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农村儿童安全之殇
在野外,对少年儿童威胁最大的是那些废弃机井和田野间那些裸露的电线,另外其他安全隐患也十分突出,比如交通事故等等。有关方面应积极消除这些隐患,家长和孩子也应提高相关安全意识。
案例1:2003年8月,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夹河寨镇,一个8岁的男孩在上学的路上不慎掉进路边的一处水塘,溺水而亡。
案例2:2004年5月,在辽宁省辽阳市沙岭镇,一个小学生在去姑姑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死,尸体被黑心的车主扔进了附近的枯井里,过了十多天后才被人们找到。
案例3:2004年9月,在吉林省敦化市沙河沿村,一个7岁男孩在村外的田地里玩耍,不慎掉进废弃的机井里,最终因无人搭救而窒息死亡。
……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将近2万名少年儿童因为受到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大部分孩子是农村孩子,这主要是农村地区对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同时,家长对孩子监管不力,造成了广大农村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的情况。
农村孩子为什么总受到伤害
◎ 野外玩耍生不测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地成长,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是,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儿童安全事故发生了,几乎每年都有,因此,有关儿童安全问题暴露了出来。特别是那些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发生儿童野外伤害的事故更多一些。在农村野外,那些废弃不用的机井、裸露的电线和自然形成的深坑就是孩子最大的威胁。
◎ 农村地带安全陷阱多
农村孩子之所以比城市孩子屡受伤害,是存在它的环境条件的。因为,农村地区广大而人口居住分散,管理措施跟不上,安全隐患肯定会多一些。
而且,由于各种条件的改善,农村地区大大方便了交通,但同时也给安全敲响了警钟。农村的道路比以前宽多了,相应的,车辆也多了起来。许多孩子在路上玩耍,常常发生危险。
给孩子筑起安全屏障
如何才能避免更多的儿童受到伤害呢?
◎ 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有人通过对农村孩子进行过调查发现,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们进行的安全方面的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家长只是教育孩子不要打架,而很少有家长教育孩子应当注意容易受到的伤害。
◎ 加强寒暑假教育。在假期期间,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了起来,大人常把孩子滞留在家,让其放任自流,这种管理上的麻痹和松懈,无形中增加了少年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有触电的,有溺水的,应注意防火防电。
◎ 农忙季节不要忘了孩子。农村家长一到农忙季节便四处奔忙,而把孩子的监管抛在了脑后,导致孩子出现安全问题。
◎ 无用的坑和池塘要采取安全措施。对于没有用的荒坑,应该进行填埋,池塘旁边也要采取隔离措施,不让孩子们靠近。
◎ 父母自己带孩子。如果条件许可,父母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自己教养孩子。
23.马路上“事非”多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建设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给国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当然,在交通发达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负面效果,造成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世界死亡较高的公害之一。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 路面原因。路面太窄,崎岖不平,或车辆拥挤。
◎ 车辆原因。车本身有各种故障。
◎ 人为原因。驾驶技术欠佳,酒后驾车,不系安全带,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占发生车祸的九成以上。
◎ 管理原因。交通指挥失灵或落后,交通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彻底等。
小孩为什么容易发生车祸
在发生车祸的事件中,小孩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专家认为这主要与小孩的特点有关。
◎ 冲动。一般来说,孩子容易冲动,当看到空当时,想急于通过,而把家长教育的注意事项全忘了,他们会突然穿过马路。
◎ 多动。小孩子天性活泼,走路不是一步步,而是蹦蹦跳跳,或快速奔跑,过斑马线也是这样,很容易被过往的车辆刮着或碰着。
◎ 恐慌。小孩子看到一些现象后,容易受到恐吓而出现惊慌,导致情绪失去控制。
◎ 判断。小孩子的判断力弱,而成人可以同时注视两三件事物,从而对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 听力。小孩子大多不能正确辨别声源来自哪里,会判断错误,以致发生惨剧。
◎ 交通意识不强。小孩子交通意识不强,对一些意识词汇不敏感,不知道它们的意义何在。
◎ 综合素质差。成人可以左右兼顾,而孩子却不能,所以,他们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预防车祸的措施
对儿童来说,减少车祸从家长角度可以做到的,是多给孩子教一些乘车常识,据统计,每年都有很多5~14岁之间的中国孩子被汽车撞死。不管他们去学校或是去朋友家里,对于孩子来说了解一些基本规则是十分必要的。这包括以下几方面:
◎ 过马路最容易出现交通意外,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 下车后不要去拾书或其他物品,如果有物品掉在地上,首先要引起司机的注意。
◎ 不要在泊车之间行走。
◎ 骑摩托车、自行车尽量不带孩子。
◎ 坐轿车,孩子要坐在安全椅上,大点的孩子要系安全带。
◎ 步行过马路,不要跑,给自己充足的时间,直到街道上没有汽车时才穿行。
◎ 坐公共汽车尽量坐在后排。据统计,坐前排乘客的危险性是坐后排乘客的3倍,所以坐前排时家长更应特别小心,照顾好孩子。
◎ 年幼孩子上街时,家长必须一手搀住孩子的手。因为有时孩子看到马路对面好奇的事物时,会不顾一切地擅自穿到马路对面去。
◎ 任何时候都要避开公共汽车的后轮。
◎ 不要嬉戏打闹或做出其他不小心的举动。
◎ 当校车到来时,离开街道、排好队。
◎ 一直等到汽车停稳、车门打开时再走上汽车。
◎ 家长要成为执行安全交通法规的模范执行者。只有以身作则,孩子才“学有榜样”。
◎ 家长不要在马路的对面大声招呼孩子过马路,司机会因躲闪不及而撞伤孩子。
24.警惕危险的下雨天
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给万千生物带来了生机,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连续不断的暴雨可促使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下雨天藏陷阱
下雨时,小区附近的路面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而且在水覆盖的地方对孩子来说,可能隐有看不见的陷阱,特别是没有井盖的下水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夏天,暴雨多,多雷电。带孩子在外面容易被雷电击中,比如,雷雨天气时,躲在高层建筑底下、野外接听手机、赤脚等都是危险的行为。
在下雨天,孩子应注意什么
下雨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大树底下、高层建筑底下玩耍,下雨天要在家里面,不要外出,要注意关好门窗,切断电源,要穿橡胶鞋,不能光脚或不穿衣服,身上的水要及时擦干,那样就不会触电.而且要等风停雨小了再出门,以免淋湿感冒。
如果在户外,而突然下起了雷雨,专家建议雷雨天最好穿上绝缘性较好的球鞋或者雨鞋。
很多孩子在下雨时骑自行车上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 雨下得很大时,不要为了免遭雨淋而埋头猛骑,应尽可能地看清前面的安全情况。
◎ 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把骑行。
◎ 注意安全,应与前面的车辆、行人保持较大的距离。
◎ 道路泥泞湿滑,骑车要精力更加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骑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气时慢些才好。
◎ 发生雷雨时,孩子因为不能外出留在家中时,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要看电视,建议孩子看看图书、玩些玩具。
◎ 加强雨天教育。平时家长可引导孩子看图,说说图中人在有雷电时干什么,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是否安全。并评价孩子的判断,给予他肯定或提示。
25.野外郊游要当心
野外的天地有着迷人的风光,令人陶醉,但同时也有着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人为创造的幸福窝里生活,很少领会大自然的威力,会在不自觉地陷入大自然预设的“陷阱”里。
过敏体质的孩子
春季带给我们生机盎然的景色,让我们欢呼,让我们心旷神怡。但很多过敏体质的孩子常常引发皮肤病和眼睛病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花粉过敏症。每到春季时节,医院就比平常增加很多由于花粉导致的过敏病症。有的孩子皮肤起疙瘩,有的孩子眼睛发痒,有的孩子……这些都是由于花粉过敏的缘故造成的。
发生过敏怎么办
孩子们都喜爱大自然,但有时万一防护不当,得了过敏症怎么办?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皮肤过敏,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用手抓搔皮肤的过敏部位。如果孩子的眼睛过敏,也不要频繁用手揉眼睛,更不要用力。正确的方法是,孩子应立即回家用冰块冷敷,或用蘸了冷水的毛巾冷敷,然后再去医院相应科室去诊治。
当心不规则的地形地貌
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比较崎岖的山山沟沟地带不要去,这些地方容易引发坠落事故。此外,沼泽地也不是一个好去处,那里可能到处布满“陷阱”,大人平时一定要叮嘱孩子远离这些地方,以免危险的发生。
孩子们迷路怎么办
孩子们天性活泼,有时会深深陶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迷了路。这个时候不要慌,家长平时要告诉孩子辨别方向:
◎ 指南针法。常常携带指南针是最常用最准确的辨别方法。孩子如果在出发前,携带指南针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 太阳判断法。家长平时要告诉孩子,可以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断具体的方向。判断方向前,首先看看所处的时辰,如果是早晨,就可知道,太阳的方向位于东方,如果是下午二三点左右,就可知道太阳的方位在西方,如果是中午12点,就可判断出太阳的方位在南方。然后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当然,如果处于阴天时,这种方法就无法利用。
◎ 和外界联络法。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手机都具有定位功能,甚至可以给电信运营商打电话以辨别所处方向,当然此法在信号不好的地方就难以判断。
隐藏在春暖花开下的毒性植物
美丽的地方也隐藏着罪恶,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很多的毒性植物就是如此:
◎ 万年青。万年青虽然观赏价值较高,但其叶和果实有毒性,孩子们游玩时不可随意碰。
◎ 夹竹桃。夹竹桃花朵美丽鲜艳,生命力很强,但在其叶皮和果实中含有叫竹桃菌的剧毒物质,常常接触的人容易诱发呼吸道、消化系统的癌症。
◎ 含羞草。含羞草含有一种“草碱”,有很强的毒性,可使头发脱落和身体不适。
◎ 水仙花。水仙花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其含有一种叫拉可丁的毒性物质,人畜误食之后,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
除了上述植物有毒之外,龟背竹、一品红、石蒜、马蹄莲、冬珊瑚、百合花等,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物质。家长平时要教给孩子辨认植物,要让孩子远离那些带毒的植物。
野外旅游应准备什么
◎ 带点药品。野外,沟沟壑壑较多,孩子容易被剐、摔,父母带孩子出发前,应带一些创可贴和跌打丸之类的外用药。
◎ 指南针。野外的地形地貌特殊,容易迷失方向,这时,指南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衣物。如果在外面准备过夜,外出前应带好额外的衣物,防止晚上受凉。
◎ 其他东西。根据外出的目的,还应带上其他该带的东西。
26.别把孩子单独放在私家车里面
私家车是自己的大宝贝,很多家长却没意识到这个大宝贝所隐藏的隐患。于是,他们把自己的小宝贝(孩子)放到自己的大宝贝里面。但小宝贝却不能适应这个大宝贝,容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比如窒息、碰伤等等。
很多人开始时没有经验,不知道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他们认为,开着空调很舒服,就把孩子留在里面,其实不然。
在车内容易发生的事故
◎ 容易引起窒息。当汽车开着空调时,车窗紧闭,车内的空气质量非常不好,空气只能通过空调进行内部循环,得不到更新,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会越来越高。加上坐车人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时间长了,车内的氧气会急剧减少。加上空间狭小,时间一长,容易引起窒息。小孩子更是如此。
◎ 夏日,父母们把孩子留在车里之后,就做自己的事了,彻底把孩子忘了,当夏日的骄阳升起,车内温度过高,孩子容易被晒死。
◎ 怀抱儿童。有的父母怀抱儿童时,不注意扶手,当车猛急霎时,产生强大的冲力,很容易挤压孩子。
◎ 气囊弹出时的冲击危害。儿童的身体状况远远低于成年人,他们的骨骼非常脆弱,囊张开时的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等险情的发生。
◎ 乘车不要让孩子吃东西。孩子在车内吃东西,如果遇到颠簸或急刹车时,儿童食用的食物容易误入气道,引发气道堵塞窒息,危及孩子生命。
◎ 儿童活泼好动带来的伤害。孩子在车内不是把手伸手窗外,就是四处乱摸,导致孩子易被外面的树木划伤或误开车门导致抛出车外发生危险。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乘车
◎ 不要抱着孩子乘车。除非抱孩子的父母在车内足够稳定,其他情况尽量让孩子自己坐。
◎ 自驾车时,为孩子准备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座垫可以有效预防急刹车的危害。
◎ 儿童乘车不宜坐副驾驶位。孩子坐后排椅要有家人看护,避免意外发生。
◎ 儿童乘车时,不要随意开启车窗锁,尽量不要坐在靠窗位置。
◎ 在车内添置儿童专用的安全增高座垫,再系成人安全带就比较合适了。
◎ 平时要教育孩子,车在行驶的过程,不要乱动开窗,也不要玩一些尖锐的玩具,以防戳伤孩子。
◎ 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在车内精神不振、恶心、呕吐时,要首先考虑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27.小心孩子丢失
有些母亲有时不是粗心大意,只是认为自己在外几分钟离开孩子不会发生什么。特别是农村的父母更是如此,认为人口比大城市少得多,再跑能跑哪里去。更有甚者把孩子放任自流……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对,因为现在的交通条件发达,一辆摩托或汽车过来,一分钟之内,孩子就可能没有了身影。
一次,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子想喝奶瓶里的奶。妈妈一看奶嘴不干净,嘱咐宝宝回家拿干净的奶嘴。把孩子放到门口,妈妈就去拿干净的奶嘴去了。大约一分钟后,从家里出来的妈妈发现门口的孩子不见了。
短短的一分钟,孩子就不见了,可见盗徒如此猖獗。遇到这种事情最好是报警和自救相结合。一分钟,对于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来说,绝不可能走远。自己应立即查看周围,看看孩子去了哪里,或被人抱到哪里。如果妈妈听见汽车或摩托的声响,应组织全家或自己的亲戚分头去追,这是非常必要,然后再报案。
应对孩子走失招数
人的一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孩子走失也是这样,因此要小心防范才是。如果你真的发现孩子丢失了之后,怎么办?在这里我告诉家长们几招:
◎ 如果你在商场或其他大型公共场所,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利用广播去找,或要求监控人员把丢失位置的摄像调出来,以利查找。一般来说,这些大型公共设施都有广播和监控设施。还应注意,一定要把孩子的特征向广播人员交代清楚,穿着,年龄,性别等等;
◎ 如果你在警局附近,可迅速报警。富有刑侦经验的民警可以帮你大忙,或堵或守。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迅速,不要耽误,而且你应在原地等几分钟或原地在自己视线内找一找,几岁大的孩子活动半径不会超过半公里,或许孩子也在着急地找你;
◎ 不论什么情况下,自己要亲自追赶,最好组织家里人,舅舅、姑姑、弟弟什么的,分头去找。因为犯罪分子极有可能得到孩子后,迅速转移,前往外地寻找买主。
◎ 孩子丢失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走失,家长应该让邻居,或留身体弱的老人看门,并敞开大门,孩子如果自己走回来,可以直接进入家中。
◎ 告诉孩子防护的知识。家长平时要告诉孩子自己家的详细地址、手机电话,最好让其熟背。以便发生危急情况时,孩子走失地的警方有利于“顺藤摸瓜”。
如何组织家人追赶丢失的孩子
孩子走失之后,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而失去寻找孩子的最佳时间,应该迅速反应,争取时间,组织对孩子熟悉的亲戚朋友,分头追赶孩子。
◎ 近区域追赶。如果孩子走失,其活动半径不会超过两公里。可组织4个人沿不同方向进行搜寻,本着先大路后小路的原则。
◎ 远区域追赶。孩子如果被犯罪分子抱走,犯罪分子一般会选择迅速转移。家长应马上组织几个人,分头去找,马上奔往火车站或汽车站,每站最好两人。以往发生的事实表明,当赶赴这些流通站点的时候,当事人发现犯罪分子正在检票或正在等候车辆出发。
带孩子外出要注意什么
父母们出门带孩子,特别是外出购物,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流,要时时小心。
◎ 父母带孩子外出,最好全家同行,一个看东西,另一个看孩子。在人流多的地方,可以时时牵着孩子的手。如果孩子较小,可把孩子直接放到购物车内。
◎ 在出入口处,父母们更要小心,有些人可能借此抢孩子的。
◎ 父母们平时要教会孩子记住详细的家庭住址,报警电话110,并教给孩子报警电话是免费的,任何一个电话都可以拨打,自己处于意外时,可以报警。
◎ 不要以任何借口离开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图一时的方便,往往让孩子在一处等待。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当坏人路过或孩子等不及时,容易发生孩子被人拐走或被车撞的危险。
◎ 不随意和陌生人搭话。有的陌生人非常热情,顷刻之间成了“密友”,有的以带孩子吃东西或做其他为名,拐走孩子。
◎ 在外逛街或游玩时,最好和孩子寸步不离。
◎ 万一走散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可以到广播室或找警察,不要询问陌生人,也不要跟着陌生人去找爸妈;不要乱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走得太远太偏。
◎ 把一些有关家庭重要的电话和资料让孩子记住,如电话、家庭住址、110等可以联系的条件。
不管怎么样,父母的防范意识高于一切,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