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1950年的七届三中全会期间。一天在闲聊中,恩来同志若有所思地问我:“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我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有致。”他摇摇头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我未假思索地反问道:“总理,您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他爽然一笑:“好啊!你又把问题原样奉还了。”我也笑了:“不是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吗?我们这叫‘解问还需提问人’嘛!”恩来同志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我说:“完全同意总理的评价,这八个字概括得很准确。他们在工作上所以配合得那样得心应手,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接着,恩来同志又问我:“那么,这两种工作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未等我作答,他就讲开了自己的看法:“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这也许是同我长期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有关。”
后来,我不时忆起恩来同志这次和我的谈话。我常想,一个领导干部要同时兼具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确很不容易。但是,从党的工作、一个领导班子的工作来说,却是必须同时具有,缺一不可的。在进行战略决策或解决重大问题时,必须有“举重若轻”的方法和气势,方能增强信心,当机立断,否则就可能迁延不决,贻误时机;而在决策以后,确定具体战术和具体措施时,则必须处处注意“举轻若重”,方能周密细致,扎实稳妥。否则,就可能出现疏漏,招致失误。能否善于掌握和运用这两种工作方法,是衡量我们工作中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薄一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