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不能 “竭泽而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革命是艰苦的,但只有通过我们的艰苦奋斗,才能使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同志们,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了。”

    “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面镜子,群众就是透过你们来认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因此你们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动。”

    “池塘里的水是群众备旱用的,你们为了捉鱼,就把水放掉,这种做法就是‘竭泽而渔’,损害群众的利益。”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率领十七团一营三连准备插入敌后。当队伍行至山西阳城县的一个村镇时,被“扫荡”的日伪军冲散了。随后,邓小平找到了在这一带活动的十七团三营九连,和九连的干部战士们一起度过了7个昼夜。

    由于日寇疯狂“扫荡”,地方伪政权也很嚣张,再加上土匪的骚扰,九连经常转换阵地,有时一个晚上要换五六个地方。每次夜行军时,邓小平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特别注意教育干部和战士们。他对九连的干部们说:“我们要争取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任何情况下,千万注意,不可忘记。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把群众惹出意见来,部队就寸步难行。”

    一次,一位新战士实在不忍心看着政委邓小平和大家一起挨饿,就设法搞来一个玉米棒子,高高兴兴地送给了邓小平。

    “为了它,你费了不少劲吧?”邓小平笑着问。

    “那当然,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藏粮食的树洞,才搞到的。”这位战士擦着头上的汗水回答。

    邓小平又问:“拿群众的东西,给群众留钱了吗?”

    “当然留了,还写了一张条子呢!”这位战士理直气壮地回答。

    “好。”邓小平表扬了这位新战士,接着说,“不过,这玉米是老百姓留的种子,你要立即把它送回去……”

    这位战士大惑不解,心想:自己既付了钱,又留了条子,为什么还要把玉米送回去呢?他望了望政委严肃的神情,只好照政委说的去做了。

    事后,邓小平把九连全体战士召集到一起,问大家:

    “毛主席说,我们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

    “是鱼和水的关系。”战士们齐声响亮地回答。

    “鱼一旦离开了水,又会怎么样呢?”

    “只有死路一条。”

    “对!”邓小平重重地点了点头,“毛主席亲自为我军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永远不脱离群众,事事为群众着想。”最后,邓小平满怀信心地说:“革命是艰苦的,但只有通过我们的艰苦奋斗,才能使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同志们,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了。”

    邓小平的一席话,使战士们豁然开朗,大家都明白了政委的用意,深深懂得了军队与群众的关系。

    1947年下半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12月29日,邓小平路过商南黑河村,住在一个老乡家。这位老乡说,前一天解放军在湾子里打土匪,把他的牛牵走了。老乡又说:“牛原先是土匪抢走的,解放军和土匪开战,土匪便扔下牛逃跑,让解放军拾到了。等他去认领时,队伍已经走远了。”邓小平听到情况后,答应帮老乡调查此事并把牛找回来。

    第二天,邓小平翻过九峰尖大山,来到金寨县地区,宿营时遇到了在这开辟工作的工作组。一打听,原来就是他们前一天在黑河剿匪,并且确实牵来了一头牛。邓小平马上把工作组的负责人陈科长找来,叫他们立即把牛送还老乡,并批评他们说:“你们怎么不去想一想土匪的牛是从哪儿来的?凡事一定要多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没有利就不做。一切行动都有个出发点,这出发点就是维护群众的利益。”

    接着,邓小平又说:“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一面镜子,群众就是透过你们来认识我们党、我们军队的,因此你们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动。”

    两天以后,邓小平又亲自向有关同志询问那位陈科长把牛送还老乡没有,回答说陈科长已经把牛亲自送还了老乡,并且当面向老乡道了歉。邓小平这才点点头,温和地说:“这样就很好,不要认为这是件小事。严守纪律,关心群众,这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大别山立足生根的大事;破坏纪律,脱离群众,是自掘坟墓。记住,这是个教训。”

    1948年2月初,刘邓大军的大别山前方指挥所转战到了河南光山县的一个山村里。这里地形隐蔽,民风淳朴,前方指挥所决定在此作短暂休整,欢度到新区后的第一个春节。

    挺进大别山区半年以来,部队一直是在极其紧张和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生活。现在有了几天短暂休整的时间,又逢佳节,大家无不欢欣鼓舞,自然也想到了改善生活的问题。

    春节前两天,大家便忙乎起来,有的宰猪,有的去池塘捉鱼,有的到河沟里摸虾,有的上山打柴,有的去采黑木耳。

    有几个战士被分配去捉鱼。他们来到池塘边,见池塘里有不少鱼,可是因为工具简陋,他们在池塘里捉了半天,却收获不大。这时,有人出了一个点子:把池塘里的水放掉,在水的出口处拦阻捉鱼。大家一听这个办法不错,于是便立即动手干起来。这一下收获可真不小,一个池塘捉到了几百斤鱼。

    正当大家为此而兴高采烈时,邓小平政委从山坡小路上走了过来,见此情景,他的脸上没有了笑容:“池塘里的水是群众备旱用的,你们为了捉鱼,就把水放掉,这种做法就是‘竭泽而渔’,损害群众的利益。”

    经邓小平这么一指点,大家都后悔不已。水已流失,不能复收,怎么办?后来,大家一起到村中向群众道了歉,并赔偿了损失。

    此事发生后,邓小平亲自起草了一个通知,下发给部队,号召全体指战员处处关心群众的利益,不能“竭泽而渔”。

    (张鹏 蒋俊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