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1-解密空中鸟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候鸟随着气候的季节变化而改换栖息地。每年的秋天,数十亿只候鸟飞越南北,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到温暖的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气候转暖后,它们又会沿原路回到北方,繁殖后代。年复一年,候鸟们一直沿着固定不变的路线迂徙。

    迁徙路线的长短因鸟类的不同而不同。短途的如黑颈鹤,不过1000千米;长途的如北极燕鸥,竟然达到20000千米。对于绝大部分的候鸟而言,人类对它们的世界仍然很陌生。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和华北平原栖息着的数以万计的候鸟,他们究竟是如何迁徙到南方的越冬地的,这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古人所说的鸟道真的存在吗?

    空中鸟迹

    李太白曾有诗云: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鸟道,空中鸟迹也。飞鸟是天空的主人,几百万年来,它们一直在书写着生命的奇迹。在它们柔弱的体内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人惊叹不已的是,候鸟们的柄息地相距甚远,为什么年复一年,不同种类的鸟会自动聚集在一起,选择从遂川通过呢?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终于吸引了专家和学者的目光,破解千年鸟道之谜,指日可待。

    谜团重重

    每年,全球有数十亿只候鸟会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跨越洲际的迁徙,其迁徙的距离最远可达20000千米,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然现象。候鸟迁徙时通常会沿一个固定的线路飞行。据科学家们推测,来自西伯利亚和我国北方的候鸟很可能有三条迁徙路线:东部候鸟沿大陆海岸线南下,至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西部候鸟穿越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进入南亚次大陆和云贵高原,唯独中部候鸟的迁徙路线一直是一个谜。专家们一直不知道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候鸟究竟是从哪里南下,进入我国南方的。

    1999年夏天,到江西遂川进行野生动物调查的专业人员发现,营盘圩乡每户村民的屋檐下都有一个鸟巢。按照鸟巢的形状推测,应该是金腰燕的巢穴。据当地老乡介绍,每年这里都会有多达数十万只的鸟从附近的山坳里经过,鸟群遮天蔽日,当地人称之为“千年鸟道”。江西地处华中腹地,难道这里真的存在着一条候鸟迁徙的通道吗?

    2000年9月,有关专家再次对营盘圩乡的鸟道进行实地调查。当专家们来到营盘圩乡时,天色已黑,周围的山头上却灯火通明。第二天,调查人员找到村里一位打鸟高手,由他带着工作组来到了昨晚的打鸟现场——位于江西和湖南交界处的牛头坳。专家们发现,如果候鸟要从江西进入湖南,这里正是一个必经的隘口。

    专家们推断这两天应该还有大群的候鸟从鸟道通过。通常白天,候鸟都在密林中休息,补充食物。当太阳快落山时,它们才会聚集成大群,排成队形,在星辰的指引下,展开新的迁徙旅途。果然,在当天傍晚,调查人员在营盘圩乡的山坳里就目睹了壮观的场景。

    传说中的千年鸟道确实存在于遂川。为什么候鸟偏偏会选择从营盘圩乡通过呢?

    解密之旅

    全同鸟类环志中心的专家计划在营盘选择一个地点捕捉候鸟,然后环志放飞。这样就能知道通过鸟道的候鸟种类和迁徙的路线。从那时起,专家们和当地林业职工连续进行了3年的调查,确定了捕鸟地点,掌握了候鸟通过鸟道的关键时间。

    在经过历时4年的野外调查后,专家们终于破解了千年鸟道的形成之谜。遂川境内有海拔2120米的江西省最高峰,这为候鸟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地貌标志,而且营盘一带地形特殊,连绵的群山正好形成了一个东西贯通的凹形通道,通道出口正好是一个10千米宽的隘口通往南方。有趣的是,每年秋分前后,这条通道内会出现一股由西北吹向东南的强大气流,这股气流沿着山势上升,集结的候鸟正好利用这股强劲的气流飞跃隘口,再次踏上远征之路。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遂川县西部山区人烟比较稀少,而且当地的水系非常发达,整个森林植被保存得比较完好,森林生态湿地地形也很丰富,鸟群从这边迁飞的时候,可以寻找到很多食物来补充能量。

    每年夏秋交替,来自内蒙古草原、华北平原的数十万只候鸟开始集群往江西迁飞。在山脉的指引下,候鸟们会在遂川短暂地停留,一旦低温袭来,伴随着强劲气流,鸟群将飞越罗霄山脉,再次展开南下的征途。

    年复一年,候鸟们在群山间演绎着迁徙的史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