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临时职员,工作任务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招聘者在一番测试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随后,公司负责人提了几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各具特色,公司负责人很满意,面试的最后一道是笔答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枝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几分钟后,应试者都交了答卷。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公司负责人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枝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公司负责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枝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要用10美元左右。公司负责人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公司负责人拿起他的答卷,见上面写的是113.86美元,见到如此精确的数字,他不觉有些惊奇,立即让应聘者解释一下答案。
这位年轻人说:“铅笔每枝5美分,2000枝是100美元。从公司到这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要1.5美元……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公司负责人听完,欣慰地笑了。这名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这名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枕边哲理
在工作中的任何事情上,我们都应该以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这样,你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最准确的答案,更好地完成手头的事情,当然,你也就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获得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
换一种方式
有一位犹太人叫布拉德利,最初向客户推销保险时,一见到客户便向他们介绍保险的好处,同时还向对方大讲现代人不懂保险会带来什么不利。最后他就会说:“最好你也买一份保险。”可是,却很少有人向他买保险,一个月下来,他没有得到一份保险业务。后来经过仔细思考,他改变了策略,不再对客户夸夸其谈,而是换了一种交谈的方式。
“您好!我是国民第一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布拉德利说。
“哦,推销保险的。”客户应道。
“您误会了,我的任务是宣传保险,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可以义务为您介绍一些保险知识。”布拉德利说。
“是这样,请进。”客户说。
布拉德利初战告捷。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像是叙说家常一样,向客户详细介绍了有关保险的全部知识并将参加保险的利益以及买保险的手续有机地穿插在介绍中。
最后,布拉德利说:“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让您对保险有所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与我联系。”说着布拉德就递上自己的名片,直到告辞也只字未提动员客户买他的保险的话。但是到了第二天,客户便主动给布拉德利打电话,请他帮忙买一份保险。
布拉德利成功了,一个月卖出的保险单最多时达150份。
枕边哲理
商场人士每天都被生意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弄得难以安宁。如果有人一见面便前来推销,心头肯定会有抵触心理,何况还要往外掏钱,其反应可想而知。如果换一种方式,介绍些有关知识,叙些人情,舒缓心理,其收获自是有所不同。
犹太人的思维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时,你应该想到大于2。”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50万人,父子俩却幸运地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了美国,在休斯敦开始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1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1磅铜做成门把手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1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尔公司的董事长。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所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了看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的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等待着要看这个得克萨斯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加工成底座;他用废铅和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来的灰尘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这堆废料在他手中变成了350万美元。算起来,这一次的交易比父亲当年所说的每磅铜的价格整整高出1万倍。
枕边哲理
智慧是人所拥有的最大资源。有了智慧,人就像是有了翅膀的老虎,可以克服种种困难,可以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可以获取一生事业的成功,这其中自然包括商业利润的最大化。不同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却是千差万别大小不同的收获。
向和尚卖梳子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选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头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
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
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代:“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
10日期到,负责人问小伊:“卖出多少?”答:“1把。”
“怎么卖的?”
小伊讲述了历经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责骂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小伊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又问小石:“卖出多少?”答:“10把。”
“怎么卖的?”
小石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小石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小石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买下10把木梳。
负责人又问小钱:“卖出多少?”答:“1000把。”
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
小钱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小钱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小钱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这还不算完,好戏跟在后头。住持希望小钱再多卖他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分层次地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
枕边哲理
能够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并做得如此之大,实在是创新之功,变通之力。
诚信面包
某年秋天,一场大洪水席卷了某地,导致了面包的短缺。由于没有接到特别的指示,凯瑟琳公司的外勤人员照常按循环表出外到各经销店送刚烘制出来的新鲜面包和回收超过期限的面包。
一天,运货员乘车从几家偏僻商店回收了一批过期面包。在返回的路上,中途他们的车停在了一个有很多人的经销店前,马上被一群抢购面包的人围住了,提出要购买车上的面包。
运货员告诉他们这些面包已经过了期,是不能卖的。运货员的言辞反而引起了人们的误会,认为他们想囤积居奇,人越围越多,几个记者也加入其中。
无奈之下,运货员只得再次解释道:“女士们,先生们,请相信我,我决不是想囤货投机而不肯卖,实在是我们规定得太严了。车上的面包都已经过了期,如果凯瑟琳知道我把过期的面包卖给你们,那就会被解雇。因此还请你们能够谅解。”
由于大家急需面包,这车面包最后还是在双方的“默契”下,很快被“强买”一空。
几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将获得的这一新闻极力渲染,成了轰动一时的报道。凯瑟琳公司的面包新鲜,诚实无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枕边哲理
诚信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诚信的获得与失去其实也是灵活多变的。一车过期的面包,竟然赢得了“面包新鲜,诚实无欺”的诚信,而如果工作人员不如实相告而直接销售,就会大大损失他们公司的信誉,不同的处理方式竟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效果,究其实,还是内心的诚信放大的结果。
卖报中的启示
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所,先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儿再来收钱,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小。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来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大有深意:
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买了我的,就不会去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市场,我发的越多,对手的市场就越小。这对竞争对手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枕边哲理
要做事情,不要斤斤计较一些小事或小钱,而要从大局从长远角度考虑,先多花些时间精力以联络感情,示人以信任,让些利润,占领市场,然后再慢慢巩固市场,获取事业的稳定与成功。
油漆添加剂
前几年,有一家大化学公司的工程师异想天开地提议说:“我们在油漆里加入火药如何?”听到的人莫不大吃一惊。这位工程师继续说道:
“你可注意到房子油漆过三四年后,油漆发生了什么变化?不仅残破不堪,剥落龟裂,而且不易刮掉。我想,假如我们在油漆里加些火药,就可以把油漆轻易地炸离墙壁。”
这位工程师的点子相当有趣,就是非常不切实际,当时在场之人都把它当成一个笑料。
然而另一些听到这个点子的人,却把它当成了一回事。他们认为这个点子虽不可行,但可以用来当垫脚石,用来开发可行且有创意的新点子。他们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产生化学反应来除掉油漆?”这个问题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终于想出了在油漆中加入添加剂的方法。在油漆刷上去之后,这些添加剂并不产生化学变化,除非它接触到另一种添加剂。借着这两种不同的添加剂接触后产生的化学反应,最后能将油漆轻易剥除干净。这家化学公司目前正在制造这种油漆,相信公司前景十分广阔。
枕边哲理
想象可以异想天开,可以全不切实际,而点子却要合乎实际方便实用才行;但不可将不切实际的想象视作全无用处,任其荒废,有些情况下,这些异想天开的想象也可能落到实处,化作非常有用的点子。
开罗人的金币
一个开罗人整天梦想着发财,一天夜里,他梦见神对他说:“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在那里能找到金币。”
“天哪!伊斯法罕远在波斯啊,必须穿越阿拉伯半岛,经波斯湾,再攀上扎格罗斯山,才能到达那山巅之城。可能还没到就客死他乡了。到底去不去呢?”开罗人想,“但是,如果不去,这辈子恐怕难以发财了。”最后他还是决定前行。
开罗人千里跋涉,历经了许多艰难险阻,风尘仆仆地到达了“山巅之城”伊斯法罕。但是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当地兵荒马乱,连他随身带的一点值钱的东西都被土匪抢走了。还是一位当地人救了他。
“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救命恩人问他。
“我从开罗来。”开罗人气息奄奄地说。
“什么?开罗?你从那么远、那么富有的城市,到我们这鸟不生蛋的伊斯法罕来干什么?”
“因为我梦见神对我启示,到这里来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的金币。”开罗人坦白地说。
那人大笑了起来:“真是个笑话,我还经常做梦,我在开罗有个房子后面有七棵无花果树和一个日晷,日晷旁边有个水池,池底藏着好多金币呢!回到开罗去吧,别做白日梦了。”
开罗人衣衫褴褛地回到开罗,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变成了开罗最有钱的人。
因为那位伊斯法罕所说的七棵无花果树和水池,正在那开罗人家的后院。而他在水池底下,真的挖出了成千上万的金币。
有人说,开罗人白去了一趟伊斯法罕,因为金币就在自己家后院。但是如果他没去伊斯法罕,也许永远也享受不到这笔埋藏的巨额财富。
枕边哲理
任何一次惊人的发现,一份巨大的收获,都将有一段艰苦甚至漫长的寻找、追逐过程。这些寻找与追逐,包括巨大的勇气与执著的追求,还包括相信梦境的启示。故事中的开罗人相信自己的梦境,所以不辞千山万水,终于费尽周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他那在伊斯法罕的救命恩人,虽经常梦到有好多金币,而且埋藏之所也比较分明,却因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缺乏行动的勇气而一无所得。
重要电话
一位年轻律师在城东的一条繁华街道上新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他花了很大的一笔资金装修他的事务所,又买了一架豪华的电话机,作最终的装饰。现在这架电话机正漂亮地在写字桌上亮相。
秘书报告一个顾客来访。对于首位顾客,年轻律师按规矩让他在候客室等了一刻钟。而后让顾客进来时,律师拿起了电话听筒,为了给客人更深的印象,他假装回答一通极为重要的电话:“可敬的总经理,我已对你说了,我们只是彼此浪费时间罢了……当然,我知道,好的……如果您一定要坚持的话……可是您要明白,低于2000万我不能接受……好,我同意……以后再联络,再见。”
他终于挂上电话,面对那位在门口站着不动的顾客,好像非常尴尬。
“请问您有什么事?”律师微笑着问这位局促不安的客人。
客人犹豫了半晌,低声说:“我是技术工人,公司派我来给你接电话线。”
枕边哲理
想装模作样骗人,总会露出一些马脚和漏洞来,到头来,骗人终是骗自己。像这般谎言揭穿,肯定会给自己带来心灵的冲击。谎言一多,不良名声便会渐渐地在外传播开来。
要几个鸡蛋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
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家总是比右边那家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
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
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
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我笑了,说:“加一个。”
再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又问一句:“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就要求加两个,不爱吃的就要求加一个。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就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个鸡蛋。
枕边哲理
给别人留有余地,更要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大的领地,只有这样,才会在不声不响中获胜。
另辟蹊径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于是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一的淘金队伍,他同大家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了加州。
淘金梦是美丽的,做这种梦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
不但金子难淘,而且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有圆致富梦,反而葬身此处。
小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饿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
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对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纱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
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地到加州来,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都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
亚默尔毫不在意,不为所动,继续卖他的水。哪里有这样的好买卖,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卖出去,哪里有这样好的市场?
结果,淘金者大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靠卖水赚到几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枕边哲理
致富之路无一定模式。但跟着他人一窝蜂而上,即便其中藏有大量利润,却也多为强者占先占多,弱者就算有份也所得无几,更多的情况是,费尽精力却两手空空。这种时候,脑子一定要清醒,要知难而退,如能有所创新,另辟蹊径,那很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贪心的后果
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往下流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冲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更奇怪的是,山泉不知从哪儿冲来黄澄澄的金砂,填满了小坑,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
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山泉水,偶然发现了清冽泉水中闪光的金砂。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
从此,老汉不再受苦累,不再爬山越岭砍柴。过个十天半月的,他就来取一次金砂,不用说,日子很快富裕起来。人们都感到蹊跷,不知老汉交上了啥财运?老汉对这天大的秘密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小。
一天,老汉的儿子跟踪窥视,发现了爹的秘密,认真看了看窄窄的石缝,细细的山泉,还有浅浅的小坑,他埋怨爹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
儿子向爹建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不是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说干就干,父子俩丁当丁当,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几倍;接着又凿大凿深了坑。父子俩累得大汗淋漓,想到今后可以获得很多很多的金砂,高兴得一口气喝光了一瓶老白干儿,醉成了一团泥……
尔后,父子俩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而归,金砂不但没增多,反而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里去了呢?
枕边哲理
这正所谓:“贪多反全失,欲速则不达。”水流大了,细小的金砂还能沉淀下来吗?这贪婪的父子俩也许是人类的一个缩影,在大自然的给予面前,人类不也似这般贪婪么?顺其自然,细水长流才是真正的生活。
优秀的推销员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曾经卖给牙医一支牙刷,卖给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么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
“你要想在这个森林里生存下去就得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我真的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很快就会需要一个了。”说着他便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我没有疯。我只是想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出,不久,这只驼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驼鹿一个。
“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驼鹿说:“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
“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驼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枕边哲理
需求有时候是制造出来的,解决矛盾的高手往往是先制造出矛盾来。
财富只属于自己挖掘的人
一百多年前,美国费城有位博学的牧师,名叫拉塞尔·康韦尔。他曾为创办一所服务于贫穷学生的大学所需的150万美元奔波了5年,但收效甚微。后来他在受到一个偶然的启发后,意识到应当从自身的内部潜能挖掘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他人的需要。在满足他人需要的同时,也满足自己建一所大学的愿望。
在经过理智地分析、论证后,他决定利用自己做牧师的有利条件,发挥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才能,撰写演讲稿,引导和满足人们向善的心理需要,通过举办演讲,用演讲赚到的钱,实现筹建大学的愿望。
康韦尔经过周密思考,选取了一个新颖角度,来阐发他的演讲主题。他在演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靠着辛勤耕作,日子过得很不错。后来他听说,如果在土地下面发现了金子的话,只要抓一把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有金子的地方。他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但最终未能发现有金子的宝地。就这样,一晃15年过去了,最后他囊袋空空,一贫如洗。一天晚上,他在异国他乡,绝望地自杀了。过了不长时间,那个买下农夫这块地的人,在耕种土地时,意外地发现了埋在地下的金子。后来就在这块土地下发现了一座金矿。
这个故事,非常发人深省——财富只属于自己去发掘的人;财富只属于依靠自己土地的人;财富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康韦尔带着他这个故事,从自身做起,演讲了7年,7年中,他赚了800万美元,这笔钱大大超出他建一所大学所需的数目。
今天,这所大学矗立在宾夕法尼亚的费城。这就是著名的学府坦普尔大学。
枕边哲理
坦普尔大学的建成,可以说是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强烈的愿望,挖掘了他身上隐藏着的智慧和潜能,此外还利用了一个故事所隐含的哲理与智慧的结果。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自身的潜能,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三个巨大的宝藏。
蒙克买地
德国有名的犹太富翁休·蒙克,想兴办一座高尔夫球场来作为他事业的开端。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看中了一块场地,这块场地竞争者很多,市值2亿马克。如果相互抬价,价格就会相应抬高。如何才能得到这块场地,并且使价格不至于提高呢?蒙克在思考。他先找到了地主的经纪人,向他表明了自己想购买这块场地的意愿。经纪人知道蒙克十分有钱,便想从中大捞一笔,于是对他说:“这块场地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建造高尔夫球场保证赚钱,要买的人很多,如果蒙克先生肯出5亿马克的话,我将优先给予考虑。”经纪人来了个狮子大张口。
“5亿马克?不算贵,我愿意购买。”蒙克表现出对地价行情一无所知的样子。这一招果然有效,经纪人高兴地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地主。地主也很高兴,觉得5亿马克的价格已经相当高了,所以回绝了其他的竞争者。所有想购买这块场地的人听说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大富翁蒙克,也就纷纷退出竞争。
布好了陷阱以后,就等有人掉入。此后,蒙克再也没有找过经纪人,经纪人多次找上门来,他不是推三托四,就是避而不见,说买地之事还需要考虑一下。这可把经纪人急坏了,不得不磨破嘴皮,希望蒙克将买地之事赶快定夺下来。
稳坐钓鱼台,你急我不急。蒙克还是不理不睬,最后才说:“场地我当然要买,不过价钱怎么样呢?”经纪人赶紧提醒道:“您答应出5亿马克买下这块地的啊。”
蒙克笑着说道:“这是你开的价钱,你难道没听我说‘不贵,不贵’的讥讽意味吗?你怎么把一句笑话当真了呢?事实上地价最多只值2亿马克。”
经纪人这才发现已经中了蒙克的圈套,只好照实说:“地价确实只值2亿马克,蒙克先生就按这个数目付款也行。”
“说得容易,要是按这个价格付款,我就不需要考虑了。”蒙克回答说。这可让经纪人进退两难,其他人已退出竞争,如果蒙克不买就没有人来购买了,最后只好以15亿马克成交。
枕边哲理
商场如战场,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就需要讲究策略和手段。稳住对手,挤走竞争者,自然可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另一方面,作为出售的一方,也应该明察对方的意图,要脚踏实地,讲求实际,不要过高或过低地评估对手,还要事先做好成与不成的两手准备,以免被打个措手不及,束手就范。
学会创造条件
加州海岸的一座城市中,所有适合搞建筑的土地都在不断的开发中被予以利用,因此城市的地价不断地在飙升着。面对城市一边满是陡峭小山和另一边因为地势太低而每天都要被倒流的海水淹没一次的土地,一些开发商常常无奈地连连感慨。
一名叫杰克的普通职员到这个海岸来度假时,看到这一情况不禁欣喜若狂,他立刻预购了那些因为地势太低每天都要被海水淹没一次而无法使用的低地。因为这些土地都被认为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他的预购价格很低。然后,杰克用了几吨炸药,把那些陡峭的小山炸成松土,再用几台推土机把泥土推平,原来的山坡地就成了很漂亮的建筑用地。同时,他又雇用了一些车子,把多余的泥土倒在那些低地上,使低地超过水平面,那些低地也成了漂亮的建筑用地……很快,建筑商蜂拥而至,争相抢购这些建筑用地。当这些建筑用地都出售后,杰克从一名普通职员变成了大富翁。
枕边哲理
我们不单可以等待、捕捉现成机遇的到来,我们还可以创造条件以恭候机遇的大驾光临。低地与高地可以变为平地,单车可以变成摩托,废物可以化作宝物,失误可以有新的发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