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与众不同的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慈禧太后是一个习惯早睡早起的人,当然了,说到早起上朝,谁也无法和光绪皇帝相比。除了碰到重大的事件,各部官员有要事禀报,才会早早上朝议政,其他时间,大多都安排在七点钟开始,到中午十一点结束。

    太后就寝时,一名宫女会在一旁侍候着,两名太监守候在寝室之外的次间[5],四名太监立在门外,通宵站岗,以备不时之需。另有许多大内侍卫,轮番守备。太监和宫女每两天值一次夜班,只有深得太后信赖的高等太监才有资格进入太后的寝宫乐寿堂中侍奉。

    我只在颐和园中见过太后的寝室,占地并不大,不过十五平方左右,太后的寝床和中国北方大多数的床形式一样,设置得如同一座壁龛,三面围着橱架,安置着许许多多的书籍和古玩玉器。床上悬挂着黄绸幔,幔上装饰着万寿吉祥文字和各种蝙蝠形状的吉祥图案,床前垂挂着的寿字帘特别新颖,让渴望长寿的太后百看不厌,时常爱抚,并在上床之后听讲故事时,经常摸着垂挂的帐带酣然入睡。

    有趣的是,太后的卧床边安放了十五只钟表,一起走动,滴滴答答,聒噪声不绝于耳,足以使任何一个欧洲人为之疯狂,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太后竟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依然能够酣然入睡。

    太后虽然喜爱花草,但是她的寝室中并没有摆放,倒是明间、次间摆放了不少鲜花果品,奇香无比,龙床前垂挂着流苏,并有精美花饰的帷幔,将卧床和外面的空间隔开,太后上了年纪,睡眠不是很有规律,她有时会在夜深人静时醒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便索性穿衣起床,到外面闲逛。尽管在我看来,大半夜起来溜达实在没什么意思,但是太后却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呈现着独特的魅力,不同的时辰便有着不同的情趣,关键在于欣赏之人有无心境去享受。所以人们说,太后每年必有一次,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巡游颐和园。

    当太后夜游的时候,值日的太监便提着灯笼,跟在她的左右,但是太后并不需要灯笼,因为有的时候皓月当空,太后沿着幽曲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温柔恬静月光,将大地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笼罩在圣洁的气氛里,人的心灵也在这圣洁中升华。

    无论太后夜晚睡得怎么样,第二天的早朝是决计不会漏过的,每到六点钟,她必然准时起床,准备上朝。这时候,宫女会呈上一碗热牛奶或是藕粉,用过之后,梳理整齐,换上朝服,朝服穿戴极为复杂繁琐,所以平时太后绝不会穿它,只穿简便的常服。

    梳理整齐后,太后便来到明间,此时皇帝、皇后以及贵人们早已恭候多时,特来向太后请安。之后,太后和皇帝便一同来到仁寿殿,上朝听政。各位贵妇,也止步于殿外,直到散朝之后,太后换去朝服,再与众人一同游乐。

    我为太后画像,都是安排在她退朝回来之后,有时朝议把她搞得精疲力竭,便先去园中散散步,然后返回乐寿堂,处理一些后宫的琐事。有时太监会把当天采来的鲜花水果呈进上来,太后细细查看之后,便从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礼物,赐给臣下,剩下的则留给自己,并命人将其送往御膳房,由御厨调理。有时候,下面会进献新制的服装,或是化妆品之类,太后都会不厌其烦地一一验看。

    有时太后会玩一种游戏,看得出来,太后非常喜欢玩这种游戏,而且水平很高,罕逢敌手。这种游戏玩法很有趣,在一块方方正正的木板上,铺着白色的绸子,上面画着各种图案,分别代表仙界与人间。

    游戏者使用象牙棋子,代表“人类”,力争进入仙界。游戏开始后,游戏者分别将骰子拿在手中,扔到一只玉碗中,根据点数的大小决定棋子的走法。在宫中,有时太后与格格、贵妇们玩,有时由太监来凑数,有两个首领太监,也非常善于此道。大家玩游戏是有彩头的,不过如果太后赢了,别人不需要掏钱赔注,而若是太后输了,其他人则会拿到彩头。而太后无论输赢,都会非常开心。不过太后手段颇为高明,寻常人若想赢她,只怕不那么容易。我只见到三次,太后下棋下输了。每当太后要下棋,格格们都会特别开心,因为她们有赢钱的机会,却绝对不会赔钱。

    可是有一次,太后与一群贵妇玩游戏时却动了怒气。原来一名贵妇心态不好,一旦下输,恼恨便面形于色,太后不由怒道:“游戏而已,何以如此在乎胜负成败?看你喜怒哀乐,皆不加掩饰,平素肚量必然极小,这等鼠肚鸡肠之人,莫要再在我面前出现。”那位贵妇受了训斥,只好垂头丧气地退出宫去。

    慈禧太后垂帘以后,手握政权数十年,一切饮食服饰,奢侈绝伦。就拿其用膳来说,她每日里只吃两餐,即午膳和晚膳,其菜品大致保持不变,但是每顿大约有精馔一百五十种,列成长式,大碗小碟,相间排列。席间还有糖、莲子、瓜子、核桃等干鲜果品,为餐后掇食之用。至于质量更是没得挑,御厨都是全国数得着的名厨,手艺精湛,各有特长。所用原料是从各地采办的上品,米饭以玉田稻米为之,长及五寸,有胭脂、碧粳之名。每膳必备粥,乃至五十余种,稻粱菽麦,无所不有。这些菜肴,除了离她本人最近的区区几道菜,其他的基本都是凑数,装点老佛爷脸面的。这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待她用餐完毕,或者倒进泔水桶喂猪,或者分给女官、宫女、高级太监们打牙祭。

    中国皇帝之尊严,仅次于天。臣下以犬马声色迎逢着,自然穷奢极侈,唯恐不得主上之欢心。而皇帝则自以为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区区数千百万金之供奉,自亦无所用其顾惜也。所以皇宫奢靡之习历来如此,并不仅仅是慈禧太后。

    太后吃饭的时间并无固定,只要她有需要,立刻便要菜肴端上来。至于其他的事情,也都是没有规律的,唯独两样,是雷打不动,那就是起床和上朝的时间。一般来说,太后午膳的时间大概在上午十点到中午十二点半,这要视其退朝的时间而定,晚膳则也无固定的时辰。

    太后特别喜欢吃点心,水果、糕点等各种零食都是她的最爱,有时候她会在吃点心的同时,喝一杯热茶,或是牛奶、果汁。慈禧太后嗜茶成癖,特别讲究。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所饮的花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刚采摘的鲜花,掺入干茶里再泡入茶盅,饮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慈禧饮茶用白玉茶杯。金茶托上放三盏白玉杯,中间是茶,两边是花。两名太监双手将茶托共捧至慈禧面前,口呼:“老佛爷品茗了!”慈禧方才饮用。

    皇后与贵妇们用餐,并不与太后在一起,而是在自己的住所内。所以用膳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不必受太后作息规律的拘束。有时贵妇们吃完饭后,太后才开始设席。太后用过餐后,往往请皇后等人过来。大家虽然已经吃饱,但太后的面子怎好驳斥,只得再坐下来吃上一顿。皇后等人若在太后席上用膳,必然站立一旁,不得入座。按太后的说法,这是祖宗的规矩,不得随意更改。然而,若是我在场时,却能够得赐一座,想来是因为我是外国人,可以不遵中国祖宗的规矩,特加优待吧。

    虽说祖宗的规矩不容更改,但太后也很体恤众人,当她吃好之后,便起身离开,或坐在内堂,让众人得以坐下用膳,不受约束。她若有事返回正殿,则放慢脚步,不发出声音,也不许太监在前面作引导,以免惊动在座的诸人,影响大家吃饭。

    太后用膳时,坐在一方长桌的一端,坐北面南。桌上陈放着精美的碗碟,里面盛放着各式美肴,乳猪、蒸鹅、全鸡不一而足。开席之前,太监们须将当日的菜单呈献给太后,以示尊重,这一点倒和欧洲的习俗颇为相似。席上的餐具,多是明黄色的彩瓷,上面用精美的银制罩子覆盖着。当太后入座以后,一个太监会高声唱道:“撤盖——”随即众太监一同应和,片刻间,珍馐佳肴便呈现在眼前。

    太后的面前,放置着两只勺子、一只小碟、一只小碗、一双筷子,还有一方丝帕,用作餐巾。入座后,太后先用一根金制的别针将丝帕固定在胸前,以防油渍溅到衣服上。太后对美食的欣赏能力非常高,能够品味出每一道佳肴的特点来。而且,正如所有的美食家一样,她总是慢条斯理地进食,尽情地享受美食给她带来的快乐,风度极为优雅。太后从不在吃饭的时候饮用酒水。我只在两个场合见过她饮用葡萄酒,一次是一批新的葡萄酒被进献到宫中,她略微尝了尝,以作品评鉴赏。当太后吃完饭后,宫女立即捧来银盆、手巾、肥皂、香水,进行洗漱。

    午膳之后,便是午休的时间了。太后回到寝室,侍读太监会为其诵读一段诗赋,以作消遣。午休大概要有一个半小时,无论太后入睡,还是只听太监侍读,她都会准时起床。起床后先整妆梳理,再与贵妇们一道前往园中游玩,游兴尽了,便是晚膳。每日皆是如此。

    每逢初一、十五,宫中必会上演戏剧,这天退朝后,皇帝便不再直接回到寝宫玉澜堂,而是陪着太后与众贵妇们一道来到戏院观戏。演员们先是集合在一起,跪在地上叩头请安,恭祝大清朝千秋万代,太后、皇上万寿无疆,然后便开始演出。

    初一、十五两天,太后与皇帝进用午膳和茶点,都在戏院中进行。太后坐北面南,皇帝坐在她的右侧,二人形成直角。

    皇上吃饭的速度比较快,对于桌上的美食,只图果腹,不辨滋味。当他吃完之后,便侍立在太后身旁,或是在大殿内走上一圈,等候太后。

    太后笃信佛教,每逢初一、十五,或是佛教节日,都会斋戒。在这些日子里,席上全无荤腥,完全是素菜。然而,即便是素食,也是精美无比,令人咂舌。满桌的鸡、鸭、鱼、肉,色香形俱佳,令人馋涎欲滴。可举箸品尝却叫人大吃一惊,继而拍手称绝,鲜活的荤菜原来全是素食,只是形似而已。斋戒的日子里,宫中诸人也随着太后一起斋戒,不过,如果我也在席上吃饭的话,太后会吩咐下人,为我准备一份荤菜,直到我对素斋也产生兴趣后,才不再单独为我备饭。

    若是赶上盛大的节日或是听戏的日子,皇亲贵族和朝廷大员的家眷会被邀请进宫,一同欢庆,有时这些来宾会带着子女一同进宫,这些孩子大都只有十一二岁,我从未见过超过十七岁的男孩进入宫中。只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十六岁的少男,一问之下,方知他是庆亲王的幼子。这些少年进入宫中,一切言谈都极为规矩,颇有成人的风范,彬彬有礼,由此可见其家教极严。太后虽然很喜欢孩子,但她对晚辈的管教极为严格,对孩子们的礼仪规范极为看重。每当孩童行礼姿态不佳,太后便令皇后示范教导,嘱咐孩童用心学习。孩童的父母也遵照太后旨意,回去严加教导,当其再次入宫觐见时,礼仪规矩,必大为改观。

    一名出身显赫的女子嫁给了太后的本家,一次,这位贵妇进宫觐见,同时还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当母女三人给太后请安时,那个五岁的小女儿不愿意受礼节约束,使起性子,竟然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太后并未开口,只是静静地观察孩子的母亲。太后喜欢小孩,可以容忍小孩子的无理取闹。然而,这个孩子太过娇惯,无论其母亲如何抚慰,都不肯停止哭闹。太后不由恼怒起来,对那名贵妇严厉地斥责道:“咱们满人,最看重礼节规矩,即便是孩童,也要从小严格教导,懂得待人接物的礼数,你这孩子如此不济,早早带出宫去吧。”

    那位贵妇大为窘迫,不由声泪俱下,恳请太后宽恕。太后正色道:“孩童的桀骜不驯,完全是因为家教不严而致,今日之事,并非你女儿的过错,而是你平日太过放纵。一个人若要出类拔萃,必须从小加以训导,幼不知礼,将来如何能成大器?今日我便给你一个教训,你回去好好悔过吧!”

    那名贵妇连忙磕头告退,从此以后,她再也没能进入宫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