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历风雨,才知道阳光的灿烂。只有经历严寒,才知道春天的美丽。难道不是吗?想一想没有工作的空虚和寂寥,看看没有工作的无助和无奈,听一听没有工作的叹息和痛苦,你就会真切地感悟到:工作是人生的一段美丽的花期!
1.有事干才幸福
爱尔兰作家巴克莱曾说:“幸福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有人爱。”有事做不是造成不幸的因素,而是使我们幸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之中时,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在工作中寻求着美丽。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满足,这就是一种幸福。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作过一个有趣的心理调查,调查人员给一位调查对象打电话,提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请问您现在在做什么?”
“我在上班。”
“请问您上班的感觉如何?”
“枯燥乏味,毫无乐趣。”
“那么您觉得干什么更有趣?”
“下班以后,我可以和同事一起去酒吧,那里最有趣也最快活。”
过了两个小时,调查员又打电话给他:“请问您现在在做什么?”
“我和同事在酒吧喝酒。”
“怎么样,现在感觉好多了吧?”
“好什么啊!虽然喝了很多酒,还是没劲。大家谈论的都是些无聊的话题,我想还是去找女朋友好些。”
过了一个小时,调查人员再次给那个人打电话:“您现在和女朋友在一起吗?感觉怎么样?”
“别提了,简直令人无法忍受。一位女同事打电话来问一件工作上的事,她竟然怀疑我有外遇,不依不饶地盘问我,真是烦死人了。我现在就回家休息。”
到了午夜,调查员又把电话打到那个人的家里。他拿起电话没等调查员问话就烦躁地说:“你不用问了,没意思极了。电视几十个台竟然没有喜欢的节目,杂志全看完了,光碟也看了个遍,真不知道干点儿什么好。仔细想想,还是上班的时候最开心,和同志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最有趣。明天开始要努力工作,并且尽情享受工作中的快乐。”
人之初,并不是为了工作而来到这个世界。但为了在这个现实的世界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工作。许多人都把工作看做是苦差事,尤其是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更近乎是一种折磨。然而,你想过没有,一旦没有任何事情可做的时候,你不仅不能感受到愉悦,反而会感到更加痛苦。
无论从事哪种工作,都能找到兴趣和满足。一个农妇,一个猎人,尽管他们不认识多少字,对外面的世界也知之甚少,但他们仍能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乐趣。如果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权利,他们会感到痛苦。
不管你处于何种职业,你仍然可以继续心怀梦想,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况且,无论是成功的职业生涯,还是平凡的职业生涯,都可以快乐或不快乐,关键是你工作着,是否快乐着!
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快乐工作,现代上班族最流行的生存方式就是把爱好与工作合而为一。一次对全美成功人士的调查得出的结果令世人羡慕:美国成功人士的94%以上都做着他们最喜欢的工作!他们工作着,快乐着,快乐工作的人没有理由不出成果。
我们应该把工作当成充满热情的体验,尽管中间会出现工作倦怠和职业枯竭等逆境的困扰,但这只是暂时的,阴霾终将过去,阳光依然绚烂。工作并快乐着,生活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只要你秉持本色,快乐工作,善待自己,礼待他人,你会发现工作着的每一天都可以如此快乐。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工作是旅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占据了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只有快乐地工作,才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2.工作是一种需求
没钱人在工作,有钱人也一样在工作,甚至是那些大富翁也一样的在工作。因为工作是人的一种需求。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1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虽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他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拍片呢?
美国威亚康姆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作了重大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威亚康姆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他哪来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拥有了巨额财产的富翁,不但每天工作,就是那些退休的百岁老人,也是在不停地工作,因为他们把工作当作人生美好的享受。
有一则“美国101岁老太仍在快乐工作”的新闻这样写道:
101岁老戈登当选2010年度“美国杰出最老工作者”,在位于林肯的内布拉斯加州议会大厦受到了奖励。
戈登工作长达84年,如今仍在州议会工作,担任助理警卫官。每年州议会开会期间,她都要协助日常安检工作。任助理警卫官之前,她曾为3任州长担任秘书。戈登还当过法庭书记官、零售店店员、广告从业人员。56岁时,戈登甚至当起了职业模特。
戈登是俄国移民后代,她把自己的长寿秘诀归功于饮食健康、坚持锻炼、保持快乐情绪和幽默感。“人们问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经历写本书,”戈登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喜欢听人们讲故事,因为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事。我并非独一无二,只是活得长,而且一生都在工作。”
下列这位百岁老人一样地把工作当作了人生最大的乐趣:
103岁的杰姆在英国一家旅馆从事园丁工作。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在花园的草坪进行修剪、修枝、挖土、播种,每小时挣3英镑。杰姆从12岁开始从事工作以来,已经整整工作了91年,其中在这家旅馆工作就达20年,旅馆已经换过好几任老板。据现任旅馆老板理查德夫妇称,这个老园丁“太让他们惊讶了。我们给他的报酬是每小时3英镑,他只想要这么多。我们试图将他的报酬提高一点,但遭到了他的拒绝。老实说,我们时常总有一种负罪感。因为他已经这么老,有时还在倾盆大雨里干活,但他不愿意退休。”
所有被这位老员工服务过的客人都为他的精力和工作效率而惊叹。老板理查德说:“有时候,他会工作4到5个钟头,我们五六十岁左右的人经常在抱怨身体这里痛、那里痛,可103岁的他却在外面用链锯工作。”
他的女儿卡西说:“父亲试图退休,可退休生涯只持续了3个月,他又开始工作了。”他热爱工作,坐下来一分钟都难以忍受。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退休,他笑着说:“当我感到老了的时候。”
无论是那些拥有了巨额财产的富豪们,还是那些已经步入百岁行列的老人们,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把工作当成了人生最大的享受。他们喜欢工作,离不开工作,他们把工作看作是一种快乐,或者说是快乐生活的一种方式。“工作并快乐着”是他们生活中最高境界的享受,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一样,永远感到欢乐甜蜜而不知疲倦。
如果快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快乐工作”就是人的最高境界的享受。从人生的追求上看,工作是人的-种需求,也是赢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
3.有工作,人生才有意义
人生最大的收获在于从事一份热爱的工作。工作是面对人生的态度,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个人工作的质量决定着他生命的质量。
工作是我们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的一生里,工作占据了很长的时间,而且这段时间也正是人生最具活力、最为精华的部分。
对于我们而言,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是一种生存的途径,还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通路?是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还是开创事业新天、完成梦想的过程?是不得已而为之、终日到处奔波的忙碌,还是完成生命意义的方式?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自问的。
约翰·D·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的创办人,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世界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曾经统计过,如果今天洛克菲勒仍然健在,他的个人资产将是比尔·盖茨的数倍。这个石油大王给我们留下过这样一则很有意味的寓言:
一个人死后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应有尽有。当他来到这里后,有一位服务生跑过来问他:“先生,这里的山珍海味、香车美女、金银珠宝,都可以让您尽情享用。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吗?”这个人非常高兴:“这不正是我在人世间的追求吗?想不到在这里伸手可及!”于是,他天天品尝各种美味,尽情地玩乐。
可是,没过多久,他却感到很空虚,对一切享受突然毫无兴致。他就找到那个服务生,说:“天天这样生活让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也提不起精神来,我现在想做点儿事,你帮我找点事情做行吗?”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服务生听完之后,却抱歉地对他说:“对不起,工作是这里惟一不能提供给您的。”这个人非常郁闷:“那怎么办呢?总这样下去还不如让我留在地狱里呢!”服务生一笑,对他说:“事实上,您现在已经在地狱了。”
洛克菲勒的这则寓言是在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失去工作时,事实上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快乐。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工作是人的一种需要,而被很多人看重的“赚钱”不过只是工作的目的之一。它更重要的意义是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得到人生至上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从事一份热爱的工作,并通过不懈的努力证明自己。闲暇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但这种闲暇只能是忙里偷闲,倘若一味闲暇以至无聊,那种痛苦是难以名状的。
4.工作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工作是什么?工作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它决定了我们快乐与否。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事实上,天堂或地狱就在一念之间,何去何从都由自己决定。
三个石匠在雕塑石像,有个人路过,就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人疲惫地回答:“凿石头啊,从早忙到晚,累啊!凿完这块我终于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把工作看作是一种苦役,“累”是他们的口头禅。
第二个人抬头看了看,叹口气说:“我正在做雕像。没办法,谁让我有妻子有孩子,他们需要吃饭啊。这活儿我不喜欢,但它酬劳很高。”这种人把工作看作是一种手段,“养家糊口”是他们工作的全部目的。
第三个人却骄傲地指着石像说:“你看!我正在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业,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马上诞生!”这种人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是他们对工作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如果我们赋予它意义,不论工作大小,都会使我们感到快乐,并从中收获;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件不得不做的差事,任何简单的工作也会变得困难、无趣,让我们倍感怠惰,精疲力竭。
工作态度的不同,带来的人生结局也就会完全不同。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在他的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刚来到新东方时,只找到了一份帮助学生收发耳机的工作,但是他选择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工作时,他一边帮助学生收发耳机,一边认真听每一位老师上课。两年后,他的英语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由于他听了很多老师的课,不知不觉地,他也掌握了很多教学技巧。
有一天,他跑去找俞敏洪,说他想当老师。当时,俞敏洪感到很吃惊:“一个负责收发耳机的人怎么有能力当老师呢?”但是,他决定给这个年青人一个机会。当他试讲之后,大家才发现他的讲课水平已经很高了。
于是他成了新东方的名牌老师,后来又担任了一家分校的校长。面对一开始看似细小的工作,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成长,生命从此与众不同。
俞敏洪由此感叹道:“我们的生命中充满了选择,选择不仅和心情相关,也和命运相关。但凡选择积极的、努力的、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好;但凡选择消极的、被动的、懒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命运就一定会越来越糟。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决定权在自己,但现在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未来。”
5.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工作是什么?工作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谋生的本领,更是一个人生命意义的全部。
李·艾科卡是美国汽车业历史上的着名传奇人物。他在大学是学工科的,毕业后进入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从见习工程师做起。因为他喜欢和人打交道,后来便从事汽车销售。在这一领域,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经商天分。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以独特的市场眼光与销售方法使福特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汽车霸主。1970年,李·艾科卡成为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在他任总裁的8年时间里,福特公司净赚35亿美元的利润。但由于与亨利·福特不合,后来他被解雇了。
在离开福特的同一年里,他担任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当时,克莱斯勒公司正处在一年亏损数亿美元的危难时期。李·艾科卡受命拯救残局。他力挽狂澜,带领濒危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从谷底崛起,并在其他汽车公司盈利下降的情况下,创造了高额的利润,写下美国汽车史上的传奇。
1984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他的肖像,通栏大标题是:“他说一句话,全美国都洗耳恭听!”
李·艾科卡用努力工作造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并且为更多的人带来了工作的机会,实现了自我与社会的双重价值。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工作。人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并通过工作为组织、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同时实现自我。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发挥出来,应用到孜孜以求的事业上。我们也许都深有体会:解决完工作难题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得到肯定和赞扬是我们最欣慰的时刻;获得胜利果实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刻;拥有事业成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所有的这些乐趣和喜悦都是在努力工作中获得的。
6.工作着,是美丽的
有工作做是幸福的,工作着是美丽的。难道不是吗?因为有了工作,我们不必坐在窗子前无聊地打发时间,为自己不知道该忙些什么而感到空虚和寥寂;因为有了工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尝试专注的感觉,而不再游离;因为有了工作,我们就会忙起来,就不会感到一种失落而感觉活着毫无意义;因为有了工作,我们生活有了保障,就不会感到一种无助和无奈;因为有了工作,我们可以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结识很多的朋友;因为有了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还时常给我们带来成就感;因为有了工作……能够如此这样的工作,难道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吗?
下面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职业人去思考:
偶然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他的精神状态很出乎意料,上大学时原本消极颓废冷漠的他,参加工作走上社会后十多年来简直换了一个人。虽然说他还没有取得惊天动地的成绩,但在他的领域,应该算是一个成功者。而尤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对人生、对工作的那种积极态度,他原来不是这样。
“一切都缘于一场病!”他说。
以下就是他讲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上大一的时候,我偶尔看到“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名言”,很觉得滑稽可笑: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工作,有何美丽可言?由此推测,说这话的人肯定与咱们那位唠唠叨叨的政治辅导员一样刻板、苍白,说教也不挑中听的话。
大学毕业之后,整天忙着上班、工作,工作、上班,难得的一个礼拜天,还有一大堆婆婆妈妈的家务活伺候着,还是工作、工作,一年到头,似乎没有个闲暇消停的时候。
“美丽个头,工作。”我忿忿然恶狠狠地说。
一年夏天,一向体壮如牛的我突然患了场不小的过敏性疾病,在医院的病床上整整躺了三个月。那一次可以说是与死亡擦肩而过。
那三个月里我没有干任何工作,也不能干任何工作,只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想着折磨人的疾病。我长时间注视着窗外那生长得十分茁壮、茂盛的法国梧桐,觉得人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原本健康的身体,在疾病与死亡面前竟然显得如此的无助与无奈。
一天傍晚,从病房的窗口望出去,路上有下班的人流在匆匆走过。一天的工作下来,他们的脸上挂着疲惫,但人群中却不时传来笑语喧哗。
一时间,我突然嫉妒起那群人来,嘴里就下意识地蹦出了那句话:
“工作着是美丽的!”
也就是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爸,一年到头从不见他闲着,我们劝他说,干了一辈子活,好不容易退休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一听这话,我那没上过几天学的老爸便摇摇大手,说:“只要我能动弹,是我的福,也是你们做儿女的福!”
老爸肯定没读过甚至没听过“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话,可他那朴素的思想,竟然与这句“名人名言”不谋而合,而且是那么地贴切自然。于是,我就想,我们之所以觉得工作烦人、累人,是因为我们还能工作。等到你真的不能工作了,只能躺在床上,那时候你才能体会出当初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头,也就像咱们的辅导员。
“所以,”这位老同学最后说,“年轻体壮的时候,病一段时间,我们可能才会去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才会珍惜每一个工作日。只是那病千万可别要了命!”
那场病,对于这位同学,可能只是一次偶然,但却改变了他的人生,改变了他对工作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是那场生理上的疾病改变了他心理上的疾病,使他真正认识了“工作着是美丽的”这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道理。
鲁迅先生曾指出:“我觉得,那么躺着过日子,是会无聊得使自己不像活着的。我总是这样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活几年也是白白的。”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需要等到大病一场之后再调整自己对工作的态度。从你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开始,你就要对自己说:工作是美丽的,生活是美丽的,生命是美丽的。而一个人越是感受到工作的美丽,他就越会激发其生命的潜能和职业潜能,就会越有成就,于是,他就会从工作和成就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更加激发起他热爱工作,珍惜工作,投身工作的激情,去创造更好更大的事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