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巫尸-第9章 南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的新同事,还在实习期,这一次顺道带他出来长长见识!”

    忧郁男面对麻子道士近似于审讯的语调,他不仅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惧怕,脸上反而涌现了一种似笑非笑的神情:“无量兄如此行色匆匆,这是要去哪?三更将至,南华真人此次发出的请帖都落实了吗?”

    “除了青城山以外,掌门师伯这次邀请的贵宾都已经到齐了。”

    麻子道士虽然立即回应了忧郁男的询问,但是他的眼神却始终游离在仇人的身上:“刚才古越崖那边发生了震动,师父派我速去查探一番。说来还真是凑巧,刚一出谷就碰到了你们两个。不知虚名兄这一路走来,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又或者,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没有?”

    “没有!”

    忧郁男的回答坠地有声。

    “既然如此,那无量就不耽误虚名兄的行程了!”麻子道士往山谷外刚跑了十几步,突然又撇过头沉声道:“三清谷周围十里都已经进入一级警戒,虚名兄的这位新同事最好不要乱跑,以免再造成误伤!”

    “这道士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望着渐渐消失在月光下的背影,仇人无奈道。

    “这里是龙虎山的禁地,擅闯者格杀勿论。等一下你务必跟紧我,尽量不要说话,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你是HuN考古研究所的实习生。只要是有关考古方面的问题,你最好一律以‘初出茅庐’为托辞立即搪塞掉。”这一次,忧郁男的语调明显带着两分斩钉截铁之气。

    “我能不能现在就走?”

    仇人觉得既然此地不宜久留,那还是赶紧离开的好。

    “没有龙虎山的内门弟子带路,没有人可以从‘三清谷’走出去。”忧郁男迈开脚步,率先走入了那片虚无缥缈的云雾之中:“这周围隐藏的奇门遁甲,历经龙虎山数十代高人的锤炼,如今早已变成了迷魂幻影的铜墙铁壁。一旦身陷其中,不是被折磨得精疲力竭而死,就是被逼迫成疯癫狂人而亡。”

    “那要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带路的道士?”

    经过之前山洞里的一系列曲折离奇,仇人竟然没有去质疑忧郁男的这番话。

    “我此行是受邀而来,喝完茶之后自然有人会恭送我们离开。”忧郁男停顿了片刻,然后叮嘱道:“记住,此次‘秋风扫落叶’是由龙虎山的掌门‘南华真人’召集和主持的。受邀之人,既有十一省考古研究所的代表,也有‘南宗’各门各派的精英。所以,等一下见了面,你凡事都要以‘HuN’自居。”

    “这个‘南宗’是什么东西?你们是不是在搞非法集会?”

    仇人只知道南拳和北腿,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什么‘南宗’。

    “道教传承到今天,分成了‘南宗正一道’和‘北宗全真道’两脉。南宗正一道主要包括龙虎山、武当山、青城山和齐云山;而北宗全真道则主要包括重阳宫、永乐殿和白云观;因此江湖上有‘南四山、北三观’之说。当然,在‘南四山’和‘北三观’之外还有很多的小门小派,但那些都只是正一道和全真道的分支,门庭单薄势力微弱,因此不能算作道教的正统行列。”忧郁男解释道。

    “道教啊?那不就是张道陵的家传祖业?”

    作为中华名族土生土长的宗教,仇人当然略知一二。

    “张道陵只是一个世俗界的教祖而已!”

    说起张天师,忧郁男的语调竟然携带着一丝轻薄之意。

    事实上,张道陵所创立的道教仅仅是把道学从天上带入了人间,使得原本只有求仙之士才能修行的神术逐渐在普通百姓之中开花结果。也就是说,自东汉以来,神州大地所涌现出的众多道门派系——不管是经典派还是符箓派,无论是丹鼎派还是占卦派,它们都只是道学方术世俗化的产物罢了。

    如今的道教之所以分为南北两宗,也正是因为世俗理念存有差异的缘故。

    南宗的正一道,由第三十五代张天师于宋嘉熙三年创立。正一道奉张道陵为首领,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正一派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不必出家,而且不分住观与散居,戴庄子巾。

    如果说南宗追求以心悟道,那么北宗就讲求以身入道!

    北宗的全真道,由王重阳于北宋末年在ShanX终南山所创。全真道继承了钟离权和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提倡三教合一,认为儒道释的核心都是‘道’。参研《孝经》、《道德经》和《般若心经》,实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全真派道士满发,戴混元巾,追求苦己利人和利人利己。

    “嘿!你们到底是不是在搞非法集会啊?”

    仇人的大喊并没有再让忧郁男停留片刻,周遭缠缠绵绵分分合合的迷雾很快就掩盖了他的身影。寂静的天地,清凉的秋夜,仇人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无人的仙境:无人,让他感到害怕;仙境,使他心生梦幻。沉思半响,害怕最终把仇人从梦幻中拉了出来,他心头一狠眉头一皱,随即便大步向前走去。

    ※※※※※※※※

    龙虎山,三清谷。

    三清谷位于天师府的后山,自古以来都是龙虎山的禁地。天师府如今已经变成了络绎不绝的旅游胜地,而三清谷却仍旧处在不为人知的江湖阴影里。天师府的安危,由龙虎山的外门弟子负责。而三清谷的周围,因设置有‘奇门遁甲’和‘太乙神数’两重防护网,非内门弟子不可涉足雷池半步。

    这个与世隔绝的仙境险地,今晚三更时分却是门庭大开!

    悬崖峭壁上青光熠熠,纵深谷底中芳草凄凄;清朗夜空下明月烁烁,九丈山谷内迷雾袅袅。从南往北,徒步百丈,有一个‘乱石迷魂阵’;越阵而过,再行百丈,有一个‘杨桐婆娑影’;穿影而过,往前百丈,一个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三清道观’便映入眼眶。

    一半屋檐一半石壁,一条阶梯一夫当关!

    三清道观分为左、中、右三殿,左为玉清殿,右为上清殿,而中间大殿则名曰太清。

    此时此刻的太清殿,当真是仙雾缭绕檀香缥缈。不过站在西南角的仇人,却无心去体会这仙道之气——他仍旧沉浸在刚才那一路的匪夷所思之中。要不是亲身经历,仇人绝对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存在有那么神奇的阵法。几块破石头,几棵杨桐树,不仅可以令人失神往返,而且还能使人心智凌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人的智慧,还当真是高深莫测诡异神奇!

    太清殿内,烛影交错光线充足。在太清宝殿的正北方,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清神位。在庄严神位之前,端坐着三位白须银袍道长。在三位道长的正前方,摆放着一张白栎长桌。在白栎长桌的东西两侧,各有两张檀木大椅。

    四张檀木椅上,只有东侧下方的那一张空无人坐。

    端坐在东侧上方的,正是武当山的‘空明道长’;端坐在西侧上方的,则是齐云山的‘清平道长’;端坐在西侧下方的,便是考古研究所的‘纪虚名’。至于北面正中间的那位白须银袍道长,他正是龙虎山的掌门‘南华真人’。而端坐在南华真人左右两侧的,则是他的两位师弟:冲虚真人和洞灵真人。

    南宗四山,只差青城山的‘亢妙道长’还未赶来了。

    ——————————————————————————————————————————

    都市玄幻,东方韵味,悬疑探险,激情上演,求推荐收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