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戏剧大王佛洛门先生,在他成功之初,曾因演一出别人演过但遭失败的戏,而让自认“内行”的人讥笑,他们劝他与其主演这样一出老戏,不如在家睡觉。可是他并不把他们的讥笑放在心上。
这出戏的题目是“申南道”,曾在波士顿上演失败。因此许多戏院都把它从节日单中剔除,认为那已是一出注定遭受失败的戏,可是到了1889年,佛洛门用事实证明他的勇气并不是发狂的行为。他上演的结果成绩非常美满,每天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可说是戏剧界的空前盛况。
他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觉得自己已有十分把握,尽可不顾别人的批评,勇敢去做。”这秘诀使他在1877年以戏院的一位小小售票员,而至1915年遭遇海难时,致报纸誉为“世界娱乐业大王”。他一手经营世上数十家著名戏院,让数千演员有发挥天才的机会。他在美国、英国、法国的戏剧界中,都占有第一把交椅。
由此看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自己最后的判断力。如果一味听任他人,左转右转,一世也创不出伟大的成绩。
“勇气”必须配合准确的判断力,否则便难免失之鲁莽。若佛洛先生当初毫无把握,只知一味莽撞,碰运气,那他仍是无法避免失败。反之,如果只有准确的判断力,没有勇气,任何事情都难成功。
美国太平洋轮船公司总经理罕尼斯先生在述及某公司的一个职员有良好的判断力而无勇气实行时说;“数年前,我因业务到某大公司拜访总经理。当时这位总经理需要一个报告,令一个助理员去拿。这报告是那位助理员一手做成。我仔细看了一遍,觉得其中所论及的各点,无不精确周密令人拍案叫绝。他把各项工作的前前后后论述无遗,结论更是见识高人一等。总之,他陈述一切事情都让人一目了然。”
“我正在心中惊佩叫绝时,那位经理笑着对我说;‘你觉得这是一个独特的报告吧?你觉得这位助理员的才学见识都高人一等吧?他在各方面都还比我高明。但是他至今仍旧只配做我的助理员。’”
“‘为什么呢?’我惊奇地问。”
“经理先生继续说;‘他有精确的观察力,和把一切复杂问题一一分析井井有条的脑力,但是他不能决断。他只能列举许多方针,和预计许多结果供我选择,若要他自己决定,那真是千难万难!’”
这真是千真万确的话,一个能想出七八个办法,但不知选择的人,还是不能独自做出事来。
如果你设定一个自己或他人都无法指出错误瑕疵的计划,但仍没有立刻着手实行的勇气,时时怀疑它的后果会不会与你的预计相反,那你将永无“开步走”的一天,你将老是站在一个地方左思右想,眼看别人照你的计划成功,但你还怀疑自己走这条路时成功的可能性。有胆量、见识的人,知道任何事情都得实践,计划不过是一件工具,做好、做不好,仍得看自己的努力。世界上没有一个计划能够保证你成功!美国百货业大王范纳美克说;“要把资本集足了再去做生意,这种生意将永无成功的希望。”这可说是他根据多年经验所说的至理名言!因为生意原是能大能小,小到可以赤手空拳,大能集全世界的资金于一处,一个人治理事也是一样,有较大的计划,固然可以实行,即使一个计划只能使我们所得极少,只要你拿得稳,不妨放手去做。
成功的人大都先拟定目标,再迈步前进,但是他不知道能否达到目标。认为“试试看”是成功之门。即使因而失败,也可多得一个宝贵的经验,催他前进的不是成功的保证,而是那目标。芝加哥实业界巨子费尔得先生从小就拟定他的目标;要摆脱贫困,做一位大企业家。后来他果然如愿以达。但是谁敢说他中途没有遭遇失败,而是一帆风顺呢?
计划是成功的指标
我们常常看见成功者的飞黄腾达,就像看到一堆猛火,转瞬间已烧得熊熊炽热。这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固定的目的,和一个确定的计划,遵照着计划进行的结果。他们的成功,并不是“盲目的一股热情”所能促成,而是“及于达到目标”的意念所促成。
在你自己也摸不清事情之前,千万不要闭着眼睛瞎闯,但是如果你已经确定计划,自信不会有差池时,那你不妨立刻着手进行,不必存丝毫犹豫。美国电气公司经理索伯说得好;“当一个人能够信得过自己的计划就像二加二等于四一样自然时,他根本不需勇气了。他遵照去做,就是一步步踏着‘当然’的成功之路,而不是提心吊胆地在迷路上打转。”
所以许多做大事业的人,常常在你替他提心吊胆时,安然昂首前进,达到成功,他对于他自己所跨的每一步,都有预定的计划。决非像你所想像那样盲目瞎闯。
最危险的是当你看见别人安然地渡过许多险境,便以为他是碰运气。“我也来碰碰运气”那你的失败便已立刻注定。
2.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美国海军上尉西姆斯发现斯格特队长发明的一种训练炮手的打靶新法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而且也节省不少火药。因此,他写信呈请上司采用,但他的上司对于这个意见不感兴趣,未予批准。他便大着胆子写信给更高的长官。但他的提议仍被撤消,但他仍依次呈请,直至海军部长,依然处处碰壁,不得要领。最后,他率性冒着极大的危险,直接写信给老罗斯福总统了。
冒着极大的危险?是的,因为依当时的军法,一切下级军官的呈文,均须呈交直属的上峰,然后由那位上峰再依次转呈上去。现在西姆斯竟一炮轰到海军部长那里,再一炮率性轰到大总统里,他实早已犯了严重的藐视上峰的罪了。
那么结果他怎样了?军法从事?送监坐牢?
老罗斯福总统郑重的允许考虑这个意见,他立刻召见那位上尉,给他一个机会,当场试验他的意见对或不对。
他们在沿海处圈定一个标的,先令军舰上的炮手,沿用老法开炮打靶,结果白白耗费了五个小时和大批的火药,却一个也没有击中。证明了西姆斯必须将打靶方法改良的意见毫无错误。老罗斯福对他大力嘉勉,祝他胜利。
西姆斯对于自己的意见,有着充分的自信,决非想求名图利之辈可比,如果当初他不能确定老法的不中用和新法的可靠,便冒昧东一封信,西一封信地到处乱投,那结果之糟,定将不堪设想!
美国银行学权威简尼先生说;“一个人如果老是在他的幻想中团团转;今天想这样,明天想那样,天天计算他如何做,将会得到的美满结果,但从来不肯下一决断,着手进行,这样他不但将永无出头的一天,而且一点事情也做不出来。常常听见许多人说他“当初”如果能实行计划,“现在”早就获得成就。这种人的惟一错处,就是由于他们缺乏实践的决心和勇气。”
又说;“譬如打靶,你何必一定要有了一定能打中红心的保证,再放枪射击呢?如果你自信眼力不错,你就尽管一枪射去,即使射在红心的边圈,你还是有分数可得。每当我想出一些计划时,当我在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时,我就再反过来,计算一下假使失败,它将使我蒙受多少损失,如果这个损失不大,我便决定着手去做了。”
求上进的人,必须牢记两件要求,就是;谨慎和勇敢。
也许你会问;“我应该在谨慎和勇敢中,更注意那一点!”这可得问你自己。如果你平日是一个血气旺盛、做事常抱“碰碰运气”的心理,专喜盲目乱闯、东奔西突、毫不肯用脑筋的人,那你就得特别偏重于谨慎。在你做任何事时,必须多加一番思索,想想它正面的结果,再想相反面的结果,觉得确有几分把握时,再着手实行,便可百无一失了。
反之,如果你是一个常常幻想,即使把事实计算得千真万确,仍不肯实行的人,那你就得偏重于勇敢。你得立刻着手去做,而且非做出一点眉目不可!
有了自以为万全的计划,即使被人劝阻,如果你认为那人的理由不成为理由时,仍不妨大胆去做。前进,前进!抓住你有八分把握的计划,不停留地前进!这才是使你达到成功目标的惟一方法!
3.培植人才以为己用
许多人在社会上工作,只会千方百计要求上司提拔他,却忽略了打好自己的基础,因此,即使直步云青,一旦上司稍放松,或上司本身崩溃,便立即跌跤气馁,再也无法振作。
聪明的人,欲求上进,除了力求充实学识外,更应随时培植地位比他低的人才,努力将他训练成有用的人,使自己日后可以得他的一臂之助。
地位高的人,往往是最知道如何借重别人的力量的人。当他遇到困难,非自己能够解决时,就知道如何获得别人的援手,他自己决不做过于繁重的工作,知道分工合作,他只做那些别人不会做的事。
我们平日所接触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地位比我们低的人,或在许多事情上,必须听从我们的命令。另一种是地位比我们高的人,许多事情必须听从他的指示。通常社会上多数人最易犯的毛病,就是眼睛永远望着天。
你能得到属下真心的帮助吗?他们愿意为你效力吗?你的同事肯协助你吗?他们代你操劳时,是否心甘情愿?是否看见你有困难时,便自动帮你?假使真能这样,那么你已经走向成功的道路。因为惟有能够获得外界自动援手的人,才有达到领袖地位的希望。
反之,别人不愿接近你,怕你要求他们帮助,当你向人请求时,他们便寻觅种种藉口拒绝,那你非立即改变待人接物的方法不可。
切勿施用压力强迫别人工作,应该运用巧妙的方法,使他们自愿为你工作。
一个专喜依仗自己权势和地位发号施令、强逼他人做事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一个聪明的伟大的领袖他永远关心属下,不时地替属下的健康、家境、幸福等设想。让属下把他当成可靠的长者,对他敬爱有加,十分关心他的事业,恨不得使出自己所有能力帮助他。
记住这个要则;你要获得别人帮助,必先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愈多,未来的收获也就愈大。惟有最愚笨的领袖才想尽方法,去奴役他人,希望别人毫无条件地为他尽力。
美国卜里亨钢铁公司经理许瓦伯说;“惟有那些能够发掘人才的人,才是世上最伟大的人物。我总觉得发掘人才比制造财富要有价值。”
许瓦伯先生把青年训练成干将后,对于他自己的事业是否会发生不利的影响呢?不,不,绝不会,反之,他却因此获得极大的助力。
惟有怀疑自己是懦怯“领袖”,才会处处压迫属下,希望他们都变成没有个性,只知听取命令的机械人。而结局大都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多数反而被他们有能力的属下压倒在下。
4.提携后进委以重任
美国钢铁大王卡尼基是善于训练青年的奇才。他一手提拔了43个贫苦青年,使他们后来都成为百万巨富及干练的领袖人物。
卡尼基若不是提拔许瓦伯,请他设计种种伟大的事业,也许卡尼基后来未必有显赫的成就。这就是提拔人才,自己不但不会受害,反能获益的最好证明。
曾经名震一时的德国史汀尼斯公司后来为何失败?就因为创办人史汀尼斯先生虽然有超强的能力,组织规模庞大的公司,但因他从未训练或提拔一个职员,始终独揽一切权利,直到他死后,公司便随之而倒。他在生前,从未考虑未来公司的接棒人,他这结果,等于把他的事业建筑在一片沙漠中。
一世英雄拿破仑,在他年青时,精力确是十分弃沛,事无大小,都能一手掌理而不误,但当他年纪一大,精力一蹶不振,但事情却是那样多。他仍没想到应该把一些琐事交给部属去办理,要有胆量和远见卓识。
甄选提拔能干的人,将他们能胜任的工作,交给他们负责办理。
5.不做别人能胜任的工作
英国大出版家脑慈可里夫生平所做的事业极多,如果换成别人,早已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他仍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许多朋友对于他这种才干,深觉惊奇,他说;“我自己只担任指挥的工作,一切机械式的事情都交给那些能够胜任的人。我深知要成就事业,最重要的是时时创新的计划,指挥得法、和监督不懈。至于那些凡是助手能够办理妥贴的工作,我尽可不必动手。”
美国国家计算机公司经理派特生也说;“不要去做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情。因为他认为一个领袖人物,最重要的是得有卓越的思想和计划,不应把他创造新思想新计划的宝贵精力和光阴耗费在一般琐碎的小事上。一个真正能够立稳脚跟的领袖,他永远是一个制造机器的人,而不是将自己做为机器的一部分。派特生对于这种理论曾经做过一次实验,有一次他把写字间和工厂的重要主任职员调开十人以上,发现整个组织丝毫不受影响,一切工作仍能照常进行。其实这是一个极平凡的诀窍;把各种琐事尽量交给部属去做。不过切记;你所以会把琐事交给旁人去做,是为要腾出时间进行更重要的工作。”
有些经理、主任,几乎对于公务不闻不问,把一切事情都交给属下处理,他们并不是在做领袖,而只是做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罢了。迟早他们的位置会被底下那些“办事实在”的人所取代!
美国马厦菲尔公司总经理岁夫莱琪先生一次在会议中对各部主任训话;“你们的任务是分派一切可以交给部属做的事,但你们仍得忙着做非你们不能做的工作。”
这当然使斯陶雷大失所望,他晚上带了一身的疲劳,和靠他一人之力所完成的成绩爬上床,悔愤交集,辗转反侧。
他说;“左思右想终于觉悟了我的劳而无功,那三个狡猾的助手,把我看做傻子。他们认为我所做的工作,已经抵过三人工作量,便乐得到处玩玩,我发现这一个错误后第二天起立刻改变方针;我站在旁边分派工作,并随时加以指导和监督。结果每天工人的成绩,果然远超过第一天!”
斯陶雷做了一天的“傻子”,便换得一个可贵的教训。——领导人运用脑子比运用气力重要得多。
平日工作切勿存在着“我什么都会做”的骄傲心理,而兜揽了一切应该交给属下的工作,这除了使你的属下个个都变成“旁观者”“寄生虫”之外,最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许多领导者,常常以“我是工作最多、最劳苦的人”而自傲,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想法,在有识者看来,领导者无异在说自己是一个最不善指挥他人工作的人,他没有驾驭属下的学识和能力,所以不得不失职。
分工合作增进效率
美国山大铁路公司总经理斯陶雷先生,当他只是20岁的青年,初做三个下属的领导者时,上过一次“劳而无功”的当。
一次,上司派他测量某处洼地的水深,并探察基地的石层所在。那时他正当年青有为,工作勤奋异常。他有三个助手,但生性狡猾懒惰,斯陶雷先生虽然对于测量工作已有相当学识经验,但是领导下属工作,这还是头一遭。他以为欲使那三人工作起劲,自己要先做个榜样,于是每天从早到晚,亲自料理大小事务,筋疲力竭,气喘汗流。那三个助手?受了感动吗?没有!他们看见这位年轻领导者把百事都处理得十分妥贴,便闲在一旁,对斯陶雷夸奖赞叹,极尽阿谀能事。
斯陶雷先生如果将他工作成绩呈报上去,上司决不会明了他曾经操劳是腰酸背痛,也许反将会因为“四个人只做出这一点成绩”而大感不满。那么他的操劳,岂不是徒劳无功吗?
所以我们要使自己的工作获得较大的效果,必须懂得让自己只做非自己不能做的一部分,而其余的可以交付别人部分,分配给属下去做。当你分配工作时,必须认清属下的特长,使他们的才力都能尽情施展。同时并须注意那些人对于你所分配的工作感不感兴趣,能不能负责。当他们表示不能胜任或不愿去做时,切勿胡乱施加压力,强迫去做。
比斯鲍轮船公司经理可尔贝先生说;“有许多人做事,都不愿负责任,他们宁愿只做轮船上的清洁工,而不愿做一个掌全船命运的舵手。对于这种人,只好让他们在平淡生活中过一世,而他们如果再要对此怨声叹气,那只能怪自己。”
伟大领袖的最大任务,就是能够把轻重的责任,分配给各种能力人肩上。把各种工作分配给能够比自己做得更好的人去做。
选拔才性迥异的人才
林肯组织内阁时,他喜欢选择个性才学互不相同的人为阁员。在他所组织的内阁中,脾气最奇特的是他自己,其次如司坦同将军,性情刚毅、严厉、敏速,赛伟德端庄、肃穆,查斯恬静、多虑,堪末隆性喜保守。
林肯并深知激发他们各人的特点,使他们互相合作的方法。他对整个内阁机构,颇能运用自如,但他驾驭阁员的方法,并非执拗或压迫。而是用一种使人能自动同意的温和手腕,他善于忍耐,是任何人所不能及,例如司坦同将军平日对他十分不敬,常常漠视他的命令,固执己见,但他毫无怒色。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已火冒三丈。
老罗斯福挑选助手,也喜欢用个性与自己绝对相反的人。例如他的顾问罗琪,深谋远虑,不肯轻易实干,而他自己却常横冲直撞,不顾小节。罗琪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家,他自己则是刚毅果敢的实干家。罗琪给人的印象是冷酷沉静,老罗斯福给人的印象却是温和愉快。罗琪发言坚实犀利,老罗斯福发言却是流利、圆滑、并夹杂着些许幽默。
正因为他们的才干学识和个性上互不相同,所以合作起来才能截长补短,产生惊人的力量。老罗斯福热知他在这一点上所获得的益处,故在写给罗琪的的信上说;“我此生能够遇到你这样的人才,觉得十分荣幸。因为唯有你能够帮我完成许多我无能为力的事。”
做一个成功领袖的全部秘诀,可以说完全囊括在老罗斯福的这句话中。否则,如果你挑选一个性格、学识与你相仿的人,那你除了把你的缺陷加深、障碍增多外,最大的好处,也不过将你仅有的优点扩大。但实际上,这些优点是不足以应付全部外来的困难!
用人不疑
使人能够倾全力帮助你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于你所任用或请托的人,毫无猜忌,充分信任,并对于自己的信任作一坦白表示。这样才能使人有肯负起责任为你效力。
你得视属下为左右手,换句话说,就是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信任他们就像信任自己一样。
美国银行界大王摩根把他无数的钱财,全部托给属下分别掌管,这并非是他不重视这些钱财,而是他已经训练他的属下,确实负起责任而无疏忽失误。
有一次,他因某件案子与人在法庭上相见,对方所请的律师问起他在1901年购买北太平洋公司1500万元的股票时,——律师问;“那些股票现在值多少钱?”
答;“不知道。”
“贵公司赚了多少钱?”
“不知道。”
“为什么你都不知道呢?”律师坚持地问道,“说出来吧!究竟是赚了100万还是1000万?”
“我的确不知道!当时我并没有细问,只对斯替尔说;‘买进。’其余的事情,我就一概不知道。如果你一定要知道详情,可以去问斯替尔,他会告诉你一切经过情形。”
这个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摩根并没有被“不知道”难倒,他可以立即指出有处可察。在这场对话中,充分表现摩根在金融界的地位。他从小便在金融界工作,但现在他已无须自己动手。他利用过去的丰富经验,挑选满意的代理人,将许多工作一一分配妥当后,他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摩根不但把沉重的责任交卸给斯替尔,使自己腾出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并赋予斯替尔极大的信任,使斯替尔可以毫无疑惧地拼全力去做,不受任何牵绊。当然,摩根的信托决非盲目的,作先将小的责任交给他,待他陆续用事实证明自己确可信任时,再把责任渐渐加重。
“从小的信任开始”这是一个最聪明的办法。但是你切勿“从不信任开始”,如果开始就给人不愿意信任的印象,那以后就休想让人工作卖力。
美国开罗诃电气公司推广主任渥尔夫先生就是在受到教训后,改变方针,才能成功。他从前常喜干涉属下的工作,随时稽查工作的成绩,因而常常引来下属们的一片怨声。后来他忽然觉得处理错误,便改变方针,从此交给属下的工作,决不过问,或故意察看,使下属们都有机会证明自己能担负重任的人,结果十分良好。
美国礼拜六夜报和妇女家庭杂志社发行人克提司先生有个奇怪的脾气,就是每当他的下属有重大的问题想请他解决时,他早已经离开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常常不只离开一天,或一星期,而是离开数月。他故意选择这个时候离开,为的是要使属下自己解决一切困难。而且实际上,每次发生的困难,从未因此耽搁,总是得以合理完善的解决。
慈克提司说;“我的目的是要他们养成不依赖人的习惯。决不能事事都让他们推到我身上,那我就永远被他们纠缠不清。但如果我坐在那里,他们问我,我又不得不作答。所以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溜之大吉,使他们无从找到我,而不得不自己多运用脑筋,想出解决的方法。一则可以藉此测验雇员的能力,一则也可以看看组织是否健全。一个健全的组织,像一部最精密的自动机器,即使管理人不在,也能运转如恒,不稍停滞。”
全盘信托,是获得“效忠”的不二法门。
最干练的领袖,并不以给于属下信任和奖誉满足,并且随时都肯代替属下负担错失的责任。反之,有许多庸碌无能且喜欢自作聪明的人,连自己的错处都要千方百计推给旁人。
如果你遇到一切错失,常常推给属下或别人,那就休想你的属下再会对你效忠,更休想会有人给你援手。尤其是遇见别人攻击时,便连忙让属下或别人承受,自己却逃之夭夭。这种人即使侥幸登上领袖的地位,也不能长久。
美国报界名人旦诺先生在1886年时,手下编辑写了一篇评论,揭发规模庞大的电气舞弊案的秘密,并以严正立场,痛加斥责,言词之中冒犯了国会议员,议员勃然大怒,立即派遣专员前来查问。且诺心中虽深知那位编辑写得稍为过火,以致引发这场轩然大波,但他仍旧面对自己的责任,毫不犹豫地说;“我虽然不是那篇评论的执笔者,但是我事先读过一遍,深感文中立论精辟有力,如果我遇到这种题材,一定也希望能够写得这般淋漓痛快。”
这几句诚挚、勇敢、负责的话,如果传入那位“祸首”编辑耳里,他有什么理由不对他更加效忠呢?
美国出版业大王克提司先生也善用这个诀窍。一次,他所出版的妇女家庭杂志上刊载一篇文章,痛论当时各妇女团体的种种缺点,认为这些团体在普及教育工作上毫无贡献,专以空言号召,不务实际。这篇文章立刻引起妇女团体的联合抗议,数万会员纷纷投函径拉克提司先生,痛责该文作者、妇女杂志主编柏诃先生立论荒谬,不应胡言欺人。并请克提司立即将柏诃撤职,以息众怒。但是克提司接到这些信后,并不立刻拆开,却问柏诃说;“为何忽然有许多信寄给我?”柏诃告诉他事情的原委后,克提司说;“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写这信给我?”柏诃说;“大概希望您立刻把我辞退。”克提司听了,立刻把这许多信推给柏诃,便不再管了。柏诃请他拆信,他说;“我何必拆呢?这事我既已托付你,一切就都请你自己对付吧!”
克提司不肯拆信是正确的。他眼前只有两个问题,就是“信任”和“不信任”。他现在选择前者,那又何必浪费宝贵的光阴,费神看信。
另一方面,柏诃对于他这种坦诚不疑的坚决态度,将报以更大的忠实与努力,是可想而知听了。
若想获得旁人的助力;
一、尽量把别人能够完成的事情,分派给别人去做。
二、努力培植属下,使得需要时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三、你所分派给别人的工作,自己必须先熟悉。
四、把各部分工作,分配给可靠的人去负担,但这并不是说,你便可因此游手好闲。必须利用剩余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工作。这样才能使你逐渐发展你的事业。
五、对于你所信托的属下,应运用下述策略去驾驭;——
1.作明白表示,使他们知道你完全信任他们。
2.已经交给他们责任后,就不再多加干预。
3.遇有严重问题时,最好自己悄悄离开,让他们自己运用脑子,设法解决。
4.把外界一切关于他们的美誉,完全让他们去承受。宁可奖誉过火,不可稍吝奖誉。
5.把外界指责他们的错失,完全由自己勇敢担当。勿稍退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