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太后的寝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天清晨,我们准时来到画殿。此时慈禧太后刚刚下朝,她面带微笑向我们致意,寒暄过后,我们走进大殿,开始绘画。

    这座宫殿的布局和我的房间很相似,只是要宏伟得多。大殿的正中挂着一块黑底金字横匾。容龄告诉我,上面写的是“乐寿堂”三字,乃光绪帝手书。此时我方知晓,这间寝宫原来叫做“乐寿堂”。乐寿堂高大宽敞,庄严华丽,一面的窗户全都镶嵌着精美的蔚蓝色玻璃,好似一扇屏风,从地面直到房顶,下半截全用高丽名纸遮掩。正中间是一面高大的穿衣镜,与屋顶相齐。其他三面都是纱窗,上面贴着绢面书画,多出自名人之笔,其中还有皇帝、皇后的墨宝。各道房门都挂着用蓝色绸缎精制的门帘,其间窗帘也多为蓝色。想来这是慈禧太后最为喜爱的颜色。所以宫中的物品,除了象征皇权的黄色以外,最多见的便是蓝色了。

    大殿的右面是一间带着祭坛的佛堂,一尊观音端坐在莲花上,闭目凝思。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鲜花水果,和一尊香烟袅袅的香炉。大殿的左面是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用的青龙花大瓷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殿后有一个很大的房间,那是宫女太监的值班室。大殿的后方是一扇华丽的五叶柚木屏风,上面镶嵌着青金石、羊脂白玉和许多其他的宝石。屏风前面是一个高台,上面摆放着一张宝座,下面放着一只脚凳,这个宝座像沙发一样,可以倚卧在上面,舒适随意。但慈禧太后从来都是正襟危坐,始终保持着庄严的神态。

    在这座宏伟的大殿中,除了传统的座椅,慈禧太后还喜欢一些现代的东西。太后很喜欢一张雕刻精美的柚木座椅,上面的圆形椅背可以将人围起来,垫着黄色的垫子。但太后一般不坐在上面,此次入座完全是为了画像。宝座的左右各插着一把孔雀毛的扇子,扇把是紫檀木的,插在景泰蓝花架上。旁边还有几只景泰蓝花瓶以及古瓷大碟,碟里摆放着苹果、木瓜和佛手等水果,还有许许多多的鲜花。

    此时正值兰花盛开的时节,处处弥漫着芬芳。慈禧太后对这种兰花格外偏爱,养花的花盆都是古瓷或景泰蓝,在大殿中摆放了许多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荷花、百合。各种奇珍异草争奇斗艳,沁人心脾,又让人觉得香雅淡远。

    慈禧太后喜欢新鲜空气,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会保持一扇窗户敞开着。

    除了鲜花水果,殿中还有一处奇景,便是产自西方的自鸣钟。不仅在这座宫殿,每一座宫殿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自鸣钟,可以说是数以千计。之前我已说过,仅仅在这座大殿中,便有八十五座之多。钟座大多为金银所制,并饰以色彩斑斓的宝石。钟的造型各式各样,有的是雄鸡高唱,有的是小鸟低鸣,有的是清水自流,有的是音乐浅唱,还有的一到正点,便有一排小人走出来,沿着轨道走上一圈。当然这些钟表良莠不齐,有些是罕见的艺术品,有些则甚为普通。

    大殿中还有许多外国的工艺品,但在我看来,大都是平凡无奇的东西,与陈列在旁的中国瓷器和古董相比,真是相形见绌。而且这些东西在欧美都很廉价,出访国外的中国官员把它们买回来,献给太后,着实有“大不敬”之嫌。

    每天早朝之后,太后便退去朝服,换上常服。若要画像,她便穿上专门的服饰。当我将画布安置在画架上后,她必会走过来,仔细观看一番。如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则嘱我修改。

    这天,太后注视画像良久,感到戴着护指(她的护指是以纯金打造,上面镶嵌着无数珍宝)入画不太美观,让我以她的手指原形入画。

    此事极合我的心意。如果戴上护指,不仅遮掩住了她那修长柔美的手指,我画起来也很别扭。尽管如此,我对太后的服饰从未提过建议,一任她自己决定。

    说来也怪,中国的贵妇人喜欢留长指甲,有的甚至长达一尺,竟然以此为美。

    摘取护指之后,慈禧太后走到一个大花瓶前,从中摘下一朵莲花,捧在手中。如此一来,真是锦上添花,甚是优雅迷人。她开口问道:“倘若捧着莲花入画,是否合适?”

    我暗道:此花的色彩与整幅画甚不协调,若要入画,颇为不妥。只是这般说辞,恐不能打动太后。忽然间灵机一动,开口言道:“我听说手捧莲花显得毕恭毕敬,空手下垂则显得轻松自在,不知太后喜欢哪一种形态?”

    慈禧太后听了容龄的翻译,略一思忖,开口道:“你觉得我是虔诚恭敬好,还是轻松自在好?”

    我说道:“太后乃是一国之尊,应该是别人对您恭敬,太后若是这样,只怕不太合适。况且此画要送到博览会,以供万国观瞻,我想,还是轻松些好。”

    慈禧太后莞尔一笑:“既然如此,那还是轻松些好。罢了,这莲花也就不要了。”

    这天大约画了一个小时,太后忽然开口言道:“今儿先到这里,你且退下休息吧。”

    我回道:“若是太后圣体不适,可以先移驾。我可以在此继续作画,稍事加工。”

    太后摇摇头道:“来日方长,何必急于一时,以使自己劳顿不堪。”

    既然圣口已开,我自当从命。

    这天下午,太后让我画了一会,又起了游湖兴致。当下吩咐左右,移驾昆明湖。我们跟随圣驾,来到湖边。太后仍坐在御舟的明黄宝座之上,皇后、格格照旧环绕着太后,席地而坐。御舟前面,有两只护卫舰用黄绳拖拽前行。水色清澄,御舟仿佛一只美丽的天鹅,在明镜般的湖面上缓缓滑行。

    游了片刻,太后心血来潮,忽地颁下懿旨,令两个太监唱起小曲。二人当即领命,引吭高歌,但闻声音清脆,宛转悠扬,与这湖光山色融作一体,颇有诗意。远望西山,只见云屯雾集,波谲云诡,与蔚蓝色的天空相互映衬,无边风月引人入胜。其间神妙之处,难以尽说。

    颐和园中,处处红墙绿瓦,巍峨宏伟,湖畔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静静地恭迎着我们的游船。在柔美的歌声中,我们不由得沉醉了,仿佛置身于奇妙的世界中。

    随波逐流,不觉间来到一处果园前。这里栽种着上千株苹果树,郁郁苍苍,别有一番美景。我们离船上岸,信步走进园中。

    由于色香味俱全,中国人对苹果非常青睐,甚至把它视作和平与繁荣的象征,因而具有神圣的意义。正因如此,人们常把苹果供奉在佛陀面前。但是,以我之见,中国产的苹果色和香倒还不错,味道却是不尽如人意。

    太后在果园中闲庭信步,命太监采下一些果子,赐予我们,并请我随意采摘。太监则在一边拎着篮子侍候着,后来把摘下的果子送回我的寓所。

    太后又从果园徜徉到一座花园,数不胜数的花儿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真是让人美不胜收!太后随手摘下几朵小花,放在自己的耳后,又亲自为我戴上几朵。我知道,这是太后特意在人前优待于我,以使我感戴她的圣恩慈爱,并使宫女、太监不敢对我有所怠慢。

    太后酷爱鲜花,足见其情趣高雅,与外界所传大为迥异。大凡寝宫、朝堂、戏苑及大殿各处,无不有名花点缀其间。除了处理朝政或是接见大臣时,无论春夏秋冬,她都会在头上插戴鲜花。每当她闲暇之时,往往会拈花微笑,每每以鼻轻嗅其容,好似手中的花朵能够体贴人意。她常常在万花丛中,往来婆娑,悠然自得。

    说起养花来,中国人很少将花养在水中,而是直接种在盆里,或是插在花瓶中,使花香尽吐。然而太后侍弄花草,却有独到之处。她常将莲花或者茉莉的花冠置于浅盆之中,星罗棋布,甚是好看,又不失其芬芳。太后爱花的癖好,人所皆知。是以皇室贵胄、朝中大员,无不煞费苦心,寻觅到罕见的名花异种进献太后,以博其欢心。

    宫里还有一些特别的规定,比如生长在各处的鲜花、水果,宫人们大可以自由采摘,但是在太后之前,谁也不许擅自碰触。只有得到太后恩准,才可以动手。凡太后所赐之物,哪怕是一草一木,都要视作极大的恩德,虔诚地供奉起来。每当宫里开出第一朵花或是结下第一枚果,都会被视作神圣,须由太后亲自来摘,其余人等,不得妄动。

    这些东西,看似琐屑,毫无任何记录的价值,然而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的皇权至高无上,唯我独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