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可以-孩子日常伤害的应急处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很多情况下,遭受伤害的孩子的身边没有医护人员,甚至只有父或母其中一人。这时,如果父母掌握一些针对日常伤害的救护措施就非常必要。一些简单得当的抢救技巧很快就能使孩子转危为安。

    83.如何对待小孩打架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没有发育成熟,也没有像大人那样的社会交往知识,同伴之间偶尔发生矛盾在所难免。我们成人应该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千万不要冲动之下,把对方怎么着,避免矛盾再次升级,重要的是,我们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同伴之间的矛盾。

    孩子间发生矛盾后,父母应这样对待

    ◎ 镇定自己。摩擦的双方,父母们要保持成年人的风度,因为孩子之间的打架就像天下雨,顷刻之间,雨过天晴。所以,大人对于孩子之间的打架,不要惊惶失措,大惊小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家长或老师之间的沟通解决才是关键。

    ◎ 弄清原因。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孩子摩擦具有一定的原因,家长所做的不是一开始就对无理的一方进行斥责,重要的是,先让双方“停火”,然后坐下来“谈判”。大人在孩子们的气头上,不要当“法官”或“裁判员”,要当“消防员”,先灭火,然后再进行劝解。

    ◎ 不要介入。孩子之间的摩擦,大人不要介入,如果酿成大人之间的争端,就把事情搞大了,复杂化了,后果非常严重。而有的父母看不透这一点,以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火冒三丈,立刻到对方家里兴师问罪。也有的家长当着对方家长的面“斥责”自己的孩子,实际是指桑骂槐,引起矛盾升级。也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占了“便宜”,便赞扬自己孩子“勇敢”。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只要打架不论谁是谁非,应以批评教育为主。

    ◎ 事后调查。把孩子带回家之后,再详细问清孩子,摩擦是如何起来的。即使自己的孩子有理,也要使其知道“遇事要谦让,不能动手打架。”

    如何避免孩子打架

    ◎ 父母平时要对孩子加强教育,让孩子意识到拳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只能使情况越来越糟。

    ◎ 平时要教育孩子:和为贵,不要用蛮力。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你让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双方本着友好的态度解决。

    ◎ 让孩子找适合自己玩耍的小伙伴。有的孩子天性顽劣,告诉孩子要学会避开这样的孩子,以防发生不快。

    84.小孩出现一般外伤怎么办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但他们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对面临的危害不能清晰辨别,同时又缺乏防范意识,父母如果监护不到位,容易出现各种意外事故,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外伤了。

    孩子出现外伤怎么办

    ◎ 眼睛出现外伤怎么办。

    眼睛是人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睛出了伤害,得赶快进行应急处理。以下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1.眼睛受到伤害之后,处理人首先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纱布盖上眼睛,轻轻包扎。不可用力包扎,以免纱布压迫伤口促发感染。

    2.眼睛里有异物,处理人千万不要抽取。要用干净的小瓶扣在有异物的眼睛上,再盖上纱布,用绷带固定去医院进行救治。

    3.注意:眼睛受伤后,绝对不能用自来水冲洗眼睛,因为,自来水不是无菌的,那样做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在去医院的过程中,要尽量少走路,尽量不让眼球转动,走路时应当尽量慢慢地走,最好使用医院救护车或私家车。

    预防: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玩锥子、剪子、针和骨针等,弹弓和能够弹出石头块的玩具也要禁止儿童玩用。即使使用这些东西,要加倍小心,以防刺伤眼睛。

    ◎ 一般外伤如何处理。

    1.擦伤。擦伤是最常见的一种轻微伤害,以肘部、手掌及膝关节处表皮擦伤为多见。一般擦伤浅,范围小,创面小,只需涂一点红药水或1%的甲紫溶液,创面结痂即可。如果上面有泥土或其他脏物,可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淡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红药水或甲紫溶液。创面较大时,应用消毒纱布包扎。如果有脓性分泌物,应去医院进行清创。

    2.割伤。孩子被玻璃或小刀等器物割伤的创口小而浅,创面整齐,出血量少,父母可用酒精对其进行消毒,然后用手压迫孩子创口附近,起到止血的作用。血流停止后可在创口涂抹碘酒或红汞,最后包扎。一般情况下,伤口在两三天就会愈合。若伤得严重,比如,出血不止、伤口大而深,应立即送医院进行处理。

    3.刺伤。孩子天性爱耍爱玩,容易被木刺、钉子或石头等刺伤。一般来说,伤口面很小,但疼而深。刺入物体如果比较干净,被拔出后,用力挤出血液,涂上碘酒溶液,用消毒纱布包扎一下。如果刺入物进入皮肤较深不易拔出的部位,应先用酒精棉球局部涂擦消毒,再用消毒针头轻轻挑破皮肤,然后将小刺挑出,再用碘酊涂抹,用消毒纱布包扎,数天内避免创口沾水,创口自然愈合。刺入物如果很深,又不能拔出,则立即把孩子送入医院处理。

    4.扭伤。通常,中急性扭伤也较多见。常发生于踝关节、腕关节以及腰等部位。父母这时不应给孩子按摩,因为,这种做法既不能止痛,又会加重毛细血管出血,形成血肿,使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孩子如果严重扭伤,应立即去医院拍片治疗。一般来说,孩子扭伤部位应固定不动,并用冰块和冷毛巾反复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24小时后,可用热毛巾热敷,增强伤处血液循环,有利于愈合。

    ◎ 头颅外伤如何处理。

    小儿头颅外伤在外科急诊中通常遇到,多是由于摔伤或从高处坠落跌伤,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头皮损伤。这是头部外伤最轻的一种,局部可见擦伤、挫伤或裂伤。即使这样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头部的皮肤不容易愈合。擦伤和挫伤一般只要消毒伤口,涂些红汞,局部包扎即可。如果头皮血肿,皮肤无破损,不要揉头部血肿处,否则血肿加大,出血增多,疼痛厉害。应用布把冰块包后敷肿处,以减少皮下出血。注意不能用针穿刺抽血。裂伤患者应去医院,让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既可避免感染,又可以使伤口迅速愈合,还要进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防止发生破伤风。

    2.颅骨骨折。颅骨骨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患者如果鼻耳部有分泌物流出,则说明可能是颅底骨折。这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了,应马上去医院治疗。

    3.脑损伤。脑损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伤害事件,病理危险而复杂,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并且,送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患儿头部的震动,要用双手悬空地把孩子托着,不宜把其头部紧靠在家长的胸部或放置在膝盖上,以免加重病情。

    ◎ 骨折的处理

    儿童的骨骼中胶质较多,石灰质较少,所以骨质不如成人硬,而韧性却较大,骨折时骨质折而不断,称为青枝骨折,儿童常见的骨折即为这一种。骨折发生的部位往往不同。儿童多发生上肢骨折,尤其以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骨折、锁骨骨折等为多。儿童出现骨折,救助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就地检查。救护者应对孩子进行全身检查,动作要轻柔,尤其注意有无昏迷及休克,如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低等,可能是断骨刺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包括内出血)而致出血性休克,应当紧急处理,及时止血。

    2.立刻止血。开放性骨折时,应立即止血,然后进行包扎,包扎时不要乱放药物,以免给医生清理带来麻烦。无法包扎时,用布条扎住出血处,并每隔几分钟松一下,立即转送医院处理。

    3.科学固定。孩子固定后,可以防止在搬运时反复损伤,以减轻疼痛。固定的器材选择应就地取材,如树枝、木条、夹板、扁担等,用绷带或绳子捆绑固定。固定时应将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住,如前臂骨折应固定肘关节和腕关节,下肢胫骨骨折则固定膝关节和踝关节,然后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 出血的处理

    孩子出血在外伤中常见,出血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外出血可以看得见,内出血肉眼看不到,容易被父母忽视。而且,内出血比外出血严重得多,易威胁孩子的生命。

    1.内出血特征开始不明显,但当严重碰撞后,孩子如果没有流血,父母绝不能掉以轻心,应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做细致的检查,以防内出血。

    2.孩子的外出血量如果大而急,血色鲜红,这是动脉出血,危险系数大。应立即使用指压法(用手压迫出血动脉的近端)止血,必要时,用带子勒紧,阻断血流,但时间不宜太久,同时应立即把孩子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外伤

    ◎ 不带孩子去一些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比如野外等。

    ◎ 检查家内安全情况,去掉那些悬挂不稳、凸凹不平之地,比如一些棱棱角角、电线等等,总之,不要留下安全死角。

    ◎ 时时留意,专人看护。5岁以下的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他们可能无孔不入,要以预防为主,否则,孩子的危险就发生在大人没有想到的地方。

    85.小孩烫伤后的处理

    一年四季365天,无论白天黑夜,都有烫伤的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常见。因为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看见什么总想用手摸一摸,动一动,蹦蹦跳跳,乱闯一气,还喜欢玩水、玩火。而且,他们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于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辨别不清,判断不准,很容易被烧伤、烫伤。

    小孩烫伤了怎么办

    天有不测风云,小孩子烫伤也是如此。有时,是避免不了的,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了,父母最重要的是学会面对,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应对才是关键。下面的方法就特别重要:

    ◎ 如果孩子烫伤情况较轻,仅有皮肤表皮的烫伤,皮肤只有红肿,刺疼,没有水泡,这属于Ⅰ度烫伤。这种烫伤需要做如下紧急处理:

    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半个小时左右,以减轻烫伤的程度,然后再涂抹烫伤膏,并用纱布包扎,以防止孩子用手抓破,造成感染。Ⅰ度烫伤情况轻,一般不用去医院治疗,处理得当也不会留下疤迹。

    ◎ 如果孩子烫伤皮肤起泡,非常疼痛。这是轻度的Ⅱ度烫伤,这种烫伤不宜用清水冲洗,否则容易把泡弄破,造成感染,加重伤情。正确的方法应将患部放入盛有冰水的洗脸盆内,只要半小时左右即可舒缓疼痛,并可防止皮肤深层组织受到破坏。然后,再用消毒纱布包扎防止细菌感染,然后上医院再进行治疗。

    如果皮肤起的泡破裂了,破溃的基底呈红白相间的颜色,并渗出血和其他液体,这属于深Ⅱ度烫伤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应立即用冷水由宝宝衣服表面冲下,或将穿着衣服的宝宝直接放入盛水的浴缸,等皮肤冷却后再脱下衣服。如果衣服粘连在皮肤上,千万不要强行脱下衣服,保持现状,等待医护人员处理。这种的情况容易留下疤迹。

    ◎ 孩子的伤如果深及皮下组织,皮肤会变白、发硬,甚至焦黑,不过却没有疼的感觉,因为皮肤被烧死,神经细胞被破坏。这属于Ⅲ度烫伤的症状。这种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这种伤势可造成皮肤皱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烫伤应注意什么

    孩子烫伤了,很多家长往往手忙脚乱,做出一些错事来,比如,往孩子身上涂一些牙膏或其他没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东西,这是父母处理烫伤的一大误区。

    孩子烫伤了,一定要送往医院吗?不一定。当烫伤面积不大且症状轻没有起泡的时候,可用干净的冷水或冰水浸泡半小时,这样可以减轻损伤和疼痛,也可用冷毛巾敷于创面,但切忌摩擦创面。用冷水使创面迅速冷却下来,此法非常有效,家长不要怀疑这一点。

    如何预防孩子烧烫伤

    要预防小儿烧烫伤,家长应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水、玩火柴,不要让孩子在厨房内玩耍,火炉子应该围起来,开水壶、暖水瓶、热汤锅、粥锅不要放在地上或小儿容易够到、摸到的地方。具体如下:

    ◎ 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如果家长带孩子实在不方便,又不得不出行时,请亲朋好友照看孩子。

    ◎ 家长外出,不要留下任何火种,暖水瓶要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

    ◎ 家庭使用电炉、电取暖器时,热后要关掉开关,以防烫着孩子。

    ◎ 孩子洗澡要注意。洗前,先把水温调好,再把儿童放进去。不要把孩子先放进去再调水,以免孩子烫伤。

    ◎ 家庭桌子上不要铺台布,以防不明就理的孩子可能将热盘子扯下来。如果上面放热汤,热的食物就会落下来烫伤小儿。

    ◎ 家里的热汤锅不能设在小儿经常玩耍的附近,最好放在小儿不能拿到的地方。

    ◎ 小心热水袋。热水袋的质量要绝对过关,最好在没有睡时就把它放入,孩子睡时,可在热水袋外面包裹上毛巾,但不可紧贴小儿的皮肤,以防烫伤孩子。

    ◎ 在家吃火锅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活动,避免小儿将锅掀翻。

    总之,父母只要注意了生活中这些细小的环节,就可防患于未然,避免孩子发生烫伤。

    86.如何抢救遭受电击后的儿童

    现在,我们已经处于一个电气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电。电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副作用——触电。特别是我们那些不谙世事、身体发育不完善的孩子,行动不能做到完美,稍不注意,电老虎的魔爪随时就伸向他们。

    电流如何作用于人体

    电流是一个魔鬼,一盯上天真无辜的孩子,对其伤害极大,轻者致伤致残,重者导致惨重的死亡。这是因为,电流经过人体后,可以使肌肉收缩,产生运动,从而造成机械性损伤。电流本身还可产生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使肌体受到严重的损害。特别是电流流经心脏时,对心脏损害极大,即使很小的电流也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导致死亡。

    一般来说,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接触的电压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而且,交流电比直流电的伤害要严重,同样是交流电,频率越高对人体的损伤相对越小。

    孩子触电怎么办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孩子在生活中接触电的机会越来越多,房间布置的插孔、复读机、电视机等等都需要接触电,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触电。这时,父母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要忙乱,要镇定,一旦触电可以采取下列的措施:

    ◎ 孩子身边如果有成人,应立即把他们喊过来,参与救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按下面的方法救触电者。

    ◎ 迅速拔去电源插头或断开近处的电源开关。平时,父母可告诉孩子房间电源的具体位置,一旦遇到触电事故,可迅速关闭电源开关。

    ◎ 如果在情况紧急时,怎么都找不到电源或插座的具体位置,父母或其他救助者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把触电者与电线或带电的电器分开。

    ◎ 触电者因抽搐而紧抓电线时,可将干燥的绝缘木板插入触电者的脚下,触电者就会自动松开电线。

    ◎ 如果触电者发生在高压设备上,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

    脱离电源后,如何救助孩子

    触电者脱离了电源,并不意味着孩子脱离了危险。救助者可根据孩子电伤的程度,积极进行对症护理,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同时,还要抓紧进行如下的工作:

    ◎ 触电孩子头脑清醒,没有失去知觉,只是短暂的昏迷、四肢发麻、心慌或全身乏力,说明触电情况不严重,应使其就地休息一两个小时,并进行严密观察。

    ◎ 触电孩子如果失去知觉,但呼吸和心跳正常时,应把触电孩子迅速抬到通风的地方,并解开衣服,用毛巾沾冷水摩擦全身,使其生热苏醒。

    ◎ 触电孩子的情况如果比较严重,出现抽筋、呼吸困难、逐渐衰弱、无知觉,但心脏还跳动,救护者可进行人工呼吸,使其恢复自主呼吸。

    ◎ 触电孩子的情况如果更为严重,出现无知觉、抽筋、心脏停止跳动,但有呼吸,救护者可采取人工胸外按压法,直到其心脏跳动为止。

    ◎ 触电孩子的情况如果非常严重,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救护者可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即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

    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熟练掌握日常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预防触电。并且平时还要注意检查各种电器安装是否合乎标准,电线电器是否漏电,对有安全隐患的用电设施要抓紧更换或及时检修。

    如何让孩子预防电击

    电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掌握了电的规律,父母只要做到充分注意,在家布线和使用电器中做到安全用电,时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提醒孩子时时注意电器的安全使用,是可以避免一切危险和灾祸的,那时电老虎就是一只名副其实的纸老虎。安全在于预防,孩子的安全在于父母的教育,下面的措施要告诉孩子:

    ◎ 父母应把所有的电源插座装上安全封套,并定期检查家里的电器,发现隐患,立即排除。家里如果有幼小的孩子,父母应做到绝对安全使用电,否则,不懂事而活跃的宝宝很容易触电。

    ◎ 父母平时要告诉孩子不要玩弄电器开关、电源插座以及各种电器机械,以防触电,很多触电事故就是这样发生的。

    ◎ 电器在没有用手拔下插销前,不要用湿手或湿毛巾擦电器。

    ◎ 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在大树底下、电线杆旁或高层墙檐下避雨,握雨伞的手勿捏在金属柄上,以免遭雷击。

    87.孩子溺水怎么办

    溺水是孩子常见的意外事故,其中,天气较热的夏秋季节最为常见,特别是在农村和南方地区,父母忙于农活,对孩子疏于管理。天气热时,耐不住热的孩子们便找池塘或河边过瘾。但水性不怎么样或出现抽筋等各种情况导致溺水的孩子大有人在。下雨天,孩子失足落井或不慎跌入水缸及雨天掉入沟、渠、深坑、未加盖窨井,导致淹溺的情况时常发生。在冬季,孩子由于滑冰掉进冰水中的也不鲜见。

    溺水致死的原因

    溺水致死的原因是呼吸道进水,泥沙堵塞而造成急性窒息缺氧死亡。溺水者,肺内吸入大量水分,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细胞内的钾离子大量进入血浆,引起高血钾症,致使心力衰竭而死。

    孩子溺水怎么办

    孩子一旦发生溺水事故,致死过程很短暂,在10分钟之内,心跳和呼吸可完全停止。所以,儿童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把落水孩子打捞上岸。救助者在水中捞到溺水孩子要这样做:

    ◎ 在水里捞到孩子时,救助者要使溺水者的口鼻露出水面。如果是浅水营救,营救者应双手托住孩子腹部并高举过头,让其背向上,头和脚同时下垂,同时,营救者的双手臂呈不停颤抖姿势,使进入孩子体内的水自然流出,甚至还能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

    ◎ 若在深水中营救,营救者从背部托头或拉住胸,迅速游泳游向岸边。同时,营救者还要注意自身安全,谨防被溺水者抱紧下沉入水中。营救者为了安全,可以带救生圈、木板、绳索或小船用以保护自己。

    ◎ 营救者不会游泳或游泳技术不佳怎么办?在岸上可用木棍、绳索、衣服等让其抓住,后拉出水面,并边喊附近的人来进行搭救。

    溺水孩子被抢救上来后,怎么办

    溺水孩子被救上来后,并没有脱离危险。时间仍旧宝贵,救护者应继续对其抢救,下面的救护过程非常关键:

    ◎ 使呼吸道畅通。这是救护溺水孩子的关键,救护者应立即撬开溺水孩子的口腔,清除口鼻内的泥、烂草和其他污物,将其衣扣解开,使呼吸道畅通。

    ◎ 倒出积水。将溺水者背部向上,头部和双足下垂,振动身体并压背抬胸,以倒出体内灌入的积水。注意,动作要快,不要耽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

    ◎ 心肺复苏。呼吸道畅通之后,如果心跳呼吸停止,抢救人员应快速果断地对溺水孩子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到心肺复苏为止。心脏开始有了跳动之后,则可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有了之后,则可停止人工呼吸;心肺都复苏之后,应对溺水者进行观察。如果心肺都没有复苏,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人员到来为止,绝不放弃溺水孩子求生的机会。

    ◎ 心肺复苏后。刚刚复苏的心跳、呼吸是微弱而不规则的,极有可能再度出现停止,必要时仍需继续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 用针刺或用手按压人中、涌泉、十宣和内关等穴位,这样有利于激发溺水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复。

    如何护理溺水者

    溺水孩子心肺复苏后,或许松了一口气,但并不是万事大吉了,以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

    ◎ 注意保温。如果孩子长时间浸在寒冷水中,体温会急剧下降,应给溺水者采取保温措施,盖上被褥之类的保暖物,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 血液循环。护理人可用湿毛巾给溺水者的四肢和躯干摩擦,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 溺水者清醒后,护理人可给溺水者少量的茶、酒或姜糖水。

    ◎ 严重的溺水者即使脱离危险也要注意,防止肺部感染,应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防止吸入性肺炎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防止孩子溺水

    溺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平时要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使其不要去有隐患的水边。

    ◎ 不要去水边。平时要告诉孩子,水是很危险的,不要去。

    ◎ 游泳时要小心。孩子出外游泳要小心,不要单独游泳到很远的距离,以免发生特殊情况而没人救助导致溺水。

    ◎ 随着世界气候的变暖,冬天的冰越来越薄,冬天时,教育孩子不要在冰面滑冰,以防掉入水中。

    ◎ 组织孩子游泳时,要保持警惕,如果发现有孩子失踪,应立刻检查游泳池,只要早发现几秒钟,就有可能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88.孩子被蚊虫咬了怎么办

    蚊虫大多生活在户外,在夏天最多。孩子穿的衣服单薄,容易受到蚊虫的伤害,被叮咬后孩子的皮肤一般都有一个小孔,局部有红肿、触痛、痒等症状,范围大小不一,发痒时,孩子难以忍受,会用手抓搔,容易被细菌感染,传染各种病症。所以,在户外掌握一定的防蚊虫技巧,在室内创造无蚊虫的环境是完全可能的。

    蚊子叮咬后的处理

    蚊子这种小小的昆虫,有时防不胜防,宝宝万一被蚊虫叮咬了,就要采取下面的方法:

    ◎ 剪好宝宝的指甲。防止孩子被叮咬后,挠抓伤处,以避免细菌感染。

    ◎ 涂花露水或风油精。宝宝被叮咬后,伤处可能出现小包,妈妈要用花露水或风油精往小包上涂,每隔一段时间涂一次,直到把小包控制住。

    ◎ 如果有消炎、止痒、镇痛作用的无极膏最好不过了,它对治疗蚊虫叮咬的效果不错,副作用也很小。当然无极膏毕竟是药,不能长期使用。

    ◎ 如果叮咬的是宝宝的小鸡鸡,就不能随便用药,如果有水肿,可用冷毛巾敷一下,再涂抹一点花露水,如果不见好转,赶快去看医生。否则,病情加重,容易造成宝宝排尿困难。

    ◎ 父母可用盐水涂抹或冲泡痒处,这样做不仅能使肿块软化,还可以有效止痒。

    ◎ 可用芦荟叶中的汁液止痒。被蚊子叮咬后红肿奇痒时,可切一小片芦荟叶,洗干净后掰开,在红肿处涂擦几下,就能消肿止痒。

    外出时,父母应告诉孩子防范措施

    孩子出去玩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也给了户外蚊虫可乘之机。所以,孩子出发前,父母给孩子预备必需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措施就十分有效。

    ◎ 孩子外出时,要去掉其身上的香味。孩子身上如果抹过香水、护肤霜等含有香味的物品,应用毛巾给其擦干净,否则,容易招惹蚊类和蜂类昆虫的攻击。

    ◎ 孩子在户外不要穿得过于暴露。孩子玩耍时,应穿长裤和鞋袜,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服,以防蚊虫藏在衣服里叮咬孩子。

    ◎ 家长平时叮嘱孩子,不要在潮湿或垃圾多的地方玩耍,这些场所的蚊虫比较多,孩子容易受到叮咬。

    ◎ 去野外,不要在别人野餐过的地方逗留,因为剩下的残菜饭粒容易招惹蚊虫,应让孩子避过这些地方。

    ◎ 父母如果带孩子到牧区、山区等蚊蝇猖獗的地方,最好带有装有速效杀虫剂的喷雾器,可随时对付蚊虫骚扰。

    ◎ 防蚊液是个好东西。在户外,最常用的还是防蚊液,它的主要成分是DEET,其散发出来的气味可以直接作用于蚊子的触觉器官和化学感受器,蚊虫对此非常敏感、害怕。它对成人没有副作用,对孩子来说,其浓度稍低一些就可以了,是一种比较方便有效的防蚊虫武器。

    ◎ 出外带孩子乘凉时,要选择通风好的地方,傍晚要选择空旷之地,避开林木、花草和草地。晚间蚊子比较活跃,最好选择5至7点时到院子里乘凉。

    ◎ 孩子出门前,要涂抹防蚊剂或花露水。

    在室内如何预防蚊虫

    家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夏天来临时,蚊虫就开始粉墨登场了,所以,家里应做好应战准备,防蚊虫措施非常重要。下面的防蚊措施就比较不错。

    ◎ 严密的蚊帐是宝宝安全的港湾。蚊帐使用的历史悠久,是老祖宗的发明,至今不衰的原因是它有效而无污染。虽然看起来有些老土,但绝不要丢弃,特别是家里有宝宝的,因为蚊帐可是对付蚊子的法宝。对孩子来说,最有效最安全的防蚊叮咬还属蚊帐。其小小的空间会给宝宝一种安全舒适感,宝宝也喜欢看一下外面的朦胧世界。

    我们的宝宝在身体发育过程中,身体各系统娇嫩无比,同时新陈代谢快,吸收能力强,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应把孩子放在蚊帐中间,以防孩子乱动,给蚊子弄出一个机会来。

    ◎ 散发芳香的物品使蚊子不敢露面。采用芳香气味对付蚊子的物品一般有植物香和蚊香两种。

    薰衣草、尤加利、香茅、桉树、柑皮、薄荷、茴香、丁香、天竺葵、罗勒、百里香等是蚊虫讨厌的味道,有防蚊经验的父母会巧妙地利用这些蚊虫的天敌,使蚊虫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蚊虫呢?可把橘子皮和柳橙皮晾干后包在废丝袜中放在墙角,其散发出来的气味既防蚊还净化室内的空气。另外,宝宝洗澡时,可以滴上几滴天竺葵精油和杏仁油混合,但不要过量,以免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然后均匀抹在孩子的手脚部,就可以预防蚊虫叮咬了。

    ◎ 蚊香是人们最常用的驱蚊方法,可分为一般蚊香和电蚊香两种。一般蚊香的成分是杀虫剂,通常是除虫菊酯类,毒性较小。也有些蚊香是采用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这类蚊香虽然加大了驱蚊作用,但毒性相对大得多,广大父母要谨慎选用。而且,蚊香的烟雾令宝宝感到不舒服,其呼吸系统没有发育完善,皮肤的吸收能力也强,所以,房间内最好不要用蚊香。电蚊香是利用热气蒸发出除虫菊精,毒性较小,比较安全,但电蚊香对微生物毕竟有较强的杀伤性,所以有婴幼儿的家庭尽量不用为好。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蚊虫最喜欢的是人们的汗液,宝宝身体冷热调节能力有限,容易出汗,汗中含有的乳酸对蚊子有极强的吸引力,也是宝宝易遭蚊子袭击的原因。所以,外出活动时,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擦汗,平时还要多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

    ◎ 预防蚊虫的关键是把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斩断。不管哪一种蚊子都离不开水,在生活中注意不要把废水乱洒,及时倾倒垃圾等,还可以安装纱门纱窗阻止蚊类飞入,这样可以减少用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抗药性产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