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实战篇-无压力环境,打开心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能一见如故,至少再见不烦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会因为压力选择逃避?有位作家在搞签售的时候,把书码放在了自己面前的书柜上。后来,他发现大家都不肯前来翻书、买书,都是远远地观看,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让书店的营业员把他的书分散地放在了各个地方。果然,大家纷纷拿起了书,后来就竞相排起队等签名。

    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如果想让对方继续和自己保持联系,就要注意别给对方压力。再拿销售这个工作来给大家举个例子,快速消费品属于冲动购买产品,例如洗发水、牙膏、巧克力等产品,人们买这类物品的时候,通常不会进行深思熟虑,所以商家可以通过制造压力的行为来促进购买。例如通过限期促销活动,或者通过一些免费尝试的活动,让消费者在购买时受到卖场气氛的影响而产生购买行为。

    这些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压力,都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一些原因。

    反之,如果是一个耐用品,而且是一件大宗商品的销售,例如一辆汽车、一套房子,恐怕人们就不会轻易决定了,会进入一个理性分析的阶段,而且也会长时间地考察。那么对于这部分商品来说,销售人员一定不要在一开始就给潜在客户太大的压力,以免引起对方心理上的排斥。

    如果你要见这位客户,注定十次才能成交的事情,就不要妄想一次成交。不按照规律行动,很有可能第一次就让客户关上了心灵的大门,并有可能永远对你关闭。

    所以这类型产品的销售人员,不要总把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拼命逼迫对方接受。要相信这个产品是客户的孩子,早晚要回到他的家中。产生这种自信从容,你的工作才会游刃有余地开展。

    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世界上没那么多与自己一见如故的人,人与人的接触需要时间,如果第一面你给了对方很强的心理压力,产生了心理上的排斥感,再见面也很难有亲切的感觉。

    用错态度,出力不讨好

    这可能更需要我们注意态度上的温和,不要随意在语言上形成强势的感觉压迫对方。很多人都说,“我这个人心是好的,就是态度有时候急了点……”这仿佛成为一些人不能好好对待别人的借口。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让人心生感慨。讲的是有一个很勤劳、朴实的农家儿媳妇,特别能做家务,勤劳肯干,但是她就是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

    有一次,她给婆婆包饺子,又是买肉又是和面,辛辛苦苦包出了饺子,就赶紧趁热去给自己的婆婆送饺子吃。

    婆婆正在家里高高兴兴地等着吃饺子,终于儿媳妇来了,她进了婆婆的房间,把一大碗饺子重重地往饭桌上一蹾,说:“饺子好了,吃吧!”

    顿时,老人的泪水就顺流而下,再没有伸手端这碗饺子。

    这种强势的态度,换谁也无法忍受,这样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是无法忍受的,所以民间有个说法是宁喝粥也不吃“蹾食”。

    多个角色去转换

    人与人的沟通态度很重要。此外,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头衔,也有可能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有个故事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阿尔约特相亲相爱,感情和谐。维多利亚作为一国之主,每日忙于公务,性格难免有些强势。

    一天,女王维多利亚处理完工作,深夜回到卧室,见房门已经关闭,就敲起门来。

    阿尔约特在卧室内问:“谁?”

    维多利亚回答:“我是女王。”

    门没有开。维多利亚再敲,阿尔约特又问:“谁?”

    维多利亚回答:“维多利亚。”

    门还是没有开。维多利亚徘徊半晌,再敲。

    阿尔约特仍问:“谁?”

    维多利亚回答:“你的妻子。”

    这时,门开了,阿尔约特热情地用双手把她拉了进去。

    维多利亚前两次敲门之所以没有敲开,是由于她的心态没有随环境的变化而加以适当地调整。

    她忽视了自己的家庭角色就是一名妻子,而不是女王。第二次缺乏热情,没有与丈夫形成关联。第三次回答,维多利亚的心态适应了具体地点和对象,体现了妻子应有的温柔姿态,因而不仅敲开了门,也敲开了丈夫的心扉。

    没来由的强势就是虚张声势

    生意场上,总有人一说话就像是要与人吵架,试图比你声高。如果无伤大雅,不用放在心上。如果他们对你充满攻击性,给你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那就要想办法应对。

    如果你刚认识了一个人,他试图用语言上的强势来干扰你的情绪,你不妨学会巧妙地回击。这种回击不是硬碰硬,而是运用对手的力量对待他自己。不要气恼,只要平心静气地告诉他“我不愿意和你争论,我只想说我的决定”。

    由于你的忍辱负重,你会让你所讨厌的、具攻击性的对方去除敌意,他可能会因为你平静的态度,也尝试平心静气地谈事情。许多人相信制胜之道是采取强硬姿态使敌人畏惧,事实上攻击性行为可能只是装出来的,只是想加速别人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人,你的处理方法都要是先站稳自己的立场,平静地表达你的尊严,不被任何利益收买。

    如果是面试,你面临别人给你的压力,也不要惊慌失措。面试官这样试探你,他说你在原公司的时候,与一个同事出现了矛盾,这个同事对你的评价还非常差,问你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不要自乱阵脚,也不可攻击对方,不要在巨大的压力下,通过批评与你争执的同事有多么不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样只会让对方看轻自己,并“做实”了别人的谣言。

    正确的方法是,你可以承认,人与人之间朝夕相处,出现矛盾都是很正常的,面对大家的批评,你对此还是表示理解。但是毕竟来到公司,大家做事的目标是一致的,只要大家的大方向一致,没有什么问题克服不了。来到新公司,也将用更包容的态度和新同事相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