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猎帮-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杨文龙搜集。

    [2]爬犁又叫“扒犁”、“扒杆”,民间称冰雪上的车子。一般用牛拉马拖,《吉林地志》记载:“满清未兴以前,在东海三部之东北,而与渥集部紧相连接者,则清纪概以使犬、使鹿别之。”

    [3]清政府全国设五大皇家围场:京畿永定门外南苑围场;热河木兰围场;东北盛京围场;吉林围场;索岳尔济围场。规模最大为盛京围场有一百零五围。

    [4]趟子活儿细分为:套子活、棍子活、网子活、夹子活、笼子活、铁子活、圈子活、药子活、窖子活。

    [5]猎帮组织人员分工:炮头——围帮的首领。指挥一切行动。贴炮——即二炮头。

    [6]猎人炮手分三种:硬炮手,墙头子硬,百发百中;软炮手枪法较打硬(击中要害)的硬炮手次之;半拉枪,初级枪手。

    [7]篝火。

    [8]诗人金朝觐曾写诗赞乌拉草:“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履觉春寒。山中踟蹰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几处芊眼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还有一首写道:“参以寿富人,贫者不获餐。貂以荣贵人,贱者不敢冠。

    [9]围帮人数要单数,即三人、五人、七人、九人……几十人的大围帮,也要单数。这是狩猎中讨口彩,讨吉利。

    [10]迷信说法,雷劈枣木,又称“雷劈木、辟邪木”,是道家法术中至高无上的神木。雷击枣木制作法器可祈晴祷雨,统摄三界,遣召鬼神,斩妖除邪,差遣符吏,炼度亡魂,发送野鬼,印敕符绿,镇宅护身,治疗疾病,扫除瘟疫等。

    [11]捕猎用具。

    [12]骡子是一种动物,有雌雄之分,但是没有生育的能力,它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

    [13]儿童一种群体游戏,多人靠墙站,朝中间挤,并口说歌谣:“挤香油,挤香油,挤出香油卖香油。”谁被挤出谁是熊包。

    [14]东北山区的一种人的称呼,冬狗剩儿又叫洞狗剩儿。胡东林著《野猪王》一书解:老冻狗剩儿是当地人对光棍一人隐居深山,靠打猎、挖药材自食其力谋生的人的称呼。

    [15]豺俗名:豺狗,野狗,红豺狗,柴狗,赤狗,马狼,紫豺,彪狗,神狗,马彪,马将爷,掏狗、红豺、斑狗、棒子狗、扒狗、绿衣、马彪、赤毛狼等称谓。

    [16]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雪的药用价值:“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三江民间,人们常用冬天储存的雪水搽痱子,效果颇佳。雪水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良效。

    [17]这是清代一支行围的满语民歌。其歌词大意是:打猎的英雄啊,哨鹿围场去围猎呀,赶仗呀,围猎呀,锥山上去围猎呀,跳着舞,赶仗围猎哟!

    [18]指社会上杂七杂八、不正经的人。也说成驴马烂子。

    [19]小孩拉屎弄得哪儿都是,也说成打巴巴溺。在此指瞎胡闹、打搅混的意思。

    [20]旧时没有玻璃,马灯罩是全部铁皮外壳。用时将铁皮窗子打开照明。

    [21]其原理为:在将弹头磨出一个小的斜面后,弹头围绕其轴心的质量发生变化,出膛后,不会极其稳定的围绕其轴心旋转,而是边摆动边旋转。当弹头遇到人体等明显的阻力时,由于斜面的存在,以及此前弹头就不是处于稳定旋转的状态,会横向翻滚,像绞肉机一样搅动,扩大创伤面积,更可能造成致命伤。

    [22]狼咬死羊后,将其甩到背上驮走,俗称背羊。如果是猎猪,便是口咬住猪耳朵,用尾巴当鞭子抽打,将猪赶走,俗称赶猪。

    [23]鹰科鸟类,矛隼东北亚种的汉语俗称。矛隼是一种猎鹰,分布在北极以及北美洲、亚洲的广大地区,其东北亚种在中国原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满族人的先祖肃慎族人语称其“雄库鲁”,意为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有“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才出一只“海东青”,是肃慎(满族)族系的最高图腾。代表,勇敢、智慧、坚忍、正直、强大、开拓、进取、永远向上、永不放弃的肃慎(满族)精神。

    [24]又称婆婆令、老令,即有关生活经验、为人处世、迷信禁忌方面的一些讲究。

    [25]指猫头鹰、乌鸦、秃鹰,打倒运鸟会带来厄运、败运,不吉祥。

    [26]鲁迅《阿Q正传》中的一段话:吴妈,我想和你困觉……

    [27]妓院术语。指月经期发生性关系。

    [28]早年,东北地区盛产珍珠,珠子粒大、色美、品种纯正,称“东珠”,主要用来给朝廷进贡。应运而生采珠行当。

    [29]歌谣词:坐轿,坐轿,面条腿不许掉。坐轿,坐轿,叫你坐个无底轿。

    [30]酷龙《蒙古族的狩猎习俗》:围猎结束之后,人们开始剥猎物的皮子。这时由打猎头目将头一张连着狐鼻、狐皮和狐肉拎起来,转圈踱着步吟诵以下祝文:蒙蒙烟尘向那边,紫花额头朝这边,茫茫烟雾向那边,直立短耳朝这边。在别人围猎圈之外,在我们围猎圈之内。不分公和母,带着崽子来。杀死的地方堆着二三十,猎取的地方堆着三五十。首尾相连,成群结队,黄羊野兔,不分甥舅,都来投我们罗网!吟诵毕,大家齐声喊“呼列!呼列!”接着,将狐皮鼻和狐皮分开,把狐肉作为献给玛乃汗天神的供品,一刀一刀卸开,并让狐狸嘴咬着尾巴放在高地上……

    [31]此俗见孙树发编著《狩猎风俗》(吉林大学出版社)。

    [32]早年东北林区,采伐工人每逢要伐倒一棵大树,都要“喊山”。根据大树生长的态势确定大树倒下的方向,发出“顺山倒”、“横山倒”,或者“仰山倒”的呼唤,对同伴和可能路过的旁人加以明确禁示。猎人借鉴放木术语,运用到搬运猎兽上。

    [33]锅大体分为两大类:印锅和驮锅。印锅以锅的直径划分大小,驮锅按重量计算,一驮重20市斤,几个锅为一驮。印锅又分为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印,以锅的口径大小而定为几印锅,如大九印锅直径2.6尺(木尺),大八印为2.4尺。

    [34]又称炕琴。其柜分上高矮两节,上节也叫被格套,装被子。下节主要用于装衣服、针线、新做的鞋袜及女红等物件。柜面多涂以红色、褚石色及紫檀色的漆,柜门多画吉祥图案,暗八仙:笛子、葫芦、剑、荷花、扇子、阴阳板、花篮。八音纹:即钟、磬、笙、箫、古琴、埙、鼓、圉八种古代乐器图案,以及佛手、蝙蝠等。

    [35]一搂儿,不挑不拣地卖。也做数量词,多用量树围,例如一搂粗、三搂粗。

    [36]此类歌谣很多,较为典型的一首:满洲国事真新鲜,并村集户砌土圈。扒掉民房无其数,砍掉树木有几万。昔日森林一扫光,今天到处是荒山。集家部落怪事多,男喊女哭苦连天。十冬腊月无处住,眼望旧房泪涟涟,新房木,抹黑烟,大瓦房,露着天。

    [37]也说关东十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捉妖降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38]鱼帮组织名称,依次大把头、二把头、领网的、跟网的(又称小股子)、做饭的。

    [39]比喻承担转嫁而来的灾祸;代人受过。在此指恩仇相抵消。

    [40]把山牲口赶入包围圈,然后紧仗,炮头上枪。

    [41]多数猎帮采用吹牛角号,羊角号,还有吹葫芦的。

    [42]妇女发式。其形先将头发缕在脑后,再在其末端绾成一把,结成一个小团(髻),称垂髻。俗称“疙瘩鬏”。现在农村的一些老年妇女,仍有梳这种垂髻的。

    [43]伪满县级警察机构设置:警察局——警察署(分驻所)——派出所(警防所)。

    [44]日本侵略者为强化对东北军民的镇压,建立伸入社会各角落的“保甲连坐”制度,以一村或相当村为保,以一屯为甲,以10户为一牌。连座就是指一人犯罪,多人受罚。一人犯法,全村所有的人都会被惩罚。

    [45]即身份证件。该手帐为纸质,长14厘米、宽7.5厘米、厚0.3厘米,封面为草绿色帆布包装,正面印有红色的省名,和黑体字“国民手帐””,共有29页。首页上印有“国民训”等5条中日文字的训令,以及发证机关、持证人照片、出生年月日、姓名、籍贯、住所、证号、指纹等。

    [46]一九三三年的春季伪民政部命令吉林省公署在六个月内把人民所有的枪械调查登记,不论在旧政权时代有无枪照,均要附带枪械所有人的相片请登记,由各县警务局发给枪照。

    [47]1941年,东北抗日战争进入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抗日联军领导提出了“保存实力,培养干部,准备进攻,迎接全国抗战胜利”的方针。东北抗日联军陆续进入苏联境内休整。国内仅留几个小分队采取“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寻找时机,主动出击”的斗争方式。

    [48]抗日武装活动区定为匪区,不准居住,半匪区,严格限制居住,须持警察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49]伪满洲国的保甲制度:“是在县市依一定的户数编成保、甲和牌的团体,依靠邻保友爱的团体作为警察的补助机关,保持其团体内的康宁,以防止不断紧急的危害为其主要任务。”保甲制:牌为十户,甲为一村,保为一区。

    [50]庹(读音tǎo)成人伸开两臂,以两只手指尖的测量,约五尺。

    [51]又名绳麻。桑科植物,一年一生草本。线麻纤维整齐,通顺而又细长,强度一般为三十八公斤,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弹性好,易于染色。可用来纺织麻布、帆布、搓绳、编织渔网和造纸。种子称火麻仁,可榨油制作油漆和涂料,还可入药。农家日常用线麻做绳索,纳鞋底等。

    [52]东北民居一般三间,一头开门进人的,称口袋房、筒子房。中间开门的,俗称钱褡子、两头挑。中间屋子通常黑糊糊,多做为厨房,称为“外屋”或者“外屋地”。

    [53]东北民居在墙壁上扣出置放油灯的地方,形状酷似下蛋的鸡窝得名。

    [54]早期布贴画。它所表现的物象、风景具有超现实的空间感。作品从整体到局部既反映了作者情感的起伏与意趣的灵动,又通过与欣赏者的交互作用,产生出物象变化的节奏和音乐般的流动,营造出色象无限丰富的诗性意境,远远超出东、西方现有的绘画语言范畴。

    [55]当年的鹰称作“秋黄”,第二年的鹰称“坡黄”,三年以上的叫“龙棒子”。秋黄最有养的价值,它有耐力动作敏捷。因此它被列为捕获的最佳选择。

    [56]日本在掌控伪满洲国经济时曾利用殖民地经济警察这一特殊统治工具,对东各民族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流传歌谣:“打粳米骂白面,不打不骂是小米饭。”

    [57]行帮盘道主要有语言盘、对话盘、艺人盘、神汉盘、游戏盘、典唇盘、指法盘等等。

    [58]歌谣《阿玛有只小甲昏》,流传吉林敦化一带。填些东西。”

    [59]1938年伪满洲国颁布《米谷管理法》实行粮食配给,不允许中国人吃大米,只有日本人能够吃大米,中国人吃大米白面就是“经济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