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经商课-对数字的钟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钟爱数字,使用数字,这是犹太人在几千年的漂泊生涯中总结出的经验。他们根据一代代犹太前辈对数字研究的经验,使枯燥的数字计算起来津津有味。犹太人认为,商人必须注重数字。但这并不是说犹太人只在经商时注重数字,而是让数字覆盖于生活的每个角落。

    阿拉伯数字最初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但是如果你问:“阿拉伯数字1为什么代表一呢?同理,2、3、4为什么分别表示二、三、四呢?”相信不管是阿拉伯人还是印度人,对这个问题都会哑口无言。即使数学知识渊博的人也不会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但是犹太人却能回答:“因为1有一个角,所以表示一,2有两个角,所以表示二,其余依此类推……”

    如果你再进一步问犹太人:“可以证明吗?”

    犹太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犹太人的公理,公理是不必证明的,四千年的悠长岁月已经给它证明了!”

    由此可见,犹太人注重数字,凭着对数字进行研究的几千年的经验,从平凡的数字中找出78∶22的赚钱法则,其享誉者除了犹太人,还能是谁?正是由于犹太人拥有这么多的数字知识,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商业里,数字都被他们运用自如。

    犹太商人继承了犹太民族的这一传统,尽管犹太后裔没有个个都从业于金融界,但即使在其他行业,犹太商人也多以金融或资产管理见长,而不是技术业务见长。许多犹太大企业家都是通过法律、财务和投资银行的途径,走上公司上层的。有人调查了一下美国企业界,发现即使在产业界里担任重要职务的犹太企业家,也多为从事金融或财务出身的。比如,杜邦公司的董事长欧文·夏皮罗最初的职业是会计;海湾和西方工业公司的查尔斯·布卢德霍恩原为证券分析员;西太平洋工业公司的霍华德·纽曼原为金融家;迅捷美国公司的米苏莱姆·里克利斯原为股票经纪人;沙伦钢铁公司的维克托·波斯纳原为不动产投资商;通用动力公司的亨利·克朗原为金融家。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犹太商人对于数字要比解决生产中的技术性问题更加在行。

    巴奈·巴纳特是一个旧服装商的儿子,小时候就读于一所主要由罗思柴尔德家族捐助、专为穷孩子建立的犹太免费学校。他最初打算当一个演员,但有关南非容易致富的传闻,使他改变了主意。他设法弄到了40箱雪茄,作为经商资本,就离开了伦敦来到南非。

    巴纳特的雪茄原本打算卖给探矿者,但到那里之后,他却以此为抵押,获得少量的钻矿,从这开始,短短几年的时间,巴纳特就成了一个富有的钻石商人和从事矿藏资源买卖的经纪人。他不是坐在城里等着找矿者送上门来,而是步行或骑马到矿上到处转悠,寻找便宜货,并即时买下一些别人出售的矿区。当这种生意进行得不顺利时,他就转做其他生意。1876年,他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共3000英镑买下了毗邻他原有矿区的一些小矿区,这些矿区经开采,一周可获得20克拉钻石和2000英镑利润。

    巴纳特原先只喜欢钻石、金子和纸币这类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而不赏识股票之类的玩意儿。但最终,随着他的投机买卖的扩大,巴纳特也不得不走进证券交易所。

    1880年,巴纳特为创办资金达115000英镑的“巴纳特钻石公司”,发行了大量股票,这些股票在几小时内即被抢购一空,所筹集的资金超过原先要求的3倍。第二年,公司股票随同南非证券交易市场上的股票一起大跌,但他持有足够的股份以维持自己的企业,并乘机折价买下了大量充斥市场的其他股东抛出的股票。这一出一进之间,其他股东最初投放的资金有相当大一部分无偿归属了他。到证券市场复苏之后,公司的股票跟着上涨,巴纳特越发富有了。

    1888年,巴纳特的“巴纳特钻石公司”与另一个犹太裔商人罗得斯控制的“德·贝尔矿业公司”合并,组成“德·贝尔统一矿业公司”,公司的股份共计20000股,每股为5英镑,其中巴纳特占了6000股,为最大股东。这一新的集团取得了世界钻石出产的垄断权,并且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钻石生产企业,约占全球产量的90%。

    巴纳特从在伦敦时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38岁时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四面出击,投资开采兰德金矿和购买新兴城市约翰内斯堡的地产。有一段时间,南非经济萧条,但巴纳特却充满信心,低价收购了大量的地产和股票,还投资酒类贸易、建筑材料、运输、印刷出版等行业。随着萧条结束,市场重新趋于繁荣,巴纳特也成为投机家的代表,他走到哪里,证券交易市场就跟到哪里。

    以后,巴纳特又建立了主要经营地产和黄金开采的“约翰内斯堡统一投资公司”,该公司名义资本为1000 万英镑,但由于行情一路上涨,股票的市价很快超过了6000万英镑,其中约2000万英镑为巴纳特个人所有。

    更为一绝的是巴纳特建立了一家专门为他抛售股票的银行。1895年,他创办了一家以1英镑为1股,共拥有名义资产350万英镑的股份银行。股票异常受欢迎,人们纷纷争购,一夜之间价格就翻了一番,随后又增加到面值的3倍。但这家银行同正统观念中的银行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它只是一家专门抛售巴纳特所拥有的南非各企业股票的信托公司。

    巴纳特的整个实业生涯非常典型地反映了许多犹太企业家的共同特点。他从一开始对矿业,无论是钻石矿还是金矿都一无所知,直至最后也知之不多。但他在“摆弄数字”和决定投资方向方面,却有一种公认的天赋,一种类似于本能的直觉。这也许足以证明,犹太商人确实对钱自身的运行与机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这或许得益于他们悠久的放债传统,使他们能“赤手空拳”地闯进实业界,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发迹起来。而这种模式的普遍存在和广泛适用,只能证明,犹太商人的经营方式同现代金融资本主义有着高度的契合。

    做买卖,一切活动离不开精确的数字计算,满足于“估计”、“大概”、“差不多”,那容易产生偏误,甚至会成为一笔糊涂账,导致经营的失败。

    犹太哲言

    在犹太商人的经商理念中,如果你要赚钱,就要把数字准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并经常地接近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