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金莲-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傍晚时分,面包车载着日本客人回县招待所去了,说县领导明天另有宴请,到时汽车会来接送诸位家人。在火红晚霞的辉映中,岳老太独坐在院门前,眼望长空,终于忍不住,老泪长流。老人接待了一天客人,一直刚强着,没抹过一滴眼泪。义雄慌慌地跑到母亲身边,说,妈,您别哭嘛。她来了,也就来了,待两天,总得走。我不跟她走,您的孙子孙女都不走。岳老太说,傻儿子,往后再别说这样的话。人生大道理,伦常不可丢。别看你那个日本妈今儿一整天,都没说出一句要带你去日本的话,可她有句话,却是反复说了好几遍。她说,我真羡慕老姐姐,有这么两个孝顺的好儿子,还有闺女当贴身小棉袄。都是当妈的,她心里怎样想,妈一清二楚。从你四岁起,她就四处找你。回了日本这些年,她孤零零一个人,能活到今天已是不容易。你去日本陪陪她也是人情大道理,应当应分,我这边不是还有你哥你妹嘛。再说,啥时想老妈老爸了,就回来,听说天上的飞机老快,也就半天一晌的时辰,就飞回家了。我已问过县里人了,关于日本遗孤亲属移……哟,移什么来着?对,移民,关于移民的事,中国和日本政府都有政策,慢慢来……

    当夜,临睡前,男人问,你给日本老太太的那个镏子是什么时候藏进房箔里的呀?岳老太说,这可有年头了。把老二带回家那年,就塞在那里了。男人说,你这嘴巴可真严。看样子,那镏子也值些钱吧?岳老太说,听我当年那个女东家说,总能换上十亩八亩好地。男人吃了一惊,说,怪不得挨饿那几年,家里人一个个饿得直晃,也没见你怎么着急上火,原来是你心里有底呀。岳老太说,我的底就是,该是咱的是咱的,不该是咱的,别说一个镏子,就是再值钱的东西,我也不会动一下念头。

    岳老太的葬礼很隆重。一村的人,只要能动的,都来了。邻近村屯的人也来了许多,再加乡里的、县里的。送葬的队伍足有万人。

    墓地是乡里选的。本来,各级政府早有规定,逝者不论何人,遗体一律火化。但乡里又有土政策,若逝者家属肯支付一定费用,在不占用耕地损害植被的前提下,经批准,亦可适当安排在山林深处实行土葬。就在家人们商量派谁去找乡里请示的时候,乡长亲自来家吊唁了。乡长说,考虑到岳金莲老人生前曾为抵御外侮表现出来的大无畏民族气节,以及后来数十年来为维护中日人民之间的友谊,所奉献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请示上级同意,乡里已为岳金莲老人的遗体安葬选出一址,墓地是在人造松林间的一片空地上。那块空地虽说土质瘠薄,但面北朝南,青山环抱,又正居高阜之处,足可荫佐、激励后人。如果家属没什么意见,现在就可派人去打墓了。

    送葬的鼓乐堪称一流。得知岳老太辞世的消息,远近八方的鼓乐班不请自到,纷纷找上门来,均称愿意无偿为老人送上一程。无私奉献可嘉,却也不可失之过多而无序,就在诸班主相争不下的局面下,一班主举起大纛,说,我们将为老人吹奏全套的《百鸟朝凤》。这个曲子,我们也有好几年没吹奏过了,不是缺少丧家肯出重酬,而是我们另有献奏的原则,此曲只吹奏给德高望重、堪享此曲之人。一声《百鸟朝凤》,诸班主立时偃旗息鼓,悄然退下,都知那一曲,堪比唢呐演奏中的珠穆朗玛,没有超常的技艺,寻常鼓乐人是不敢比试的。那些退下的鼓乐人却又不肯离去,而是心甘情愿地变成了送葬队伍中的一员。

    在唢呐高拔凄婉的吹奏中,松涛不再吟啸,林中的鸟儿也停止了啼鸣。就在棺木缓缓落入墓穴那一刻,山脚下传来汽车的轰鸣,接着便见一队披戴重孝的送葬者循着山路,直奔墓地而来。走在前面的是位白发苍苍的年迈妇人,那妇人由两个年轻女子一路携扶。其他人虽不甚相识,但这个年迈妇人村人们却都熟知。数十年前,她是一个逃饥荒的“盲流”姑娘,被岳老太从铁道边接回家里,后来嫁给了岳老太的日本儿子;再后来,只要龟岛义雄回家探母,她都跟在身旁。

    面对着刚刚落入墓穴的棺木,一行人匍匐跪地,叩首痛哭。义雄的妻子说,妈,您儿子义雄一年前就走了,怕您老人家伤心,不让告诉您。义雄走前说,他愿意先走,他说他要先去那个世界,为妈妈安顿好早晚也要去的地方。妈,我是前天夜里得到的消息,是义雄给我托了梦,说您老人家已经上路,要我务必快回家来。您好好再看一眼,您孙子来了,重孙也来了,我都带回家给您老人家送行……

    鼓乐再起,天地动容。高天之上,大片的云彩悄然聚合,天宫间滚动起隆隆的雷声。突然,有人说,中间那片云,多像咱们的老祖宗,还对咱们抿嘴笑呢,快看啊!人们齐齐仰面望去,那片宛若岳老太笑靥的云彩,在人们的惊叹礼拜中,无声无息地退去,隐没在了刺破云隙而出的万道阳光之中。

    (标题书法:曲菁晨)

    责任编辑 张颐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