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次不同寻常的握手,把领导干部与劳动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也把两个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72年10月26日,一年近花甲的老工人破例买了好几样下酒的菜,兴冲冲地朝家中赶去。一进家门,便吆喝老伴忙开了。老伴好不纳闷儿:“嘿,我说老头子,你今天怎么啦?”
“你忘了?今天是刘主席和我握手的日子,应该纪念纪念,就冲他能看得起我这个掏粪工人这一点,我至死也不认为他是坏人!”“老头”动情地抽泣起来。
1972年,可还是全国一片“打倒刘少奇”声音的年代,是谁胆敢如此为“中国第一号走资派”、“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叫屈呢?他,只是北京市一名普普通通的掏粪工,名叫时传祥,只因为13年前的这一天,他与国家主席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见面。
1959年10月,全国群英大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崇文区掏粪工人时传祥以其“宁愿一身脏,换来万户净”的崇高思想和行动,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不仅光荣地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并荣幸地被选为主席团成员,每天在天安门前的人民大会堂开会,往返都有红旗牌小轿车接送。
26日下午3时许,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内热闹异常,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了英模中间。不知是因为时传祥是个光头,特别显眼,还是刘少奇对这位掏粪工人情有独钟。反正,还隔老远,刘少奇就伸过手来打招呼:“这是老时吧!”并像老友久别重逢似的关心问道:“老时啊,这几年生活过得怎样?清洁队的工人同志工作累不累?”
想着自己几十年的掏粪生涯中,解放前,一年到头是“吃马路、睡马路,铺着地,盖着天,脑袋枕着半块砖”的非人生活,还被人骂为“屎壳郎”、“夜猫子”,如今却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坐着“中国第一车”,还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时传祥自然是激动不已:“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挺好,大家的干劲可足了。过去我们是用轱辘粪车一车车推,平均每人一天才拖8桶,现在改成汽车运,平均每人每天可背93桶半,工作效率高多了。可大家并不满足这些成绩,还在暗暗较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出几把力。”
老工人的话,乐得少奇同志哈哈大笑起来:“好啊!大家的干劲够足的啦!可是,光你们自己先进还不行,还得加把劲把全北京城的清洁工都带动起来才行。”
说话间,又把时传祥拉到身边坐下,问起了他们的学习情况:“老时,过去掏粪工人很少识字,你们现在学习没有?学得怎样?”
老时如实作了汇报:“过去我们识字很少,解放后由于领导的关怀,成立了业余学校,现在一般的都达到了高小程度,能看报和写信,就我差点儿,只认识二三百字,自己的名字还写不好。”
“老时啊!一个先进生产者,一个共产党员,光工作好不行,各方面都得好。我们的事业越来越发达,没有文化哪行?我这么一把年纪了,现在还照样学习哩。你才45吧,时间还不晚,以后要好好学习。”少奇主席又是批评又是鼓励:“阳历年的时候给我写封信,好吗?”边说边掏出一支“英雄”牌金笔送给了时传祥。
接过珍贵的礼物,品味亲切的话语,时传祥热泪盈眶。
“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去之后,要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不要骄傲自满,要和大家团结一致,把我们的首都建设得更美好。”最后,少奇同志勉励时传祥,也在自勉。
时传祥从此更加积极地工作,努力地学习,1960年的元旦前夕,他果真亲手动笔给少奇同志写了一封信,尽管语句不多,字迹弯弯扭扭,但他对少奇同志那份诚挚感情跃然纸上,他的那份认真劲把少奇主席也感动了,刘少奇接过这封非同一般的信,笑意顿时写满脸上,惹得一旁的夫人王光美禁不住好奇地问:“谁的信让你这么高兴?”“哦?!那个掏粪工人时传祥原来不识字,现在给我写信来了,能不高兴啵?”
不料,十年浩劫期间,刘少奇被扣上“工贼”等帽子而迫害致死,时传祥则因同“工贼”握过手,并保存了当时的照片被戴上“粪霸”、“铁杆保皇派”的帽子而受到种种不公正对待。但是,凭着他的亲身体会,凭着自己的直觉,这位老工人“至死也不认为他是坏人”。
1980年5月15日,在党中央决定为刘少奇同志举行平反追悼大会的前两天,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寻访到北京劲松小区时传祥家属的住所,将大会通告亲自交给了这位掏粪工人的遗孀。从此,每年春节和其他节日,时传祥的四个儿女都要到王光美住处拜年、问候……
一次不同寻常的握手,把领导干部与劳动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也把两个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党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