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细节全书-提升做人的高度(7)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都是情绪惹的祸:坏情绪会让人失控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最浅显、最直观、最不动脑筋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作智谋上的考虑,这样会使自己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为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就已距离很远了,情绪更是情感的最表面部分,最浮躁部分。本着情绪做事,哪里会有理智?不理智,能够获胜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依从情绪的摆布,头脑一发热(情绪化最典型的表现),什么蠢事都愿意做,什么蠢事都干得出来。比如,因一句无甚利害的谈话,我们便可能与人打斗,甚至拼命;又如,我们因别人给我们的一点假仁假义,而心肠顿软,大犯根本错误;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因情绪的浮躁、简单、不理智等而犯的过错,大则失国失天下,小则误人误己误事。事后冷静下来,自己也会感到其实可以不必那样。这都是因为情绪的躁动和亢奋,蒙蔽了人的心智所为。

    面对各种机会、诱惑、困境、烦恼,要想把握自己,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思想,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警觉,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将会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付出代价。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怒气难抑,率兵讨伐东吴,结果被火烧连营,导致惨败。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第190装甲旅旅长阿萨夫·亚古里与埃及军队第二步兵师先头部队遭遇时,因三次进攻均未成功,便恼羞成怒,孤注一掷把剩余的85辆坦克全部投入战场,结果中计惨败,使85辆坦克在3分钟内毁于一旦。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一般心性敏感的人,头脑简单的人,年轻的人,常受情绪支配,头脑容易发热。问一问你自己,你爱头脑发热吗?你爱情绪冲动吗?检查一下你自己曾经因此做过哪些错事,犯傻的事,以警示自己。

    记住,做人不能太情绪化。

    人与人之间由于性格、修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等不尽相同,发生某些摩擦或冲突是难免的,出现情感冲动或失控的情绪也可以理解。然而,若是经常冲动、经常失控、点火就着,就可能让别人当枪使。不善于驾驭情感不仅会伤身伤心,还会使人远离真理,成为别人操纵的对象。

    聪明人如果不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则在情感失控的情形下,比普通人更危险一些。正如美国先哲爱默生所言:“聪明人比庸人更懂得避免祸事;但在冲动的时候,聪明人吃的亏比庸人更大。”不会冲动的人是死人,一个只会冲动的人是蠢人,一个能驾驭自己的情感,做到尽量不冲动做事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所以,你要想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就要学习运用理智的原则驾驭情感,控制情绪。

    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还是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弱者不在于战胜不了别人,而在于战胜不了自己。他们或多或少地充当着情感的奴隶,受着情感的驱使,少有克制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真正的强者都是驾驭情感的高手,他们控制情感冲动和内心欲望的过程也正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而战胜了自我的人大多是生活中的强者。

    所以,如果愤怒之时,你能冰释掉心中的火焰;消沉之时你能寻回奋斗的力量;无聊之时你能够将时间用于有意义的忙碌;空虚之时,你能够充实自我;懦弱之时,你能够找回信心,扬帆起程……那么,孤独、忧心、失望、丧气、沉沦永远不能搅扰你。

    东边是光明的彼岸,你扬帆向东;西边是成功的港口,你挥桨朝西。如此,你不为强者,谁为强者?

    能否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情感,是一个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

    熄熄火,冲动是失去理智的魔鬼

    当一个人冲动时,其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导致他冲动的这一件事情上,对于其他的诸如后果之类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因此有人说:冲动是魔鬼。无数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一再向众人诠释了这句话。包括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也多少有些体会。在各种情绪冲动下,我们极易干出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傻事来。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受到伤害时,愤怒是正常的反应。第一个念头便是想攻击伤害自己的人,但在行动前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样做能否达到目的?对解决事情有无帮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临近高考还有23天的那天早上,在一个时常洋溢着欢乐笑声的班集体里,同学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填着志愿表。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谁也不敢相信一场流血事件即将发生……

    小全,全年级师生公认的一名高材生,拥有无限的前程。但他做事很冲动,只要情绪一来就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冷静,什么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其实他并不想伤害别人,更不想毁了自己的前途。那是理智与他无缘呢,还是他自己放弃了对理智的追求?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位同学从小全身边走过时,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小全不高兴地说:“走路看着点!”那位同学不以为然地说:“怕碰就别在这里坐着。”小全的火“腾”的一下蹿了上来,对着那个同学的脸上就是一拳……

    待他冷静下来后,才发现不应该发生的一切已成了现实。他把那位同学的双眼给打瞎了,年满18岁的他将要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冲动,让一个前程似锦的少年走向了囹圄,知道此事的人无不唏嘘。

    因为冲动而使自己受伤害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自己向来尊敬的人,如果做出令我们伤心的事情,我们很可能立即讽刺回去;受了陌生人的气,恨不得用原子弹炸他,等等。其中,办公室是最容易滋生怒火的场所,当我们看到能力平平的同事晋升,而自己却备受冷落时,便会怒火中烧;天天为公司卖命,偶尔早点下班,主管就语带讥讽地说:“今天才上半天班就自动下班了呀!”有些人便一怒之下跑到老板面前拍桌子,把辞呈往老板面前重重一摔,然后自以为很帅地说:“我不干了!”。这些做法,在当时可能是出了一口气,但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情绪低沉,意兴阑珊的时候,千万要冷静,不要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下作出决定。否则,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头看时,方知这些决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伤害。

    一位美丽的姑娘与一位才华出众的意中人共坠爱河,家里人却极为反对,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小伙子家太穷了。姑娘极力坚持,却不料此时意中人意外地离去。姑娘遭受重大打击后,万念俱灰,便随意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嫁给一位自己并不爱的阔少爷。岁月流逝,姑娘发现:她从一种伤痛中走入另一种更深的痛苦。

    每临大事有静气,是能够做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质之一,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要心平气和,头脑冷静,周密地分析各种信息,判断各方局势,作出认真负责、科学的决策。

    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下,我们极易干出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傻事来。所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平静、冷静,理智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匆忙决策。

    面对金钱、美色、物欲的诱惑,人需要冷静;得意、顺利、富足、荣耀时,人需要冷静;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人需要冷静;被人误解、嫉妒、猜疑时,同样需要冷静……

    人需要冷静。冷静使人清醒,冷静使人聪慧,冷静使人沉着,冷静使人理智稳健,冷静使人宽厚豁达,冷静使人有条不紊,冷静使人少犯错误,冷静使人心有灵犀,冷静使人高瞻远瞩。

    冲动是魔鬼,会让人失去理智,极易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冷静,是成大事者的一个重要素质。

    莫生气,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怒气,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气势猛烈,破坏力强。和谐的生活就像一副宁静祥和的画,可是如果不和谐地蹿出一束火苗,不断地炙烤和燃烧,势必会打破这份宁静祥和,甚至烧毁整个画面。因此,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就要心情开阔,别跟自己过不去。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受了点窝囊气,又不便表白,就气急恼火,用打自己的脸来表示愤怒。

    愤怒使人失去理智,其结果往往是糟糕的,甚至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古人为了教导我们,留下了一句三字经:“怒思祸。”

    居民彭某开车出门时发现,经常走的路被挖断。车辆无法通行,遂对正在沟槽上搭建临时通行钢桥的施工人员发脾气,最后竟然一时火起,情绪失控,抱起一块石头朝沟槽内砸去。

    只见“砰”的一声,彭某抛出的石头砸在了主供水管道上,水管当场被砸漏,自来水立即喷涌而出,吓得沟槽周围的人四散逃离。

    半小时后,沟槽就被漏出的自来水淹没,附近小区的百余户居民和小区周围的数百户居民瞬间无水可用。

    由于断水,小区和周围的许多居民早餐断炊,无法洗脸刷牙;而且正值冬天,抢修人员几乎是在冰冷的泥水里浸泡着。彭某也受到了一定的制裁。

    事后,彭某为自己的疯狂举动而后悔。

    很多人也许没有经历过愤怒到极点的体验,那恰似火山爆发的急剧喷发感,人自身无法阻挡,但他们事后总会后悔。

    也许你有理由着急生气,但你不应该任意使性子;如果你破口骂人,动手打人,那后果就更严重了。你应当尊重别人的人格,就如同你愿意别人尊重你一样。没有正当理由,你就没有权利向人动怒。如果是有权位的人,那你就是利用权威,犯渎职之罪,罪过是不可饶恕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时时劝诫自己。

    如果你是喜欢动怒之人,一定要记住清朝人石成金的《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

    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

    任何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

    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

    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阳尚难保。

    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

    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

    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人们在愤怒之中,无法全面考虑问题。全面考虑问题一般是在息怒以后,或自己认识到愤怒,而开始控制或积极化解的时候。所以,我们要掌握息怒的方法。

    1.检视发怒诱因

    怒火总是由某一事件或想法引发,这是导火索。引发愤怒的思绪同时也是浇息怒火的关键。后续的事件、想法或思维则起着累积和煽风点火的作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要平息愤怒就要拔除愤怒的根源。发现诱因,并对其作出分析,调整期望,往往能够很快地降温、灭火。因此,息怒越快越好,时机愈早效果愈佳。

    2.考虑前因后果

    想象一下后果,看看值不值得。气病了自己没人同情,还让对手看笑话。再看看那件引发愤怒的事情,对你、对环境的损失是不是大于愤怒造成的损失。分析愤怒是否于事无补。分析一下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案或能不能有效地修正。将事情纳入理性,怒火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3.提高自身觉悟

    我们应该给别人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认识到伤害了别人就等于伤害了自己。在分工和合作的时代,尽可能化敌为友,关系恶化只会降低系统效率。

    4.划清责任归属

    不要认为一件事做得不好就是对方的责任。更不要把外界责任泛化,归咎于整个社会或整个集体。往往大多数人都是无辜的,即使是民族矛盾,也要考虑广大人民是善良的。这也能够使将来的行动有的放矢。

    5.避开矛盾焦点

    息怒不仅仅是自我息怒,还应该包括帮别人息怒。不主动挑起事端,以免让别人发怒,这是聪明处世所必须的。每个人都有一些难以启齿的避讳,人人都讨厌自己的忌讳受到别人的冲撞。同事之间相互沟通时,要千万注意,一定要避开矛盾的焦点。

    人生之路,时而平坦顺畅,时而坎坷崎岖。但是为保全自己,踏平障碍,即使你再愤怒,也要息怒,要从容行事,伺机而动。

    不抱怨,牢骚太盛是人生幸福的死敌

    抱怨,是一件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聊天中,常常可以听见一些人牢骚满腹。他们往往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一个,简直比窦娥还委屈。生活中一切不合他们意的地方都要发一通牢骚,以泄私愤。

    人总会有灰心气馁、不满意的时候,此时发点牢骚倒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整天牢骚满腹,不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只要不合我意就怨天尤人,就未免有点不正常了。

    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遭。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

    早上起床晚了,抱怨的人会想“唉!又要扣工资了”,不抱怨的人会想“是不是我太累了,是该找个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了”;

    街上走路,与别人撞了一下,抱怨的人会想“没长眼睛啊”?不抱怨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最多会想“他也不是故意的”;

    到了公司,有个同事从对面走过连个招呼也没打,抱怨的人会想“对我有意见?我还懒得理你呢”,不抱怨的人可能想都没想,最多会想“他也是想着做事,没留神”;

    工作上辛辛苦苦完成了一个任务,自认为无可挑剔,哪知交上去了才发现还有个小错误,抱怨的人会想“为什么事先没想到啊,真是白辛苦了”,不抱怨的人会想“我这么小心还是有疏漏,下次要吸取教训,要更加小心了”;

    喝口水呛着了,抱怨的人会想“怎么这么倒霉,喝水都要找我麻烦”,不抱怨的人会想“现在有点急躁了,沉稳一点”;

    吃饭咬到沙子,抱怨的人会想“谁洗的米,这么笨,沙子都不去掉”,不抱怨的人会想“有沙子是正常的,怪我不小心没看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