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祭-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当时全中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林场,146名大学生响应党的号召齐集此地,为改变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植树造林,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创业乐章。只是当初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由于政治风云的无情席卷,他们自身的命运从此也发生残酷转折……

    在这里,最丑陋的季节是春天。

    没有鲜花,没有绿草,没有鸟鸣,没有流水,只有高高低低、明明暗暗的残雪,像一片片灰灰白白的癣疥……

    一直到5月底,消融的冰凌伴着纤弱的溪水,才开始弹拨起春天的琴弦。仿佛是一夜间,落叶松们、云杉们、白桦们悄悄披上了明亮的新绿,但此时分明已经进入夏季了。于是,夏天的茂盛便排山倒海地到来了,百万亩松涛浩浩荡荡,松间的绿毯上更是群芳吐艳,明黄的虞美人、火红的金莲花、粉白的走马芹、橘红的野百合,湛蓝的山鸽子……一夜秋风,涂红涂黄,飞赤流丹,大自然的魔手挥舞着最奢侈的油彩,染尽群山层林,绘出了一幅最恢宏最瑰丽的油画。但秋天也是短暂的啊,一场大雪,万物静寂,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于是,这里便进入了长达八个月的冬季。

    你能想象吗?这里全年平均气温-1.2℃,最低-43.4℃,无霜期最短只有42天,最晚的一场雪在6月,最早的一场雪则是在8月。

    这是一个比哈尔滨更寒冷的地方!

    这是北大荒吗?这是北极洲吗?

    不!

    北京的朋友,它就在你身边,一个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的地方。

    东北望,是坝上!

    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在河北省围场县城采访了一位特殊的老人。

    说他特殊,是因为他是残疾人,双腿截肢,身陷轮椅。

    他叫孟继芝,69岁,北京市平谷县人。

    1963年冬天,刚刚从张家口林业干部学校毕业的孟继芝在坝上护林,直到12月中旬,大雪覆盖,火警解除。他头戴狗皮帽,足蹬毡疙瘩,身穿厚棉衣,外裹羊皮袄,高高兴兴地往场部走去。雪太大了,气温-39℃,他迷路了。被救起时,已经被冻得浑身僵硬,双腿枯黑……

    从此,他截去了双腿。

    那一年,他才19岁。

    “我的运气好啊,伤残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县城里,活得好好的。”他笑呵呵的,十分满足的样子,“我的战友们生活在坝上,都是杂病缠身,很多人去世了……”

    笑着笑着,眼泪却下来了,哗哗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