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才成就一生-遭遇窘境莫慌,妙语摆脱尴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话时很容易遭遇窘境,这时候需要的是冷静,迅速的考虑如何应对,如何以妙语摆脱尴尬。能够掌握这项艺术的人,便可在应对各种场面时,做到机言巧对,收放自如,优雅得体。

    1.找准反驳的时机和话题

    能够驾驭语言的聪明人在反驳他人时,不仅能让对方哑口无言还会让自己不失形象尊严。

    美国总统罗斯福刚刚任职时,遭到很多人的攻击,其中攻击他最为严重的要数亨利·门肯。

    在一次大会上,政治人物云集,新闻记者在会场内外忙个不停。很快,轮到罗斯福演讲了。他清了清喉咙,对亨利·门肯面带微笑地说:“各位先生女士,我的朋友亨利……”

    听到这样的开场白,亨利·门肯显然吃惊不小。接着,罗斯福竟然大肆谩骂美国的新闻界,批评新闻记者的无知、愚昧与自大。在场记者听到罗斯福的指责后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并且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听着听着,记者们便心领神会了。原来罗斯福所讲的,正是亨利·门肯在《美国新闻界》一文中所写的内容。

    说话不但要掌握火候还要抓住时机,如果能够在别人有意的刁难的情况下,能够运用精妙的语言不是身份的反击对,那么就说明说话的水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1800年,美国人约翰·亚当斯参加了总统竞选。当时,一个共和党人煞有介事地指控他曾委派如今的竞选伙伴平尼克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情妇,并把其中两个送给平尼克将军作为报酬,另外两个则留给自己享用。

    当时,约翰·亚当斯如此说道:“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平尼克将军一定是瞒过了我,把四个美女全都独吞了!”周围的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这种花边新闻对于一个参加总统竞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伤。但是亚当斯运用灵机一动,和大家开了个小玩笑,不但缓解了尴尬的气氛,还巧妙的告诉众人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晓,无疑是有人在造谣。这样。一个本来严峻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笑话。让人不得不钦佩亚当斯的说话技巧。

    很多人相信“沉默是金”,但有时沉默不一定是金,面对那些不怀好意者时,如果你总是沉默,不反唇相讥、还以颜色,那么就会遭到诬陷和羞辱。以下五个小故事就表现了反唇相讥取得的聊好效果。

    第一,一位女议员对丘吉尔说:“如果我是你妻子的话,我就会在你的咖啡里面放上毒药。”丘吉尔回答说:“我如果是你丈夫的话,我就会毫无怨言地把它喝下去。”

    第二,有一个人非常骄傲自大,不愿意生活在集体之中,并振振有词地辩解道:“只有羊呀、猪呀,才成群结队,狮子、老虎都是独来独往的。”

    作家马铁丁讽刺道:“一般来说,狮子、老虎的确是独来独往的,但刺猬、癞蛤蟆、蜘蛛也是独来独往的呀。”

    第三,一次,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刚进行完演讲,一个胖子挤到讲台边嚷道:“我应该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同志,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不错”,马雅可夫斯基用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那个胖子,“从伟大到可笑,正是一步之差。”

    第四,一天,英国戏剧家萧伯纳正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旁边的美国金融家对他说:“萧伯纳先生,如果您能告诉我您在想些什么的话,我愿意支付您一美元。”

    萧伯纳一听,笑着说:“天啊,我思考的问题连一美元也不值。”萧伯纳说,“我所思考的正是你。”

    金融家想以一美元来戏耍萧伯纳,没想到萧伯纳却把一美元与他联系了起来,使他吃了个哑巴亏。

    著名诗人海涅是一位犹太人,一位年轻学者曾满脸不屑地对他说:“你知道在塔希提岛上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吗?那岛上,既没有犹太人,又没有驴子!”

    海涅一听,冷静地答道:“不过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比如我俩一起到塔希提岛上。”

    这位年轻学者被驳斥得抓耳挠腮,只好面红耳赤地离开。

    第五,一天,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时遇见一个对自己作品抱有成见的批评家,这个人曾经将歌德的作品批判得一文不值。这次相遇,真可谓是狭路相逢。

    批评家傲慢地说:“对一个傻瓜,我决不让路。”

    歌德却微微一笑道:“我正好和你相反。”说完往路边一站。

    那个不怀好意的作家,顿时满脸通红,进退不得。

    这就是一个懂得说话技巧的人的做事的可取之处,他的反驳语言轻柔但是非常有力,让人根本没有在还击的余地,相信对方不敢再做出有失尊重的事情,由此可见生活中掌握说话技巧是人们必须要锻炼的。

    2.以含蓄的语言表达不满

    对于别人的不礼貌,聪明的人不会大发雷霆、以怒制怒。因为对于这样的人发脾气有失身份不说,还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运用含蓄的讽刺,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9世纪的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要求十分严格,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

    一次,一位作曲家在演奏自己的新作时特意邀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当时,罗西尼坐在前排,并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时听得很入神,继而有点不安,然后脸上出现了不快。演奏按其章节继续下去,罗西尼一边听着,一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重复了好多次。

    那位作曲家注意到罗西尼奇怪的动作后就问:“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罗西尼先生?”

    “不,”罗西尼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所作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因此不得不频频脱帽。”

    其实,对于某些事或某些人,根本就不是发火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与其发火还不如含蓄的表达出不满情绪,更能让他人意识到错误的所在。

    一家公司的餐饮部非但伙食不好,反而收费昂贵。职员们很是无奈,每逢吃饭时就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醒餐饮部工作人员。

    一位职员买了一份菜后,立即叫了起来。他用手指捏着鱼尾巴把鱼从盘子中提起来,冲着餐厅负责人喊道:“喂,你过来问问这条鱼吧,它的肉上哪儿去啦?”

    另一位职员要的是香酥鸡,却发现鸡腿不见了,于是也叫起来:“上帝啊,这只鸡难道没有腿?它怎么跑到我这儿来了呢?”

    由于人们的思维逐渐趋向于理性,因此人们不必要再用愤怒来解决问题,很多人非常明白自己的错误,只不过需要有人指出罢了,但是如果你义正言辞的当中指出他的错误,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只要含蓄的表达出来让对方领悟就可以了。

    如果实话“实说”直接反驳就有可能伤了和气,影响团结。含蓄表达是要利用言外之意要指出他人的错误。

    一天,瑞特穿着一件旧衣服去饭店吃饭。当他走进饭店大门后,既没有人出来迎接他,更没有人招待他。瑞特环顾四周才发现,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西装革履,服务员对待他们彬彬有礼、服务周到。

    于是,瑞特回到家里,把最好的衣服穿上后又来到这家饭店。当他刚踏入饭店大门时,服务人员便出来迎接,并为他安排了一个好位置。不大一会儿,他点的菜就端了上来,服务人员客气地对他说:“先生请慢用。”

    只见瑞特麻利地脱下外衣,并将其放在桌子上说:“衣服吃饭了。”

    服务员好奇地问:“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

    瑞特说:“我在招待我的外衣吃东西。你们这里的酒和菜,不是给衣服准备的吗?”这句话既表达了不满,又保全了修养。

    饭店服务员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连忙向瑞特道歉。

    含蓄的语言虽然不能起到使枯木逢生的效果,但也可以把谈话的气氛变得轻松但意味深远,虽然不可以解决大的纠纷问题,但至少可以将事情点破;虽然可能达不到与犯错者的共识,但也可以让彼此心中有数,所以在指出别人的错误时,最好选择含蓄的表达方式。

    3.以事实反驳无稽之谈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会说话的人没理也不会有回天之力。在交流的过程中,道理是最有力的依据,用事实说话更能把道理陈述透彻,更能反驳别人的无稽之谈。

    有的人说话,经常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什么场合,也不管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不但不会达到说话的目的,还会使自己失去做人最起码的人格。

    其实,人们应该明白“有理不用强争”的道理,有些事情在客客气气的社交谈话中,把事实摆在面前,便能够将别人的无稽之谈驳斥的一句话也没有。

    一位美国人在与周恩来总理交谈时,曾以一种挑衅的语气陈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该国的人口过多。”

    周总理并不赞成这个观点,于是直接反驳道:“我们不同意你这种看法。英国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4500万,这并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领土也只是略大了一点点,而中国的人口比美国人口的五倍还要多。美国的海外驻军多达150万,而中国的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扎在外国领土上,至于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更没有发生过。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与它的人口多少是没有关系的,而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息息相关。”

    用事实说话是最有证明力的,再能言善辩的人在事实面前都不会有任何反驳的说辞,所以聪明的人不会费力的去为自己辩驳,只要将事实摆在彼此面前就可以将问题解决了。

    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说:“宋玉相貌美俊,擅长言辞,且生性好色,大王千万不要让他出入后宫。”

    楚王把登徒子的话告诉了宋玉,想听听宋玉如何解释。

    宋玉说:“相貌美俊是父母给的,擅长言辞是跟老师学的。至于好色,臣没有这一毛病。”楚王说:“如果你不好色,为什么别人会这么说?”

    宋玉说:“天下的美女,没有谁能比得上楚国的女子;楚国的美女,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家乡的女子。在我的家乡,最美丽的姑娘是我邻居家的女子。从身材上讲,该女子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从身高上讲,多一分则高、少一分则矮;从肤色上讲,如果涂上胭脂水粉则太白,如果加些朱红则太赤。总之,她的一切堪称恰到好处。她的眉毛如同翠鸟羽毛,肌肤如同皑皑白雪,纤细的腰身如同裹上了素帛,整齐的牙齿如同一串小贝。她一笑,足以使阳城、下蔡一代的人为之倾倒。这样的女子趴在墙头窥视我三年,我都没有答应与之交往。然而,登徒子并非如此。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痉挛、嘴唇外翻、牙齿参差、弯腰驼背,他却与她生有五个子女。如此看来,大王认为我和登徒子谁才是好色之徒呢?”宋玉没有极力为自己辩解,而是举了个简单的实例,聪慧的楚王自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4.说软语,打破僵局

    每个人都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头,有一颗不甘人下的好胜心,这使他们与别人交谈时容易陷入僵局,为了打破僵局或者不制造僵局,不妨使用一下“软语”,这样表面上看也许是在言语上输给了别人,但实际上是自己抓住了事情的主动权。

    一位刚毕业的老师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一位学生竟然在作文中公然责骂老师,愤怒的情绪顿时控制了该老师的头脑,他想找到这位同学,并严厉地批评他一顿。但他转念一想,如果把该学生叫到办公室,厉声厉色地指责一番,未必会起到什么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可能激发一场争吵。于是,他找到这位同学后,说:“同学,老师知道有时候自己做得不够好,忽略了同学们的感受,不过老师可以肯定地说这都是为了你们好。以后,老师再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你来告诉老师可以吗?”该学生严肃、警戒的表情顿时缓解了,对老师说:“老师的做法虽然是为了学生好,但也要讲究方法,我为我的行为向您道歉。”就这样,交谈气氛一下子放松了许多,一场暗藏的争吵就这样被“软话”化解的一干二净了。

    与人交谈过程中,无论是在言语上还是行为上都不要表现出比别人强,这很容易使僵局越来越僵,给双方带来无法逾越的鸿沟,这对进一步交流没有任何好处。

    一个精密机械工厂委托一个小工厂制造某种新产品的一些零部件,小工厂立即开始动工。不久,小工厂将半成品送往机械工厂验收,结果统统不合要求。由于时间紧迫,机械工厂的负责人只得让小工厂重新制造,但小工厂的负责人则认为责任不在他们,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机械工厂的规格生产的,拒绝返工。就这样,双方僵持起来。

    机械工厂的厂长弄清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对小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设计人员工作不仔细所致,使你吃了亏,实在抱歉。今天幸好有你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管理中的纰漏。只是事到如今,总要妥善解决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会有好处的。”小厂负责人听后欣然应允,零部件的生产如期完成。

    与人交谈时,如果想赢得对方对你的信任,吸引对方与你深入交谈、加深友谊,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对方说“软语”,让对方觉得感到你的诚意和修养,这样自然会消除对你的戒备心理。

    小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高中任职,并在校长的安排下接了一个最难教的班。这个班的学生多是男生,他们的淘气在学校是出了名的,鬼点子特别多,专门喜欢捉弄任课老师。小苗自然难逃“厄运”,在上第一堂课时就被他们捉弄了。

    那天,小苗拿着书本走进教室,见讲桌上放着一块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苗术老师之墓”。小苗虽然非常愤怒,但觉得一旦发火就中了这些调皮鬼们的计,何况以后还要和他们长期相处。为此,小苗决定通过这件事与这些调皮鬼们搞好关系。

    接着,小苗一本正经地把“灵牌”举起来:“同学们,让我们以极其沉重的心情,对苗术同志的不幸表示最悲痛的哀悼。请大家起立默哀一分钟!”

    见同学们满脸惊讶,小苗又说:“同学们,你们认识苗术吗?他是谁啊?”同学们听了他的问话后,都瞪大眼睛望着他。他指指自己的鼻梁说:“哦,不好意思,我竟然忘了我就叫苗术,是你们的任课老师。没想到你们这么敬重我,为我立了个‘灵牌’。我在九泉之下得知后万分感动,所以就请求阎王老爷让我还阳了,这还要谢谢你们啊。”说完,他深深地向全班同学鞠了一躬。这一下,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笑声里充满了对他的敬意和歉意。

    在交流、谈判的过成中,僵局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打破僵局就要靠你的说话技巧了,有时即使心里很气愤,在言语上也不能表现出来。

    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大的苏军。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代表团的一位同志当场作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其难堪。他马上走过去,打算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

    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起来,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提供了一个“台阶”。他温和地说:“要将两国语言恰到好处地转换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接着,他慢慢重述了被译错了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结果,这位翻译准确地将这段话翻译了出来,紧张的气氛才算得到了缓解。总理讲完话,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杯。苏驻军司令和其他将领看到这一情景,顿时热泪盈眶。那位翻译也非常感动,久久举着酒杯。

    倘若能将自己的一副好口才用在谈判、辩论场合上是可以的,但有些事情,完全不用你去辩论,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你只需要靠智慧说几句软语打破僵局,给彼此一个台阶就可以了。

    5.语随境变,问题容易解决

    含糊不明了说话或回答之词,意在让别人去理解其弦外之音,能够达成共识最好,不能共识也不会因彼此意见上的分歧发生矛盾或口角。

    西汉成帝专宠赵飞燕时,许皇后和班婕妤逐渐失宠。为了能够做皇后,赵飞燕诬告许皇后、班婕妤二人在后宫用巫术诅咒成帝。成帝大怒,很快废除了许皇后,然后审问班婕妤。班婕妤回答说:“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上天还不曾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赐福,一个作恶的人还想企盼上天赐点什么吗?如果鬼神显灵的话,即使我有恶毒的祈祷,相信他们也不会满足我的愿望;如果鬼神不显灵的话,我何必要向其祈祷!”成帝听了她的话后表示认可,于是赦免了她,并赏赐给她百斤黄金。

    使用一些模糊性语言,可能会令许多人费解,但是当事人自然能心领神会,对你的言外之意加以思考。

    一次事故中,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马左手指受了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厂长老丁来病房看望时,谈到车间小吴和小齐两个年轻人技术水平较强,但组织纪律观念较差,想让他们下岗。老马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突然捧着手“哎哟哎哟”大叫。丁厂长忙问:“疼了吧。”老马说:“可不是,实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锯掉算了。”老丁一听忙说:“老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伤就想把手给锯掉呢。”老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老丁,我这手受了伤需要治疗,那小吴和小齐……”老丁一下子听出老马的“弦外之音”,忙说:“老马,谢谢你开导我,小吴和小齐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老马把手有病需要治疗类比人有缺点需要改正,进而巧妙地把用人和治病结合起来,不仅没因直接反对老丁伤了和气,而且维护了团结,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领队带着队伍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事先预定的旅馆。不料,旅馆员工告诉他们说,由于某方面原因,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里没有热水。为了解决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天这么热,大家浑身是汗,不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套房时,说好供应热水。所以,只好请您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理:“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没有人放水。我已叫人开放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那洗。”

    领队:“是的,我们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一晚50元,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了服务水平,我们只能按照统铺标准付费,每人少付15元。”

    经理:“那不行!”

    领队:“不行就得给套房浴室供应热水。”

    经理:“我没有办法。”

    领队:“您一定有办法!”

    经理:“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的,劝大家耐心等待。”

    这次交涉的结果是,旅馆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套房浴室在40分钟后都有了热水。

    在社交谈话中有很多诀窍,比如预备几个有趣的题目,侃侃而谈,但言辞须含糊,含糊到只有当事人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样就能够在不漏声色的情况下达到说话的目的。

    6.借人之口,传己之事

    有些话借助第三者的口来说,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些问题自己不方便开口询问,但又不得不问。这时如果能借别人的口问自己的话就再好不过了。不但不会得罪人,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推销过程中,经常要与陌生人打交道,由于不了解客户的脾气禀性,很可能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是很容易促成交易的。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越发复杂起来,在推销产品时许多人利用第三者去消减客户的防范心理。

    一位保险推销员带着朋友的介绍信,来到一位作家家里推销保险。相互寒暄一阵后,推销员就展开了进攻,他说:“能够见到您真是实荣幸之至,我的上司是您的忠诚读者,非常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务必请您在这本书上签名。”说罢,从公文包里拿出该作家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于是,该作家不由自主地对推销员产生了好感。其实,上司的仰慕和签名不过是推销员找的一个借口,目的是消除该作家的防范心理,拉近彼此距离,是促成交易的一个手段。

    一般情况下,人在被恭维、夸奖后,虚荣心便得到了满足,思维一直处在陶醉状态之中。此时,会身不由己的任凭他人摆布,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这种推销手段,确实令人难以招架。

    推销要按照一个非常严谨程序运行,只要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破坏一次交易。推销时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况也时有发生。这时,你可以巧借第三者的口,表达自己的目的,这种方法很可能使推销顺利进行下去。

    用什么方法借人问话,借什么人问话是借他人之口问己之话的关键所在。具体该怎样让别人帮自己问话呢?不妨参考如下几点:

    (1)借亲人之口,传己之事

    数学家陈景润与爱人相识时,双方互有好感,都有结为百年好合之意,但出于矜持双方又都不愿将各自的心意说出口。但聪明绝顶的陈景润巧借父亲之口,问了自己想问的话。

    一天,陈景润与心上人在研究某一问题,这时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信中提到:“我知道你和她恋爱很久了,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呢?”陈景润把信拿给身边的心上人看后,一对有情人终于结成了夫妇。

    陈景润巧借父亲的口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这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用到。

    (2)借上级之口,传己之事

    工作中,与一些嚣张的同事共事是在所难免的,那些人在同事面前颐指气使,只有在领导面前才肯收敛锋芒,与这类人打交道时,如果以自己的名义向他提要求,很可能碰一鼻子灰,此时,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借上级的口来问自己想要知道的事。

    例如:出于工作需要,你要向李经理了解某个项目的进度,恰巧李经理是一个善摆高姿态的人,在同事面前喜欢摆谱,在领导面前却非常谦逊。与这样的人共事时,你不妨这样说:“李经理,总经理让我问你某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了?”这样一来,他不得不耐心回答你的问题了,你也不至于因他那傲慢的模样而生气了,因为你是以总经理传话者的身份与他交谈的,即使他再不愿意与你交谈,迫于领导的压力,也不敢怎样了。

    虽然借上级的口问自己想问的话,如:“组织对这一问题很重视”、“某领导认为这一问题非常值得研究”等等,听上去有些打官腔的味道,但却是惩治傲慢同事的杀手锏。

    (3)借陌生人之口,传己之事

    秘书小杨随总经理外出谈判,可谈判持续了一个星期仍然没有结果。小扬想知道谈判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才能返回,可她又不好意思开口问。于是,她灵机一动对总经理说:“王总,刚刚服务台小姐打来电话,说她们新添了预定机票的服务项目,问我们是否需要。您看我们现在需要回复她们吗?”总经理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你问问她们能不能给我们订后天的机票。”这样一来,小杨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做好了返程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自己不便直截了当地询问,如果不顾一切的将疑问抛出去,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当遇到某些事自己不方便问,但身边又没有其他人的口可借时,也可以借陌生人的口来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可能遇到一些难为情的事,如,向医生咨询一些令人难于启齿的问题时,可以这样说:“医生,您看我朋友的病可以痊愈吗?”、“我同事请我代问一下……”。这种问话方式,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

    (4)借“大家”之口,传己之事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类人,当某人向他询问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或比较深奥的学术问题时,他总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遇到这样的人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大家都想了解一下……您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代表大家向您请教……”。

    一般人都会认为凡是“大家”提的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在公众面前塑造好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借用“大家”的口发问,往往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细心人不难发现,记者在采访某一公众人物时,比较喜欢借“大家”的口问自己想知道的事。这就给被采访者制造了一个假象:这是大家希望知道的事情,我只是代为传话而已。

    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是说话的一大技巧,运用得当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反之,则可能得罪人。

    7.含糊其辞,摆脱窘境

    自古有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应用到现代社会的经商、谈判中实在妙不可言。原本胆大如牛,却表现得胆小如鼠;原本足智多谋,却表现得寡言讷语。目的只是为了借助糊涂的语言和行为摆脱窘境,获取平安。

    刘备在许都时,汉献帝按照曹操的要求封他为左将军。当时,车骑将军董承受女婿汉献帝之托,携衣带诏与刘备密谋。曹操为人狡猾奸诈,刘备处处显得谨慎,不敢有丝毫放纵之处。

    一次,曹操与刘备在喝酒的时候谈起了天下英雄。曹操问刘备谁可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小心应答。

    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多粮丰,可以称得上英雄吗?”

    曹操笑着说:“我视他如冢中枯骨,早晚一定将他擒住!”

    刘备又问道:“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如今他虎踞冀州,而且部下有很多能人,能称得上英雄吗?”

    曹操依然笑着说:“袁绍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不是英雄。”

    刘备见曹操否认了袁术和袁绍,又提到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岛的刘表,曹操说他有名无实,也不是英雄。刘备无法,只得继续将当时稍有名气的人一一列举。他提到血气方刚、可称为江东领袖的孙策,曹操说他凭借其父之名;提到益州的刘璋时,曹操说他虽是宗室,但不过是一只看家狗而已。

    曹操不再为难他,开口说道:“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人,胸中必有大志,腹中必有良谋;既有包藏宇宙的心机,又有吞吐天地的志向。”刘备故作不知地问曹操谁是当世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指他,然后指着自己说道:“如今,惟有你和我可以称得上天下英雄!”

    刘备听后,大吃一惊,手中握着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当时大雨刚到,雷声大作,刘备边拾筷子边找借口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害怕打雷吗?”刘备答道:“圣人遇到迅雷烈风也会失色,我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刘备的这一句话巧妙将自己丢筷子的缘故掩饰过去了。

    原本明白装糊涂可以摆脱窘境,但是原本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只会把自己投进尴尬的境地,或更危险的境地。

    一次,浙江总督胡宗宪之子路过海瑞任职的淳安。由于没捞到油水,此人故意找茬。住进驿站后,他以侍候不周为由,将驿站官吏倒挂在树上毒打。当时,围观的人虽然很多,但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心想到了海瑞,于是立即赶去官衙报告。海瑞闻讯赶来,见此情景后怒火中烧。他本想马上发作,但又觉得不妥,因为他知道胡宗宪是当朝权相严嵩的党羽,一旦得罪胡宗宪,自己丢官事小,牵连他人事大。于是,他想了一个既能惩治这位恶少、又能使胡宗宪有苦说不出的办法。

    海瑞穿过人群走到大树跟前,还没等这个恶少开口,便厉声喝道:“哪里来的狂顽,胆敢如此撒野?”站在他附近的人连忙小声提醒他说:“这是总督胡大人的公子。”海瑞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胡说!这怎么可能呢?胡大人一向勤政爱民,教子有方,怎会有这种狂妄之子呢?这个刁徒分明是泼皮无赖,假冒胡公子之名,来此行凶讹诈,还不将其拿下!”

    捉拿了这位恶少后,海瑞令人把驿站官吏放下,然后指着恶少携带的几十个箱子当众说道:“胡总督清政廉洁。外出巡察之前,他明令地方官员不要铺张接待,更不许行贿受贿。这个狂妄之徒带了这么多行囊,肯定是不义之财,还打着胡公子的旗号招摇撞骗,打开箱子查验便知真假。”

    箱子被当众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两。海瑞大怒道:“你这恶徒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冒充总督之子行骗勒索,败坏总督大人的清名。对这等狂徒,一定要严加惩办!”说完,海瑞不等恶少分辩就下令将其痛打一顿,并把他敲诈来的银两一律没收充公。

    事后,海瑞不敢怠慢,马上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说他查扣了一名冒充胡公子的狂徒,并且获取大量赃物证据,为正总督大人清名,已经当众将其治办,并请总督大人示下。胡宗宪接到信后,有苦难言,只能暗自憋气。他一面嘉许海瑞奉公执法,一面要求将“假冒”之人押解到总督府,由自己亲自处理。海瑞正打算脱身,于是派人将这位纨绔公子送还。

    海瑞适时装糊涂,不仅公正办理了案子,维护了自己的清廉形象,而且摆脱了与胡宗宪公然作对的嫌疑,可谓一箭双雕。

    做人应该“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而示有为。”在说话时也同样要这样,原本机制能言,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还要采用糊涂的言语,这样才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8.好话好对,恶语决不嘴软

    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令自己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这时运用幽默的语言,把自己思维的潜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冷静、乐观、豁达,使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说出机智而又幽默的语言,摆脱尴尬的境地,并把事情处理好。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同周总理谈话时,看到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带着几分讥讽的口气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

    这话里有话,周总理自然明白,但他仍不失风度而又风趣地说:“提起这支钢笔,颇有来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嘛,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贵国的笔。”

    挑衅的记者无话可说。周总理针对美国记者企图讥讽、讥笑中国贫穷落后的意图,巧借话题,说了这番风趣幽默而又有分量的话语。周总理用“战利品”、“做个纪念”等词语暗示了中国的强大。

    著名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生活俭朴,经常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富人嘲笑他:“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同样巧妙地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的机智幽默被安徒生用于反击对方。反击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对方虽然先搬起了石头,但却砸到了自己的脚。

    难怪人们总把激烈的语言交锋称为唇枪舌剑。有时候两片嘴唇一条舌头,比真枪实弹的威力还要大。

    海涅是犹太人,经常遭到一些“大日耳曼主义者”的攻击。一次晚会上,一个自称是“素有教养”的旅行家,对海涅讲述了他环球旅行中发现的一个小岛。

    他说:“你猜猜看,在这个小岛上,有什么现象最使我感到惊奇?”,“在这个小岛上,竟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海涅听后,不动声色地反击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只要我和你一块儿到小岛上去一趟,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了!”

    旅行家的本意是想侮辱犹太人,海涅却机智巧妙地将对方比作驴子,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楚王自认为是“岭南虎”,想咬谁就咬谁,齐国虽也是个大国,但楚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为了疏通国与国之间的渠道,改善关系,齐王派晏婴出使南域。

    等到晏婴到达楚国的时候,楚王已传令,任何人都可以尽量羞辱晏婴。狭隘的楚王想借晏婴出气,展示自己的威风。

    晏婴远远地走来了,前来迎接的礼宾官员见他那么矮小,就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旁边的侧门,看他进不进。

    晏婴仪表堂堂地站在正门前,一声不响。

    士兵嘻皮笑脸的过来了,晃悠着脑袋指了指小门儿说:“先生,您请进吧!”

    晏婴冷蔑地笑了笑,用手指了一下侧门儿,打了个比喻反击道:“这纯系狗洞!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洞!”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想侮辱晏婴的礼宾官员反被侮,却又不能发作,只好命令士兵敞开正门。

    楚王虽然接见了晏婴,但非常的傲气,轻蔑地问晏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么?”

    晏婴听了这话暗想: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嘲笑,更主要的是对国家尊严的侮辱。于是,晏婴高声赞颂起自己的国家:

    “我的故国齐都,名唤临淄,说大,确实不大,只有几百闾人家。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那么大的太阳都能被我们盖住,如果每个人挥一把汗水,无异于下一场大雨。国都的大路上,人如潮涌,摩肩接踵,怎能说没人呢?”

    听了这话,楚王也想自夸一下,却发现无辞令,困窘了半晌,才接上了晏婴的话茬,冷嘲道:“齐国既然人多势众,为什么选你来出使我国呢?”

    晏婴也“顺流而下”,接着楚王的话音讽刺道:“是的,诚如您所说,齐国派出使者,是经过谨慎选择的: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低下的,出使下等国家。我晏婴水平低下,不用说,就出使到贵国来了。”

    楚王还想反唇相讥,可又觉得自己真的是言困词穷了,只好吞下了这颗自己造的“苦药丸”!

    到了吃饭的时间,楚王设宴招待。喝了几杯酒,就见楚国士兵押了一名被捆绑着双手的犯人走进宴会厅。楚王装出一副惊奇的模样问道:“这被捆的人是何人?”

    “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押解犯人的官吏禀道。

    楚王回头看看晏婴说:“哦,原来这盗贼是齐国人!看来,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

    晏婴随即站起身回答说:“我听说过,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难道您不知道?桔树生在淮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成为枳,那叶子徒然相像,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从来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会偷盗,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

    楚王听完缄默无语,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

    我们不能不为晏婴的聪明才智叫绝,对于楚王的侮辱,给予了有力还击,同时维护了自己及国家的尊严,显现了语言的威力。

    在一个使你尴尬的场合,可以适度地运用巧妙的语言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既维护了尊严,又使对方感到理亏,同时还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

    9.出现口误,需及时补救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任何人说话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无懈可击,当你在与人交往时,不小心出现了口误,千万不要将错就错,要不失时机地把出现的口误纠正过来,让真理埋没口误。

    紧张的生活中,人的精神状态总会有松懈的时候,一不小心说错话也是难免的。而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要镇定自若、处变不惊,飞速地转动大脑思考弥补口误的方法。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虽然说出去的错话很难收回来,但却可以用妙语给予弥补。只要你是个精于处事的人,就可以将口误修补得天衣无缝。

    丽莎是一名空中小姐,因此对语言的要求相当严格,她们经常要接受一些特别的训练。尽管是这样,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很难避免口误的出现。

    有一次,丽莎和往常一样本着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热情地为乘客服务。

    当她向一对外籍夫妇询问他们的幼儿是否需要早餐时,出现了一次口误。

    出乎她意料的是,那位男乘客竟然用中国话告诉她:“不用了,我们的孩子吃的是人奶。”可是,丽莎没有听清楚他的话,为表诚意,她又补充了一句说:“哦,是这样,如果您孩子需要用餐,请随时通知我好了。”

    外籍丈夫被丽莎的话惊呆了,片刻后大笑起来。丽莎也为刚才的口误羞红了脸,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与人交际中,任何人都免不了发生言语上的失误。虽然其中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造成的结果却大同小异,要么贻笑大方,要么纠纷四起。

    基于口误造成的后果之严重,在口误产生之后,一定要用好脑子,选择适当的言语给予补救,挽回自己的面子。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他们认为及时纠正、弥补自己的口误是懦弱的表现,所以他们宁愿继续错下去,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因而落得惨败的下场。

    1976年10月6日,美国专门为总统的选举举办了一次辩论会,美国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此次选举活动。福特总统在《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佛朗肯关波兰问题的质问下,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强调了“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

    福特总统的回答出现了明显的失误,当时马克斯·佛朗肯及其他很多记者立刻提出了质疑,反驳他的解释。起初,马克斯·佛朗肯的反驳语气还比较委婉,他想给福特一次改正失误的机会。

    马克斯·佛朗肯说:“向您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从您的回答中,我可以理解为您在肯定苏联没有把东欧化为其附庸国?也就是说,苏联不是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的。”

    然而,明智的人会立即弥补自己的口误,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偃旗息鼓,可是福特总统却没有这样做,他觉得自己身为一国总统,当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输,是不明智的做法,于是他决定继续错下去,结果他为那次选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选举辩论会结束后,各电台、报纸、杂志都刊登这次电视辩论会的内容,并对福特的失策作了详细的报导,他们不由地问:

    “难道福特总统是个不打折扣的傻瓜吗?为什么他要像驴子一样顽固不化呢?”卡特也再三强调了这个问题,结果,福特的错举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

    大凡聪明的人不会在口误面前强词夺理,他们会欣然承认自己的失误,并及时给予补救。或许在别人还没有发现他们的口误时,就用长篇大论的真理将自己的过失埋葬了。不但为自己争得了面子,还让他人为其豁达的胸怀钦佩不已。

    与福特总统相比,里根的表现更加出色。

    有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去访问巴西,出于旅途中各方面的原因,在欢迎宴会上,他却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口误,他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我能访问玻利维亚感到非常高兴。”

    当他讲完这句话后,在场的许多人都在窃窃私语,里根的助手在一旁提示他出现了口误,里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连忙改口道:“很抱歉,前不久我们访问过玻利维亚。”

    事实上,他并没有访问过玻利维亚,可是为了弥补自己的口误,而撒了一个小谎。在场的所有人,都还没有明白里根的真正用意,而他那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已经淹没了他的口误。这种弥补口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留住了面子。值得强调的是,出现口误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发现,不失时机地用巧妙语言加以弥补,否则等他人都注意到你的口误后,再想化解难堪就不那么容易了。

    通常情况下,弥补口误有以下三种方法值得人们借鉴:

    (1)转移法

    所谓转移法,就是把说错的话转移到别人头上。例如:“这是某些人的观点,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一来就给自己弥补口误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即使别人意识到了你的这一过失,可你这么一说,对方也不能抓住你的“尾巴”不放,因为你说的并没有错。

    (2)转折法

    所谓的转折法,意思是说不要在出错的地方继续纠缠下去,迅速将错误言辞撇开,避免越陷越深,然后再在错误言词后面接上一句:“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我刚才那句话还不够完善,还应加以补充……”这样一来也就将口误甩到了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你正确的言论。

    (3)意思延伸法

    意思延伸法就是说,将错误的意义延伸为其他的含义。当你意识到自己发生口误时,索性将错就错,然后把你原先错误的意思转变成其他的含义,让它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你修改错误含义时,一定要选用适当的言辞,小心弄巧成拙。

    说话出现口误是不可避免的,在处事过程中,最好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或者说降低这种错误出现的频率。如果不慎出现口误,也不要为此而担惊受怕,动动脑筋想出最巧妙的语言给予弥补就可以了。

    10.调侃自己,以消除隔阂

    自嘲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用自嘲的方法给自己搭建台阶,这样不但能使自己摆脱困境,还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不过,在采用“自嘲”的说话方式时应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否则,不但下不了台,还可能使自己更加难堪。

    自嘲要审时度势,见机行事,绝对不能胡乱使用。此外,对待自嘲者必须端正态度。因为,自嘲中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心,之所以自我嘲讽目的是为了缓解谈话气氛,摆脱尴尬的束缚。那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自嘲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用自嘲消除别人的偏见

    1862年的一天,美国著名的黑人律师约翰·马克演讲的《要解放黑人奴隶》非常成功。

    当时,就在约翰·马克刚要上台演讲时,有人告诉他说在场的听众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对黑人都存有偏见。约翰·马克得到这个消息后,临时修改了演讲的开场白。他风度翩翩地走到演讲台前,说道:“女士们,先生们,我到这里来与其说是发表演讲,不如说是给这一场合增添一点‘色彩’……”

    听到这一独特的、具有自嘲意味的开场白,听众们都大笑起来,原本严肃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对立的情绪也在无形中消失了。虽然开场白后的演说言辞激烈,但听众并没有过激的反应。

    生活和工作中,人人都有被人误解的时候。误解你的人或多或少会对你有一定程度的偏见,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情。偏见的出现并非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它就像一道鸿沟,隔离了友善与理解,送给人们的却是误会和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将偏见消除,很可能破坏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会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有些人认为:偏见一旦产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意识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如果能妙用自嘲法,消除别人对你的偏见,就显得十分轻松了。特别是遭到别人攻击前,若能先发制人,以自揭伤疤的方式,降低别人的对立情绪,一定能改变自身处境,变被动为主动。这招用在与对陌生人打交道时,有惊人之效。

    (2)以自嘲应对“揭短”的人

    1984年,里根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此时的他已经73岁了。

    有人问他:“年龄是否会成为您竞选中的一个问题?”

    在美国第35任总统选举时期,肯尼迪得到候选人提名的资格。由于他当时比较年轻,结果遭到了其他人的非议。

    众议院发言人萨姆·雷伯恩说:“肯尼迪是乳臭未干的民主党领导人之一。”

    肯尼迪笑道:“萨姆·雷伯恩可能认为我年轻,不过对一位已是78岁的人来说,他眼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轻。”

    哈里·杜鲁门在一次全国性演讲中向肯尼迪挑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极其成熟的人。”

    肯尼迪说:“如果年龄被认为是成熟标准的话,那么美国将放弃对44岁以下所有人的信任。这种排斥可能阻止杰佛逊起草《独立宣言》、华盛顿指挥独立战争中的美国军队、麦迪逊起草宪法、哥伦布去发现新大陆等等。”

    通常情况下,那些“揭短”的人,大多是故意找茬的人,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自嘲的方式摆脱困境时要注意言语的使用,那些过于激烈的言辞最好不要使用,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

    (3)用自嘲的方式倾诉苦衷

    一位诗人应邀到某大学做演讲。演讲结束后,一位学生向这位诗人提了一个问题,他说:“在金钱社会里,你是如何看待纯文学与生活问题的。”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中一些纯文学性的东西不太受人关注,这个学生的言下之意是,问诗人如何面对纯文学与贫穷。诗人回答:“就我个人而言,我之所以能写作并坚持下去得感谢我的妻子,她开了一家小饭馆,于是我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在诗人的回答中,包含了许多沧桑与无奈,但是他并没有把这种情愫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借自嘲的方法,回答了大学生的问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某些特定场合中,一些自暴自弃或对某人、物不满的话都不宜直接说出来,最巧妙的做法是通过自嘲的方式传达给对方,即能让别人体会到自己的苦衷,又不会使别人误认为你是个思想消极、怨天尤人的人。

    (4)以自嘲的方式解除尴尬

    一家英国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著名作家梁晓声时提出了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是好还是坏?”

    梁晓声没有回答,而是机智地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呢?”

    听后,英国记者哈哈大笑,与梁晓声握手言和。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故意挑衅。他对我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面对这种挑衅性的无稽之谈,我国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

    与人交际中,当对方有意无意触犯你的时候,可以借助自我嘲讽的方式摆脱困境,这是一种最恰当的选择,也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但可以保住自己的尊严,还将宽容大度的形象摆在对方面前。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

    用“自嘲”的方式为自己搭建台阶,显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自嘲过程中还应有所禁忌,不仅仅要注意场合、时机、对象,还应注意过于贬低自己的言辞最好不要使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