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第11页。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11页。
[4]《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55、494页。
[5]戈尔巴乔夫:《未来世界与社会主义》,载戈尔巴乔夫、勃兰特等著《未来的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第21页。
[6]《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第80页。
[7]《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第99页。
[8]《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89页。
[9]《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0页。
[10]〔美〕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第169页。
[1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第34页。
[1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3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5、284页。
[14]《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358页。
[15]《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7年印,第84、85页。
[16]《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7年印,第95页。
[17]《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1997年印,第96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47页。
[19]《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39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64、365页。
[21]《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75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82页。
[2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273、274页。
[2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47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4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14页。
[27]《对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79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5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11页。
[30]《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第249页。
[31]《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第278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628、629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64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489、490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86、293页。
[36]《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413页。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73页。
[3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67页。
[39]《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33页。
[4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11页。
[4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149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39页。
[43]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真理报》,1988年7月3日。
[44]戈尔巴乔夫:《在立陶宛的讲话》,《真理报》,1990年1月11日。
[45]苏共中央向二十八大提出的行动纲领草案:《走向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通过。
[46]《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320、322页。
[47]《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第108页。
[4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25页。
[4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第572页。
[5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91页。
[51]《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209页。
[5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第35页。
[53]戈尔巴乔夫:《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变革》,《真理报》,1989年12月26日。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
[5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70页。
[5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41、45页。
[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95、297、301、303、304页。
[58]见《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59]从他的具体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从经济上说的,即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
[6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64、165页。
[6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73页。
[6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第1364页。
[63]《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600、601页。
[6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76页。
[6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240页。
[6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12页。
[6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11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25页。
[69]《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