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智慧中国智能电网系统的分层、功能、组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1.2.1 智慧中国智能电网系统分层

    智慧中国智能电网系统结构模式按其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可有多种分类方式。若按照系统功能层次,可将智能电网划分为电网层、环保层面、管理层面、市场层面。

    1.电网层

    该层拥有强大自愈和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它能实现对全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以及利用监测数据进行连续的自分析、自诊断以及及时发现电网故障隐患,并用自动控制手段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它能及时监测到温度变化、电源接入等外界因素,从而采取智能手段积极应对冰雪、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使电网系统在发生线路中断停电后,电网能够快速反应,迅速、有序地恢复供电,最大程度降低停电影响。

    2.环保层面

    清洁、环保的能源结构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该层是指电网能够兼容集中式发电和分布式发电模式以及支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电以及电网储能设备的接入,并通过合理完备的体制进行管理,实现微电网与特高压电网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支援。

    3.管理层面

    集团化、高效率的管理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保障,因而该层主要是用来实现电网信息的整合,使电力生产和企业管理具备更加细致、高效的标准和流程,以及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此外,该层的管理者还应负责合理把握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时序,提高电网建设的投资效益,实现电网的科学发展,有效地降低运维成本。

    4.市场层面

    灵活、互动的电力市场是智能电网发展的最终体现。因而该层主要是为电力市场的实施提供开放的平台以及支持电力交易的开展,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实现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的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

    此外,在该层面上,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最优的供电方案,电力企业也可通过电价等方式,鼓励用户参与电网调节,从而最终实现电力、电信、电视、远程家电控制和电池集成充电等的多用途开发。

    11.2.2 智慧中国智能电网系统功能

    智慧中国智能电网系统在整个智能城市体系中位于底层,主要为其上层基础性网络提供电力资源,负责整个智能城市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即将自然界的一次性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端和为实现这一功能,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上增加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来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

    11.2.3 智慧中国智能电网系统组成

    智慧中国智能电力网络系统是一个让电力网络系统中的每一个用户和节点都能得到实时监控,并保证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节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以及通过广泛应用的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信及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电力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的自动化供电网络系统。

    若按实现智能电网所需的技术来划分,智能电网可划分成以下6个组成部分。

    1.灵活的网络拓扑

    这里所说的灵活网络拓扑是指灵活的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压配电网”,它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常用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把故障影响范围局限在最小,并迅速通过其他连接恢复对其的供电。按其供电区域负荷密度程度,可将配电网分成市区电网、郊区电网、特殊电网,市区电网主要向高负荷密度区域供电,是典型的地下系统,并且可能已形成网状的结构;郊区电网主要向中等负荷密度区域供电,是由地下电缆和架空线路组成的混合系统,并且逐渐电缆化,这种电网一般将联络馈线打开运行。构成辐射状网络;特殊电网则主要向优质电力区域、办公区域或其他的负荷供电。它会根据终端用户的需要来设计一些特殊服务(如微型电网,用户定制的电力技术),产品与相关用户签订专门合同。

    2.基于开放体系并高度集成的通信系统

    这里的通信系统主要是用来实现对配电网系统中每一个成员的实时控制和信息交换,使得配电网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可双向通信。

    3.传感和测量技术

    这里的传感、测量技术主要用来实现配电网系统的远程监测、分时电价和用户侧管理等的更快和准确的系统响应。

    4.高级电力电子设备、超导和储能技术

    这里的电力电子设备比起传统的电力网电力设备,具有更大的储能、超导等功能以及增加了相应的通信、监控、节能等功能。

    5.先进的系统监控方法

    先进的系统监控能实现快速诊断和事故下的准确解决。

    6.运营决策辅助系统

    这里的运营决策辅助系统,主要是用来帮助电力企业决策者来根据当前电力系统提供的各种资源、信息来做出各种商业决策、组织决策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