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打开古墓的机关-陵墙之外的清昭西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昭西陵之谜

    清东陵位于北京东遵化市马兰峪,距北京125千米。这座大清国皇陵始建于1661年,共有帝、后、妃陵寝14座,其中皇帝陵5座。在这块“风水宝地”,修砌了一圈长达20千米的风水墙,与长城之北几百平方千米的“后龙”风水禁地共同构成整个陵区。

    然而,清东陵所有的帝后寿宫均在风水墙圈内,唯独有一座皇后陵寝,即昭西陵,建在陵墙之外,这是为何呢?

    昭西陵在陵墙外的原因

    按清朝祖制家法,孝庄文皇后和她的姑母端庄文皇后,即皇太极的皇后,一样归葬沈阳的昭陵,与太宗皇太极合葬方为正理。

    可是孝庄文皇后在几十年中用心血培养抚育起来的儿子顺治帝的孝陵和孙子康熙帝的墓陵都建在了遵化的昌瑞山下,远离儿孙,她实在难割难舍,况且古代又有“尊者先葬,卑者不得入”的说法。

    因此她在临终前给康熙帝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安厝,则我心无憾矣。”

    康熙帝是大孝之人,他既不敢破坏祖制,也不愿违背祖母的遗命,因此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决定在孝陵之南大红门外东侧建一座暂安奉殿,把祖母的梓宫停放在内。

    这一停就是37年之久,康熙帝终生未能解决祖母的陵寝问题,1725年,雍正帝将暂安奉殿改建为陵,命名为昭西陵,于1725年12月将孝庄文皇后梓宫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宫。

    孝庄文皇后是皇太极的皇后,她的陵叫昭西陵,从这个陵名上就可以知道这座陵与沈阳的昭陵是属于同一体系,与清东陵是两个体系,所以必须建在东陵的风水墙外,以示区分。

    专家还认为,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风水墙内,顺治皇帝已经占据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作为母亲的孝庄葬在任何一个地方,地位都会低于她的儿子,所以建在风水墙外是比较合适的。

    一个女人,一个昭西陵,给后人留下了多少说不完的故事,解不开的谜。

    延伸阅读

    摄政王,即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如我国清世祖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宣统时醇亲王载沣摄政。英国还制订有专门的摄政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