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调查-实现农业新跨越——商丘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调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的东部,北与山东接壤,东和东南与江苏、安徽毗邻,西和西南与本省的开封、周口相连。全市辖6县、1市、2区、204个乡镇,总人口79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73万人,区域面积10704平方公里,耕地939万亩,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加上政策上的原因,全市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较为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业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长期处于“农业大市、经济小市、财政穷市”的状况。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加快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从1994年起,商丘市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积极实践和探索符合商丘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经过几年的努力,199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亿元。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新跨越。

    商丘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主要采取了六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之初,商丘市就十分注重强调市场化取向。他们分析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本质上说是连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现实途径和有效形式,商丘农业效益不高的主要障碍是轻流通,重生产,市场问题解决得不好。以市场为导向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方向。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在分析和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他们把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市场来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一是坚持多种成分一起上的方针,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辟建和完善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大市场和大流通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他们充分发挥商丘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提出将商丘建设成区域性商贸城的发展方针,并做出了近期和长期规划,制定了鼓励进行市场建设投入的优惠政策,多元化吸收投资,全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体系建设。截至1999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产品集贸市场400多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0多处,劳力、技术及信息市场20多处。该市梁园区1996年投资750万元建设的商丘市蔬菜批发市场,占地100亩,现日成交量近50万千克,成交额50多万元,运作情况良好,发挥了强劲的市场凝聚及辐射功能,成为豫东最大、最先进的蔬菜批发市场。1997年,梁园区又建设了占地500亩、功能齐全、设备优良的商丘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目前运行情况也很好,日成交额近百万元,辐射周边豫鲁苏皖冀等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基地”。二是注重提高市场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市场建设方面,商丘市本着“节省基建投资、避免重复建设、规范市场行为”的原则,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对全市范围的市场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既积极兴建综合市场,又大力兴办专业市场;既搞零售市场,又搞批发市场;既有商品流通市场,又有生产要素市场;既注重市场的功能建设,又注重市场的信息建设,做到比例适当,功能完善,避免了重复建设,发挥了市场的整体功能和系统功能。三是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既注重市场建设,又注重市场管理。在市场管理上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逐步建立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管理体系。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定期对各类市场进行检查,对违法经营的坚决予以打击,对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坚决予以取缔,始终保持市场的信任度和吸引力。四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努力做到建设一处市场,带起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梁园区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带动了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城郊型特色经济。五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建设有形市场的同时,大力建设无形市场。尤其1999年以来,他们结合“政府上网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高科技信息手段,建设“商丘市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对外发布商丘农产品供求信息,对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信息等,提高了市场体系的科技含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六是政府牵线搭桥,广泛开展经贸洽谈活动。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县、市、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都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乡镇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业务人员,到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经贸洽谈活动,南到深圳、厦门,北到大连、哈尔滨,西到乌鲁木齐等地,宣传商丘的农产品,扩大商丘的知名度,沟通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为商丘的农产品拓展市场。

    二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牛鼻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能否扶植起一批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好坏。商丘市从一开始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就把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出重点,实行倾斜政策,从财力、物力、人力上予以重点扶持,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第一,在发展方式上,他们坚持以现有企业为主,以乡镇企业为主,以深加工企业为主,尽量不铺新摊子,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第二,在经营主体上,打破门户之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地发展龙头企业,坚持“谁有能力谁当龙头,谁当龙头就扶持谁”;第三,在经营形式上,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以及联产、联营、合作等多种形式。经过努力实践和探索,全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20多家,企业规模也得以提高,带动农户的能力也大为增强,涌现了科迪、盛荣、金利、中州食用菌、明珠兔业等一批在市场和农户中享有盛誉的农产品开发集团公司。比如,河南省科迪食品集团是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食品企业集团,主要产品有“科迪”牌各类罐头、方便面、速冻蔬菜、冷饮、火腿肠、饼干、新鲜牛奶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日本、德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95年以来,该企业投资近千万元,扶持当地农民发展特种蔬菜8000余亩,养殖奶牛10000余头,并开发40000亩绿色高效农业,确实发挥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龙头作用。

    三是围绕主导产业建设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生产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依托。商丘市委、市政府根据商丘的资源优势,确立了粮食、棉花、畜牧、林果、蔬菜、花生六大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了各类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基地和产业开发带170多个,总面积340多万亩,其中七大棉花基地,面积106万亩,占全市植棉面积的50%;万亩以上果品基地52个,面积达170万亩;九大蔬菜基地面积30万亩;养殖专业村发展到800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0万户,基本形成以永城市、夏邑县为中心的蛋鸡养殖区,以睢阳区、夏邑县、虞城县为中心的西杂牛改良区,以柘城、民权、宁陵为中心的黄河故道养羊区;花生基地25个,面积达108万亩;1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面积2.5万亩。从2000年开始,他们又建设了沿310国道农业经济开发带,面积10万亩,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把这条产业开发带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带和花果飘香、四季常青的绿色长廊。该市夏邑县经过调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由原来的110万亩调整为1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达到10万亩,落实麦棉、麦烟、麦菜、麦瓜等间作套种面积40万亩,发展药材种植面积2万亩,黄花菜、莲藕、优质西芹、小杂果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粮经比例更趋合理。

    四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程度。一是以乡村两级行政组织为依托,组织乡村干部帮助农户办实事,围绕各类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比如,睢县蓼堤乡在原乡食品站的基础上组建了蓼堤肉联厂,采取“包阉割、包防疫、包饲料、包技术、包销售,死亡赔偿”的“五包一赔”方式,带动周边5个乡、1万多农户发展生猪生产。二是扶持建立一批农民自己的专业协会、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运销服务。该市宁陵县17万亩金顶谢花酥梨品种优良,在市场上享有美誉,但果农一家一户运输、销售都很困难。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专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果农按照市场供求状况,统一组织、统一规格、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运输,对外销售酥梨,这样既方便了客户,又帮助果农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受群众欢迎。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近几年,他们按照中央(1995)5号文件的要求,加大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力度,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建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110个,发挥了较好的服务作用。

    五是积极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尽快步入法制化轨道。他们主要坚持了以下几点:——是坚持扶持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着眼长远利益,主动扶持生产、服务生产、保护生产,尤其是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时,也要按照合同以保护价收购,保障农民的利益。二是完善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他们从规范合同入手,切实完善利益机制。在市场处于波峰时,做到利益均衡合理分配;市场处于波谷时,能够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和利益损失,不推诿、不扯皮,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持久地运行下去。三是严格依法按章办事,用建章立制的办法,以法规、契约、合同来规范产业化经营各方的经济行为,使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利益分配以及违约处罚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六是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一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宣传和发动,各县(市)区、各乡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大大提高,在工作中都能以产业化经营的思路来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二是建立组织,实行目标责任制,市及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在主导产业确定后,从上到下实行“五个一”工程,即: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实行目标责任制,有布置、有检查、有验收、有评比。三是制定优惠政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几年来,他们先后就土地流转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条件,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低门槛启动。

    商丘市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了市场主体发育,缓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方面,促进了一大批集农产品加工、经营为一体的乡村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各种经济联合体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另一方面,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运销等产前、产后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价格有保护,加快了进入市场的步伐,提高了参与竞争的本领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如,该市睢县盛产花生,每年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3500多万千克,原来销售渠道不畅,产品卖不出去,1995年,睢县将一些小花生炒果企业共36家,联合起来组建金利集团,成为该县最大的龙头企业,年加工花生果近0.5亿千克,年产值突破2亿元,该县花生全部加工转化还不够,还要从邻县调运花生,带动该县花生价格比邻近地区每千克高0.2—0.4元,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促进了规模优势的形成,较好地解决了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加快了主导产业迅速膨胀,也加快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使全市农村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1998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48.5亿元,肉类总产量40.3万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畜牧产业化经营。据初步测算,产业化经营占全市畜牧业增长中的份额在30%以上。尤其是全市数十家规模较大的畜牧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三元杂交猪近60万头,即使在2000年生猪生产严重滑坡的形势下,三元杂交猪仍可获利,从而增强了农民发展高技术含量畜牧业的信心,全市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近亿元。

    三、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的科技含量。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使龙头企业和所带动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系,龙头企业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号召所带的农户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增加科技投入,往往比较容易,农户也乐于接受。这样,就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而且,由于社会化服务跟得上,农民不再为市场发愁,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先进技术,龙头企业实行的优质优价的收购政策,也激发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热情,学科技、用科技成为其自觉行动,农民的素质和劳动技能迅速提高。据测算,1995年以来,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32%左右提高到40%左右,这其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贡献相当大。

    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方面,龙头企业已成为沟通城乡的纽带和桥梁,加快了城乡之间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了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促使一大批新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迅速崛起,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和转移增加了载体,拓宽了渠道,减轻了土地对农业劳动力的承受负担,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商丘市…开始就鼓励龙头企业向县城、小城镇集中,尽量不办在村、组内,这又刺激了小城镇的膨胀和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壮大又吸收了一批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相应地增加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提高从事农业的农民的收入。

    五、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等中介组织把千家万户纳入了各个产业链;用经济利益把他们与集体连在一起,集体经济组织以龙头企业等中介组织为抓手,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为农民提供了系列化服务。而且,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化和服务内容的系列化,使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到一体化生产经营上去,缩小了经济收入的差距,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发展龙头企业,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从而促进了全市农村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

    几点启示

    商丘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实践和探索,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在对农业的领导方式上,必须由过去的行政领导为主转向市场引导为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换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转变为依靠经济手段间接管理;由单纯的行政领导转向加强政策引导、规模指导、市场开拓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由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生产抓生产转向产供加销一起抓,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要求。

    第二,在发展的重点上,必须立足资源优势,防止“小而全”。要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能加工则加工,宜流通则流通,生产基地建设好的就发展基地,不片面追求成龙配套。

    第三,在发展的步子上,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目标,又是一个渐进过程,推进这项工作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在龙头企业的发展上,既要抓住重点项目,加以培育,又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在组织形式的创新上,坚持边实践、边认识、边推进、边完善、边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