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1-《金瓶梅》作者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说《金瓶梅》反映了明代市井生活的多个方面,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整个社会的缩影。《金瓶梅》的故事虽然取材于宋《清明上河图》局部代,但反映的却是明代的市井生活,其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当前学术界已是公认的。近几年来,我国关于《金瓶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却有一个谜题至今尚未被人解开,那就是《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

    《金瓶梅》的版本有3种:第一种是明代崇祯年间的刻本《绣像金瓶梅》,第二种是明万历四十三年刻本的《金瓶梅词话》,第三种版本是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在明崇祯本《绣像金瓶梅》的基础上批点的《第一奇书金瓶梅》。几种版本都署名“兰陵笑笑生作”。那么,这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呢?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此得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结论。

    王世贞就是“兰陵笑笑生”

    持这种说法的人早在清朝就已存在,他们还为王世贞为为什么要写《金瓶梅》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据说王世贞的父亲曾向皇帝献上一幅《清明上河图》,但被识破是赝品,因此遭到严嵩父子的陷害,不幸身亡。王世贞为了给父亲报仇,创作了《金瓶梅》,书页上涂有毒药,又写些淫秽内容投严嵩儿子严世蕃的喜好。严世蕃读了此书后便毒发身亡了。这就是清代以后广为流传的“寓意说”和“苦孝说”的来历。

    20世纪30年代,许多学者对“苦孝说”和“王世贞说”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历史上王世贞的父亲并没有献图受害,严嵩之子也不是中毒而死。而且王世贞也不是山东峄县人(笑笑生家乡),所以作者并非王世贞。而解放后又有一些研究者通过研究王世贞的生平、家世,认为与《金瓶梅》中的某些生活很相似,所以仍认为王世贞就是《金瓶梅》的作者。

    屠隆为“兰陵笑笑生”

    一些研究者认为,能写好《金瓶梅》的人,一定是一位看透世间丑态,对一切都玩世不恭的人,而屠隆就是这样一个人。屠隆在官场很失意,被罢官后便纵情于酒色之中。他喜欢叙说男女之事,而且在《开卷一笑》中曾用“笑笑先生”代名,和“笑笑生”很相近。此外,屠隆祖籍在江苏武进,有人说“兰陵”就是江苏武进,恰好应了“兰陵笑笑生”。更重要的是,《金瓶梅》在生活场景、思想内容的描绘上,都和屠隆的生活及思想很相近,因此这些学者认为屠隆就是《金瓶梅》的作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