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四书-未来10年经济改革要做的三件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谈宏观经济管理,我想今天有一些误导,一谈到宏观经济管理就是货币政策,就是财政政策,就是我们应该用宽松一点的货币政策,还是紧一点的货币政策,就是政府应该花多少钱。我觉得真正的宏观经济管理,应该是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在这个制度环境下,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努力生产,努力工作,都有积极性创新,企业家精神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资源能够流向最有效的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最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政府多花钱的政策,而是政府应该尽量少花钱的政策,我们很少看到政府花钱能花得有效率。事实上,政府花的钱越多,企业家精神就越少,市场竞争受到的限制就越多。

    我想未来几年,对中国来讲,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国有企业占到如此大的比重、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的情况下,中国能够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进一步成长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未来,我希望在5—10年内,国有企业的比重应该下降到10%左右。这件事情本身并不难,它只是一个下政治决心的问题,不存在任何技术性的困难,因为大量国有企业,尤其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都已经上市了,他们的股票都有市场价格,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转让这些股份到非国有部门和个人,也可以通过像英国那样半转让、半赠送的办法分给普通的老百姓。我想,如果这个步骤采取之后,中国居民的财富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大的增长。这一财富效应会带来一个对国内市场的推动,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整个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可以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我们就不存在像现在这样大量的稀缺资源和优惠待遇都走向国有企业,很多民营企业不能够平等地享受这些待遇,特别是银行的贷款的情况。这样的话,这些资源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第二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实际上有大量的资产,这些资产并没有变成资本,它只是可以使用,但是不可以自由转让,不可以作为抵押物来获取一些资金,让人们去创业。这个最重要的一块是农民手里的土地,每个农民都有权利耕作这块地,但是这块地不是农民所有的,所以农民没有权利去自由地转让它。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用大量剥夺这种所有权的办法来进行城市化,由此也引起了很多社会不公平和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如果我们国家能够把农民手里的土地真正变成农民的财产,这些资产就真正变成了资本,农民有了这些资本,无论他们进城,还是干其他的事情,我想都会变得更为便利。我们也可以防止在城市化建设当中对那些农民的不公正的待遇,就是廉价地掠夺农民的资产。如果这一点做好之后,我想我们国内的市场潜力也可以大大发挥出来,就是说我们得以使数亿人的资产突然有大幅度的增长,自然他们的消费也会有较大的增长。

    我们要做的第三件最重要的事就是金融的自由化。金融的自由化,90年代已经开始,但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个步伐基本上是停止了。我们错误地理解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认为它是来自金融自由化,所以我们的政策发生了一些逆转。其实事情不是这样,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真正使得金融变成市场,而不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误解,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在这方面强有力的管理,我们的金融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看看200年前,那时候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银监会,要成立一个票号或钱庄的时候,并不需要任何政府部门的批准,但在山西票号100多年历史里,经营状况非常好,并没有出现那么多的欺诈,他们的信用是非常好的。

    我们讨论金融秩序的时候,还有一个误解,好像只有政府规定的秩序才叫秩序,老百姓数千年形成的秩序就不是秩序。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看一下最近发生的所谓集资案这个事件,老百姓没有真正资金、资本交易的自由,由于没有这些自由,使得我们大量的企业家不能得到他们自身发展需要的这种资金,就发现出现了所谓的非法和不合法的集资。下一步金融领域真正的改革,最关键的不是说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这个当然非常重要,最重要的是放开金融市场,让更多人有权利成立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资金才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中国企业家精神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来。

    我们能够做到这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土地制度改革和金融自由化,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经济就会有一个好的前景!

    (本文根据作者2012年3月17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的演讲整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