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西方家教-不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杜绝孩子产生恶习

    因为我教育儿子获得一些成绩,所以,有很多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来拜访我,向我提出很多教育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有了坏习惯怎么办?

    尽管父母们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担忧孩子的成长,但是,我认为,只要父母们能够留意观察孩子,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有一位善良的母亲告诉我,她的儿子脾气暴躁,经常发脾气,不知道怎么教育他。其实,想要孩子改掉坏脾气,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楚孩子容易发脾气的原因,也就是孩子为什么容易发脾气呢?

    我认为,小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他们感情还比较脆弱,容易被激怒,他们心中有一件他们控制不了的东西,那就是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负担。孩子太小,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宣泄出来。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什么都忘记了,只感觉心中有团怒火不被控制地往上涌,他们自己也感到害怕和痛苦,却无法控制。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很吓人,就像着了魔一样。父母不要只关注孩子发脾气,还应该注意寻找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然后找到一些好方法阻止他发脾气。为此,我认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少受挫折,或者控制孩子所受的挫折能在他容忍的范围内。不要总是命令孩子做事情,也不要强令禁止孩子不做什么事。尽管父母应该严格教育孩子,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过了孩子承受的极限。那么,反倒适得其反,孩子会因为不知所措,情绪变差,而大发脾气。不仅是孩子,即便是成年人也会因为无法承受的东西而情绪不好。如果孩子心情不好,请不要过多惹他,在他遇到困难时,也不要用激烈的话刺激他,等他平静下来在跟他解释。

    如果孩子发脾气,应该采取相应的办法,以免让结果发展更恶劣。

    在教育儿子和观察别的孩子的过程中,我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当孩子因为某事要发脾气时,应该转移他的注意力,先让他暂时忘记不高兴的事,让他先慢慢平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再火上浇油,更不能简单粗鲁地制止他。等孩子平静下来后,父母应该多体贴孩子,安抚劝慰他们。有的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不让别人抱,否则,他就会更加生气,那么,父母就不要硬去抱他,把容易碎的东西收拾起来,以免孩子受伤就可以了。凡事等他冷静下来再说。

    当孩子正在生气的时候,就先不要跟他讲道理,因为你讲了他也不会听。这个时候,父母更不应该对孩子大发脾气。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生气。

    父母不应该奖励或惩罚孩子的坏脾气,应该让孩子意识到发脾气不会得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比如,孩子因为不想吃饭而发脾气,但是,发完脾气后,还是要吃饭的,这时,父母应该给他们讲明白道理。如果平时,孩子吃饭后就要奖励,那么,如果他发脾气后吃饭仍然要奖励了。如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脾气,父母一定不要顺着他。但是,有很多父母因为害怕孩子当众发脾气,这个时候常常顺着孩子,这是非常有害的行为。因为尽管孩子还小,但他也非常狡猾,他们常常进攻父母的弱点。父母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孩子。想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如果孩子当着他人面提出什么要求,父母最好帮助孩子,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如果等到他发脾气再帮助他,就不好了。父母应该有选择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不必立刻否定他,应该间接回答他,比如,告诉他到家里再说,或告诉他等客人走了再说等等。

    之所以孩子要发脾气,是因为自己太弱小了,遇到问题自己无能为力,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能力不断增强,他们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也就越来越少。他也会慢慢地变成一个心平气和、通情达理的孩子。

    有的孩子非常任性,经常胡闹,使性子,搞得父母焦头烂额。大多时候,父母会迁就他,我认为不应该这样做,因为父母一味迁就,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越来越猖狂。

    显而易见,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父母最清楚孩子的性格和脾气,也都知道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什么任性的举动。当父母感觉孩子可能要任性的时候,在他行动之前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孩子发脾气。比如,孩子非要买玩具,父母不想给,就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先问一下你的姨妈,看你现在适合不适合玩这个玩具,如果她说合适,我再给你买。如果不合适,那就不买了。”这样,先告诉孩子可能不买的情况,让他有心理准备,让孩子自己先自我调节,这样,就可以防止他任性了。

    在卡尔三岁的时候,有一位亲戚来看望我们,他把自己的小女儿——卡尔的表妹也带来玩。开始,两个孩子玩得非常愉快,因为年龄相仿,又彼此都知道是兄妹,所以,在一起非常投缘。可是,刚过去两三天,他们就闹矛盾了。

    有一天,他们在院子里玩搭房屋的游戏,卡尔表妹在一边兴冲冲地帮他。

    卡尔就像一个大工程师,不停地指挥他表妹做这做那。一开始,他的表妹什么都听他的,可是,后来,他的小表妹就不太听话了。她没有按照卡尔的指令把一个圆木块放在某个地方,而是非要放在另一个地方。他们谁都不听谁,僵持了很长时间。他的小表妹把木块放到自己想放的地方后,卡尔就非要拿下来,然后,他的小表妹又重新放在回去。就这样,你放上去,我拿下来的反复了多少次,最后,他们终于吵了起来。

    我和亲戚听到他们的争吵,赶紧走了出去。

    卡尔生气地坐在地上,而他的小表妹则在那里伤心地大哭。

    我严肃地责问卡尔:“卡尔,这是怎么回事?”

    卡尔说:“她不听话。”当我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就对卡尔说:“卡尔,你比妹妹大,应该让着她。那块圆木块放在那里不是也挺好的吗?”

    “不,那样不好看?”儿子坚持道。说完,还跑到刚搭了一半的小房屋前一顿乱踢,然后,扭头就跑进了屋里。

    儿子的行为让我非常吃惊,他还从没有这么任性,发这么大脾气过呢。

    遇到这种情况,我没有发火,也没有去理儿子,而是抱起正在那里大哭的小侄女。

    晚饭的时候,我特意把儿子和小侄女安排在一起坐着。

    我问卡尔:“卡尔,你今天怎么那样对妹妹呢?”

    “我又没有对她不好,只是她不听我的话,让我很生气。”

    我继续问:“她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话呢?”

    儿子说:“因为她不懂怎么搭房屋,而我懂。”我问:“在搭房屋的时候,妹妹捣乱了吗?”

    “没有。”

    “我认为,妹妹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她感觉那样搭更好看。”

    “可是……”

    “卡尔,你平时一个人搭房屋的时候,我们都不管你怎么搭,让你自己自由发挥想象,可是今天就不一样了,既然妹妹和你一起搭房屋了,你为什么就不给他一个发挥想象的机会呢!”

    “我……”

    “你和妹妹在一起,其实应该玩得很高兴才对,充分发挥两个人的想象力,那搭出的房子一定更好看。你要记住,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想更好地做好事情,就应该集合多人的力量。有些地方妹妹不会,你应该耐心地去教她,而不是任意胡闹。你想想,如果你不懂的地方,我不耐心指导你,而是对你发脾气,你会怎么样?”

    我说完,卡尔就知道错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第二天,卡尔和他的小表妹又在一起开心地玩了起来,他们一起共同搭建了一座非常华丽的“宫殿”。

    有很多父母发现,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叛逆。其实,这是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独立思想的表现,如果管教不当,孩子会逐渐养成很多坏习惯的。

    孩子有了恶习不可怕

    毕竟孩子还是小,缺乏正确判断周围事物的能力,所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沾染一些坏毛病,这是很正常的事。作为父母应该注意不让他们染上恶习,也不要把孩子的恶习看成和成人那样严重。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坏习惯的性质,更不会产生多大的危害。比如,当一个孩子说“我恨死你了”的时候,就和成人说这句话的性质不一样。当听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多考虑一下孩子说话、做事的动机,以免父母不明原因地把事情弄大。

    有些父母认为,在众人面前教训孩子能够树立父母的权威,让孩子心服口服。我认为这样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不好的行为。我从不当众斥责卡尔,因为教育孩子应该以不伤害孩子自尊心为基础,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成长,反倒让他朝相反的方向发展。自尊心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如果自尊心受到伤害,即便是年幼的小孩,还不太懂事,也会感觉到难受,并且影响到孩子性格甚至心理的健康发展。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娇嫩,稍不注意就可能伤害到,最后,可能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不管是在自己教育卡尔上,还是讲给其他父母教育方法时,我都会一再强调,教育孩子不应该伤他们的自尊心。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维护孩子的荣誉感。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孩子也不例外,甚至他们的需求更加强烈。能够得到他人特别是父母的肯定,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一个没有了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孩子是可怕的,也是难以教育的。如果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指责孩子,他们会很丢脸,羞愧难当。这样,也容易让其他孩子抓住羞辱他的把柄,长时间下去,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所以,我一再强调,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悉心教导,在恰当的时间里教导孩子,千万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用成人的思维去对待孩子。当卡尔做了好事或坏事的时候,我总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耐心地教导孩子。我反对那种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对孩子大打出手的行为,这样的方式,只能暂时让孩子因为害怕而屈从,但他心理并没有服从你,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能够心平气和地处理孩子的问题是最好的方法。这样,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才不失权威也不显得蛮横无理,既和蔼又严肃。

    卡尔也做错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我不会像其他父母那样对他说“不能这样”“不准这样”“不行”之类的消极、否定的词,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让他更加消极。我总是采用积极、肯定的语言指导儿子的行为,让他的情绪朝着积极方向发展。据我的经验,这样做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儿子在我这里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这样做”“努力去做”这些积极的、鼓励性的话。

    很多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就对孩子了如指掌,什么事情都要过问。其实,孩子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的秘密。但是,很多父母却误以为孩子没有什么秘密或者想尽办法探知孩子的秘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是正确的。孩子有孩子的秘密,可能这个秘密在大人看来算不上什么秘密。但孩子很单纯,他们不想说出来的东西就是他们的秘密。父母不应该监视或追问,应该尊重孩子心中一些合理的、健康的秘密。这样,孩子即便只有两三岁,也会更加信任父母,和父母更加亲密。当孩子非常信任父母,与父母非常亲密时,他什么秘密都会跟父母说的。反之,父母总是追问,孩子就对父母缺乏信任,感觉不到父母的尊重,感觉自己没有地位,就会变得灰心丧气,失去积极性,越发把自己心灵紧闭。当然,这里说尊重孩子的秘密,也不是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他们的一些不健康的想法应该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加以指导。

    当卡尔犯了错误,我总是用简单的方式让他明白道理,而不是对他教训个不停。我认为,教育孩子的时候,长话短说、简明扼要、平和大度取得的效果更好。我认为打孩子是非常粗暴的行为,最不正确。但却有很多父母为了管教孩子,采用体罚的手段,虽然他们取得了短暂的效果,但却会给孩子带去很多不良的影响。

    怎样管孩子效果更好

    父母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管教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好处。有些父母认为管教孩子就是让孩子听话,循规蹈矩,这样的孩子没有活力也缺乏创造力,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管教还不如不管。当然,有些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去管教孩子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在教育卡尔时,我竭力做到既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又能减少教育的负面影响,这是我管教孩子向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接触过很多和我儿子年龄相近的孩子,我发现孩子们会把自己的任何一种不良行为凭着自己的理解来获得自以为是的“奖励”。父母有责任去发现和取消这种“奖励”。

    我有一个朋友有两个孩子,他的儿子非常调皮,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常常制造麻烦,要么欺负他妹妹,要么欺负其他小伙伴。

    有一天,我的这位朋友来请教我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他说:“我的儿子真是烦透了,他不仅爱嘲笑别人,还处处表现与众不同,就连面包也不要和其他孩子相同。他明明知道我不喜欢他做某件事情,可他偏偏要去做,好像在专门气我。”

    我听了朋友的叙述感到很奇怪,怎么连孩子吃面包都会气到他父亲呢,这也太与众不同了吧。于是,我决定亲眼去看看这个孩子。

    我来到朋友家,与他们家人共进午餐。在吃饭的时候,我仔细地观察这个孩子的举动。

    我看到孩子把面包皮剥下来,丢在盘子里,然后把面包再捏成球形吃掉。然后,对着他妈妈说:“妈妈,我把面包皮剥下来了!”

    于是,他的母亲就开始指责他:“你怎么能这么做呢,竟然还当着客人的面这么做。”这时,他的父亲也有些怒了。

    我递给朋友一个眼色,让他不要生气。吃完饭后,我给他想出了一个管教孩子的好方法。

    第二次,当这个孩子又把面包皮剥下来之后,同样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把面包皮剥下来了。”可是这时,他的母亲一反常态,没什么反应,只是简单地说了声:“我知道。”

    孩子很疑惑,说:“你不说我吗?”

    “不说。”

    不久,我的那个朋友就来找我,告诉我他的孩子已经改掉了剥面包皮的习惯了。他感觉非常奇怪,问我原因。

    其实,道理很简单,他的孩子之所以那样做,就是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虽然他的父母会因此责骂他,但他认为,这样自己就受到了父母的重视了。在他眼里,父母的责骂是对他的一种奖励,为了获得这份奖励,他才不厌其烦地剥面包皮。后来,他的父母不再责骂他了,他感觉没趣,也就不去剥面包皮了,这个习惯也就改掉了。还有一个小男孩,经常说粗话。他从小伙伴那里学会了“屁股”这个词,回到家里后,他的母亲听到他说这个不雅的词语非常生气,加以制止,可是越是不让说,孩子越是不停地说,并且,几个星期内,编造出了很多用“屁股”组成的话,比如,“天上有个屁股”“屁股点心”“甜屁股”等等。这让他的母亲非常气愤,最后,他母亲干脆不搭理他。后来,这个小男孩再怎么说,他的母亲都不搭理他,他也就感觉乏味,不再说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沾染各种坏习惯,比如,任性、自大,爱表现自己,喜欢捉弄人,有的孩子的行为还伤害了他人,给财物造成损害。遇到这些情况,父母应该想一些巧妙的办法解决,以便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卡尔小的时候,很喜欢在墙上胡乱涂画,虽然我已经给他买了画图的纸,但他仍然无法克制自己,总是趁我不注意,在墙上涂画。有一天,正在他兴致勃勃地往墙上画画时候,我来到了他身边。

    我立刻去制止他:“卡尔,你在做什么?”

    卡尔赶紧转过身把画笔藏在身后,还用身体挡住刚才涂抹的地方。

    我当时没有耐心地给他讲道理,也没有训斥他,而是说了不让他去往墙上画,之后,让他自己一个人回到房间待着了。过了一会儿,当我把他叫到身边,询问他为什么往墙上涂画时,他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刚才回房间想了很长时间,我感觉我的行为把墙壁都弄脏了。其实,我可以在纸上画画。你曾经对我说过不应该弄脏东西的道理,所以,我不应该再犯这个错误,请您惩罚我吧。”

    我没有惩罚卡尔,只是让他回去待一会儿,目的就是让他自己想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小孩子常常是一时兴起去做事情的,他可能也懂得这样做不对,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如果我当场就训斥或给他讲道理的话,他一定听不进去。而孩子自己想清楚了道理,认识到错误,会在他心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这样他就更少犯错误了。

    我让他在屋里待一会儿,算不上惩罚。因为,他一个人待着的时候可以做任何事情,只是让他从画画的情绪中冷静下来。如果他能在自己的房间里反思自己做的事情,那就更好了。

    这种方法可以适合很多情况。比如,当两个孩子争吵或打起来的时候,通常都会相互告状,争吵不休。这时候,父母可以让他们先停下来,把他们分开,让他们单独待一会儿,可能,任何激烈的矛盾都很轻松地解决了。因为孩子之间没有什么大的仇恨,只是一时都激动才吵起来的。如果父母不分开他们,而一味给他们讲道理,反倒,让他们之间的矛盾更深,招来更多的麻烦。当然,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拒绝去自己的房间或者某个指定的地方。甚至,有的孩子蔑视父母的命令,坚决不服从。如果这样,父母应该坚持让他服从,即便孩子会哭闹,也要把他关进房子或带到指定的地点。父母要守着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许他们离开。目的是让孩子明白,他的任性行为是没有作用的,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很幸运,卡尔从小就很听我的话,我从来没有使过这种粗暴的方法。

    孩子为什么贪吃

    因为父母对孩子过于宠溺,没有限制孩子的进食,导致孩子食欲紊乱,使孩子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消化食物上,这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展。如果孩子没有规律和节制地进食,即便给他进行早教或其他教育,效果也不好。很多父母认为这样是一种对孩子爱的表现,我却认为这是最愚蠢的做法,他们这样爱孩子其实是在害孩子。不理智的饮食其实会给孩子带去很多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却没有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事实上,这个问题很严重。我见到过很多孩子,因为吃得过多,很容易就生病。孩子贪吃并非生来就这样,而是后天父母纵容的结果。大多数父母只想着让孩子快点成长,让他们身体强壮,于是,拼命让他们补充各种营养,给他们胃里灌各种食品,希望通过食补让他们变得强壮。

    我和儿子的母亲非常注意孩子的饮食,不会随便让他吃零食或点心。增加孩子营养的方法,是给孩子固定吃点心的时间,并对此合理安排。为了儿子的健康发展,也为了不让他养成贪吃的习惯,我经常对他讲吃过得多的害处。

    我告诉他:“如果人吃得太多,脑袋就会变笨,心情也会变坏,并且还容易得病。生病,不仅苦恼,也很难受,并且还耽误学习和玩耍。另外,你一得病,就要爸爸妈妈照顾,就耽误了爸爸妈妈做事,这样,你一个人得病,就要麻烦很多人。”

    为了进一步教育卡尔,凡是朋友的孩子生病了,我就会带他去探望,让他体会到生病的痛苦,让他有更为直接的体会,这样他就明白健康和合理饮食是多么重要了。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去散步,途中遇到一个朋友的儿子。

    我热情地问候他:“你家里人都还好吗?”

    他回答说:“谢谢,都好。”

    “但是,你的弟弟病了吗?”

    他听了,惊讶地问我:“是的,你怎么知道的?”“我知道,因为刚过圣诞节。”

    我不是胡乱猜的。因为我知道那个孩子很贪吃,在圣诞节后一定会得病的。

    果不其然,于是,我就带着儿子去朋友家探望。到了那里,我们看到那个孩子正在不断地喊肚子痛,头痛。

    谈话中,我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吃得太多才生病的,这又被我猜中了。每到这种场合,我与对方谈话,总是注意让旁边的儿子听到事情的真相。为了让卡尔健康饮食,我特别注意培养儿子的饮食习惯。在吃饭的时候,尽力让他保持心情愉快。

    我认为,孩子愉快地饮食,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食物不应该是对孩子的款待,也不应该成为孩子的义务,不要拿食物贿赂或惩罚孩子。父母根本不用花时间和精力用食物来奖励、惩罚或威胁孩子。应该把管教孩子和食物分开,给孩子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饮食环境,教会孩子独立自主,让他轻松愉快地进餐。

    很多父母在吃饭的时候想尽办法让孩子吃好,当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说他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让他挑那个吃,拣这个吃,这就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长久下去,孩子就把吃饭当成了负担,这不仅影响孩子的饮食,也给他的父母带去很多麻烦。父母们应该清楚,只要给孩子足够多的食物,根本不用担心他会饿到。只要孩子不太贪吃,就应该让孩子感觉吃东西应该是一件重要并且愉快的事情,那么,吃饭就成了孩子想做和能做的一件很轻松自然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让孩子感觉吃是他唯一的乐趣,否则就养成贪吃的习惯了。

    卡尔几乎从没有发生因为吃得多而伤害胃这种情况。每到朋友家里的时候,主人总是拿出各种点心热情款待。但不管是多么好吃的点心,卡尔都能坚决回绝。朋友们看到儿子不吃,以为是我不让他吃,但实际上,这完全是孩子自愿的行为,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朋友们之所以都那么说,是因为他们在用他们孩子的标准衡量卡尔,他们根本想不到孩子会有这么大的自制力。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从小注意对他进行健康教育,孩子们会很容易变成我儿子这样的。

    贪吃让人变笨

    如果肠胃过于疲劳,那么大脑功能就会变弱,所以,贪吃会让孩子变得笨拙。我经常把这个观点讲给我儿子和周围的人听。其实,不仅是我,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都非常注意节制饮食,尤其是那些经常用脑思考的大思想家、哲学家,他们更是这样。

    哥罗德是我们这一带的一个出了名的小胖子。听说他的食量非常大,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吃得和大人一样多。每天,除了正常进餐时间外,他嘴里始终不断零食。我曾问过他的父母,孩子这么小,怎么就这么胖了呢?我不是一个爱打听别人事情的人,但因为每次看到哥罗德拖着胖胖的身体困难地走路的样子时,我就会不由地想到这个问题。另外,为了培养好自己的儿子,我也经常向别人咨询一些教子的方法,以便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哥罗德的父亲告诉我,他和他的妻子一直没有孩子,到了很大年纪才有了哥罗德,所以,他们夫妻俩对这个孩子疼爱得不得了。他们让儿子吃最好的食物,穿最好的衣服,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总是不断地迁就。儿子想吃什么东西,他们会想尽办法弄到。哥罗德的父母都是身形较瘦的人,而他们的儿子却长得有些肥胖。但他们认为孩子胖点只是会有些难看,其他没有什么。其实,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儿子的肥胖已经成了一种负担。哥罗德因为长得太胖,常被同伴叫成“小胖子”,因为他太胖,动作迟缓笨拙,所以,几乎无法和孩子们玩,甚至还有的孩子欺负他。每当哥德罗挨了欺负回家哭闹时,他的父母哄他的唯一办法,还是让他吃。他们以为只要给儿子足够多的吃喝,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哥罗德因为太爱吃了,即便在看书或学习的时候,手中也要拿着点心。我也曾问过他的父母,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只是摇头叹息。

    每当哥罗德不专心学习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塞给他糖果和点心。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让儿子专心读书了。其实,他们的做法糟糕透了。这样不仅打扰了孩子的学习,还让他感觉越是学习不好,越能得到好吃的的错误心理。哥罗德比卡尔大两岁,但他在学习上却与卡尔有天壤之别。

    为什么哥罗德会这样呢?我认为都是他那愚蠢的父母造成的,他们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认为给孩子吃喝就可以了,根本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各项才能。

    这样愚蠢的父母也就只能培养出愚蠢的孩子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