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1-武夷山九曲溪悬棺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悬棺葬是历史悠久的丧葬形式,下葬地点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直接安放在悬空于水面的木桩上。至今,武夷山九曲溪两岸峭壁上仍有10余处悬棺遗迹保存下来。

    悬棺的文化内涵

    科学家使用碳14技术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两具保存完好的船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

    古时候,我国南方聚居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些部落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被现代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必备的用具,用船棺的形式安葬死者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古人对于高山又十分敬仰,于是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庇佑后人。

    悬棺怎样被放至半空

    数百千克重的棺木是如何被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地势通常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后,再将棺木吊装好。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台湾土著”和“夷州民”在文化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今天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居住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仍被保留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