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万千-地球资源与灾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认识我们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其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而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实物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广义的自然资源,则是实物性自然资源和舒适性自然资源的总和。

    在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多种要素,都被称为自然资源,有有形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之分。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影响环境的主要要素,具有两重性。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

    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加以强调。

    区域性: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存在的数量或质量在地域上具有显着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

    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必须对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加以强调。

    自然资源的分类

    首先,按照资源的性质,即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可将自然资源划分为4类:

    环境资源: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天然水等。这类资源比较稳定,因利用而明显减少。但若能合理开采发展,精心保护,人类就能持续地对其利用。

    生物资源:如动物、森林、草场等。这类资源在使用后,可以通过本身的生产繁殖再生产出来。若能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能够为人类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矿藏资源: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历经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储量有限,开发利用后不可再生,直到枯竭。

    其次,从自然资源数量变化的角度划分,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3类:

    耗竭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以一定量蕴藏在一定的地点,随人们的使用而逐渐减少,直至最后消耗殆尽。矿藏资源就是一种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资源。

    稳定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的特征是具有固定性和数量稳定性。如土地资源。

    流动性自然资源:也称再生性资源,是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再生,同时又以一定的速率不断消失,如阳光、水、森林等。流动性自然资源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是恒定的流动性自然资源,它们在同一时点的资源总量总是保持不变,如阳光资源和水能资源等;二是变动的流动性自然资源,它们在某一时点的资源总量会因开发使用而发生变化,如森林资源和水体资源等。

    此外,按着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自然资源又可以分为3类:

    可再生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水力、海潮等。

    可更新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以自己生长繁殖,而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分为地质资源及半地质资源。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化石燃料、核燃料、等都属于地质资源,往往以数百年来计算其成矿周期;半地质资源如土壤资源,其形成周期虽比矿产资源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我们应尽可能对这类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相关链接——自然资源保护规划

    以调查、分析、评价自然资源为基础,对其保护、增殖(可更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做出的全面安排,叫做自然资源保护规划。

    从本质上讲,自然资源保护规划是对人与自然(资源)相互关系的调整。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约束条件,因此,必须在各个环节上和从各种角度上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根据具体的保护对象类型的不同,自然资源保护规划也不相同,如对可更新资源的保护,重点应放在调整其再生(增殖或更新)速率与开发利用速率之间的相对关系上;而对不可更新资源来说,关键是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和利用,决不可竭泽而渔。

    工业的血液——石油

    石油,堪称一种现代能源,然而它却有悠久的历史。以前,西方人称中国是“缺油国”,事实并非如此,我国不仅有石油,而是还是世界上开采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我国人民就观察到石油浮出水面而燃烧的现象,所以在古书《易经》当中有“泽中有火”的记载,意思是看到沼泽水面上的石油在燃烧。

    古时候,中国的石油有许多个别称,比如石脂水,因为它是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还有人称它为雄黄油,因为它燃烧时浓烟滚滚,并发出硫磺气味。直到宋代,着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着作《梦溪笔谈》中,才第一次用“石油”这个名字来命名它。

    石油曾经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我国年产石油可达1亿多吨,但依然供不应求。因为石油比煤的作用更大,可以作为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燃料,比燃煤要方便得多。在西方,石油的“功劳”更大,一旦石油紧缺,就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比如在1973年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发生的战争,阿拉伯队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给英美以石油作为能源的国家以沉重的打击。当时,许多汽车都不能使用,百姓怨声载道,大量的公司也因缺少石油而停产,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震惊世界的能源危机。

    这次危机虽然对西方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但也促使人们千方百计地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上对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核能等的利用和开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

    石油的分布

    石油是由一种生油母质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矿物能源,以液态碳氢化合物为主,其中碳可占80%~90%,氢占10%~14%,此外还有氧、硫、氮等元素,共占约1%。有些油田中这些元素也能达到5%~7%。

    石油大多分布在低地和盆地,比如山间盆地、滨海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区。世界上的石油资源大多集中在中东、非洲、美国、南美、原苏联、西欧以及印度尼西亚沿海等地区。

    石油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总特点是相对比较集中。全世界共有600多个沉积盆地,目前已发现油、气田的仅占25%,其中有37个盆地集中了全世界比较可靠的石油远景储量(约1500亿吨)的95%,仅阿拉伯-波斯湾盆地的储备量就可达710亿吨;其它还有6个石油储量在40~60亿吨的大盆地,分别是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57亿吨)、苏联的伏尔加-乌拉尔(54亿吨)、西西伯利亚(50亿吨)、墨西哥的雷费马-坎佩切(50亿吨)、美国的佩米安(42亿吨)和利比亚的锡尔特(42亿吨)。

    其次,从全世界目前已经发现的3万多个油田来看,其中只有37个储量在6.7亿吨以上巨型油田,但总储量已占世界总储量的51%;储量为0.67~6.7亿吨的有260个大型油田,总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9%;储量为670~6700万吨的有700个中型油田,总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5%。而其余2.9万个小油田,总储备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5%。

    此外,我们以世界160多个国家论,储油国大约有60多个,但合计储油量却能占世界总储量的92%,仅沙特阿拉伯一国就独占了25%,此外依次为墨西哥、科威特、苏联、伊朗、阿联酋、美国、伊拉克、利比亚、委内瑞拉、中国、尼日利亚、英国、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和挪威。

    石油重要的工业作用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动力资源,其许多优点都是其他燃料无法比拟的。比如在物理性质上,石油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比重比水小,但比其他资源容易开采;占有体积小,容易运输;比一般燃料的可燃性要好,发热量高,比煤炭的发热量高出1倍还多,比木柴的发热量高出4倍多。

    此外,石油又易燃烧、燃烧充分且燃后不留灰烬,正好符合内燃机的要求。因此,在陆海空的交通方面,以及在各种工程的生产过程中,石油都是重要的动力燃料。在现代国防方面,很多新型武器、超音速飞机、导弹和火箭等,所用的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除了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石油还属于化工原料。如今,很多化学工业都建立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基础之上。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有用物质,其经济价值要远远超过作为燃料燃烧的意义。石油化工可以生产出成百上千种化工产品,比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染料、医药、炸药、化肥等。可以说,石油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油化工产品更是几乎用于所有的工业部门,现代的工业根本就离不开石油,就像人体不能离开血液一样。所以,石油可以说是“工业的血液”,维持着工业的长久、快速、稳步发展。

    相关链接——海底石油的开采和利用

    大陆架是陆地在海中的延续,上面铺满了亿万年来的沉积物,因此可以说大陆架上生物繁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是人类开发海底矿产的重要部分。在大陆架上,最着名的矿产资源就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

    据科学家计算,全世界的石油总储备量约为3000亿吨作用,其中海底石油就将近有1000亿吨。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开采海底石油,但因受当时科学及开采设备的限制,从海底开采出来的石油数量很少。到了60年代,全世界大约有16%的石油都来自于海洋。而到了80年代,世界上所拥有的石油大约有40%都是从海底开采出来的。

    但是,在海底开采石油是很复杂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等,从而确定海底的储油层。通常来说,地质调查是通过对沿岸地质构造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推断海底地质构造,并用回声探测仪或航空摄影来研究海底的地形特点。

    地球物理勘探是研究和寻找海上石油最基本的方法,目前一些主要油田构造多是采取地震法找到的,即利用人工地震产生弹性波,根据岩层对弹性波产生反射和折射的性质来了解海底沉积层的厚度和地质构造,从而确定储油层的分布情况,然后再钻油井进行开采。

    最早在海上钻探石油时,钻机大多都设在海岸上,斜着向海底钻井。这就难以开采较远的海区。现在,人们普通采用的是半潜式浮动平台,将平坦安装在浮箱上,工作时将浮箱注入水后下沉,令平台平稳工作,移动时浮箱充气即可漂浮航行。

    海底石油质量好,而且含硫低,因此发展海上石油有极高的价值。

    新能源的逐渐利用

    新能源,又叫做为非常规能源。指的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普遍具有的特点是污染少、储量大。同时,因为很多新能源具有均匀的分布,在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这一问题上意义重大。

    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据估算,可达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就达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还相当少。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如果今后能对输能储能技术做出重大改进,将会增加对风力的利用。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具有十分可观的理论储量,但由于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对其还处于小规模的研究阶段。由于当前尚无成熟的新能源的利用技术,故对其的利用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一部分,相信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下面我们就对各种新能源分别做一介绍,以便让大家对新能源有更加详细的了解。

    太阳能

    一般把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叫做太阳能。广义上的太阳能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都是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三种: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太阳能可以分为三种:

    太阳能光伏:光伏板组件是一种发电装置,只要暴露在阳光下就能产生直流电,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因为没有活动的部分,所以可长时间操作而不会有任何损耗产生。简单的光伏电池可给手表和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且为电网供电。光伏板组件还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使更多电力得以产生。

    太阳热能: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等。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进行太阳能的收集以外,建筑物只要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缓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等,即可实现对太阳的光和热能的有效利用,

    太阳光合能:我们知道,利用太阳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合成有机物,因此可以我们可以人为地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海洋能

    我们把蕴藏在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以及海水盐度差能等称为海洋能。这些能源的优点是都具有可再生性并且不污染环境,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据推算高达90万亿度。目前,海上导航浮标和灯塔都已应用波浪发电机发出的电来照明。并且很多大型的波浪发电机组也已出现,并为人类提供服务。

    据世界动力会议估测,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到2020年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发电能力24万千瓦,已工作了30多年。中国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厦潮汐电站,总容量达到3000千瓦。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中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

    核能主要有核裂变能、核聚变能和核衰变三种释放形式。

    所谓核裂变能,即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核聚变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核衰变是一种比自然慢得多的裂变形式,由于它释放能量缓慢而较难加以利用。

    风能

    风能是在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较其他能源而言优势明显,比如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等。这对地处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是风力发电。自19世纪末风力发电机在丹麦研制成功以来,同时,人们也认识到石油等能源是会枯竭的,便开始重视风能的发展,利用风来为己所用。1977年,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风车在联邦德国的着名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而成。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有40米长,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到1994年,已达到3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容量,每年发电约50亿千瓦时。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而且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则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能是一种一次性的常规能源。地球上的水循环被太阳能驱动,从而得以持续进行。地表水的流动是重要的一环,水能资源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区比较丰富。在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的情况下,水能作为一种替代资源,非常重要而且前景广阔。目前世界上运用水力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运动均可以用来发电。

    生物质能

    来源于生物质的生物质能,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以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对其的利用率还不到3%。

    海洋渗透能

    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盐浓度高,一种盐浓度低,那么将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就会有渗透压产生,水就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

    江河里流动的是淡水,而海洋中的是咸水,二者也有一定的浓度差存在。淡水的水压在江河的入海口,要高于海水水压。那么如果放置一个涡轮发电机在入海口处,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渗透压就可以推动涡轮机进行发电。这就是海洋渗透能。

    海洋渗透能是一种十分环保的绿色能源,既无垃圾产生,也不排放二氧化碳,更不以天气状况为依赖,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渗透发电厂的发电效在盐分浓度更大的水域里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国盐城市的大盐湖、美国的大盐湖等地会更好。当然,发电厂附近还必须有淡水的供给。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这就是地热能。地球的主要热源是放射性热能。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地热点已有5500处,有45个地热田,约320万兆瓦地热资源总量。

    氢能

    由于具有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使得氢在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而且,在航天航空、汽车的燃料等高热行业中,氢也可广泛应用。

    延伸阅读——未来的几种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着高达9×104TW的电能。在各国近年来开发新能源的计划中,波能的利用显得愈发重要。尽管波能发电成本比较高,仍需对其进一步完善,但是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这种新能源依然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在日本,一座已运行8年的海洋波能发电厂,其发电成本虽然比其它发电方式要高,但对于边远岛屿来说,却可节省电力传输等投资费用。目前,在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也已有几十座波能发电站建成且都运行良好。

    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受温度及压力增加的影响,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会将可燃性气体释放出来。从泥炭到褐煤,每吨煤68m3气体产生;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可有130m3气体产生;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可有400m3气体产生。地球上的煤层气据科学家估计,可达2000Tm3。

    可燃冰:是一种固体化合物,由甲烷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外型类似于冰,故称之为“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可燃冰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据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据测算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要多。

    微生物:酒精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以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了几十万辆以“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使大气污染得以减轻。此外,微生物还可利用在氢气的制取上,为开辟能源寻找了新的途径。

    海洋是个聚宝盆

    打开世界地图,大部分都是涂着蓝色的海洋。海洋是一个整体,不论是太平洋、大西洋,还是印度洋,都连成一片,包围着一小部分的陆地。在地球上,海洋几乎占了总面积的3/4。

    海洋中有无数的动植物和矿物质,是人类的宝库。每年,海洋都可出产各种鱼贝类30亿吨,相当于300亿头猪的产肉量。而在大陆周围水深200米以下的浅海底,被人类称为大陆架,它占全部海洋面积的17%。太阳的光和热可以照射到大陆架,所以大陆架是海洋资源的蕴藏地。

    如今,海洋已成为人类食物蛋白质的重要供应场所,海水可以淡化,海水中可提取氯、钠、镁等化学元素及各种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还可开采出大量石油、天然气、煤、铁、锰等多种金属及砂矿。、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在300多个近岸工厂中生产食盐、镁盐、溴、重水及淡水,一些发达国家还在海底开采金、铂、金刚石、金红石、锡石等,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近海进行油气勘探,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50多个海上油气田进行开采,海上石油产量已占总产量的25%以上。

    海中元素含量惊人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差别很大,为了便于测出元素的含量,人们根据它含量的多少,将其分为3类:每升海水中含有100毫克以上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含有1~100毫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1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痕量元素。

    根据海水中元素的性质,人们又将海水中的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金属元素主要包括钠、镁、钙、钾、钡、锶、铷等;而非金属元素则包括氯、溴、碘、硫等。

    尽管海水中有些元素含量微小,但由于海水量很大,所以总的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比如海水中含有的黄金,每升水中仅含有0.000004毫升,但海水中金的总储量却可达到600万吨。如果我们将海水中的金全部提取出来,那么黄金就会与现在的铝一样,变得相当普通了。

    当然了,与海水中元素的储量相比,人类从海水中能提取的金属还是非常少的。就拿现在世界上从海水中提取量最大的金属镁来说,每年的产量也不到1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储量的10%,而钠、钙、钾的产量也仅仅是海水总储量的三亿分之一而已。

    科学家们预算,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大约能有2700多万吨的氯化钠,320万吨的氯化镁,220万吨的碳酸镁和120万吨的硫酸镁。如果我们能将海水中的所有盐都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那么陆地的高度可增加150米。如果海水全部被蒸发掉了,那么海底将会堆积出60米厚的盐层,总体积达到2200多万立方千米,即使用它将北冰洋镇成平地还能绰绰有余。

    人类如果想得到海底这些宝贵的元素,就需要从海水中提取它们。从海中提取元素的方法很多,但主要有4种:一是按物质溶解度不同,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提取,如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二是直接在海水中或浓缩的海水中加入其他化学药品来吸附、沉淀或提取,如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三是利用电解方法,利用脱去镁、钙、硫的浓缩海水进行电解制取烧碱、氯、氢等;四是利用离子交换法使海水中各元素直接分离出来。这4种方法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海水中的大量海盐

    就海水中的元素来说,我们现在提取最多的还是海盐。盐不仅是人不可缺少的食品,还是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

    那么,海水中的含盐浓度究竟有多大呢?通常来说,海水中的各种盐类总含量为30%~35‰,其中以食盐为主,至今人们已采用科学的方法大量提取海盐。不过,这些海盐供人食用的仅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作为发展化学工业的原料了。比如食盐,可生产出许多不同用途的产品,将食盐溶液电解,可得烧碱、氯气和氢气;将烧碱加入动植物油中,再放入锅里煮一下,即可制出肥皂和甘油。

    氢气和氯气是制造盐酸的原料。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后,可得氯化氢;再将氯化氢溶于水中,便可得盐酸。盐酸的用途就很大了,可以合成橡胶,制造染料、制革、制药、化肥等。纯碱的用途也很大。生产1吨钢,就需要10~15千克的纯碱;生产1吨铝,则需要0.5吨纯碱;此外,化肥、造纸、纺织等工业,也都需要大量的碱。

    此外,电解食盐还能得到金属钠。金属钠质地柔软,可用于喷气式飞机和舰艇材料的制造等,而且金属钠的过氧化物对解决高山和水下缺氧问题还有特殊作用。它可以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释放出人需要的氧气。这种方法就能解决深海潜水员、潜艇舱内人员的缺氧问题。由此可见,食盐在工业上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海水中起重要作用的镁

    除了含有钠外,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镁,主要以氯化镁和硫酸镁的形式存在。

    从海水大量制取金属镁并不困难,只要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沉淀出氢氧化镁,再注入盐酸转化成无水氯化镁,电解便可得到金属镁。

    金属镁在工业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由于镁比铝要轻,因此铝中“掺”上镁,就是制造飞机和快艇的经济坚固的材料。而且金属镁还能做火箭的燃料。我们熟悉的信号弹、照明弹和燃烧弹等,都要使用金属镁。

    近年来,镁在机械制造工业上还有代替钢、铝和锌等金属的趋势。

    “海洋元素”——溴

    在地球上,除了石油废水、井盐苦卤、地下温泉等中含有少量的溴以外,其余99%以上的溴都在海水里。溴是一种纯海洋物质,因此也有“海洋元素”的称呼。在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毫克/升,总储量可达100万亿吨。

    溴是一种重要的医用药品原料,我们所熟悉的红药水、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以及各种激素等,在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溴。

    此外,溴还有很多其他用处,比如制造灭害药,在工业上还可用来精炼石油,制造染料等。

    海水中的碘

    碘在海水中的的含量约为0.06毫克/升,碘总的储量共有930亿吨左右,比陆地上的储量要多得多。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一旦人体缺少了碘,就会得一种“粗脖子”病。如果给病人适当服用含碘的药剂后,病即可治好。

    在一些尖端科学和军事工业生产中,碘也有很重要的用途,比如它是火箭燃料的添加剂,在精制高纯度半导体材料锗、钛、硅时也要用到碘。此外,碘在照相、橡胶、染料工业方面也都有着重要作用。

    海水中的太阳能

    尽管太阳是向四面八方的宇宙空间放射热量的,但其中也只有20亿分之一能到达地球大气的最上层,同时还有一部分被用来加热空气和被大气发射掉。尽管如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能仍高达80万亿千瓦,或相当于每秒钟燃烧550万吨标准煤产生的热量。如今,全世界发电站的发电能力加在一起,还不到这个数字的百万分之一。

    可是,与海洋相比起来,陆地所接受的能量又是微乎其微了。海洋站地球表面积的2/3,因此大部分的太阳能都会照射到海洋里,成为海洋热能最主要的来源。太阳会加热海水,使得海水温度升高,而其海洋表层的海水接受太阳能最多,因此温度也是最高的,越往下接收的能量越少,温度也越低。

    世纪上,海洋是个巨大的太阳能量库,掌握了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人类就能利用这些热能为自己服务,就像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一样,是利用烧煤的热量令水温升高,成为蒸汽,由蒸汽推动活塞,再带动其他机器工作。蒸汽工作以后,温度降低,烧煤给它的热能就变成了机械提供给我们的驱使。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这样的设想,使用海底的太阳能,利用表层和深层的海水温差来发电。这种想法其实与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利用海水温差发电有几个优点。首先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用石油、煤等燃料,这样就能避免大气或海洋污染,而且又能源源不断地从太阳那里得到能量。

    其次,它不仅能提供电力,还能获得很多副产品,比如海水蒸发后留下的浓缩海水,盐分含量大,可提炼许多化学原料;废气工作后冷凝的淡水,可满足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长远来看,海水温差发电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通常来说,热带地区的海洋海水温差发电效果最好,因为这里阳光强烈,海水中贮藏着大量的太阳能,而且这里的上下层海水温差最大,发电效率也最高。一般热带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在26~30摄氏度,到600~1000米的深处时,海水温度只有4摄氏度左右。只要每秒钟抽1000吨的温水和冷水,它们的温差是20摄氏度,就能产生200万焦耳的热量。这些热量只要有7%被用来转换成蒸汽动力,并通过涡轮机发电,其发电能力可顶上一座300万千瓦功率的大型发电站。

    深海中的矿产

    深海中的矿产大多沉积在两三千米深的海底,在深海的海底,大多是一种红棕色的颗粒极细的软泥沉积。这些软泥沉积物通常会含有很多浮游生物的残骸,它们的含量如果超过软泥的30%,就能根据这种浮游生物来命名了,比如叫硅藻软泥、抱球虫软泥等。如果有机物残余的含量小于30%,那么软泥就是所谓的好难过粘土了。

    在深海中,许多沉积物都可以作为矿产来利用,比如抱球虫软泥中所含的碳酸钙就达95%,是一种制造水泥的好材料,而且海底面积中50%都是这种软泥。因此,即使只用10%来制造水泥,那么100米的深海沉积中就能开采出100万亿吨的可用材料。

    在海底,红粘土几乎覆盖了1亿多平方千米,它们的沉积速度相当慢,大约每1000年才能增长半厘米左右。红粘土中含有50%的硅,20%的氧化铝,此外还有氧化铁、碳酸镁、碳酸钙以及锰、钴、镍、铜等。在其中,铜的含量虽然只有0.2%左右,但也比陆地上火成岩中的铜含量高。如果我们按红粘土100米的厚度推算,其中铜的含量也能达到1万亿吨左右。

    在这些海底矿产中,有不少是近年来才发现使用的,比如锰结核。这种矿产呈黄褐色,外形有点像土豆,切开后发现里面一层层的又像葱头。这种结核体通常是以贝壳、珊瑚、象牙、鱼骨等为核心,然后将其他物质凝固在周围。不过,它们的生产速度也相当慢,大约每1000年才能长1毫米,有的甚至需要的时间更长。但是,锰结核是一种经济价格很高的海底矿产,它含有锰、铁、镍等20多种元素。据科学家估计,它在太平洋分布的面积为1800万平方千米,含有炼锰钢用的锰4000亿吨,炼不锈钢用的镍164亿吨,炼超硬度钢的钴达58亿吨,还有被普通使用的铜,可达88亿吨。如果人类每年能从太平洋提取出100吨的锰结核,那么久等于提取出来了世界上所需的10%~12%的锰矿和12%~15%的钴矿。

    其实,在海底沉积物中,有许多非常富饶的元素,比如碘、金属镭、铁、煤、铀等。1978年,科学家第一次在墨西哥近海海底发现了金属软泥,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真正的“金银宝库”。很快,世界就掀起了一股寻找海底金矿的热潮。人们相继去太平洋、地中海和西印度洋等许多海域去寻找金属软泥,并且如愿以偿地找到了。

    为何深海海底会有这种金属软泥呢?原来,大多金属软泥分布在海底断裂的地带。而当地壳有了裂缝时,海水就从裂缝向地层深处渗透,并溶解了原来在岩浆中的盐和金属,从而变成了含矿的溶液。到了地层深处,在高温的作用下,它们也会变得很热,又会在高压的作用下沿裂缝向上喷涌。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又会遇到温度很低的海水,然后迅速沉淀下来,就形成了金属软泥矿。

    相关链接——洋流之中也有“巨能”

    在海洋当中,也有很多“河流”,只是这些“河流”与我们在陆地上看到的河流是完全不同的。

    很早以前,我国古代的航海家和渔民们就发现我国台湾省的东部海域有一条深蓝色的“海上河流”,它们携带着海水由南向北流去。这些海上的“河流”,就是洋流。

    在海洋里,洋流也像陆地的河流一样,也有一定的长度、宽度、深度和速度,它们通常长约几万米,宽上百千米,深处可达两三百米,时速可达二三千米,最快的甚至能达到时速八九千米。但是,越向深处,它们的流速会越小。

    海洋上之所以会出现洋流,主要由风和海水密度的不同造成的。如果海上的风总朝一个方向吹,不经能使海洋上产生巨浪,还会推动海水顺着风的方向在浩瀚的海洋中进行长距离的远征。而且风吹的时间越久,带动的海水也越深,也越容易造成洋流。

    其次,海水的温度不同,盐度不同,那么密度也会不同。密度大的海水会不断下沉,沿着海底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密度小的海水则会不断上升,沿着海面奔到密度大的地方去添补。这样也会造成洋流。

    洋流的流动也并非没有规律,它们也会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路线流动。在全世界的大洋中,主要的洋流有几十股,比如我国台湾东部的“海上河流”就是其中之一。而遇到亚洲东部大陆后,一部分会流向东北经我国台湾和日本群岛的东南,称为“台湾暖流”。而且因为颜色呈蓝黑色,故又名“黑潮”。“黑潮”从日本群岛的东南向东横穿太平洋,到北美西岸时,又分为两股,一股流向北,一股向南又回到赤道附近,这就成了“加利福尼亚寒流”了。

    洋流也属于一种海洋能源,但目前利用洋流发电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洋流里的巨大能量目前利用得还比较少。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一定会日夜为人类带来光明和能量。

    海洋之中的“淘金梦”

    美国地质学家认为,大陆上的黄金大多被河流、冰川、洪水等带入了海洋,因此海洋中的金量应该是数目惊人。海洋学家还曾对海水中的含金量进行了仔细分析,结果发现,每吨海水含有0.004~0.02毫克金。按照这个比例,那么全世界海洋中含金总量至少应有1000万吨之多,乐观地估计,甚至可达5500万吨,完全超过了大陆上的黄金储量。

    然而,由于各个海洋的地理条件不同,含金量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加勒比海的含金量为达15~18毫克/吨,为一般海水含金量的750~900倍。而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各海域的黄金储量甚至可达15000吨。

    培植黄金藻

    若能将海洋中的黄金提取出来,那简直是相当可观的一大笔黄金了。但是,由于开采黄金技术和开发费用的高昂,目前从海水中提炼黄金的想法还难以付诸实施,只得望“洋”兴叹了。

    不过,美国某公司曾用15吨海水进行了试验性提取,结果提取出了0.09毫克的黄金。虽然数量较少,但还是很令人鼓舞的。

    法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也进行过类似的试提取工作,但同样面临的问题是大规模提取耗资的巨大,因此也有得不偿失的感觉。将来如果提取的方法能降低费用的话,那么海水提金的办法肯定能够推广并用于生产。

    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更好地从海水中提取黄金呢?科学家们冥思苦想,最终发现,某些海洋生物能够吸取海水中的金属元素,例如,虾的血液中含有铜,扇贝的鳃中富含铁,某些鱼类骨骼中含铅的份量高出海水中含铅量的2000万倍。如果我们能在海水中培植出一种能吸取海水中金元素的某种藻类,并扩大放养,那么到期就收获这种特殊的“黄金藻”,也许就能获取无穷无尽的黄金了!

    海底陨石含金

    科学家们也分析过陨石中的黄金含量,每吨可得5~10克。据统计,每年大约有3500吨的陨石落降到地面。前苏联科学家认真研究后认为,陨石在降落过程中,经大气摩擦燃烧后,还会有3万吨的微尘落到地面,其中也含有金。这样,每年人类就可以从“天外来客”身上提取到17.5~35千克的黄金。

    地球的历史至今已有46亿年,那么一共会有多少黄金降落到地面呢?由于地球上的水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这许多黄金更可能埋藏在海底,这就是我们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黄金星”

    在茫茫无际的太空当中,除了陨石当中含金外,还存在一种“黄金星”。这也是科学家们利用特殊的卫星装置探测到的,它可以观察星球的短波紫外辐射,许多重金属的光谱线就是落在短波紫外辐射波段内的。

    “黄金星”位于巨蟹星座中的巨蟹K星,巨蟹座则位于狮子座的狮头附近,夏天晴朗的夜里即可望见。星的内部主要由锰构成,表面则是黄金,含金量估计达1000亿吨以上。

    据观测,“黄金星”距地球约175光年。如果能用光速太空飞船前往的话,往返一次则需时350年。这颗“黄金星”的体积比太阳要大上3倍,然而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办法将“黄金星”作为取金的目标。

    动植物吸收金

    科学家发现,有机酸的作用下,金可以形成有机螫和物,从而进行长距离的迁移,还可以被植物吸收。

    例如,玉米和金银花中的含金量多比较高,通常每吨水木贼中含金量就可达160毫克。风信子也能吸收较多的黄金。因此若能在一些开采黄金的尾砂中种植风信子之类的植物,借此使低品位的金转化为含金量较高的副产品,然后再进行提炼,那么就能达到采金的目的了。此时,这些植物恐怕就真正成为人类的“摇钱树”了。不过,这种方法目前也还处于设想阶段,将来也许能变成现实。

    除了植物含金以外,动物也能含金。比如:捷克斯洛伐克一个金矿区内的金龟子,把它烧死成灰以后,测量其体内的平均含金量竟达25ppm(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而生长在不含金地区的金龟子,死灰中的金含量则微乎其微。由此可见,利用生物富金在未来也是可以实现是。

    相关链接——海砂的宝贝

    砂子是一种我们经常用得到的工程材料,比如房屋建筑、修桥铺路等,都需要砂子。但你可能不知道,海砂中也含有金子,而且经过淘洗,还能选出比金子更有用的石英、金刚石以及含有大量稀有元素的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砂矿。在某些海滩砂子中,其中所含的矿物要占整个砂子的40%。

    海滩中最常见的是一些白色透明的颗粒,这些小颗粒叫做石英,化学名字叫二氧化硅,是含石英的岩石(如花岗岩)风化而来的。它是海砂中的宝物,也是常见的、蕴藏量高的矿物。

    金红石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从金红石这种海砂矿物里可以提取出制造火箭、卫星所需要的金属钛。钛是一种新的轻金属,异常坚固,抗腐蚀力强,熔点高,硬度与铁差不多,但重量却几乎比铁轻一半。因此,在制造超音速飞机、火箭、卫星、航天飞机时,钛就显示出独有的特性,成了制造火箭、卫星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金刚石是一种珍贵的矿物。原生的金刚石通常会产生在一种黑绿色的岩石中,但由于风化和流水的搬运,也会混入海岸的砂砾中。金刚石的最大特点就是坚硬无比,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矿物,因此在工业上用途很广。除了可以充当精密仪器的钻外,金刚石还可以用于制造钻探机上的钻头。

    锆石矿也是一种极贵重的金属矿物。从海砂中提取的锆石矿需要经过人工提炼,可用来做核反应堆和燃料元件的防护屏。另外,独居石中提炼出的钍经加工后,可以代替铀作为核反应堆的原料,用来发电、制造核武器等。

    不过,海砂中所含的矿物质远不止这些,其他如铂、铁、铬、锡、钨、刚玉等,也都是工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富饶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只要我们加强对它的开发利用,就能为人类社会的建设增加更多的资源。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一般都在6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个庞大的热能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在地质各种因素的控制下,这些热能就会以热蒸汽、热水、干热岩等形式向地壳某一范围聚集。如果达到能够开发利用的条件,这些热能便成了具有开发意义的地热资源。

    地热从何而来

    要弄清楚地热的来源,首先还要了解一下地球的构造。

    地球是个实心的球体,主要分3层,外部是地壳,厚度各处都不均匀,由几千米到7万不等;地壳的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熔融状态的岩浆构成,厚度约为290万米;地壳的内部为地核,又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地球每一层温度都是不同的。从地表以下,平均每下降100米,温度就升高3℃。在地热的异常地区,温度还会随深度增加得更快。根据各种资料推断,地壳底部和地幔上部的温度约为1100℃~1300℃,而地核的温度约为2000℃~5000℃。

    地壳内部的温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认为,这些热量是由地球物质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科学家推测,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中,其内部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平均为每年5万亿亿卡。1981年8月,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如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会议中,技术报告介绍,全球地热能的潜在资源约为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地下热能的总量约为地球上所有的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热量的1.7亿倍。

    所谓地热资源,就是以水为介质将地球内部的热量带到地表的温泉水。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温泉,着名的小汤山温泉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地热也可用于发电,即地热发电。

    地热资源的全球分布

    就全球来说,地热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一般来说,明显的地热区主要分布在板块生长、开裂-大洋扩张脊和板块碰撞、衰亡-消减带部位。

    环球性的地热带主要有4个,分别是环太平洋地热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和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

    环太平洋地热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欧亚、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地热田,比如美国的盖瑟尔斯、长谷、罗斯福;墨西哥的塞罗、普列托;新西兰的怀腊开;中国的台湾马槽;日本的松川、大岳等,都属于这一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世界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就在这个地热带中。不仅如此,中国的西藏羊八井和云南腾冲地热田也位于这一地热带中。

    大西洋中脊地热带是大西洋海洋板块的开裂部位。这一地热带主要有冰岛的克拉弗拉、纳马菲亚尔和亚速尔群岛等一些地热田。

    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主要包括吉布提、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的地热田。

    除在板块边界部位形成的地壳高热流区而出现高温地热田外,在板块内部靠近板块边界的部位,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也能形成相对的高热流区,它们的热流值大于大陆平均热流值的1.46热流单位,从而达到1.7~2.0热流单位。这样的地区如中国东部的胶、辽半岛,华北平原及东南沿海等地。

    历史地热区华清池

    我国利用地热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在陕西省的临潼县骊山脚下温泉区修建了“骊宫”。到了秦始皇时期,又用石头建筑庙宇,取名“骊山汤”,主要供皇帝妃子等洗澡沐浴用。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在“骊宫”和“骊山汤”的基础上扩建成了离宫(即别墅)。公元671年,唐高宗励志又将这里改名为“温泉宫”。公元747年,这里被命名为华清宫,也叫华清池。

    骊山温泉的水温常年都保持在43摄氏度左右,几个泉眼每小时流出的泉水可达112吨,非常适合人们洗澡沐浴,而且还兼有健体治病的效果。据现代化验显示,骊山温泉中含有硫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钾等多种矿物盐,还有由铀蜕变而成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和人的肌肤接触后,都会产生一层药物薄膜,令肌肤润泽光滑。

    解放后,华清池也被修缮一新,并新建了几处男女温泉浴池供人们使用,而洗温泉,可以说是地热最直接和最原始的应用。

    地热世界在我国各地都有,光云南就有480多处,福建有150多处,广东有230多处,台湾有100多处,西藏至少有50多处。有些地方的温泉,水温比当地的沸点温度还要高2~3℃。

    相关链接——地热的宝地——北京

    北京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据记载,至少在350多年前,就有人发现了小汤山温泉并加以利用。如今的小汤山疗养院不仅能用地热温泉洗澡,还能用来冬季取暖。将水温50℃的泉水抽出后,压入暖气管道内,令其在房间内循环散热,然后水再流入另一个泉眼,从而循环使用。利用温泉去年,一天即可节约500公斤的煤炭。

    小汤山附近的农民,过去一直都是用地面自然水种水稻。但由于水温低,水稻的生长期长,产量也低。20世纪70年代,他们开始使用地下热水育秧,结果使育秧期提前了15天,水稻亩产也增加了100~200千克,而且大米的质量也相当不错。可见,地热的确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好处。

    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

    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叫做全球变暖,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全球平均气温近100多年来,经历了冷-暖-冷-暖2次波动,总体来看,呈上升趋势。全球气温进入20世纪80代后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于100年前相比上升了0.48℃。

    未来的50~100年,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很快增加,全球、东亚地区和我国的温度在未来100年会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我国平均气温到2050年即将上升2.2℃。

    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

    导致全球变暖有很多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人口剧增:这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大量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惊人,其结果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由此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会对地球表面气候变化产生直接影响。

    大气环境污染: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也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地球表面的温度自上个世纪末起就已经开始上升。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目前,海平面的变化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到下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厘米。若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此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也在不断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以及由人类活动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水污染: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一方面,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水污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需矛盾。由此可见,对于水污染的处理已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酸雨危害:全世界越来越关注酸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酸雨可以使森林遭到损坏,湖泊产生酸化,生物濒临危机。目前,欧洲和北美洲是世界上酸雨主要集中的地区,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但也迅速发生发展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物种加速绝灭: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的消失速度可谓前所未有。

    有毒废料污染:有毒化学品的不断增长,不但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且也危害着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

    全球升温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升温使气候变暖,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

    实际上,地球自形成以来,温室效应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该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变得无比寒冷,温度就会降到-20℃,海洋就会结冰,也不会有生命形成。因此,有没有温室效应,并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在于,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向往大气层中排入大量温室气体,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

    温室效应会有什么影响产生呢?

    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以及砍伐大量森林,使得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会再有1~3℃的升高。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海平面开始上升,山区冰川后退,积雪区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还会造成降水的不均衡,一些地区降水量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量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就干旱化就其趋严重;,从1965年起,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连年减少,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降水量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导致约4亿亩面积受灾,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除此之外,由于气候变化,还会加剧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每年给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数百亿美元以上。

    气候变暖加剧冰川融化

    近年来,人们对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融化以及普遍认为的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以多快的速度融化?虽然可能要到21世纪末,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才会变得非常严重,然而冰川融水给人们带来的麻烦在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要快于世界任何其他地区。如果持续目前的融化速度,在2035年之前,这些冰川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足以令人震惊。”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马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的地区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一带。以长达4.8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0.8千米。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作出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的预计,可是在1998年夏天,它反而却进一步后退了。

    而冰川冰原的融化,以及不断改变的风的类型等,使得大量淡水汇入北西洋,从而破坏了墨西哥湾暖流。也正是这些暖流,将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形成了欧洲温暖的气候。。而全球变暖一旦将墨西哥暖流切断后,在欧洲西北部,温度就可能会降低5~8℃之多,那么欧洲就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气候变暖将导致疾病肆虐

    科学家们注意到,随着雪线的不同,植物也会随之移动,可以说,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而海拔较高处的环境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也使得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的生存越来越有利。

    自1987年以来,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就相继爆发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对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给予了一再证实。

    点击谜团——沙尘暴可以抑制全球变暖吗

    每年春季到来之时,沙尘暴都会扑面而来,狂风大作、黄沙漫天。面对这种鬼天气,可想而知,人们的心情肯定无比糟糕。但一些专家研究表明,在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沙尘暴有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同任何自然过程一样,沙尘暴对人类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

    人们对沙尘暴这种自然现象很早就有所注意,如在中国、韩国的史书、地方志及诗稿中,早就有“土雾满天”、“雨土”等记载。但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沙尘研究才可谓真正开始。

    沙尘暴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随着分析方法和观测手段的进步,以及几个大的跨国科学学实验的实施,无论在气候成因、时空分布特征、数值模拟,还是环境影响和气候效应等诸多领域,都获得重大突破。

    人们对沙尘暴及荒漠化的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是局限于它的危害,对其进行的研究也只是限定为一种灾害性天气上,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以求最大程度降低它对人类的危害。

    然而,也有些研究人员认为,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在大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沙尘暴是其中重要一环。它对人类的影响如同任何一种自然过程一样,也具有两面性。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就是古代千万年沙尘暴的产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沙尘暴气溶胶携带来的沙尘给海洋生物提供其所需各种物质的话,其中一环就会断裂,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将就此改变,从而使全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因此,沙尘暴扬起的粉尘可能会成为一种地球制冷剂与二氧化碳增温相对应,并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在研究全球物质循环及气候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科学家们对沙尘暴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开始阶段,而对它的认识也要有一个过程。如日本原来认为沙尘暴对本国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最近态度却发生了转变,认为沙尘暴是自然的恩赐,因其对本国的酸雨进行了有效的抑制。

    因为沙尘气溶胶可以进行远程传输和沉积,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没有沙尘暴,也就没夏威夷——这颗北太平洋上最璀璨的明珠。因为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的沙尘暴就是造就夏威夷最初的养料。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大约在6000年前,非洲的萨哈拉地区开始变干,沙漠化迅速扩展,沙尘暴越过大西洋进入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而根据对此期间亚马孙河流域的古抱粉研究,可以得知,这个时期该地区植被正处于大发展。相反在此之前,撒哈拉的植被繁盛之时,亚马孙河流域植被却处于减少期。

    不过,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一个沙尘弥漫的地球可能会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抑制作用。但是,毕竟我们还是不愿意在一个沙尘弥漫的地球上生活下去,因此利采用沙尘来对气候变暖形成抑制并不可行。

    日趋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中,自然灾害这种异常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在自然灾害当中,既有像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的突发性灾害,也有如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比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此外还有一些如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自然灾害的特点危害面广、破坏性大,既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那么,有哪些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呢?

    地震

    我们可以把地球分为三层,其中中心层是地核,中间层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通常发生在地壳之中。我们知道,由于地壳的内部的不停变化而产生的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可以使地壳岩层出现变形、断裂、错动,因此就会发生地震。

    震源指的是地震波发源之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距离震源最近的一点,叫做震中,这个部位接受振动最早。震源深度指震中到震源的深度。一般来说,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深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因为震源深度不同,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同。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是如此。

    地震会造成如山体滑坡、雪崩等一系列破坏活动;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还可能引起海啸。而且余震还会加重这种破坏。

    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是地震引发的主要的次生灾害。此外,当未能及时清理伤亡人员尸体,或者饮用水被污秽物污染时,还可能引起传染病的爆发。这些次生灾害在有些地震中,就给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带来的损害而言,较地震直接带来的破坏可能更大。

    洪水

    洪水指的是河、湖、海、江所含的水位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可以说,自然界的头号杀手以及地球最可怕的力量就是洪水。

    洪水经常会对沿河、滨湖、近海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淹没灾害。从古至今,洪水带给人类很多灾难,如经常泛滥成灾的黄河和恒河下游。但是,有的河流洪水也带给人类一些利益,如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洪水,反而给下游三角洲平原农田淤积了肥沃的泥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

    海啸

    海啸指的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破坏性的大浪。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仅在垂直断层出现,发生在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较弱的海啸由海底没有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的弹性震动引起。

    地震活动、海下的山崩及宇宙的影响是海啸的三个主要成因。海啸最主要的成因是地震活动。在海洋中或海洋附近,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均会有海啸发生。在地震发生时,底板的变形会导致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地壳板块之间互相滑动,使大量的旋流产生,从而造成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海啸也可由海底山崩导致,经常于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发生。在海洋中,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是宇宙的影响。这就好比向池塘里扔石头,一般不会引发海啸,除非有大量的石头扔进。当石块冲击水时,会有阵阵微波从落水点处向外扩散。这些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下也会使大规模海啸发生,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会增强。

    海啸时,可掀起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的狂涛骇浪,形成“水墙”。海啸有很大的波长,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仅损失很小的能量。地震时,海底地壳急剧升降并引发海啸后,波浪会随之涌进浅水海域,浪头骤然升高,如同一堵高墙耸立于海中。若是海啸到达岸边,高高的“水墙”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腾而至,吞没沿途所有房屋、树木、人畜、财产,然后海啸波又卷土重来。这样一进一退,无坚不摧地多次急剧往返,使波及地遭到无可挽回的洗劫。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杀人浪。

    旱灾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的大旱是其中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有34个国家都遭受了严重灾情,面临饥饿威胁的人口有近一亿人。

    旱灾的形成主要受气候的影响。一般而言,干旱地区指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半干旱地区为年降水量为250~500毫米的地区。在全球陆地总面积中,干旱地区约占25%,大都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以及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水分蒸发量大,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来自上游地区的水发展农业。若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

    雪崩

    在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无法抗拒它所受到的重力牵引之时,就会向下滑动,造成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为雪崩,也有的地方称其为“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

    雪崩常常始于宁静的、白雪覆盖的山坡,勉强能够听到的突然间的咋嚓一声,告诉人们这里的雪层断裂了。先是有一条裂缝出现,随后巨大的雪体开始滑动。雪体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可以迅速获得,瞬间雪崩体就会犹如一条白色雪龙,几乎直泻而下,腾云驾雾,呼啸着声势凌厉地冲下山去。

    实际上,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从山体高处不停地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速度随着雪体的不断下降会突飞猛涨,一般12级的风速度为20米/秒,而雪崩的速度可达到97米/秒。

    雪崩的特点是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可以将附近的大片森林予以摧毁,将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掩埋,甚至能将河流堵截,发生临时性的涨水。同时,它还能造成山体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灾害。因此,人们将雪崩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泥石流

    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叫做泥石流。

    泥石流的暴发往往很突然,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涌,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仿佛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大量的泥砂、石块就可被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堆积漫流,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危害。

    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由于暴雨成灾,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瞬间吞没了500余间房屋和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据统计,在这次灾难中丧生的有200多人,失踪的1500人。此次菲律宾遭遇的灭顶之灾,足以让我们在承受灾难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了解、预防泥石流。

    除了上述自然灾害外,还有许多其他自然灾害比如冻害、风暴、龙卷风、酸雨等也正时刻对人类构成威胁。这些自然灾害仿佛给了我们一个警示:保护环境,预防灾害,已经成一项重要工作容不得半点忽视。

    相关链接——飓风是怎样形成的

    台风和飓风均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因其在不同的海域产生,故不同国家的人对其采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北半球,生成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的气旋被叫做飓风;而生成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的热带气旋,就被称为台风。一般而言,生成于大西洋上的热带气旋都被称作飓风,而生成于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被称作台风。

    飓风形成通常来说需要3个条件,即温暖的水域、潮湿的大气和海洋洋面上可将空气变成向内旋转流动的风。在多数风暴结构中,空气会愈发变暖且越升越高,最后流向外界大气。若是在这些较高层次中的风较轻的话,那么这种风暴结构就会得以维持且发展。相对来说,在飓风眼(即飓风中心)中,天空较为平静。在靠近飓风眼的周围大气中,我们称之为(飓风)眼墙,容易出现最猛烈的天气现象。大多数空气在眼墙的高层流向外面,从而使大气的上升运动加剧。

    飓风是一股风暴,巨大而强劲,旋转的风速每小时可达120千米,气象学家常称之为热带风暴的飓风一般可达每小时20千米的风速,并沿着通常的风向掠过海面,带来滂沱大雨或狂风巨浪。当飓风在陆地登临时,会造成很大破坏,导致陆地建筑毁坏或给当地造成大水灾。

    酸雨为何而“降”

    酸雨,也被称为“空中死神”,一般是指酸碱度指数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也是现今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其实,酸雨正式的名称应该是“酸性沉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湿沉降”,一类叫做“干沉降”。“湿沉降”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冰雹等降水形态而落到地面的;“干沉降”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时候,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附带的酸性物质。

    酸雨是如何形成的

    酸雨的成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是一种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多数都是硫酸和硝酸。

    通常认为,酸雨是随着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如今由于科技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这些燃料在燃烧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而这些产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就会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者被云层、雨、雪、雾等捕捉吸收,再降到地面。这就是酸雨。

    如果化学反应后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遇到云雨,那么这些酸性物质就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就是我们说到的“干性沉降”。它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不过,这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到水时也会复合成酸。由于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这些降落到地面的酸性物质实际要比酸雨的酸性强得多。

    酸雨带来的巨大危害

    酸雨的危害涵盖许多,比如对农作物、土壤、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等,都有直接或潜在的危害。

    首先,酸雨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地出现减产,尤其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34%。此外,大豆、蔬菜等也很容易受到酸雨的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如钾、钠、钙、磷、镁等,也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溶掉。因此,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流失,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而且,酸雨还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然而,土壤中的活性铝增加后,植物长期和过量地吸收这些活性铝,就会出现中毒现象,甚至死亡。

    其次,酸雨还会抑制某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降低土壤的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线菌等,都会不同程度低受到酸雨的抑制和破坏,使得土壤变得贫瘠干枯,不适于植物生长。

    不仅如此,酸雨还可使森林中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我国的四川地区,酸雨严重地区的马尾松林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

    酸雨还会危害水生的生物,使得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河内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也因此而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而且,酸雨还会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此外,酸雨还会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因为酸雨中的酸性对人和动物的眼、咽喉和皮肤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导致结膜炎、咽喉炎、皮炎等病症。而且酸雨还能使存在于土壤、岩石中的金属元素溶解,随之流入河川或湖泊,最终通过食物链而进入人体,破坏人类的健康。

    那么,酸雨是否有方法防治呢?要防治酸雨,目前的措施是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和使用,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比如在污染重的地区栽种一些吸收二氧化硫能力比较高的植物,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相关链接——我国酸雨灾害的分布

    世界上有三大主要酸雨区,分别是欧洲、北美洲和中国。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集中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当时酸雨区的面积可达170万平方千米。

    而到了90年代中期,酸雨带来的灾害已经扩散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了,酸雨面积也扩大到了1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了,区年降酸雨频率(酸雨次数占总降雨次数的比例)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而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核心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有酸性降水出现。可以说,酸雨在我国已经呈现出了燎原之势,其覆盖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0%以上,令人堪忧。

    温室效应带来的未来灾难

    温室效应也被称为“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一个俗称。地球上的大气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到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一来,地表与低层的大气温度就会增高。由于这种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因此也被命名为“温室效应”。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加,目前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

    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

    在“温室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温度。据推算,如果大气中完全没有二氧化碳的话,那么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就会下降30摄氏度,地球也会逐渐形成一个没有生命的冰封世界。反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身,那么“温室效应”也会加剧,地球的平均气温将逐渐升高,地球也会变暖。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温室气体”的含量的确在逐年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是愈来愈快。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由有机物分解、岩石风化等原因自然产生。据科学家推算,在大约100多年前,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当时也是人类刚刚开始使用矿物燃料的时期,对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都刚刚开始。此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各种燃具、飞机、汽车以及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了近4000亿吨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所占的比率增加了大约10%。

    除了二氧化碳外,大气中含有的另外一些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等,也都属于“温室气体”。其中,甲烷属于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天然气、沼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虽然说甲烷在大气中的含量没有二氧化碳多,但它产生的温室效应却比二氧化碳高20~60倍。据估计,每年进入大气中的甲烷总量可达4~6亿吨,其中大部分都与人类活动有关。而甲烷主要来自于填埋垃圾、水稻根部厌氧微生物的分解,全世界煤矿、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以及生物质的燃烧过程等。

    森林遭破坏,温室效应增强

    我们都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消耗掉二氧化碳,海洋的表层也能吸收二氧化碳,这些对阻止温室效应都是有效的。但是,近年来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导致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也大大降低,因此也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日渐增高。一些专家已经就此提出警示:到2057年,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会全部消失,那么在不到150年的时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显着增加,温室效应作用也会愈加明显,气温的升高也是不可避免。

    科学家推测,全球温度上升后,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将会是非洲,但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不可避免的遭受灾祸。森林消失了,沙漠会逐渐扩大,那么中美洲和东南亚等地首先会遭受旱灾。而恶劣的天气也会逐渐增加,比如热带旋风等,它们将严重破坏城市,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热带地区流行的各种疾病,也会向北部地区蔓延,并可能导致欧洲等地也出现流行性疾病。在地中海地区,还可能因为严重的缺水出现半沙漠化,积雪将在欧洲全部消失,亚热带植物也将会被北迁数百千米。而在英国,还可能出现肆虐的风暴,海岸上的防御设施甚至都会被海水淹没。

    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气候变暖,那么南北极已经高山的冰川就会被融化,融化的水会流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科学家推测,到本世界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每上升1.5~4.5℃,海平面就会上升20~160多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带来很多灾难性的后果,比如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会被海水吞没,像我国的上海、泰国的曼谷、美国的纽约等城市,以及地势低洼的孟加拉国、荷兰等,也会遭到巨大的灾难。而且,海平面的上升还会使海岸线缩短,大片陆地都将被淹没,其结果就是使5000万以上的人口从此无家可归……

    这一幕幕的景象,也在警示着我们人类:应该立即减少乃至停止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这种推测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事实。

    物种逐渐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生活。

    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植物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植物一旦灭绝,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大量的生物也会消失,环境迅速恶化,人类也会因此而遭受巨大的灾难。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每灭绝一种植物,就会有20~30种依赖这种植物生存的其他生物跟着灭绝。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估算,目前全世界有大约6万多种植物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生存威胁。在欧洲和中国,就有10%左右的高等植物属于濒危灭绝的植物。

    近70年来,我国约有200~300种高等植物灭绝了,也有500种左右的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可是现在,大量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依然存在,仍为杜绝。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加以制止,大量的物种灭绝现象也会日益加剧。

    相关链接——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科学家今年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了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再次出现,从而致使全球陷入疫症的恐慌,人类的生命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美国科学家指出,早前他们曾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这种病毒在大气中扩散非常广泛,因此推断在北极冰层也可能会有它们踪迹。于是,研究人员就从格陵兰抽取了4块年龄由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这种TOMV病毒。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病毒的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着,因此能给在逆境之中存活下来。

    而这项发现也令科学家们相信,一系列的病毒,如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它们的病毒可能都藏在冰块的深处,而现在人类对这些原始的病毒也缺乏抵抗能力。一旦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层溶化,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就可能会复活,引发疫情。科学家也认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它们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不能否认的时候,这些病毒是极有可能卷土重来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