在一个地方生活时间长了,特别是小地方,人情世故、别人的家长里短,都会有所了解。当然,S先生在介绍时几乎没有添加任何评价,只是作事实性的讲述。

    N先生家的照片墙和老报纸

    N先生在镇上盖了三层小楼,带着一个大草坪,尽管总体造价拿到中国国内顶不上在二线城市买个两室一厅,仍然是我在这里看到的内饰最为讲究的庭院。N先生家称得上实用价值和象征价值紧密结合的范例。一楼偌大的工具房,摆满了各种口径的电钻、刨床、电锯以及手工使用的木匠工具,专业木匠未必有他的齐全。他并非只看不练,亲手制作的一张书桌摆放在孙子的儿童房供其使用。不过最能把一个建筑历史才三年的房子推到时间隧道的,是用玻璃镜框精心装裱挂在墙上的两张报纸。一张是1919年5月14日他的曾祖父经营的商店关门的广告,另一张是这之前在《公共售卖》广告上发表的他的曾祖父的商店具体售卖的货物名称。N 先生很骄傲地对我们介绍他的加了若干个“grand”的father的光辉业绩,其实按照他的年龄状态,儿女都已经有2个孙辈,估计他也就已经是曾祖父。报纸颜色很旧,发黄,但裱得很好。在N先生的众多宝贝中,他最先向我们介绍这两张报纸,可见它在其心目中的重要意义。

    全世界很多家庭都设有照片墙,照片墙纸能最具说服力地表现一个家庭的过去。它的意义不只是向这个家庭的观光者详细介绍这个家庭,更在于向子孙展示祖辈的荣光,以激励后代。中国人也不例外,甚至比其他很多民族更加重视家庭、家族传承,这也是那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尽管远离祖国,仍然顽强地保持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因。

    我也到过一个华人家庭,丈夫本来在国内大学任教并已经取得了正高级职称,但经不住妻子及已经移民到美国的妻子娘家兄长的劝说,决心重新开始,到加拿大读了博士,拿到枫叶卡,又应聘到离T大学不远的另一所大学任教,妻子在国内大学退休后来到丈夫身边,他们的两个女儿均在国内完成中学学业然后在加拿大念完大学。如果一直在国内,这样的家庭应该比较宽裕,无论经济还是时间。但在美国,他们五年前买下的旧房子至今没有修葺,游泳池防水层破损,仅存不多的水不知多长时间没有换,绿莹莹倒映着南方的艳阳。院子很大,三分之一长着杂草,三分之二被分割成小块,种着韭菜、小白菜、辣椒等中国人熟悉的菜品,乍一进去,还让人以为进了国内的农家小院。房间里的东西大部分是前房主留下的,卧室的床上用品看得出是跟着女主人漂洋过海从国内南方某城市来到加拿大,然后来到美国的,床单有的地方甚至打了补丁,当然也可能是念旧不舍得换下。夫妻俩在国内任何城市都称得上高知,但他们在美国这个地方的生活完全是第一代移民的状态。先生年近六十岁,头发已经花白,在学校很努力地想争取终身教职,太太一面忙着料理家事,一面挤时间去教会学习英语。他们的女儿还有一个仍然在加拿大读大学,还需要他们接济,刚参加工作的大女儿读书那会估计也需要家里负担不少,先生教职的收入能维持各种开支很大程度上赖于太太的精打细算。

    这样的家庭经历了遥远的迁徙,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家墙上没有任何照片,没有任何资料向访客诉说家庭的历史。他家每个成员都太忙了,至今还计划着如何让全部家人来到美国,获得美国身份并真正的在一起,实在无暇顾及那些目前看来虽然有意义但一点不实用的事儿。大历史是由数个微历史组成,社会历史是由数个个人和家庭历史促成的。家族、家庭历史的保存和展示只能靠个人的努力。虽然只是一个家庭,但也可窥冰山一角。对历史的尊重与保存的自觉只有当经济、文化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且有宽裕的时间和心境才可能获得。

    族群的历史

    去美国之前,我看过斯科塞斯导演的《教父》、里昂导演的《美国往事》。前者讲述意大利黑手党在美国从地下到地上的洗白过程。《美国往事》讲述的是关于“美国梦”的故事,同时也是美国犹太裔前身第一代移民们的故事。美国建国的故事就是各种移民群落到来并安定下来的故事合集。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虽然不像那些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官方和民间散落的众多有形和无形的历史,但来来去去的人们留下的各种档案、印迹本来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T大学所在的州是美国民权运动的发源地,南北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留下很多有形、无形的遗产。州政府办公大楼既在办公,同时又作为美国内战遗迹成为被游客参观的景点,紧挨着的一片建筑包括数家博物馆、艺术馆。马丁·路德·金的纪念教堂在此无言地诉说着黑人争取权利的艰辛。

    在旧金山渔人码头游船上,我穿过浓雾里的海湾,听着解说员讲述天使岛、恶魔岛的故事。天使岛对早期中国移民来说,一点都不“天使”,这里关押过太多投奔“梦中天堂”美利坚的华人,或者被驱逐出境的华人。位于纽约艾丽斯岛的美国移民历史博物馆,展示了大量欧洲家族第一代移民来美国的资料。黄土文明造就的中华文明的后代比较习惯于固守土地,我们的历史是和大地、数代人的耕耘联系在一起。而这个国家的历史是漂来的移民史,移民从东边的海、西边的海、南边的海上漂来拼凑在一起,组成异彩纷呈的历史。

    每个国家对后代解释曾经的侵略、屠杀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既不能直接磨灭,又不能表现父辈、祖先们当年行径的不正当性。官方背景的历史学家在这样的情景下一般大有作为。官方对待曾经对手的态度在美国和墨西哥战争、作为入侵者的欧洲移民处理和印第安人关系这两件事上体现出来。

    发生于1846到1848间的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战争,以墨西哥割地230万平方公里(约占墨西哥面积的一半)的土地结束。停战协议中双方均同意让被割让土地上的居民,自由选择回墨西哥或者留在土地上成为美国公民。圣地亚哥老城成为这个策略的最典型体现者,留下的人、物等所有的一切,保持完整的墨西哥风格,圣地亚哥现在成了美国墨西哥文化的国家公园。先兵后礼,这是第一代开拓者加殖民者的欧洲移民的做法,最后总会留一些被占领土地的遗产,成为和平点缀、文化遗产。

    欧洲移民对印第安人的策略用意表现更突出。众所周知,早期美国的西进运动与大量屠杀印第安人及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家园分不开。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上的主人,而现在,印第安人是美国领土上的少数、边缘族群,其待遇远不及祖先被强行带来的非裔美国人。当美国政权稳定后,反过来又对印第安人采取安抚措施,设立了只用于印第安人的津贴、住房等专项,以及给印第安人在印第安居住区开设赌场的特权。很少人反对给予印第安人特别关照,有人说那是因为作为一个种族的白人觉得亏欠印第安人,这个观点应该是成立的。我所在的特洛伊大学已经形成惯例:每年校方出资筹办印第安文化节,请印第安团队来表演印第安传统艺术、售卖印第安生活及装饰用品。节日期间,附近的中学、小学、幼儿园都会带领学生们来参观。印第安人虽然数量已经少得可怜,印第安文化却是美国民间自觉维护和传播的。印第安文化实实在在地成为美国大地上多元文化的点缀。

    墓地

    人,万物之灵,生而尊贵。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是慎重的,尽管表达方式不一。中国人有远离陌生人墓地的传统习俗,认为晦气。华人旅行团几乎不带客人参观墓地,其实要全面了解一个地方,除了尽量走近生者的生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死者——既包括他们生前的故事,也包括墓地。墓地是折射文化、传统、信仰等元素的重要场合。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使得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为了城市扩建让人们迁坟的事情,几乎没有居民一开始就自愿迁走亲人坟墓。城市化使得房价攀升,让活着的人备感压力,也使得逝去之人不得安宁,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城市化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散布于广袤大地上的美国人来说,教堂的墓地是安放遗体的重要场合,无论是南方乡间的小教堂还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都有教堂的墓地,也有将逝者安置在房屋附近的,墓地的选择很随意。相比中国人,这不仅是地广人稀的大自然给美国人独有的馈赠,也表现了对死者及死者家属的尊重。

    美国有100多个国家公墓,主要安葬着为国捐躯的军人的遗骸,也有在其他领域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已故者。其中最有名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出现在很多华人观光客的照片中,特别让人感慨的是,无论级别高低、财富多少,在这里所有死者的墓地规格都一样。生而平等的生命观念延续到死者身上。每年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国殇日,公墓都有各种纪念活动,国家也会举行类似公祭的仪式。从主流媒体到普通百姓,都能感受到全社会对于为国捐躯者的重视、纪念与感谢。这些活动更是对逝者健在的家属最好的安慰,对于公众而言,也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的国殇日总体氛围大不同于中国的纪念逝者的活动。对于死者的纪念,在多数国人的印象里,总免不了悲伤。我虽然没有亲临国殇日的现场,但从国内媒体对多年来国殇日的哈雷摩托的游行的报道以及随之而来的漫长的夏季假期看,国殇日既有对逝者的纪念之意,也有喜迎即将到来的长假期的意思。在笃信宗教的国家,多数人认为离开人世意味着去另外一个世界,而不是从此消失。去天堂、极乐世界,并不是十分悲伤的事。相比中国人的清明节,美国人的祭祀不怎么悲哀。在许多报道里,全家带着野餐用具来到墓地,俨然一次出游活动。

    地广人稀的美国带给人们选择的一大自由,就是去世后可以选择火葬、土葬或其他。由于宗教信仰,多数人选择土葬,因而无论被葬在私人、教堂墓地还是国家公墓,对于土葬者来说,活着的时候每个人在历史中,死去之后每个人在墓地之下默默守护着这个国家。

    反思:美国人的私人记忆和集体记忆

    从特洛伊镇、N 先生的家,到美国的各种大型公共纪念活动,都在提示我这个国家各个层次的个人和机构对于历史的珍视。直到某天阅读到这样的句子,“美国人总是想忘了别人想记住的东西”,“美国人的历史观很淡薄”,“美国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如果做错了事,他们就把这件事抹去,而且他们没有在战争中受过害,他们没有被入侵过”。[2]我开始反思:“我是不是太以点带面,把美国人想象得太正面了?”

    “在现代大都市,由于人口规模经常变化,血统遥远的人们形成了关系,因此,‘社会’要想在其记忆中保存如此之多的家族谱系,就渐渐地变得很困难了。”[3]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家族谱系的保存估计就更困难了。N先生的努力应该在很多家庭都在上演,但家族史料存留的并展示给外来者观看的,应该都是属于这个家族的光辉的一面,处在黑暗中的部分或许在代际传承中有意被忽略,或者作为家族秘史概不外露。

    大的族群甚或国家大致类似。中国国内无论大家认同的公知或者自封的智者都爱叹息:“中华民族是健忘的民族!”全世界对于德国人敢于直面前辈在二战时期犯下的罪行、忏悔并付诸行动的悔过都表示佩服,原因就在于将一个国家曾经的伤疤、失去理性所犯的错有意植入国民的集体记忆是一件非常需要胆识的事。美国主流社会曾经杀戮印第安人、虐待黑人、排华……即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海外出兵多个国家,导致多个国家政权坍塌、民不聊生。这些在美国主流人群的集体记忆中,已经很淡或者只是作为工具和手段在一些场合被提及,比如争取选票的时候。学者詹姆斯·洛温的著作《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指出美国课堂上使用的教科书充斥着错误信息和短视见解,原因是美国官方为了宣扬所谓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谎言的主要温床,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惜肢解历史以宣扬爱国主义。[4]

    美国迄今没有被侵略的经历,发生于2001年的“9 ·11”事件成为美国若干年来本土最为悲恸的事件。我在美国期间游历纽约市时,居住的旅馆距离由被炸毁拆除的世贸大楼改建的“9·11”国家纪念馆只有几百米,在美国的其他任何场合的旅程基本都是令人心情愉悦的,除了这里。纪念馆的门票价格偏高,但前去参观的人数很多,世贸中心纪念馆水池外围刻着遇难者的名字,大家都怀着沉痛的心情。“9 ·11”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美国人的集体记忆倾向于记住那些意味着荣光、成功的过去,除了“9 ·11”,它已成为当代美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身为美国人的平静和安全感被严重破坏了。

    “9·11”事件催生了反恐电影的井喷,《黑鹰坠落》《谎言之躯》《世贸中心》《反恐王国》《反恐疑云》《深入敌后》《锅盖头》《绿区》《拆弹部队》《猎杀本·拉登》等电影设置了恐怖主义终被制服的结局,尽可能地安抚现实中被恐怖主义搞得惶惶不安的普通人。但恐怖主义在很长时间里仍然是美国人最为担心的事,尽管按照《华氏911》这样的纪录片的分析,“9·11”的出现与小布什政府有很大关系。

    三 身体、性、爱情、婚姻与家庭:美国人的两性关系

    从《乱世佳人》《北非谍影》《罗马假日》直到《泰坦尼克号》等,好莱坞爱情电影演绎的种种母题造就了全球观众自然也包括中国观众对于美式性、爱情、婚姻及家庭的无穷但又是在一定边界内的想象:不期的邂逅、浪漫的求婚、完美的性爱、日常生活里惊喜不断……加上还有《罪恶之城》《黄昏之恋》《费城故事》《断背山》等演绎的边缘爱与性,好莱坞电影中由两性关系支撑的主体是一个美好又不乏激情的世界。《美国派》《留级之王》《混合宿舍》《朋友也上床》等电影表现的美式爱与性率性而为,笑料百出,让传统谈性色变或至少是羞于谈性的中国人难以坦然观看。当整理好行囊准备前往美国时,你的已婚配偶或未婚恋人在千万种关于安全的叮咛外,可能还有放在肚子里很久但一直不好直接表达的话,或者意味深长地告诉你:“那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啊——”这里的“自由”主要指“性的自由”。

    年轻人在南方

    当我来到这自由国度常住人口不足两万人的南方小镇时,不闻耳鬓厮磨,鲜见礼节之外的拥抱拉手。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合起来只有一个酒吧,里面的人们像国内的县城一样——三分之一喝酒、三分之一握手、三分之一挥手,人们低低地诉说着什么,夜间九点左右酒吧就打烊了。荷尔蒙在南方艳阳下不是发酵沸腾,而是貌似被蒸发殆尽,即便在校园里,也没有发现一对“像样”的本土情侣,所谓“像样”,就是像国内大学里的学生情侣(当然也不是所有大学的所有学生)一样不停地秀恩爱,尽可能地向世人宣告这个男人或女人是我的人。这里有个小插曲。我在校园的小湖边假装偶遇一对貌似在约会的非裔青年,忍不住好奇走近,发现他们是在认真地喂食湖中乌龟。我问他们:“为嘛在校园的花园、树林、湖边没有见到约会的恋人,是因为大学里一般不谈恋爱还是去其他地方约会了?”说这句话时脑海中顿时出现了我到过的所有国内大学的各种爱情山、爱情林、爱情湖、鹊桥。男孩甩甩满头小辫子,看着我摇头:“不,他们约会的,一般开车去其他地方,在电影院或者餐馆,你可以去食堂的二楼。”完了又带点狡黠和好笑地看着我,“是不是你看上了什么人,要和他约会啦?”我连忙否认:“没,没,我已婚,只是好奇!”

    后来,我碰到一个在美国读高中的男孩,他就读的中学为教会学校。聊起校园恋爱话题,他说学校的校规没有明确说允许还是禁止,但要求不要产生不良公共影响。这提示了我,美国学生情侣在公开场合鲜见恩爱秀,一方面是隐私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对公共秩序的自觉维护,避免有碍观瞻。

    南方的热天气持续到十一月中,女孩们的上装从吊带换成短袖、长袖,再加厚,下面仍然喜欢穿短裤,特别是只露一点裤头的运动短裤,碰到一个高挑的,大白长腿甚是耀眼。在教室里一不小心就蹲在椅子上或跷腿到课桌上。因为是生活常态,并没有使多少男生格外关注。当你在镇上的沃尔玛驻足,半小时内见到十余个一百公斤以上的胖哥胖妹从面前缓缓飘过,应该还会感叹美好体格的展示对于营造良好生活习惯无声的示范。

    美国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作为欧洲移民的后代,他们对身体的态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体和世间万物一样,是可以展示的美,衣物的暴露和对性的态度之间没有关系。鉴于国内年轻人婚前同居已经很普遍,大学校园周边各种时段的房屋出租是极火爆的生意。我试着问过几个美国女孩关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碰巧她们都是基督徒,回答很坚定:“我是基督徒,绝对不会婚前性行为!”在网上查一查,很多回答都告诉我,美国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中有很大比例对性谨慎,不是因为处女情结而是因为宗教信仰,他们希望完全按照自己所信奉的宗教教义生活。这也是美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然而信仰未必最后真的执行,生活中激情压倒信仰、本能超越理性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事实上的婚前性行为比例较高、未婚先育也有相当高的比例。好在对于婚外性行为,他们基本表示否定,无论哪个年龄段的美国人大都认为不能欺骗配偶,应该遵守道德规范。[5]

    我也看见专栏作家所写的对婚前禁欲的不以为然,很重要的理由是,人们想要性又不想违反教规,于是就尽早结婚,结果导致美国在发达国家有最高的结婚率、离婚率及堕胎率。[6]

    我所旁听课程的同班同学本瑟琳正经历着一场重要的爱情。感恩节她打算把这个叫卡尔的男孩带回家,几周前她就告诉了妈妈。前两天她打电话给家人,妈妈告诉她正在尝试做一种派。“怎么想起做这个?”本瑟琳问。“不是你说卡尔喜欢这种口味的吗?”我认识卡尔,是校园电视台的新闻主播,本瑟琳的好友艾莉森称卡尔是“高富帅”,富不富她不清楚,高、帅的特征在这个男孩身上倒是很明显。本瑟琳是个高挑爽朗、乐于助人的姑娘,她告诉我如果曾经和很多人约会没啥关系,如果和很多人上过床,其实大家还是会对这个年轻人有一定的看法。她觉得自己和卡尔是认真的,可能会走向婚姻,才决定带他和家人见面,之前她从没有带过同龄男孩回家。

    艾莉森近乎全职地在通信公司营业厅上班,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可谓抽空上学。她曾经有个男友,因为受不了她老要上班离开了。艾莉森的父母早就断了她的经济支持,虽然她的家人都是白人血统,但父母觉得根本不用上大学就能生活得很好。她的父母兄姊都没有上大学,经济收入都不错,姐姐在银行工作,哥哥自主创业。艾莉森觉得不行,一定要上大学,结果就造成她现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为了赚学费无暇顾及爱情。在艾莉森想象的未来生活图景中,爱情也只占很少的份额。二十岁的艾莉森迄今的活动范围就在家乡和上大学的相邻两个州,她计划大学毕业后去大城市(比如纽约)工作一段时间,在美国各处和其他她向往的国家转转,然后到佛罗里达定居。如果爱情来临她欢迎,但她不会为那个人改变什么,除非他和她的理想一样,一边工作一边看世界。

    艾莉森对爱情的态度让我想起从中国到美国的飞机上坐在我邻座的美国女孩,恰好她的前男友从特洛伊大学毕业,她曾到过特洛伊镇。她离开男友的原因是觉得这个男人太不靠谱,是个没有责任心的大孩子,和他一起没有安全感不说,很多事情该男人做的他都撒手不管,她终于忍无可忍地离开了。说起来,女孩眼眶还泛红,她还爱着他,但有自己的底线。在中国国内看到各种媒体上报道美国女人对待婚姻绝不委曲求全,颇有“烈女”风范。原因除了离婚官司中财产分割一贯利于女性外,美国女性的理性、个人意识应该也占了很大比重。

    女孩们在聊天过程中会时不时加进“你知道,这里是南方”,意味着南方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伦理规范、宗教信仰。不知道真正的那个Mr.Right来了,像艾莉森这样的姑娘是否会为之疯狂,令之前所有的计划与理性自动化为泡沫。

    围城内外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成为中国人对婚姻普遍的口头禅,外面人努力往里挤,想目睹城中风景,城里人厌倦了,想毫发无损地出来。在美国南方小镇几个月,没有条件进行大范围调查,但通过聊天和各种观察可得知美国人婚姻情况一二。“性别传播”课堂上,授课教授提问哪些同学是在单亲家庭长大,课堂上全部的二十来人中一半以上举起手来。

    年届六十的J先生看起来儒雅幽默,我和他及他的太太一起用过餐。太太活泼可爱,是个很有亲和力和魅力的女人。她告诉我她有四个孩子,大儿子今年刚好去东亚某国家任教英语一年,她给我看孩子学做异国菜的照片。想想我们多年一对夫妻、一个娃的小家庭,我真心表示羡慕。有一天,J先生在课堂上说:“我的第一个妻子……”我才明白我所见到的女士在她的位置上还有前任妻子,或者前前任妻子。

    我从没有见过R先生的太太,任何事情总是听他说要先安排好儿子、女儿。儿子是一幅典型的亚裔面孔,女儿是个娇小的白人姑娘。这样明显的外在让我清楚R先生的妻子为亚裔,但不知道是其中一任还是仅有一任。后来知道R先生离过一次婚,第一任妻子是他二十出头时到东亚某国教英语认识的亚洲人。R的现任妻子在北方某州,逢长假两人见面,去北方或者来南方,他一个人貌似很愉快地照顾着两个孩子。因为有美国人由于工作变动搬家频繁的印象,我忍不住问他:“为嘛不和你妻子一起?你去北方或者她来这边。你一个人照顾孩子多累啊。”R 回答:“快了,等我儿子拿到驾照就可以考虑了。”儿子是R的亲儿子,但他的亲妈就在附近的城市,按照法律规定,没满十八周岁的孩子不能离亲生父母太远,父母要经常探视孩子,如果R去了北方,送儿子和亲妈见面是个头疼的问题。女儿不是R亲生的,是北方那个她和她的前夫的女儿,但姑娘已上大学且超过十八岁了,不需要经常探视且她的大学就在附近,所以就跟着继父。R跟我们秀他的全家福,自己的亲生孩子加上继子继女,下一代共六个人,很有规模。

    脱口秀明星艾迪·墨菲(Eddie Murphy)的很多段子近期被配上中文字幕引进国内,其中有段落是关于美国妻子的,她们独立、有时近乎任性,让丈夫们无所适从,即便结婚了,也让人感觉无论是妻子的身体还是心灵都像是“租”来的,她随时可能解约走人。墨菲对于丈夫角色的调侃也好不到哪里去,网上、微信圈流传甚广被中国观众命名为“天下男人一般渣”的段落肯定男人都是“没有不偷腥的猫”。男人天生爱征服女人,越多越好,他们乐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魅力,无论身边的老婆或女友多么好。这样的男人和女人,自然带来美国人的高离婚率。美国妻子在很多调查里被给予“烈女”称呼,发现丈夫出轨只有极少数会选择继续这场婚姻。这种坚持背后是法律对女方的大力支持。在所有州的司法实践中,离婚官司都无一例外支持弱者,婚后以相夫教子为主的女性通常是离婚官司中的弱者。中国妻子在丈夫出轨后,很多人因为孩子、经济,或出于“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无奈,或者其他原因,会给予丈夫浪子回头的机会。

    特洛伊大学商学院的几位老师因为其中两位为亚裔,常来访学楼。商学院老师人均收入居于本校教职工前列,第一回碰到这几位就听他们当作笑话般谈论老同事K先生。K先生年逾古稀,还在兢兢业业上课,原因是离婚官司中他的大部分财产被判给前妻,幸好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人员的就业时间可以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你愿意。这几位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点是老婆都不在身边,在邻州、更远的州或者还在其他国家。作为一个小小的暂时的单身男俱乐部,他们的闲暇活动无非是约在A处烤肉、B处打猎、C处喝小酒,没听说过猎艳之举,当然,是没有想法还是没有资源就不得而知了。长的像俄罗斯后裔的高大的T先生每每展示他在迈阿密海滩美丽的家,不忘提醒观众他在家如何爱老婆、爱孩子、爱家务,也开玩笑说如果他回家无行动,老婆将怎样强烈地反击。

    美国妻子在家的“大女人”作风激发了美国男性对于东方女子的想象,虽然这个想象从没有停止(一直东方女性作为物化存在被西方男性按照自己的意愿想象,无论是作为异域风情的代表还是臣服的客体)。如果对中国国内女性境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恐怕他们就不那么肯定地认为华人女性更温顺了。比如前文举例的R先生的来自东方的首任妻子,年轻的姑娘从R的学生变成他的妻子并随其来到美国,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来美国后不久,就变成了别人的妻子。美国男性认为好控制的乖老婆,未必一直如此。

    作为景观的性

    “放浪的自由之国”正是媒体、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带给相当部分受众的美国印象。美国社会对于出现在公众视线中的各种“性”话题或场景的宽容度委实震惊了我。

    2000年以来,全球各地兴起了电视真人秀节目,为了挖掘真人秀的潜力,各国电视工作者绞尽脑汁,其中包括对人体“秀”的尺度的不断加大。我到美国后看到的系列真人秀《裸体约会》《一见面就结婚》《一见面就接吻》等对身体的展示没有下限的节目都只在初播时引起一定的反响,很快就反应平平了。在特洛伊大学类似期终汇报的活动中,我展示了自己所看到的美国电视真人秀,作为访问学者联系人的教授惊呆了:“想不到我可爱的祖国有这么多真人秀!”对于其中大量打性的擦边球的设计他没有任何惊奇,想来早习以为常(真人秀节目的具体分析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展开)。

    我主要在美国南部旅居,也抽空去了西海岸和东海岸,在拉斯维加斯看了一场Fantasy Show,在百老汇看了一场经典音乐剧《芝加哥》,加上在南部T大学里所看的由在校大学生演员巡回演出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Cabaret(同名电影翻译成《歌厅》),也算对于美国各地在公共舞台上性的展演有了大致印象。

    华人导游介绍Fantasy时,直接说它是“脱衣舞”。全程大部分时间里面容姣好、身材有致的模特儿们只穿丁字裤,但因为舞台的距离和严格的安保措施,虽然是剧场表演,看上去犹如隔着屏幕。主持人介绍这些模特儿是2015年在美国各种秀场排名前十的,每个模特儿都有一样拿得出去的才艺,如唱歌、舞蹈、武术等。本场秀中一个叫苏菲亚的姑娘最为出色,她以从高空垂下来的两根红丝带为依托,完成了介于杂技、舞蹈、体操之间的各种优美的高难度动作,精湛的技艺几乎让观众忘记了她的裸体,或许裸体和技艺相得益彰,很是养眼。主持人的各种插科打诨和性笑话换来众人笑声不断,但可能因为语言隔膜,我真没有感受到那种所谓淫荡的气氛。被抽上舞台的幸运观众是一个婚前来旅行的小伙子,互动过程也是文质彬彬的感觉。大概因为导游之前捧得太高,这场演出给我的印象只是稍稍撩起了一下观众们对“罪恶之城”的念想。美国本土的网站有游客到拉斯维加斯旅游的感觉的反馈,对这个秀的感觉也就是一场不错的脱衣舞表演,没有任何人提到尺度问题。倒是有一个曾经作为幸运观众的男士,因为自己在舞台上需要被动表演没有好好看完演出,他表示生气,认为没有事先征得他的同意侵犯了他安静观看的权利,一点没有作为现场唯一可以与模特儿近距离接触的男性的幸运感。

    那些在拉斯维加斯老城挣小费的街头艺术女性表演者尺度更大。比如一个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的女性只穿丁字裤,上身的透明胸罩基本可以忽略,还在乳房的制高点各置一个装饰品。她披着一层薄毯子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拿下毯子微笑着面对路人,只要给几个一美元的硬币或纸币,路人便可以与之合影、拥抱、吻面颊,甚至把手放在敏感部位附近。在各种酒吧外面特设的站台上或里面的桌子上随性表演的姑娘们,就像一个个穿着清凉、动作撩人的性感玩偶娃娃。她们已经成为和拉斯维加斯的酒店、蓝天、沙漠一样的日常景观,很少有观众为她们停留,甚至都不会多看几眼。

    尽管在不同的地点由不同的人群演出,《芝加哥》和《歌厅》都呈现了百老汇的特色元素,喧闹、性感,大腿舞时不时跳起来。《芝加哥》1996年就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是百老汇舞台上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芝加哥》剧本写于水门事件之后,有强烈的时代寓意,媒体人疯狂炒作的本事、政客和律师的摇唇鼓舌、普通民众的盲目轻信易被煽动都在剧中体现出来,有强烈的讽喻性质,是一个社会批判性极强的文本。20世纪70年代的芝加哥灯红酒绿的气氛和纽约、洛杉矶及美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很相似,《芝加哥》是百老汇舞台上不多见的取材美国本土的戏剧。经过数千场次的演出,《芝加哥》距离故事发生的年代越来越远,其批判性不断被淡化,娱乐性更加突出。从各种评论看,我所看到的那一场次的演出班底不是当下风评最好的,但仍然让初来乍到的我感觉绚烂无比,男女演员们的各种性感秀撩人眼球,女二号凯莉对着剧中人也对着观众喊:“来吧,我的丈夫不在家。”惹得全场哄笑。女一号露西在被律师比利策划包装成功走红后,面对无数表示倾慕的剧中男性,她对着观众抛个媚眼:“这么多的男孩,真让人受不了——”引发阵阵低笑。

    大学生班底演出的《歌厅》开放度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演员班底的《芝加哥》。《歌厅》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那时的柏林是一个醉生梦死的地方。剧中有多种语言出现,富有异国特色,要求演员会音乐剧表演的全面的本事——唱、跳、打。无论舞美、灯光还是表演,该剧在我及很多观众看来,专业水平不亚于百老汇的表演,甚至因为演员的青春蓬勃,给这个情感压抑的故事更多的亮色。《歌厅》女主角压抑矛盾的情感与身体的暴露糅合成有罂粟花意味的舞台景观。

    不少到过国外的中国人都提到天体浴场,满沙滩的人不着寸丝,反倒让着装齐整的观望者不好意思。虽然没有来得及亲身体验这样的浴场,但在加州圣巴巴拉海滩,我见识了在人群近似围观的氛围中,一位胖哥的从容不迫。天气并不太热,一个体型壮硕的男子在享受海滩日光浴。他戴着墨镜,有些秃顶,拿着一块类似瑜伽垫的东西,先把垫子放在沙滩上,脱掉外衣,留下一条裤衩,暴露的地方全部抹上防晒油,将随身小包当成枕头,先晒肚皮这边,然后翻过来晒背部。他躺的地方是从一号公路下到海边的路口,那天连续有三辆以上的旅行大巴停在海滩附近,游客主要为中国人,二百来号人来来往往,估计没有人不多看他几眼的,即使如我这般尽可能不想表现得没见过世面的中国人也忍不住看他。这位先生放松地躺着,他不年轻,肌肉松弛,并不是一道美丽风景,但他惬意自在地沐浴着对任何人来说都无差别的阳光,宛若这是他的私家海滩。圣巴巴拉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美国许多名人都在此购买休假别墅。享受天体日光浴的人可能是一个名流大鳄,或者一个失业流浪汉,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大自然对每个人都一样慷慨。

    非常规的性与爱

    对于多元文化、不同价值观,我基本持有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态度。在国内大学任教,对于学生们近几年表现出的对同性恋话题的热衷很迷惑。我执教于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中艺术生比例较高的学院,少数男孩子表现出同性恋倾向。从外表看,我不清楚他们到底是真的同性恋还是仅仅为了表现所谓的先锋、前卫。至于变性人,最熟悉的就是时下作为主持人的金星,但她已经成为文化市场的吸睛石,其性别身份只是强力的佐料。刚到美国时,浏览国内网上新闻,看到河南一小伙子因为同性恋身份被妻子及娘家人以精神病人身份送进精神病院;同时,同性恋酒吧、集会是中国很多城市亚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我看来,我们首先需要正视同性恋群体。民间研究同性恋的群体、组织并不鲜见,各种同性恋相关的话题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比如在张北川、李银河等国内知名学者的研究中,中国有一千万以上异性恋女性嫁给了男同性恋即“同志”,从而成为“同妻”,这一千多万对夫妻看上去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实质苦不堪言。由于大多成为同妻的女性在婚前并不知情,有被骗婚的意味,她们成为不被世俗认同的男“同志”伤害的对象,生活可能更加苦闷,极少数人甚至选择自杀。

    那么,美国社会对同性恋应该很宽容吧,我来美国之前是这样认为的。也耳闻少数的留学生来美国的动力之一就是找一个对性取向宽容度很大的地方生活。

    我在美国旁听的“性别传播”课程就是从介绍LGBT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人开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这个国家对于非常规性与爱总体上的宽容,如出现了中性卫生间, 2014年加利福尼亚州率先允许跨性别学生使用有性别身份认同感的厕所和更衣室。2015年奥巴马总统决定,除了男女厕所之外,在白宫西翼的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首次增设“中性厕所”。在YouTube上,除了能搜到表现各种领域的成人改变性别的纪录片之外,还有不少表现变性倾向的少年儿童的纪录片,如《父母怎样养育变性孩子》《我的变性孩子》。这些孩子的变性倾向到底是因为孩子性格叛逆还是因为其真的身心严重不匹配,从而产生对自然性别的抗拒?虽然是在一个相对宽容的国度,这些孩子的处境仍然会遭到一定程度的另眼相待。他们的父母表现出的理解、宽容,以及对这一之前自己从未关注的领域的用心学习、体验十分感人。在各种关于“同性恋天堂”的调查中,加利福尼亚、纽约都榜上有名。纽约每年一次的同性恋“骄傲游行”已经成为纽约的特色游行之一,每年6月最后一周被定为纽约同性恋“尊严周”。[7]

    在美国期间,我有幸在旧金山卡斯特罗社区游览一圈。卡斯楚街中心飘扬的彩虹旗,很多酒吧、居所所插的彩虹旗都在告诉观者——这是一个同性恋社区。彩虹旗是同性恋的标志,插着彩虹旗的和不插彩虹旗的人家毗邻而居,同性恋、非同性恋是邻居,鲜明表现了这个城市街区的包容性。阳光下,街上时不时出现穿得很少、肌肉锻炼得甚好的男性。导游从我们的此趟旅行开始就拿此说事:“注意注意——这是你一定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两个男的一起走,穿得又少,一定是同志,穿得越少说明爱得越深。”恰好,车窗外有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并排走过,导游激动:“快看快看——那一定是的。”随着她的指引,几乎全车的人都好奇地探头到他们步行的一边。对于性,尽管我们的祖先们早就念叨“食,色,性也,人之所大欲焉”,但一向又讳莫如深。传统家长很难接受同性恋,甚至认为是洪水猛兽、家门不幸。导游们为了提高游客兴趣,故意制造言语爆料可以理解,但旅客们,何况走出国门的旅客,相对来说是文化、经济水平较高的人群,如此强烈的好奇心或许表现出国人与生俱来的强烈窥私欲和一定程度的等级观点:“同性恋什么玩意儿!”殊不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不知道在这一带正常生活的各种人群对大呼小叫的中国游客持什么态度。

    对待多元价值观,美国南、北地区向来差距很大。一般来说,北方比南方宽容得多。我所在的亚拉巴马州在2015年联邦最高法院投票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后,仍有部分郡县不认同同性婚姻,尽管这对于一个人口流动频繁的国家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同性恋人可以换个县、州领取结婚证或者一起生活。在这宽容的国家层面下,每个家庭、每个人,有着千差万别的具体处境。我在特洛伊大学校园里参加了一个名为“Sectrum Alliance”(直译为“光谱联盟”)社团的活动。社团的介绍说,愿意为学校里任何因为伦理、信仰、性别、年龄、身份、残障或性取向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同学建立一个校园社区、提供帮助。我参加的那一次主题就是关于同性恋的,参加者多携带恋人参加,他们一对对坐在一起,并有刻意的情侣装或发型或饰品,很容易辨认。主持人让大家谈谈自己作为同性恋者在家庭中的境况,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只有一个黑人男孩认为自己处境很糟糕,他说着说着哭了:“你知道,作为一个黑人,一个同性恋,有多么艰难!我的妈妈发现了,她哭着对我喊——‘我要杀了你,要我还是要你该死的同性恋?你必须做出选择!'”坐在旁边的男孩(并非恋人)默默递上纸巾,另外几个学生上去拥抱或拍拍他表示支持。没有人说更多,大家既没有指责男孩的母亲,也没有要男孩坚强之类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同性恋、异性恋或者其他生活状态中的困境,对于非当事人来说,能做的其实也是最好的支持便是以自己的方式表示:我们在一起。

    1993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费城故事》中有同性恋群体在法庭外示威争取权益的场面,实际美国主流影视剧中的同性恋角色或场景出现的比例颇高。本届总统大选民主党的竞选策略中,也提及对于各种非传统异性恋群体的支持,哪怕只是为了争取选票,也表明了这个国家影响力数一数二的政党对此问题的重视。2005年李安导演的电影《断背山》一反西部片故事的常规套路,讲述了发生在西部美丽山川河流之间的两个男性牛仔间的同性爱与性的故事,因为李安的华人身份,电影在中国评价不错,甚至由此人们把男同之间的关系称为“断背”。《断背山》在美国的传播与票房情况反映出美国并非一些中国留学生所想象的同性恋天堂。尽管电影获得2006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但影片仅仅得以在全美683家电影院上映,美国的保守派和宗教团体甚至发动6万人联名抵制《断背山》冲刺奥斯卡,最保守的犹他州电影院干脆禁止上映该片。

    因为性取向而异国留学并很可能毕业后留下工作、生活,这是一些资料表明的很少一部分中国人留学的原因。李安导演的《喜宴》表现了华人同性恋在美国多元价值观和传统中华价值观冲突之下的选择,在当事人的努力和父辈的理解下,故事以喜剧收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演员海清扮演的是一个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很有爱心的同性恋角色。华语创作圈中影响较大的银幕、荧屏故事中的同性恋角色很少,且大多还只是以插科打诨的方式被涉及,同性恋或其他非正常性与爱被正面关注的不多。

    美国人在床上

    性是人的生物性的重要品质之一。人类的行为发展到今天,已经远不止于动物本能,有丰富的社会属性。任何一个社会,性的自由和性的禁忌并存。性的伦理取向与不同的文化圈密切相关,这体现在学术研究,更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对电影较为熟悉的观众基本同意以下观点:相比欧洲甚至日韩电影,好莱坞电影对性的表现基本都是适可而止,这既是好莱坞全球战略作用的结果,也和美国人的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我们所知道的一些从名字到内容都大胆的电影多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如《性上瘾》《女性瘾者》《性生活》等。

    纪录片制作人罗宾逊(Philippa Robinson)在完成了《英国人在床上》后到美国完成《美国人在床上》,该片于2013年在美国HBO电视网播出,一度引发热议。如果只看名字,观者多半会以为这是一部画面很劲爆的纪录片,事实上该片只是访谈集锦。导演充分考虑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所记录的10对夫妇中,有婚龄71年的钻石婚夫妇、婚龄40年的中老年夫妇、跨种族婚姻、男同性恋、女同性恋、穆斯林夫妇等,他们都半躺在床上,这既是一种舒服容易放松的姿态,又表明纪录片的主题:性与爱。影片表现了夫妇(情侣)之间不同而又具有典型性的相处状态:初恋的甜蜜、恋爱中的分手游戏、长期相处的各种矛盾及解决方法,或者当下正处在分手还是继续的矛盾中……

    我只有机会在课堂上观看了一次,由于语言障碍,理解很粗浅。我认为总体上该片摆拍的痕迹很重,流水账式的浮光掠影是否真的代表美国人爱与性的全部?这一点也值得探究,但该片毕竟让一个外国观众看到了这个大国的普通公民日常生活的多个侧面,同时也让我了解到,性爱访谈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种方式。该片自由主义倾向十分突出,这一点从所选访谈对象具有多元文化取向、多元性取向上很容易得出。

    注释

    [1]参见李晓峰、漆美峰《中国和美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13年第3期;张蕊《美国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尹伟华《中、美两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12期。

    [2]《詹姆斯·派克:“美国人的历史观很淡薄”》,/fangtan/2013-12/12/content_30880323.htm。

    [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39页。

    [4]〔美〕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马万利译,刘北成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杨华:《论当代美国人的性爱观》,《中国性科学》2001年第4期。

    [6]Jill Filipovic, "The Moral Case for Sex before Marriage", - case -for-sex-before-marriage.

    [7]袁博:《美国多地出现“中性厕所”》,《文汇报》2016年3月16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