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世界1-马王堆古尸千年不腐之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于古人的生活状况,历史学家们不仅仅致力于从古籍和化石的研究中探寻,还将目光集中在那些神秘莫测的古墓中。

    发现千年古尸

    湖南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这具神秘女尸,震惊了全世界。人们无比惊讶,为什么历经2000年的漫长岁月,这具女尸不但外形完整,而且面色鲜活,发色如真!经过解剖,其内脏器官完整无损,血管结构清晰,骨质组织完好,甚至腹内一些食物仍存。仿佛这具女尸不是千年的遗留,而是刚刚死去。这千年不腐的女尸,带给了人们一个个不解之谜,困扰着许多历史学家。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马王堆发掘出3座西汉墓葬。墓前有斜坡墓道,墓顶有封土冢,是长方形的竖穴木椁墓。其中1号墓的土冢高5~6米,墓扩口长20米,宽179米。土扩墓口从上到下有4层台阶,深16米。墓内有4棺1椁。棺为重棺,外棺为黑漆素棺,2层棺为彩绘棺,3层棺为朱地彩绘棺,内棺髹漆,内红外黑,并饰以绒圈锦和羽毛贴花绢,盖板上覆盖着帛画一幅。

    内棺的墓主人是一位约50岁的女性,她全身裹殓着各式衣着和18层丝麻织物制的装被,这些都浸泡在20厘米深的茶色液体里。

    由于尸体保存得非常完好,使得各地前来的专家、学者得以在解剖学、组织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临床医学、以及中医中药学等诸多学科进行深入地合作和研究。通过肉眼及病理组织、电镜观察、X射线、寄生虫学研究、毒物分析等的研究,女尸的死亡年龄、血型、疾病、死因等诸方面已经有了结果。墓主人生前患有多种疾病和损伤性症状,可能死于冠心病。

    古尸为何能不腐呢

    一般来说,古墓中的尸体留至今天,只有2种结果:一是腐烂。因为随葬品中大量的有机物质必然在有空气、水分和细菌的环境里很快腐烂,棺木也会腐朽,最后尸体也难免烂掉,只剩下骸骨,甚至碎末。二是形成干尸。这是在极为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在特别干燥或没有空气的地方,细菌微生物难以生存,尸体迅速脱水,成了皮包骨的“干尸”。

    马王堆的女尸为何成为“湿尸”而不腐烂,据考查,有5方面的原因。

    其一,尸体的防腐处理好。经化学鉴定,它的棺液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汞、乙醇和乙酸等物。这说明女尸是经过了汞处理和浸泡处理的,其中硫化汞在尸体防腐固定上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其二,墓室深。从墓室的条件看,整个墓室建筑在地下16米以下的地方,上面还有底径50~60米、高20多米的土堆。既不透水也不透气,更不透光。这就基本隔绝了地表的物理和化学影响。

    其三,封闭严。墓室的周壁均用黏性强、可塑性大、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筑成,泥层厚1米左右。在白膏泥的内面还衬有厚为半米的木炭层,共5000多千克。墓室筑成后,墓坑再用五花土夯实。这样,整个墓室就与地面的大气完全隔绝,并能保持18℃左右的相对恒温,这不但隔断了光的照射,还防止了地下水流入墓室。

    其四,隔绝了空气。由于密封好,墓室中已接近真空,具备了缺氧的条件,使厌氧菌得以繁殖。在椁室中存放的丝麻织物、漆器、木俑、乐器、竹简等有机物,特别是陪葬的大量的食物、植物种子、中草药材等,产生了易燃的沼气,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沼气能杀菌,高压也让细菌无法生存。

    其五,棺椁中存有神奇的棺液,起到了防腐和保存尸体的作用。据查,椁内的液体约深40厘米,而棺内的液体约深20厘米,但它们都不是人造的防腐液。那么,这些棺液是哪里来的呢?经科学分析研究,椁内的液体是由白膏泥木炭、木料中的少量水分、水蒸气凝聚而成的,而内棺中的液体则是由女尸身体内的液体化成的“尸解水”等形成的。正因为有这种自然形成的棺液才防止了尸体腐败,并使得尸体的软组织保持了弹性,肤色如初,栩栩如生。

    千年的亡魂,在重见天日之时,随同所有出土的文物,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人流连于不解的迷宫长廊之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