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正好,不负韶华:励志系列-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2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把话说得绝对,你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对方周旋。这如同在战场上一样,留有余地就可进可退,无论在何时都会立于不败之地。说话也同样如此,如果你不懂得给自己留点儿余地,而是把话说得很满,这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比如没把握的事情要答应人家,可以说“我试试看吧”或“我尽量帮你”,不要说“包在我身上”“一定能办妥”。这样你如果尽力了但是又没办好,你自己也有退路。毕竟你没有向人保证你能成功。

    特别是和领导相处的时候,上司将此事交给你去办,你不加思索地拍着胸脯。高昂着头回答说:“绝对没问题,就请你放心吧,这些工作我在三天之内肯定搞定。”然而,过了三天,领导并没有见到他想要的结果,肯定会去问你进度如何,这时你如果不好意思地说:“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那么事后,虽然领导给你延长了完成任务的时间,但他内心一定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你言而无信,不值得信赖。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是个足够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回答他人的讯问时,都非常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大概、尽量、也许、考虑、研究、评估、征询各方意见等,很显然,这些字眼都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但能给自己留有余地。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会很尴尬的。

    即使对方再讨厌,你也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情断义绝”、“誓不两立”之类的过激的话,除非有深仇大恨。不管谁对谁错,最好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狭路相逢还有个说话的“面子”。

    不说过于绝对的话,这样做其实并不是仅仅为别人考虑、对别人有益的,更是为自己考虑、对自己有益的。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

    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就像前面的故事一样,刘刚和李强刚开始是同事,三个月后,李强就成了刘刚的上司。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用不了“十年”就可能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人们相互间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把话说得太绝对,将来一旦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就难有回旋的余地了。

    因此,我们一定要谨记:说话不说绝对的话,给掌控留有可供周旋的余地,才能让之间收放自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说话时,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

    如果你能够了解人们的自尊心,能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以对方的眼光来观察问题。那么,你的谈话就充满真诚,就能打动人心。

    一个真正会说话的人,在和朋友聊天时,他一定能让你感受到他的真诚。

    “真诚”,也许当你看到这两个字后,就会马上发出感慨——“我对别人太真诚了,也没有看到别人对我多真诚。”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反应。越是在乎得多,做人办事就会觉得束手束脚。只要记住一条: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了。而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大家自然就会在心里形成一个印象:这个人很真诚,让他办事放心。

    日本有一位十分有名气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叫田中义一,他极善于利用人们的亲近心理,营造温馨的交际环境,来取得预期的交际效果。有一次,他到北海道进行政治游览,有位穿着考究看起来很像当地知名人士的男子走出欢迎行列向他表示问候。田中义一急忙走上前去,紧紧握住那人的双手,十分热情地说道:“啊,您辛苦了。令尊还好吗?”那个男子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田中义一的政治游说也因此大获成功。事后,田中义一的随从对主人的亲密举动十分不解,忍不住问道:“那人是谁?”田中义一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怎么知道,但谁都有父亲吧!”

    田中义一的交际成功,无疑在于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交际切入点,真诚地与这位男子迅速建立了亲情意识,使男子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真诚而又和蔼可亲的人,从而在心理上对田中义一产生了认同感。

    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了人际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

    讲得最顺畅的演讲也不能说不是好的演讲。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演讲虽然流畅优美,但是如果少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很美丽但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演讲者首先应想到的是如何把你的真诚注入演讲之中,如何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只有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够充分地沟通和共鸣。

    迈克是一个平凡的业务员,干了十几年的推销工作后,突然对长期以来的强颜欢笑、编造假话、吹嘘商品等招揽顾客的做法感到十分厌恶。他觉得这是生活上的一种压力,为了要摆脱这种压力,他决定要对人无所欺。因此,他下定决心今后要向顾客“讲真话”,即使被解雇也在所不惜。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再去工作,迈克觉得心情轻松多了。

    这一天,有一个顾客光顾,顾客对迈克说:“我想买一种可自由折叠、调节高度的桌子。”于是,迈克搬来了桌子,如实地向顾客介绍道:“老实说,这种桌子不怎么好,我们常常接受退货。”

    “啊!是吗?可是到处都看得到这种桌子,我看它挺实用的。”

    “也许是。不过据我所知,这种桌子不见得能升降自如。没错,款式新,但结构有毛病,如我向您隐瞒它的缺点,就等于是在欺骗您。”

    “结构有毛病?”客人追问了一句。

    “是的。它的结构过于复杂,过于精巧,结果反倒不够简便。”说着,迈克走近桌子,用脚去蹬脚板。本来,这要像踩离合器踏板,得轻轻地踩,他却一脚狠地踏上去,桌面突然往上撑起,差点儿撞到了那位顾客的下巴。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被吓了一跳的客人反而笑了起来,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很好。不过,我还得仔细看看。”

    “没关系,买东西不精心挑选是会吃亏的。”

    “好极了!”客人听完解说十分开心,也出乎意料地表示他想要买下这张桌子,并且要马上取货。顾客一走,迈克受到了主管的严厉训斥,并被告知他被“炒鱿鱼”了。

    正当迈克办理辞退手续准备回家时,突然来了一群人,走进这家商店,争着、喊着要看多用桌,一下就买走几十张桌子,说他们是刚才那位买桌子的客人介绍来的。就这样,店里成交了一笔很大的买卖。

    这件事惊动了经理。结果,迈克不仅没有被辞退,还被提升为主管。迈克并没有滔滔不绝地吹嘘产品,但是却获得了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在于他能为顾客着想,关心顾客的利益,从而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说话,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过程。因此,提高自己的说话信心,增添自己的说话魅力,不全在于说话者本人能否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在于你所表达的思想、信息能否为听众所接受并产生共鸣。也就是说,要把话说好,关键在于说的话能否拨动听者的心弦。

    在生活中,有的人长篇大论或慷慨激昂,可就是打不起听者的精神;而有的人虽寥寥几语,却掷地有声,产生魔力。何故?因为后者了解人们的自尊心,能设身处地地站到对方的立场上,以对方的眼光来观察问题。因此,他们的谈话充满真诚,很能打动人心。

    你对别人好奇,别人才会对你好奇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往往千方百计地想使别人注意到他自己,可是到了最后非常令人失望,因为他不会关心别人,他所关心的只是他自己。

    有一些人害怕与陌生人接触,“不知道怎样开口”、“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说”,这可以说是一种通病。好比在聚会上我们想不到有什么风趣或者是言之有物的话可说;去找工作的时候拼命地想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却紧张得结结巴巴不知在说些什么。事实上,与人初识,内心都会产生七上八下的现象,不知道应该从何说出。

    其实,懂得如何去跟陌生人无拘无束地结识,能够让你拥有很多的好朋友,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

    一位资深的记者谈及从前往返于世界各地的经验时说:“与陌生人说话,就好比你在不停地打开礼物,刚开始你完全不知道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一脸惊喜的样子。而陌生人之所以引人入胜,就取决于我们对他们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

    他还讲了自己的一些经历:

    他在新奥尔良遇见一位修女,看她的表面温文尔雅,不问世事。可后来却发现她的工作原来是协助粗野的年轻释囚重新做人。这些释囚背后,都有一段或者是无数段的与众不同的故事,谁都不会想到,看起来如宁静海的修女心灵中,竟然背负了那么多人坎坷的人生。是她的人生平静?抑或是你的人生平静?是她的人生多彩?抑或是你的人生多姿?与众不同的就是价值之所在。

    他还在加拿大火车上遇到过一位老妇人,老妇人说自己正往北极圈内的一个村庄赶去,为什么呢?因为她听说那里可以见到北极熊在街上行走。

    在埃及帝王谷,一个计程车司机还招待他到没铺地板的家里喝茶。这些谈话,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与他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往往千方百计地想使别人注意到他自己,可是到了最后非常令人失望,因为他不会关心别人,他所关心的只是他自己。所以,以对方作为谈话的开端,会令他人产生好感。赞美陌生人的一句话:“你的衣服色泽搭配得真好”,“你的发型很流行”,就能使对方快乐,从而缓和彼此的生疏。或许,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开口说这些,不过我们可以说:“你看的那本书我也很喜欢看”、“我看到你走过那家便利店,我想……”

    许多难忘的谈话也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交谈的。比如问别人:“你每一天的工作情况怎么样?”往往人们都会非常热心地回答。而对较内向、看来羞怯的人,不妨多发问,帮助他们把话题继续延续下去。

    谈话投机,有一半要靠倾听。倾听也是一种艺术,不倾听别人的谈话就不能真正地交谈。在与刚熟识的人说话的时候,应该看着他,还要对他所讲的话题做出反应,以此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如此一来,倾听即成为一个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动作,从而不断地更进一步探索。

    有效的沟通——有异于无聊的闲谈,最终的目的在于互相了解对方。许多的人都没有办法在别人的脑海里留下良好的印象,只因为他们不能专心倾听对方的谈话,只是一味思考自己下一句该说些什么。其实,一个健谈的人同时也是个耐心的倾听者。所以,假如希望他人喜欢你,你一定要做一个有耐心的听众,鼓励别人畅所欲言是最大的秘密。

    如果你发现陌生人在和你谈话的时候眼神很稳定地凝视着你,不要感觉到很不好意思而退缩。你可以试着往思想性的主题去交谈,因为这样的人对抽象的思考非常感兴趣。要是在抽象的思考这方面你比较弱,你不妨来提这方面的问题,让他来教你,则彼此都会非常满意的。

    你对别人产生好奇心,别人也对你产生好奇心;你可以增加他的生活情趣,他也可以增加你的生活情趣。不过,假如只由对方畅所欲言,而自己吝于付出,这样就无法达到双向沟通的目的。有的人觉得自己害羞或者是平淡无奇,他们一般都会这样地说:“我们这些人没有什么值得谈的事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与他人一起分享的趣事。许多人会因为自己与别人的见解不同而羞于表达。但是正因为有这种不同,人生才能成为一个大戏台。假如我们彼此坦诚相待的话,在交谈的过程中就会很投机。我们需要陌生人的刺激——一个跟我们不同、暂时是个谜的人。

    除了这些之外,与陌生人见面多少对你会有一定的影响。彼此心灵相通,意气相投,或许在你的生命里他将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的说话高手

    示弱就是一种扬人之长揭己所短的语言技巧,目的是使交易重心不偏不倚,或使对方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达到目的。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迈特,他对各种汽车的性能和特点都非常了解。本来,这对他推销是极有好处的,但遗憾的是他喜欢争辩。

    当客户过于挑剔时,他总要和顾客进行一番唇枪舌战的嘴皮战,常常令顾客哑口无言。事后,他还不无得意地说:“我令这些家伙大败而归。”可经理批评他:“在舌战中你越胜利你就越失职,因为你会得罪顾客,结果你什么也卖不出去。”

    后来,迈特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开始逐渐变得谦虚多了。

    有一次,他去推销怀特牌汽车,一位顾客傲慢地说:“什么,怀特?可我喜欢的是胡雪牌汽车。你送我都不要!”

    迈特听了,微微一笑:“你说得对,胡雪牌汽车确实好,这个厂设备精良,技术也很棒。既然你是位行家,那咱们改天来讨论怀特牌汽车怎么样?希望先生能多多指教。”于是,两个人开始了海阔天空式的讨论。迈特借这个机会大力宣扬了一番怀特牌汽车的优点,终于做成了生意。

    为何迈特以前争强好胜却遭到批评,而后来不再和顾客争辩反而成了模范推销员呢?在这里,他掌握了一项重要原则,那就是:在和别人聊天时要懂得示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