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理由:曾国藩殚思竭虑,出生入死打败了几乎推翻清廷的太平天国, 立下了再造清朝的旷世奇功, 才得到一等侯爵的殊荣。左宗棠收复新疆只不过是复土之功,功劳虽大,但也大不过曾国藩的再造之功。更何况伊犁还没有收复,仍在俄国的手中,他怎能跟曾国藩相提并论呢? 又怎能跟曾国藩的爵位一样呢?他的爵位绝不能高过曾国藩。他把这种论调通过盛宣环向朝廷所有参加廷议的大臣宣传, 这些大臣在他的论调的鼓动下,只好改变了对左宗棠的评价。他又暗中拜访了反对左宗棠的军机大臣向林和英言,对他们进行收买,让他们联络其他参加廷议的人,按他的论调说话。
做好了舆论宣传之后,他还觉得没有太大的把握。他担心慈禧太后不会采纳廷议大臣们的意见,她仍然会坚持她的决定。这样一来,他的心血不是白费了吗? 所以,他决定从慈禧太后的身上下工夫。他传来他的心腹干将盛宣环, 在他的书房里进行密议。他们一边品香茗,一边颇感兴趣地交谈。他笑嘻嘻地说:“香荪,慈禧为何又把僧格林沁的儿子雄托巴满调来京畿驻防呢? ”
盛宣环也笑着说:“那还用问,自然是为了偷情方便而已。”
“我听宫中的人说,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战死后,慈禧在宫内为他开追悼会,他的儿子雄托巴满进宫参加了追悼会,慈禧看到雄托巴满长得很年轻,很魁梧,很高大,很英俊,借口谈话,就把他留在宫中过夜了。”
“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雄托巴满之所以能继承他父亲的爵位,就因为他是慈禧的情人。为了便于偷情过夜,慈禧才把他调来京畿,借口加强京城的防务,其实是便于他入宫过夜。”
“听说李莲英从中搭桥。”
“对。搭的是淫桥。”
“香荪,我想收买雄托巴满。”
“为什么? ”
“让他以情打动慈禧,取消左宗棠的公爵爵位。”
“这有何难? 大人不是给他购买了一次枪炮弹药吗? ”
“我不便出头。”
“交给我吧! 我跟他谈得来。”
“有无把握? ”
“他是个大色鬼,京城夜来香号称第一大美人的青楼女子赛香君,就是我给他物色的。他跟我无话不谈。”
“可见他是个浪荡公子。”
“正因为他浪荡,会玩女人,慈禧才喜欢他。”
“能把慈禧勾到手,也算他有本事了。看来我们没有白费心,你看慈禧会不会对他动真情? ”
“慈禧比他大十岁,能不对他动真情? ”
“雄托巴满呢? ”
“只不过玩她罢了。依我看,他睡她的目的,只是为了找靠山,为了满足权欲和升迁。”
“慈禧对他有真情的话,我们的目的就能达到的。”
“大人说得对。”
“你立即去找雄托巴满,收买他,让他在床上说服慈禧,办成这件事。”
“好,我一定会办成。”
盛宣环带上十万两的银票来到雄托巴满的府上, 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雄托巴满是个贪财好色的浪荡公子,凭着雄健的体魄和漂亮的长相, 不知迷倒了多少女人。他的心根本不在军务上,而在青楼与妓院。他玩的当然是绝色美女,玩这样的女人,需要大把的银子和银票。为了玩女人,他需要滚滚而来的财源。他知道盛宣环依靠李鸿章手眼通天,财源滚滚,是个有利可图的大人物,和他做朋友,自然酒不离口。
有酒助兴胆子自然比平时大, 雄托巴满以夸耀的神情和口气把他和慈禧偷情做爱的事情悄悄告诉给盛宣环。
他当初向盛宣环夸耀宫闱秘事的目的也在于让盛宣环明白当今至高无上的女皇西太后是他的情人,他把她的心征服了,她已经离不开我了,我可以让她听我的话。你们有什么事,尽管来求我,我可以替你们办。你们要想求我办事,就把大把的钱送过来。他把他和慈禧的宫闱秘事作为发大财的手段,感到很得意。
当盛宣环把十万银票放在他面前,提出要求后,他当即表示照办不误。
不甘寂寞的慈禧一到夜里就想雄托巴满, 正当她想得浑身燥热难忍时,雄托巴满悄悄来到她的寝宫里。两人少不了男欢女爱,之后,雄托巴满说“我进宫时,听李莲英说,你要给左宗棠封一等侯爵的爵位? ”
慈禧说:“别说那些烦心的事。”
雄托巴满说:“不能封他一等侯的爵位。到时他会功高震主,你我恐怕都会受他干涉。曾国藩就是例子啊! ”
慈禧听他如此一说,觉得有道理,心想为了一个左宗棠又何必得罪那么多的人呢? 于是, 她温存地说:“那就封他二等侯爵吧! 你看如何? ”
他满意地说:“很好。你终于开窍了。”
慈禧派钦差大臣带领随从来到卧虎泉宣读了对左宗棠和刘锦棠等许多将官的嘉奖令,授左宗棠为二等侯爵的爵位。
左宗棠虽然认为清廷所授爵位与他所建立的功勋不相符合,但他开怀大笑,并不计较,依然如故,并安抚那些为他鸣不平的众多将官和士兵,说他一心一意为国家领土的完整统一,为天下百姓的安危而着想,从来就不计较清廷的赏赐。
众将士听了他的话,认为他的确有海纳百川的容量和气度,更加敬仰他的人品和才学,都纷纷表示淡泊名利而注重实战,愿为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利益而奋斗不息。
左宗棠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 表彰了所有建功立业的广大将官和士兵,为他们举办了隆重的庆功酒宴,以示慰劳。
他传令各地各城的清兵也都分别举行隆重的庆功大会,嘉奖所有有功的官兵,并以丰盛的酒宴款待全体官兵,以示庆贺。
庆功酒宴结束后, 左宗棠写出了一份请求清廷向俄国提出归还伊犁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俄国自占领伊犁后,他们的部队和商人大都集中在伊犁的东南地区。西北地区看似冷寂,实则有兵把守要塞,随时都有向东扩张的趋势。他们随时可能有进犯新疆的行动,我们不可不防。伊犁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良好,所产粮食足可供给新疆境内的驻军,我们应当尽快收回,建立军政机关,保障新疆和西北各省的安全。他又说南疆收复后,所产粮食很多,军粮已能自给自足,不需关内调运,可以节省大量的军费。在靠近俄国的西部边境均已做好防守工事,并派兵把守,防止俄国派兵越境。现在将士们的士气很高,战斗力很强,武器也很精良。百姓们非常拥护西征军,全力支持,无往而不胜。战胜俄国,收复伊犁不成问题。趁此机会应当火速与俄国交涉,让他们归还伊犁。如果继续侵占而不归还,我们就立即进兵伊犁,以武力收复伊犁。
他明确地说明他已做好收复伊犁的军事部署, 将分三路进军伊犁,定能击败俄军,收回国土,振我大清的国威。
慈禧收到左宗棠的报告,看后感到正气凛然,豪气干云,不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和收复伊犁的信心。她召集群臣讨论,大都认为言之有理,应当采纳。慈禧和慈安以及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研究决定,正式向俄国政府提出归还伊犁的严正要求。
由于当时俄国正在巴尔干与土耳其打仗,无力顾及伊犁,又看到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威力无穷,已布兵伊犁边境,打算开战。
所以,他们答复说:“我国政府早就声明‘代为管理’。只要中国政府能保证边境的安全,不使我国边境居民受到危险,我国政府可以归还伊犁。但中国政府必须赔偿我国代为管理伊犁期间的费用。中国政府可派谈判代表,到我国进行正式谈判,达成协议,然后归还伊犁。”
得到俄国的答复后,慈禧召开会议研究派谁去谈判。军机大臣沈桂芬当即提出让吏部右侍郎、署理盛京将军崇厚到俄国谈判。
他的理由是此人向来很会办外交方面的事, 对中外有关交涉的情况很熟悉,很有经验。理由的例证是此人在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以钦差大臣身份赴法国了结了有关人命案的纠纷。
崇厚,字地山,是个毫无理智、徒有虚名的投降派代表人物。
实际上当年的天津教会中的法国人屠杀了我国百姓, 而引起有志之士的反抗才杀了教会中的法国人。他们才是罪魁祸首。他们反诬我国政府放纵百姓杀了他们的人。而崇厚竟迫于法国的压力,去法国赔偿并谢罪。如此毫无骨气的人却得到某些投降派的赞誉,被称为能办外交事务的干将。
慈禧不加考虑地采纳了沈桂芬的建议, 决定派崇厚去俄国谈判。慈禧命令他务必以收回伊犁为最高原则,而没有考虑到其他有关的问题。为了能尽快地收回伊犁,她授崇厚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官衔,让他以全权大使的名义,以便行事。
当时有人反对崇厚去谈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权行事的权力,翰林院侍讲张佩伦等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重大问题必须详细研究,才能做出决策,而崇厚迫于压力,单独决定,出卖国家利益,岂不丧权辱国?
张佩伦建议崇厚先到新疆,了解情况,与左宗棠商定对策,然后从陆路去俄国谈判,也可缩短行程。
然而他并不理睬这些建议, 而是一意孤行, 带领30多名随从,从上海出发,乘坐外国轮船经过香港、西贡、新加坡、地中海,登陆法国马赛,旅游法国的巴黎和德国的柏林,然后才去俄国的彼得堡。
由于崇厚旅游各国而耽延了时间,失去了谈判的良好机会。
等他到了俄国的谈判地点时,巴尔干战争已结束。俄国虽然打胜了,但由于英国和奥斯帝国的干涉,俄国并没有得到领土和预定的权益,非常恼火,大有失之东欧而求之中亚的欲望,所以对崇厚非常冷淡。
俄国不想通过谈判归还伊犁, 便指使柏克胡里和邢飞虎在新疆西部边境进兵骚扰,以武力给清廷施加压力,想借口边境得不到安全保障而拖延归还伊犁的时间,取消谈判。
然而,当柏克胡里和邢飞虎的窜扰部队刚一越过边境,立即就被左宗棠的军队击毙了,并活捉了一些残兵败将,作为舌头和人证,让他们供出俄国指使他们进犯边境的证词。
左宗棠把他们押起来作为人证, 又把他们的画押供词连同他写的报告传递到慈禧手中, 慈禧看后认为左宗棠的提议很有震慑力。
左宗棠在报告中揭露了俄国企图取消谈判的阴谋, 唆使柏克胡里和邢飞虎骚扰边境,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严正声明如果胆敢取消谈判,西征军立即进兵伊犁,以武力收复伊犁。
左宗棠建议慈禧可把敌兵的画押供词连同他的严正声明一同送给俄国政府,并向他们提出强烈的抗议。
慈禧经过研究,决定采纳左宗棠的建议,通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向俄国外交部送交了左宗棠的严正声明和敌兵的供词。并以清廷的名义向俄国政府提出严厉的抗议。
俄国政府看到这些文件,感到很被动,如果清朝政府公诸于世,俄国势必会遭到各国的谴责,对他们很不利。另外他们看到左宗棠确实大兵压境,大有不收复伊犁誓不罢休的气魄和勇气。
他们也从犯境而败的教训中领教了左宗棠的厉害。所以,他们胆怯了,不得不坐下来进行谈判。
他们并不甘心归还伊犁, 又调回驻中国的公使布策一同商量对策。因为布策熟悉中国的情况,也很了解清廷的决策机构。
所以,他们调回布策研究如何进行谈判的事宜。
在俄国外交部的议事大厅里,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上面放着饮料和水果以及烟灰缸。在首席坐位上端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高个头的军人,脸上毫无表情,显得很冷傲,他就是俄国亲王、首相兼外交大臣巴哈洛夫。从他以下,按官职的大小依次序坐着俄国代理外交大臣格尔斯、俄国外交部顾问尼尔托夫、俄国军队参谋总长伊瓦诺夫、俄国海军中将华西里列维奇、俄驻伊犁军队上校司令柯尔克夫斯基、俄国驻中国公使布策等十多人。
俄国亲王、首相兼外交大臣首先以不容抗拒的口气说:“皇帝陛下很重视这次谈判,指示我们明确地掌握住这一点:名为归还伊犁,实为控制伊犁要塞,达到随时随地可以攻战的目的。各位一定要记住这个方案, 围绕这个原则, 进行有利于我们的谈判。各位可以发表看法和意见了。”
于是, 在坐的各位决策人物本着沙皇的旨意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大意如下:在左宗棠做好军事部署的情况下打仗是不明智的,必须等待机会,等左宗棠松懈下来,或者离去后再伺机进兵,复占伊犁。
必须软硬兼施,让崇厚按沙皇的意志屈服,在压力下按沙皇的意图签订条约。为此,他们商量后,让代理外交大臣格尔斯和布策具体设置圈套,把崇厚套进去,达到沙皇的目的。
在圣彼得堡的一座别墅里, 崇厚和他的家人以及随从都被软禁了。无论看守或者侍女们一律都对他们表示讨厌,并不断地予以痛斥,像对待囚犯一样。
伙食也很差,而且时断时续,仿佛要把他们饿死。他们感到很可怕,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只有崇厚最清楚,因为他在俄国政府起草好的条约上没有签字,所以,人家翻脸了。
几个月过去了, 崇厚和他的家人以及随从们被虐待得实在受不了了,他们都被饿得皮包骨头了,大家都怕这样下去会被饿死。他们想跟外界联系,但被严密看守着,不准出去,也不准跟任何外界的人通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