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论四书-第二版前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书,酝酿于20年前,完稿于1985年,首次出版于1989年1月(人民出版社)。

    1985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年。那时候,改革已由农村扩展到城市,扩展到企业,官方开始提“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的概念了。但谈论企业家的问题,仍不轻松。“资本家”这个词倒是家喻户晓,但谈论时充满了敌意。好在那时我们年轻,一腔热血,匹夫之责,就写了这本书。出版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波折,大概前后拖了3年,又被斧正了一些提法,也删掉了一些在当时被认为不太合适的章节,有些缺憾。

    在过去的几年里,曾有朋友建议我们再版这本书,但由于我们各忙各的事,没有来得及考虑和落实朋友的建议。但随着“企业家”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热,偶尔翻开这本书再读一遍,我们很欣慰,18年前写的东西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充满了时代气息,具有一定的价值。事实上,就我们所知,至目前为止,国内有关企业家的论述这本书仍然是比较全面的。

    这次再版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我们“修饰”一番,与时俱进地充实一些内容,我们没有这样做。放在今天再写这样一本书,或许可以增加许多新的素材,特别是中国企业家和IT英雄的故事,有些表述也会更准确一些,也会使用一些新的术语。但我们两人都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激情,很难再写出当年的激扬文字,因此除了改几个错别字和印刷错误外,我们全部保留了第一版的原貌。比如书中还用“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等提法,再比如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曾用了王安电脑公司发展的例子。那时,王安是个创新企业家的典型。可是,王安和他的电脑公司今又何在?可能稍为年轻一点的读者都不知王安何许人也。不过我们在这本书中的确写过这样的两句话:“王安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他能否成为市场争夺战中的常胜将军?无论如何,他的创新活动是不能停止的”(参见本书第一版第96页)。遗憾的是,王安的企业确实在新一轮的挑战和竞争中失败了。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和学术环境,本书第五章初稿的近一半内容在出版时被删节,这次再版曾想过按原稿恢复,但经与编辑商量,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历史的才是有价值的”,就“原样”印吧!

    不过,再版这本小书,我们倒多了一分信心。中国经过近20年发展,人的思想、观念乃至国家的经济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当年的思考和奉献今天有了收获。我们呼唤的企业家时代已经到来;成千上万个“经济增长的国王”正用他们的勤奋、智慧和企业家精神,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创造共和国的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本书再版之际,我们要特别感谢三联书店的贾宝兰女士,她是本书原版的责任编辑,也是这次再版的责任编辑,没有她的艰辛努力,就不可能有这本书的问世。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老朋友、时任人民出版社编辑的王焱先生,是他最早约本书作者之一张维迎撰写了“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一文(发表于《读书》1984年第9期),才引出了这本小书。最后,我们想说,20世纪80年代无论对国家还是对我们个人,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我们怀念那个年代,为从那个年代走过来并有所思考还写了一点东西而欣慰。我们也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在合作前就存在,并随合作而加深。

    我们期待着中国出现世界级的大企业家!

    作者

    2003年12月1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