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兵-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为一名军校教师,写和讲是我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多年下来,虽距离著作等身还很遥远,但写的东西也不算少。写作的过程通常是痛苦的,所谓的快乐仿佛沙子中的金粒一般,罕见而转瞬即逝。出于对写的恐惧,每每要拿起笔或打开电脑,我总要磨磨蹭蹭,又是泡茶又是煮咖啡,总之,就是要千方百计拖延着开始的那一刻。

    但是,《美国女兵》却是我从业以来写得最愉快、最顺利的一本书,我曾在给朋友的短信中写道:最近书稿进展顺利,心情甚悦。有个合作者并因此而减轻了负担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我想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充分地表达了自己。作为女性,在男人主导的军队中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确有太多的话要说。借着《美国女兵》的机会,我把很多属于自己的感受与感慨统统写了出来。因为表达了,所以轻松;因为轻松了,所以愉快。

    本书的编辑张天恒——一个有着男性化名字的女孩与我几年前就有过联络。当时她在电视中看了我的讲座,本想就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合作,结果阴差阳错出版了完全不搭界的《美国女兵》。虽然首次合作,但我们如老友、故知般默契,她给予了我最充分的信任,以举重若轻的方式给我专业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是让我深感愉快的原因。

    本书能够如此顺利完成并出版也得益于一个好的合作者。万惠兰是我的同事、好友,她聪明而有灵性,多年来我们一直合作不断,写过文章,编过教材,当然,合作出书还是第一次。我们总是能够准确地理解彼此的意图,这让我们的合作严丝合缝,浑然天成。相信读者很难看出这是两人合作的作品,从语言风格到叙事方式都高度一致。而我的统稿只是造就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

    我也非常感谢军事科学院姚云竹少将,感谢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写序。姚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战略专家,学识渊博,语言犀利,多次在外交场合与美国人交锋。我们因工作关系而结识,她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以智慧启迪我,以热情感动我。

    书是写给别人看的,自己满意只是一个前提——自己满意了才能拿出去交给别人检验。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

    邵永灵

    2012年12月1日于武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