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调查-必须注意“卸职”村干部的稳定工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99年春前夕,我在农村搞调研时,一位村支书感叹在村里的工作不好干。他说了几条理由。其中说到村里“卸职”的村干部给现任的村干部出难题,找麻烦。这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接下来,我在一些乡村搞调查时,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了调查。结果表明那位村支书讲的问题不仅有典型性,而且有普遍性,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一、“卸职”村干部的思想状态和心态

    相对县乡两级干部来说,大多数的村干部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每年仍有—一批村干部“卸职”,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任职时间较长,年龄偏大,到了“卸职”的年龄而“卸职”;二是因某项工作上犯了错误,被上级免职而“卸职”;三是由于工作长期没起色,群众不满意,在支部大会选举或村民选举中落选而“卸职”;四是少数因身体不好,不能正常开展工作而“卸职”;五是个别因外出经商或个人兴办私营企业而“卸职”。

    由于“卸职”的原因不同,所以这些“卸职”的村干部思想状态和心态也不尽相同。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多数“卸职”的村干部,思想状态是好的,表现在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任职期间的成绩与不足,正确看待“卸职”前与“卸职”后的地位和责任,积极为村里的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十分诚恳;而与之相反,也有相当一部分“卸职”村干部思想状态不好,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权力、责任和义务,心中有怨气,甚至对上级党委和现任村干部抱有敌意,“吹着浮土找裂缝”。从调查情况分析,这一部分人存在着以下几种心态:一是不服气。比如有的因某一项工作上犯了错误被免职,或者是工作长期没起色被免职的村干部,心里不服气,认为自己工作没少了出力,某项工作如计划生育、农民负担等方面犯了错误不属于自己的思想问题、能力问题,工作长期没起色,则是因为底子薄、基础差。他们往往认为现任的村干部不如自己。二是不平衡。有的村干部在任期间,滥用职权,一呼百应,应有尽有,而一下子成了平民百姓,权力丢了,待遇低了,心态不平衡。对权力、待遇等等的留恋致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发泄对象首指现任的村干部。三是不理解。一些在任上因工作不力等原因被免职的干部,或者是被村民选下来的干部,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不理解,对实行村民选举、村民自治不理解,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有些不足,上级应该为其撑腰,而村民选举、村民自治不适应农村基层工作。四是不认输。有些村干部把自己被上级党委免职或者村民选举落选,认为是现任村干部从中做的手脚,或者认为是现任村干部“不择手段”把自己搞下台,所以产生了一种不服输的心理。你现任的村干部并不比我的工作能力强,能够上台还不是因为这原因那原因,那么我当然不服输。你能把我搞下来,我也要把你搞下来。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以上是我在经过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来的“卸职”村干部中思想状态和心态不正常的几种情况。

    二、“卸职”村干部消极影响的几种表现

    存在上述思想状态和心态的“卸职”村干部,在农村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从调查情况看,消极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极为突出,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是告状。这些“卸职”村干部,对我们的一些干部政策比较熟悉,或者说他们自己在任上时曾有过教训。所以,告状是他们的一种常用手段。“五毛钱,查半年”。对现任村干部工作中的一些不是无限上纲,芝麻说成西瓜。今天给党委写封信,明天给纪委写封信,后天再给新闻单位写封信。只要上边来人调查了,马上借题发挥,大有非把现任村干部统统赶下台的气势。有一位现任村干部嘲讽一位前任已“卸职”的村干部“卸职”后当起了“坐家”,经常坐在家里写告状信。还有的三天两头朝乡里县里跑,去告现任村干部的状。搞得现任村干部疲于奔命,有口难言。

    二是煽风。俗话说:“秦桧还有三个相好的朋友”。“卸职”的村干部大多都有自己的“铁哥们”,有的宗族在村里势力很大,他们就采用煽风的办法,鼓动这些人在群众中搞煽动,矛头直指现任村干部,甚至直指上级党委和政府。这些人号召力、说服力比一般农民群众大得多,而且抓问题抓得也比较准。除了煽动群众在村里与现任村干部过不去,动不动就组织起来到乡、到县甚至到市、到省上访,围堵党委、政府机关。据了解,近年来不少农民群众集体上访或者集体纠纷的事件,几乎都有“卸职”村干部出谋划策,有的甚至公开带头。

    三是拆台。这些“卸职”村干部倚仗着自己有资历、或者年龄大等条件,与现任村干部公开对着干,现任村干部说南他偏指北,甚至当面骂娘,让现任村干部在群众面前下不了台。有一位“卸职”的老干部,只要喝醉了酒,就在现任村主要负责人门前骂街,一骂就是大半天或大半夜,满嘴都是脏话。

    四是对抗。尤其是一些现任村干部曾经与“卸职”村干部在一个班子里共过事,而且曾经工作中有矛盾的,对抗情绪十分强烈。你现任村干部有权力,我有我的宗族或者同情者的势力,敢和你对着干。现任村班子讨论研究决定的事情,他们拒不执行或者在执行中打折扣,千方百计刁难现任的村干部。

    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很大。“卸职”的村干部比起一般的农民来说,懂的政策多一些,见的世面广一些,认识的关系宽一些,组织能力强一些,往往对农民群众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些地方,他们的号召力也很强。他们的消极因素,对村级政权的不利影响比较严重。因而,不能等闲视之。

    三、怎样做好“卸职”村干部的稳定工作

    我在调查中发现,只要重视对“卸职”村干部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卸职”村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不仅会对稳定农村形势起到作用,而且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一点,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党委做得就比较好。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把“卸职”村干部的管理教育放在重要日程,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在村干部“卸职”之前,注意做好思想工作,把“卸职”的原因讲清,让他们“卸职”心情舒畅,正确对待个人的去留,正确对待职务、权力和责任。“卸职”后不断进行管理教育,教育他们“卸职”不“卸责”,不忘党员的宗旨,不忘干部的宗旨,顾全大局,继续保持村干部的传统和本色。乡党委和村支部定期组织“卸职”村干部学习、座谈、交流经验。

    第二,充分尊重“卸职”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正确的意见仍然在决策中起到作用。王庄寨乡党委、乡政府一班人带头,带动和影响现任村级班子,充分尊重“卸职”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对农村工作和发展农村经济有利的建议,都认真采纳。纳入乡村的决策中去,让“卸职”村干部感觉到虽然人“卸职”,思想没“卸职”,自己还去参与一些决策。

    第三,调动“卸职”村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为农村工作和农村经济继续作贡献。“卸职”村干部较之一般农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且有头脑,有经验。王庄寨乡党委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按照“卸职”村干部的情况,分别不同地给他们一定的工作任务。有的“卸职”村干部负责村里某一家集体企业,有的负责某一项目标管理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等。这些“卸职”村干部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四,认真解决好“卸职”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到心情舒畅。“卸职”村干部不同于离退休国家干部还有一定的待遇,村干部“卸职”后就是普通农民,其经济利益会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然会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到现任村干部。王庄寨乡党委基于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出发,认真而又妥善地解决“卸职”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比如有条件的村,安排“卸职”村干部在村办企业工作,或者在一些有收入的地方工作。对一些“卸职”村干部搞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项目等,给予帮助、协调贷款等实际性的支持。这样,“卸职”村干部感到自己多年的工作没白干,党组织还关心他们,在群众中还有荣誉感。因而就会心情舒畅。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农村“卸职”村干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也是中国特色的一种现象,他们需要理解、关心,同时,他们也能发挥余热,继续工作,因此,做好他们的稳定工作,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现任村干部和后备村干部的培养、使用。根据调查的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把村干部的待遇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办。长期以来,我们对村干部的待遇问题一直重视不够。现任村干部的待遇,视当地收入情况而定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干部多年没有工资收入,“卸职”的村干部就更不用说了。收入少、待遇低,而工作难度又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情绪。建议各级把村干部的待遇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办。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村级干部责任重大,工作辛苦,其待遇应当与工作成正比。应该逐步探索村干部工资待遇机制,实行固定工资收入,同时,逐步建立村干部退休保险金养老金制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要加强“卸职”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卸职”村干部实际上已经回到普通农民的身份,但同普通农民不同的是他们有头脑、有经验,有影响,懂政策、懂法律、懂方法,所以又不能把他们作为普通农民对待,而且大多数“卸职”村干部是共产党员,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农民群众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各级都应把“卸职”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管理中。要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致富的本领。对他们中出现的不良的风气和苗头,要及早发现,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要等到做出事情才去处理。尤其要教育他们顾大局、识大体,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认识等同于普通老百姓。要支持现任的村干部的工作。多提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三是要做好“卸职”村干部与现任村干部的团结、协调工作。首先要教育现任村干部尊重“卸职”村干部,注意多向他们请教,定期把村里工作向他们公开,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他们生活上、生产上遇到的困难,尽心尽力去解决,不能解决可以解释清楚。对一些热点问题如开支等,可以向他们通气。“卸职”村干部中大多数或绝大多数还是能够胸怀坦荡,积极配合,为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卸职”村干部的稳定工作,关系到农村大局的稳定,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