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妥协,如果不懂得屈伸,只知道遇到分歧就失去理智和风度,只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人生的路越走越坎坷。
大家都知道喜鹊有一手筑巢的绝活。它筑的巢坚实、温暖又漂亮。
在一个狂风呼啸的冬日,喜鹊的巢被暴风吹落在地,摔坏了。好心的麻雀邀喜鹊一家住在农夫的草垛里,可喜鹊毫不领情,嫌草垛丑陋、肮脏。最后,喜鹊被冻死在寒风中。
喜鹊的悲剧令人深思。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顺利,在逆境中要学会“能屈能伸”的道理,这也是一个人成功的要素。
不懂得屈伸的人,往往是由于他们太固执,认为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怎么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弯下我尊贵的腰呢?在困境面前不低头没错。不过,如果不论什么事情你总是固执己见,那再容易解决的问题,对你来说,都会比登天还难。结果是你的腰保住了你的尊严,你的头却被撞得鲜血直流。只有能屈能伸的人才称得上是大丈夫。
一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年轻气盛,每当和同事或朋友之间发生一些分歧,就从此争执不下,最后决裂时恶狠狠地说:“从今以后,咱们一刀两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或者气呼呼地说:“谁怕谁啊,没有你地球照样转!”
其实,这是非常幼稚而又冲动的行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人际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妥协,如果不懂得屈伸,只知道遇到分歧就失去理智和风度,只会让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人生的路越走越坎坷。
清代中期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据说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待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这个故事体现的是一种胸怀,体现出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懂得屈伸。如果不懂得屈伸,两家最后只能闹得越来越僵,谁都过不好日子。
《史记》有句话:“非大贤人,不知退让。”范仲淹说:“贵退让而黜骄盈,得天道益谦之义。”这其中“让”的,就是“屈”的意思。
生活中,懂得屈伸能够使生活变得丰富而有趣,使生活和谐而又欢乐。但是,很多人学不会放下,做不到豁达。他们总觉得自己曾经如何辉煌,如何成功。现在要他们“屈下身子”,可谓难上加难。
中国有句古语:“好汉不提当年勇。”一个总留恋当年“勇”的人,自然称不上“好汉”,也不会有更大的作为。可以想象,一个总是留恋曾经的辉煌的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只会越来越悲观,越来越怨天尤人。本来心情就低落,一味地抱怨,无疑是雪上加霜。有些人可能曾经飞黄腾达,也许他们很富有,也许他们心气很高,总之,他们对于那些看似卑微的事情总是怀着偏见,认为做这些事会被别人看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又怎能学会“屈伸”呢?
当我们面对逆境时,如果我们能做到能屈能伸,就能顺利地通过困境之门,原本如同大山一般的困难也会变得一马平川。
所以要想让你的人生道路顺畅通达,要证明你是一块赤金,那你就要能屈能伸,坦然接受现实,而不是悲观地抱怨,抱怨只会让你的内心更痛苦,生活更糟糕。
【第八章 把握内心,别让它改变了你的节奏】
1.控制了情绪,就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控制并不是讲我们要一味地压抑我们的真实情绪,因为单纯的压制会引起负面因素的积累,一旦爆发后果更不堪设想。而应该像林肯那样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采取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疏导情绪。
人不会没有情绪,就如同人不会没有影子一样。但是情绪伴随人,并不是像影子那样默默地跟着,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情绪积极时,行为也积极;情绪消极时,行为也跟着消极。
甚至,如果你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它就会让你的行为变得异常,让你的行为失控。例如,最有耐心的教师,在遇到特别不顺心的事情时,可能会变得烦躁,对学生不耐烦。一个本来爱说爱笑、善于交际的人,如果被巨大的悲痛、忧伤所压抑,也会变得郁郁寡欢,性情孤僻。至于冷漠、嫉妒、自大、自卑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交往,让你的人生失控。而一旦你学会了控制的自己的情绪,就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在一次美国大学生的橄榄球赛上,夏威夷大学队与怀俄明大学队对抗。到中场时,夏大队惨败,比分为0:22,几乎溃不成军。夏大队球员进入休息室后很是沮丧。
夏威夷大学队的教练狄克·屠迈看着队员们垂头丧气的样子,心想,除非调整他们颓丧的情绪,否则,照这样的情形打下去,很可能失败。因为如果所有队员全都泄气了,又怎么可能赢得比赛呢?
这时,屠迈教练拿出一张海报,上面贴满了多年来他搜集的剪报文章,每一篇都是从落后到扭转败局、最后赢得胜利的故事。球员们看过这些报道后,屠迈教练决定一点一滴地帮助他们重建信心——相信必能扭转颓丧的情绪,焕发他们的斗志。
下半场,夏威夷大学的队员不再沮丧,而是个个犹如猛虎下山,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让怀俄明大学队一分未得,终场以27:22获胜。
夏威夷大学队获胜的根本原因是队员在屠迈教练的帮助下,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由原来的沮丧变成高昂,由垂头丧气变成信心百倍,从而一举扭转了败局。
我们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的情绪也如同变化万千的气候,也是在不停变化的。当你的情绪处于进取的状态时,自信、快乐、兴奋让你的能力源源不断地涌进;当你的情绪处于低落期时,沮丧、恐惧、悲伤、烦躁使你浑身无力。
生活中有很多因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而留下人生遗憾的人:他们有的是因为工作中的稍微不如意而与上级顶撞丢掉饭碗,有的是因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失恋引发的消沉情绪而自甘堕落,还有的是因为情绪变化无常而受到同事冷遇。
负面情绪的引发原因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无法良好控制情绪而使得自己受到很大的伤害和损失。
情绪失控已经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有意识地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大部分人都是让情绪控制自己。如果一个人能随意地进入生龙活虎的状态——乐观、自信、兴奋、充满活力,那该多好啊!这样,你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也就控制了局势,就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一天,美国前陆军部长斯坦顿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林肯高声叫好:“对了,对了,要的就是这样,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干什么?”
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说:“寄出去呀。”
林肯大声说:“不要胡闹了!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写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这是林肯在教育下属如何管理自己情绪的故事,情绪的存在是正常的,我这里说的控制并不是讲我们要一味地压抑我们的真实情绪,因为单纯的压制会引起负面因素的积累,一旦爆发后果更不堪设想。而应该像林肯那样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采取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疏导情绪。
每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操控能力或许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平时加以训练,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和形成的。
英国伟大的政治家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因此,只有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
2.为了身体,也应该让自己静下来
坏情绪不仅影响心情,还影响身体。经常生气的人,会在身体上留下不同的痕迹。从外表看,脾气火爆、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秃顶,严重的还会使头顶变尖……
人们常说:“人要活得棒,全靠精神扛”“笑一笑,十年少”。从医学的角度看来,这些话不无道理。一个人如果经常情绪不好,那么,不只是心情烦躁,就连身体也会受到伤害。
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坏情绪对人体是有害的。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把一只猴子放在笼子里,将其双脚绑在铜条上,然后给铜条通电。通电后猴子很痛苦,但下肢被绑住了,跑不掉。它挣扎,上肢乱抓,但抓别的地方都不管用。旁边有一个弹簧拉手,是一个电源开关,经过几次偶然拉动,它就知道一拉开关就不痛苦了,也就是建立了一个条件反射。
在此基础上,再给这只猴子建立一个二级条件反射。
在它的前方亮一盏红灯,红灯是一个新异刺激,所有哺乳动物对新异刺激的本能反应是“探究反射”。红灯是一个中性刺激,无利无害,可是把这个红灯和电击结合起来,它就有意义了。红灯亮后过几秒钟电就来了,猴子就要拉开关。用不了几次,猴子就知道红灯一亮,一拉开关就可以避免痛苦了。所以,只要红灯一亮,还不等来电,它就拉开关了。这是一个二级条件反射。
上述条件反射建立之后,预备实验就算完成了,下边开始正式实验。
在它的旁边再放一只猴子,每天把这两只猴子放在同一个笼子里边六个小时,让猴子也体会体会我们人类上班是个什么滋味。第一只猴子一进到笼子里边就会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盯着红灯,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忽,红灯一亮赶紧拉开关。但红灯不停地亮,第一只猴子非常紧张,忙得不亦乐乎。而旁边那只猴子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它不知道红灯的含义,只是觉得好玩,在那儿看热闹,无所事事。这个实验只做了二十多天,第一只猴子就死掉了。
这两只猴子一只是实验猴,另一只是对照猴。它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严格匹配的,种族、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完全相同。而且在进行实验之前都做了严格的检查,证明是两只完全健康的猴子。它们在笼子外边时的生活条件也一样,吃喝拉撒睡都在一起。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第一只猴子很快死亡的呢?
科学家发现,它死于严重的消化道溃疡。但是实验之前体检时,它没有任何病,就是说它的溃疡病是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天内新得的。为什么这只猴子得了溃疡,而另一只猴子没有?别的条件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每天在笼子里的六个小时,第一只猴子要工作,它的责任重,压力大,精神紧张,总担惊受怕,它的消化液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了,所以就会得溃疡。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心理学实验。也就是说,人们得病不只是由生物学因素导致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同样能使人得病。
坏情绪不仅影响心情,还影响身体。经常受坏情绪困扰的人,会在身体上留下不同的痕迹。从外表看,脾气火爆、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秃顶,严重的还会使头顶变尖;程度轻点的,则会在额头两侧形成双尖的M形微秃。爱生气的人容易长色斑,而且脑细胞衰老明显加快。
受坏情绪困扰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发病率是普通人的三倍;情绪失控就容易出现脑中风,概率约是平常时的二倍。
一个权威的调查组织统计:好情绪的人,约有67%会在早晨以愉快的心情起床;与之相反,坏情绪的人,只有33%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生活中,常常有些人因为一件小事、一次意外的打击而引得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或烦躁焦虑、心灰意冷,究其原因,就是人的情绪“受了重伤”。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安全安静的状态。”这个安全安静的内涵,对于人来讲,就是要有一个平衡和谐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一个好的情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