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职场:千里马的炼成秘籍-梅燕:职场如何越走越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职场是人生道路中的另一阶段

    主持人:聊一聊刚进入职场,是不是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梅燕:对,职场跟人生是有机的联系,你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信心的话,就会在职场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把职场和人生分开没有必要,在职场上所有一切其实是你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生的把握。职场是人生道路的另一个阶段而已。

    主持人:职场和人生的心态一样,我们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梅燕: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职场也一样。最主要的是把自己放的实际一点,进入职场是你自己的选择,就是说如果你认定了就走下去。对自己要有所把握,对自己有信心。

    主持人:初涉职场大家可能畏首畏尾的,您从学校走到职场时是抱着什么心态做第一份工作的?

    梅燕:我的大学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毕业之后想从事本行业工作,深圳市是中国电子行业的心脏,他占70%份额,所以跟几个同学一起去深圳闯荡。毕业后第一个工作不一定是一辈子的,因为现在大家选择很多,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观众:当时在外地读书一心想来北京,所以找第一份工作让我在北京有吃有住就满足了。

    梅燕:像城市很多人毕业以后就想去纽约,端盘子也在纽约,你自己有一个梦想,就想去北京、就想去纽约,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先到那儿过几天,不喜欢再找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工作,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有一个梦想,自己先体验一下然后再决定,不是一下就说这辈子就定了,不是找对象。现在年轻人选择更多了,选择多了有一些困惑其实是好事儿,我觉得在困惑中成长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主持人:可能对他来说那几年工作本身就是体验北京的生活。

    梅燕:一点不浪费,因为北京给你许多并不只是工作,拓展你的视野,拓展你的人生,以接触很多人和事情,你的人生阅历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完全可以享受你自己这个年轻,我觉得这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

    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其实是浮的,真正的人生阅历才使你把书本上的知识沉淀、积累,这样在今后才能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用到实际当中,没有人生沉淀和积累绝对不会成功,社会给你的东西更多,生活给你的知识更多。

    人生到处是课堂

    观众:我上学的时候就想着自己创业,一边上学一边找工作,找到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厅里,可做一段时间就没激情了,就没心思再想怎么做,又想走创业这块。

    梅燕:咱们俩有同样经历,我在纽约也端过盘子,也是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但是其实不一样,你在端盘子过程中学了英语,了解了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儿、不同的态度。人生到处是课堂,到处都可以学习,并不是在课堂、职场里。职场这个话对我来说还真是挺陌生。在纽约端盘子是八十年代的时候,真是知道资本家怎么剥削了,端盘子累的起不来拿到2.5美金的时候知道什么叫剥削。其实当时美国最低工资是4.5美金,那么就是说我从餐厅老板手里拿的是2.5美金,我要求我的权利结果被开除了,这是我第一次被炒鱿鱼,就是这个餐馆。

    主持人:先解决生存再谈梦想。有一位网友叫做碧水自寒说,我在一家全球500强企业工作近两年,知道这不是自己要的工作,为的是有一个跳板,工作以后发觉工作面很窄,想试着摆脱这种困境,我现在是不是缺乏创业或找自己工作的激情?应该从哪儿方面开始?

    梅燕:这个问题问的太复杂了,归根到底一句话,你自己想要什么。我再说回来,职场上就有如人生一样,你努力不一定遇到的事情都是如你所想象,但是你要知道你要什么,如果你觉得你在这儿混碗饭而已那就混碗饭,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的心态摆在混饭吃的时候就不要赖别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争取,那样就不是患得患失。

    主持人:您当年最早做第一份工作时想要的是什么?

    梅燕: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是阴差阳错,因为我学的专业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当然也选修了一些新闻课程,但是并没有想到会做新闻记者。就做下去了,可是又觉得我还得回到学校,可是回到学校以后发现做记者对付的是每天发生的新生事物,回到学校翻写论文就是历史的东西了,所以更能让我血液沸腾的东西是直接参与到每天发生的新闻中去,所以到最后经过一番反复,决定还是走新闻的道路。

    打杂儿也是有学问的

    主持人:有位观众说,我是学对外贸易,现在实习了三个月,感觉每天让我打杂,就是为了有点实习经验才留下的,这种处境我的心态如何调整?

    梅燕:还是心态问题,其实作为一个大学生找到地方实习很不错,实习本身来说是延续学习的过程,没有让实习生马上做主播的,要把心态摆正。学习无处不有,课堂无处不在,你认为自己打杂没有情绪你根本就学不了东西,其实我觉得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到你这儿每天都是复印,复印的东西可以看啊,复印的东西都是有用的。没把自己心态摆正,永远不可能找到像样的工作。从一开始就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是挑肥拣瘦的。

    主持人:您打杂过吗?

    梅燕:当然,我不是开始就做记者,我出去做制片的时候,又扛三脚架又扛电池。我从柏林墙摔下来了,结果当时肩膀摔骨折了都没觉得,我想的是别把灯泡摔坏了,我觉得我就拼命跑到ABC那儿跟他借一个闪光灯,因为我们这个记者要做一个出境,所以当时打杂也是挺兴奋的事情。

    主持人:您掉下来的时候会不会想我是女生高学历还干这个活儿?

    梅燕:根本没想那么多,新闻就在你身边发生,哪有闲心想其他的,就觉得人在其中已经非常幸运,能够赶上历史事件,这对我们搞新闻的人来说那绝对是一个人生的亮点。当时在柏林墙就给爸妈打电话觉得特别兴奋,就是你能够看到历史在发生,能够看到世界在变化我觉得是最兴奋的事情。

    观众:大家好,我是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学生。今年马上毕业了,我打算回国发展,像我们这样的海归留学生怎么样适应国内企业需要,同时应该保持怎么样的心态使初进入职场的我们走的更加顺利?

    梅燕:从国外回来的人要把心态摆正,国外所学到的东西也许不适合国内环境,回到国内还要重新认识你的国家,同时调整你的心态,就是说你怎么样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把你所学到的东西足够发挥。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在外面学了一些东西不能说就比国内同年龄的人高出很多,要摆正心态,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进入这个工作环境。我觉得现在回来很好,有很多机会,但不是机会大门都冲你开,你还要自己去敲门,自己去看看哪个门对你合适。

    主持人:他刚才说我们怎么能在初入职场时越走越顺,那么大家首先态度上是不是要有所转变?

    梅燕:世界上像你吹个蜡烛心想事成的时候太少了。职场上没有那么多顺的事情,从早上进办公室就处理很多很多事情,所有事情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老想着自己的命不好,自己真不顺,这种心态千万不要,自己要振作,要相信人生,你的人生道路会越走越顺,所以要想着有不顺的时候怎么样让它顺了。

    人生不要太刻意追求什么

    主持人:在学校时,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事儿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

    梅燕:要特别珍惜自己在学校的这几年时间,尽量多读、多看、多学。每天跟我的部下都在讲,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只是非常少的部分,就是说你每天工作每天看到的东西是非常少的,但是人生的丰富远远不在于此。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什么东西都看,女儿的小学课本我也看,她看的电视我也看,因为什么东西你都要了解,你要了解这些东西才能更好地跟女儿沟通,我要了解妈妈看什么东西,我经常给她搜集报纸上关于老人健康咨询的。就是说知识是到处都是。所以我说打杂又怎么样,打杂是很有学问的东西。我经常跟同事讲,人的一生知识就像捏雪球一样,越滚雪球越大,也就证明你的知识不是直上直下的东西,是一个面积的东西。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说,起初工作时都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可是后面渐渐变得很复杂,真的很累,到时候就变得急躁就影响了工作的心态,该怎么做呢?

    梅燕:这是不可避免的,你在每个工作中人际关系是一定要处理的,不可避免。其实自己心态摆好了,就会和他人和睦相处。前一段在河南有一个女孩,15岁的女孩,就是因为一个中学学校说这个女孩好象大家都不喜欢她,说她,然后老师可能让大家选谁最受欢迎谁最不受欢迎,结果这个女孩受不了这个打击跳楼自杀了。不要议论他人长短,不要管他人怎么样,把自己弄好了,这是最基本的。自己要学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这样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主持人:您在工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相处的人,您当时怎么对待的?

    梅燕:这个不可避免的。因为大家要工作,你不要老想别人怎么样,这还是对自己信心的培养,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跟大家谈心,也没有刻意,人生不要太刻意追求什么,还是宽容一点,对大家来说不要那么刻薄。很多难相处的人可能有一些个性,可能有一些他自己的问题,那就不招他、惹他,中国有句话,惹不起还躲不起。但是在工作中间还是需要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好。因为这个团队如果缺了一环那就是一环接不上一环,我觉得还是要从团队角度出发把合作做好,说到头还是一个要有目标,要有自信。

    主持人:您怎么在国内这么复杂的环境下依然站得住脚,有什么方法和技巧跟我们分享吗?

    梅燕:方法跟技巧还真没有,我也没有觉得在国外就这么简单在国内就这么复杂。我就要反复强调一句,要对自己有信心。你一定要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实到哪儿都不是很简单,到哪儿都不是很复杂,事在人为,要人为的创造环境,要创造你的团队。因为你们还很年轻,刚刚进入职场,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把自己的本位工作做好,更多的发挥你的团队精神,帮他人把工作做好你一定会得到认可,得到赞赏,而且会得到升职。

    主持人:有的人盲目自信但是后来在过程中发现,自己可能有点欠缺,比如两个观众朋友问了外企的问题,“我在德资外企工作一年多,公司外国员工和中国员工比例是1:5,与外国领导当面沟通比较妥当,怎么能够正确的表现自己?”

    梅燕: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你说什么其实都可以,是怎么说的问题,是怎么争取想要的东西,这不是技巧,这是在人生历练中对自己的把握程度。可能初进职场会有一些胆怯、忐忑、不安、困惑,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体会自己的路,体会你们自己将来要什么,怎么争取,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主持人:一个观众朋友追问,对自己有自信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有点骄傲啊?

    梅燕:其实我觉得骄傲也没有什么不好,要做的好就应该为自己骄傲。中国人最致命的就是自卑感,月亮都是外国的好,那么现在就觉得中国的好,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你既对自己成绩感到骄傲,又同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很难得的,中国人讲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把握住自己,自信并不等于盲目做事情,自信只不过是你在自己人生道路上选定了你自己所要走的路,你对自己的自信并不是表现为你把自己高架于别人之上的,那个不是自信是自傲。

    性格内向也是种优点

    观众:我工作上下班时间不是很固定,就感觉工作和生活比较矛盾,不知道如何处理?

    梅燕:我跟你一样,我的工作时间也不固定。确实人应该有生活,不是全工作,但很难有早八晚五。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但是不工作的时候尽量享受生活,因为只有能够享受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到假日时可以尽量放松,这是自我调节的事情。

    观众:我这个人性格比较内向一点,有时候应酬多,大家都批评我不太爱说话,尤其在酒桌上,怎么办?

    梅燕:要对自己有信心,内向是性格问题。性格内向或者性格外向没有什么,都是优点不是缺点。但不要以为自己性格内向了就不去和别人交往,那这样你把自己的优点变成缺点,我觉得性格内向的人都挺聪明,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不是缺点,缺点都是自己加上去的。

    观众:我有个同事非常喜欢说实话、说真话,但会被人误解、议论,他是应该改变自己说实话说真话的风格?还是说在保持说真话说实话的前提下怎么样避免那些同事的伤害?主持人:就是说老板喜欢哪种?

    梅燕:我喜欢说真话的,这毫无疑问。不应该改变说真话的性格,这主要在于一个公司的文化,公司文化究竟鼓励什么,排斥什么。作为一个老板应该鼓励大家说真话,而且敢于向老板提意见,敢于提公司的意见,这样我们的公司才能有前途。

    观众:但是他说实话的方式可能有些问题,语言上会让其他同事感到心里不舒服。

    梅燕:那这个就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说实话就是坦诚相见,这个应该鼓励。但是评论人的时候说实话,就说你今天穿的衣服真难看等等,我觉得这个没有太大必要。所以什么事情都有原则、方式方法,要把握住原则从而改进,这是最佳的选择。

    观众:现在很多公司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你怎么看?干同样工作可能底薪不一样再一个是提成不一样,比如大家去拉广告,有的20%、有的30%。怎么处理?

    梅燕:每个公司有自己的原则和尺度,所以很难评价。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不是一刀切的问题,有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个事情是很难讲的。

    主持人:有一个观众,他说我已经毕业三年了,现在依然在原地没有什么进展,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梅燕:我觉得你对你工作现状不满意那你就改变,你自己觉得无事可做,你自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学习其他东西。所以一切都靠自己,不要老抱怨,怨天尤人没有必要。浪费生命。

    走要走的明白,留要留的明白

    观众:我现在是普通的销售,对市场比较感兴趣,所以希望从事市场策划类的工作,但是目前没有专业背景,转型方面有什么比较好的方式?其次是周期是什么样的?

    主持人:首先他的心态和方向应该是对的,要去行动。比如到专业策划类公司从事策划类工作,因为目前不具备这样能力,但是可以到这个公司从事其他工作。人生没有捷径,每个路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你想让我说什么捷径你怎么做,我也不会,我也不可能给你这种方法,但是如果知道自己想要做策划,你又觉得在你还进不了的话,那就去学习。丢掉现在稳定的工作寻找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太可称赞了。可以上夜校,可以上电视大学,学习的过程是哪儿都有,不一定要重新回到学校里重新学,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还是要争取。

    主持人:一个观众朋友问,参加工作两年最近不愉快辞职了,老板说我事无巨细做事的成本太高,我不是太懂,难道把工作做好也是错吗?

    梅燕:我觉得两方面可能都有问题,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觉得自己把工作做好了,也许确实做好了没有得到欣赏。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做的工作非常理想,而却不是你老板所要求的,这样工作是功亏一篑,你没有理解老板要的东西。自己觉得很郁闷就辞职了,这是很情绪化的决定。回去好好想一想,在下一个工作前总结一下,究竟你上一个工作是哪出了毛病。如果你觉得自己尽力了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找老板谈一谈,老板也会告诉你怎么回事。干什么事情要搞明白,走要走的明白,留要留的明白,这是对自己负责任,对自己负责任才能对工作负责任,才能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

    主持人:一个观众追问,他说我是在一家国有银行工作,老板对那些有背景的员工不怎么敢处罚,甚至有些时候找听话的员工当替罪羊,怎么办?

    梅燕:这是一个企业文化,这个事情可能确实是有发生的,这是很大的遗憾。一定意义上这个文化可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自己自信了也会散发出气质,这个气质可能也会在工作环境中带来新的文化。

    观众:一个公司在被收购之后,是不是一并购的时候就该辞职?还是确认自己不适合新文化以后再走?

    梅燕: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查到的,如果这个公司都到收购你们公司的阶段了,那你一定会有所了解。企业精神是一个精髓的东西,好的企业企业文化基本上是一致的。还是在你自己把握,就是要搞明白,留有留的明白,走有走的明白,这也是一个学习发现的过程。

    主持人:我们经常谈到企业文化,具体到我们每一位员工,我们是不是那么极端,比如事先了解并购我们公司文化大体上一听觉得不适应就走,这是不是会错失机会?

    梅燕:还是了解和发现的过程,人言可畏,在国内买房子也是一窝蜂的买,买减价品也是一样,还是自己做好自己的选择,别人说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当然一个公司被另一个公司并购,其实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是说你能够自己做出认为对的选择,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事情。

    把自己的人生做到无怨无悔

    主持人:我想问问梅燕老师您过去生活的经历里有没有特别不自信的时候?

    梅燕:这个肯定会有,而且现在我也不是百分之百自信,我也要问很多为什么,但这是一个过程。我也换过工作,也觉得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但是不管你怎么样,如果在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工作,但是如果这个工作是你目前所做的,这个公司这个单位付了你工资你要对得起,自己要做到自己将来离开这个公司不后悔,也不让别人说。我觉得做什么事情要有责任感要有责任心,这是对自己的把握。在这里要跟大家探讨的不是怎么样在职场越走越顺,而是怎么样把自己人生做到无怨无悔。

    主持人:您会在什么样具体的事儿上,或者对自己哪方面不太自信?

    梅燕:我不自信的事情多了,女儿让我帮忙做数学题,我说这可是大难题,找你爸爸去。我的同事也找我问,这个东西要坦诚,不要不懂装懂,你要坦白不是说不自信,我就觉得这个东西要分明白,不懂的就是不懂。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不懂的事情要去再学习,再去问别人,再去讨教。

    观众:在职场中,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大专或者本科的文凭,但是也被单位不认可,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一定工作经验,按理说应该很好找工作,但是被学历这个门槛卡住了,面对这宗情况怎么办?

    梅燕:学历不过是一纸文凭,但是学历也是你在学校里对你学习成绩的认可,但是将来在社会中闯荡完全是靠自己。把你的学历抛开,应该把自己心态放好,真正在工作当中发挥、学到或者继续探求你自己的工作,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说老实话真正在工作中间用得上的时候很少,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不断地学习掌握,自己再去发挥,更多的还是靠自己。

    观众:应该找一个自己喜欢但是前途并不明朗的工作,还是找一份比较安稳的,但也许不太喜欢的工作,更看中哪个,或者哪个更影响自己的职场走向?

    梅燕:人各有志,怎么样把梦想化为现实?很难用几句话回答。但像老板、工作这些都是外界的,都是外部环境,你自己要知道心里最想要做什么,还是要朝你自己的方向努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