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维一对翅膀-寻一块招牌,放大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朱砂

    23岁的倪宏伟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回到家乡的这座滨海小城,经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后,最终,受聘于一家名叫万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由于小城滨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加之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内,许多京津等地的有钱人纷纷在此置业,购进房产,一则用于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来兼做周六周日的休闲之处。于是,大量的投资使得小城的房地产业相当发达。

    在公司里,年轻的倪宏伟虽然被安排在开发部,并被冠以了业务员的称号,但事实上,他的身份无非是个打杂的小弟弟,每天的工作便是干一些琐碎、无足轻重的小事。

    虽然不被重用,但倪宏伟并不怨天尤人,他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而且还主动利用闲暇时间为同事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深得大家的喜欢。

    不久后的一天,市里拍卖一块位于市郊的空地,经理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倪宏伟。倪宏伟去查看了那块土地,立即感到那是一块有相当开发潜力的土地,然而不幸的是,看好这块地皮的房地产公司太多了,倪宏伟去的当天,就遇到有两家同样来看地皮的房产公司领导,而且,这些公司中有许多都比倪宏伟的公司拥有更为雄厚的资金。人们纷纷预测,这块地的拍卖价格应该在五亿元左右,这比公司为倪宏伟定出的最高限价高出了许多。

    看着倪宏伟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似的站不住脚,好心的同事悄悄地告诉他,其实公司并没真的就想得到那块地,经理派他去参加派卖会一来是给自己的企业一个在同行面前展示的机会,二来也是想让他去感受一下拍卖现场的氛围,这一程序几乎是每一个开发部的新员工都要进行的“业务培训”。

    无疑,同事的话给倪宏伟的满腔热情泼了一盆冷水,直到此时他才明白,怪不得别人估计这块地皮的价值至少在五亿元,而公司给他的最高限价却是五亿元,原来公司并没有打算拿到这块地皮。

    倪宏伟有些气馁,然而他转念一想,既然如此,那自己更要放开手脚去做了,反正公司也没这项计划,中标了,更好,中不了标,自己也没必要有太大的压力。

    冥思苦想之后,倪宏伟想出一条妙计,他想,如果能使其他参与竞标的对手能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那情形又会怎样呢?

    接下来,几经辗转,倪宏伟找到了已经退了休的原中国建设银行本市分行的老行长,请他为自己出价。

    果然,拍卖现场上,当这位老行长被一群年轻人簇拥着出现时,人群中立即出现了片刻的躁动,在座的几乎所有的房地产界的人士都认识这位已经退了休的老行长,人们纷纷猜测,这位老行长到底代表的是哪家房地产企业?看那架势,来头好像不小。

    由此,人们的头脑中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这样的一个念头:这位老行长所代表的,一定是一家资金雄厚的公司,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管大家出什么价,他都一定会出更高的价格。

    果然,当拍卖师以象征性的一亿元的价格起拍时,老行长气定神闲地举了举牌,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声:三亿元。

    然后,有人喊出了三亿五千万,老行长紧接着不动声色地喊了一声:四亿。

    人群中又是一阵躁动,有人喊:四亿五千万。

    “五亿!”老行长紧接着又跟了一句,五千万一档的报价让众多竞拍者望而却步。

    没有人再接着报价,老行长志在必得的气势把所有的竞争者震住了,现场出现了短暂的真空。

    结果,倪宏伟以五亿元的最低价,成功拍到了那块地。只此一役,倪宏伟从数百名员工中脱颖而出,一跃进入公司的高级管理层。

    曾经,中国古代的先哲荀子在他的《劝学》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今天,倪宏伟所用的,正是这一招:善假于人。

    众所周知,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种商品,一切事物的价值,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到体现。然而许多时候,价值的标尺却永远掌握在别人手中,即使你真的是块璞玉,也不会有人主动去赋予你所理想的价值,你想让别人注意你,想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一个充满智慧和理性的行为便是:关键时刻,主动出击,借助周围的环境,寻一块招牌,适当地放大自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