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邓小平七营镇留佳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邓副主任操着四川乡音笑道:“今日过节打个牙祭,讲啥子客气嘛?我们红军的老规矩,就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一贯严以律已、以身作则的邓副主任,坚决要去背粮。他风趣地回答道:“命令是我下的,我能不带头执行?要吃饭,就得干……”

    邓副主任乐哈哈地大步登台了!他还是那满嘴的四川口音:“来一个就来一个,我给大家唱一支法文的《马赛曲》,歌词的意思是……”

    “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1936年西安事变之前,红一军团政治部设在甘肃固原县七营镇。当时,邓小平同志任政治部副主任,与政治部文书科的五六个干部战士,住在离镇不远的吊咀子(村)的一个四合院里。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端午节到了,伙房供应的仍是高粱馍、腌萝卜。文书科有的战士嘴里无话,心里却巴望加个餐,变个味哩!

    准是邓副主任已经猜透了大伙的心思,这天下午,他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带着猎枪,到附近山里打回来几只野鸽子,交给了伙房。开晚饭的时候,炊事员把炖好的野鸽子汤,分给文书科领饭菜的同志。可是,连最想加餐变换口味的战士,也双手直摆,抓过馍馍、腌萝卜,飞快转身,躲回文书科的小房里。过了一会儿,邓副主任的通讯员端来两大碗野鸽子汤,要大家喝。但还是无人接手,大家想到邓副主任日夜操劳,平日和干部战士一个样,过着馍馍加腌萝卜的苦日子;如今有了一点难得的野鸽子汤,该让邓副主任稍稍滋补一下身子,怎么还能去分享呢?

    正在这时,邓副主任出现在文书科的房门口,关切地望着推推让让的干部战士,操着四川乡音笑道:“今日过节打个牙祭,讲啥子客气嘛?我们红军的老规矩,就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大家快把野鸽子汤报销啰!”

    文书科的干部战士,见邓副主任发出“命令”,嘻嘻哈哈地举筷拿勺,共享着鲜美的野鸽子汤。

    背粮

    为了便于行军转移,驻在七营镇的红军部队,身边都只带着三五天的粮食。政治部的干部战士也经常要到30里外的后方山里,把粮食背出来,供生活所需。

    一天,政治部的干部战士接到命令,全体出发,到后方山里背粮。出发的时候,邓副主任也匆匆赶来了。

    大家一见邓副主任也要去山里背粮,纷纷嚷了起来:“邓副主任,你工作太忙,就别去了吧!”

    可是,一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邓副主任,坚决要去背粮。他风趣地回答道:“命令是我下的,我能不带头执行?要吃饭,就得干……”

    邓副主任挤进队列,同干部战士一起,向山里进发了。

    唱《马赛曲》

    8月1日,红一军团团以上的干部,集中在七营镇开会。晚上,为庆祝建军9周年,举行联欢晚会。

    河滩上,搭起了一个小台;入夜,汽灯点亮了。来开会的干部、战士,还有镇上的群众,挤满台前,席地而坐,观看军团文艺宣传队的精湛演出。

    幕间,直属队突然响起洪亮的呼喊:“欢迎邓副主任唱一支法国歌,大家说要不要?好不好?”

    “要,要!好,好!”一呼百应,台下响起春雷般的回声。

    接着,“拉拉队”的“啦啦”声,伴着节奏的掌声,此起彼伏,在河滩上呼啸翻卷。

    “欢迎邓副主任来一个,来一个,唱个法国歌!”

    “来一个,快快快!”热烈欢腾的“啦啦”声,在群山之中回荡。有些新战士渴望听到邓副主任唱法国歌,却又担心邓副主任不会上台。

    可是,邓副主任乐哈哈地大步登台了!他还是那满嘴的四川口音:“来一个就来一个,我给大家唱一支法文的《马赛曲》,歌词的意思是……”他润润嗓门,雄浑高亢地便唱开了。

    台下的观众为邓副主任的博学多才、平易近人,发出由衷的赞叹。直至今天,这歌声仍像进军的号角,催人奋发,继续前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