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国-智能建筑的分类、功能、组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9.2.1 智能建筑分类

    智能建筑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单幢大楼到连片的建筑广场,从大到摩天大楼到小至家庭住宅,从集中布局的楼宇到规划分散的居民小区,均被统称为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实现零时间、零距离的交流。对智能建筑可进行如下层次性分类。

    1.智能大厦

    智能大厦主要是指将单幢办公类大楼建成综合智能化大楼。智能大楼的基本框架是将楼宇控制自动化(BA)、楼宇通信和网络系统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三个子系统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发展趋势则是向系统集成化、管理综合化和多元化以及智能城市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智能大楼作为现代办公和生活的理想场所。

    2.智能广场

    在未来,智能建筑开发会从单幢转变为成片开发,形成一个位置相对集中的建筑群体,称之为智能广场。而且不再局限于办公类大楼,将会向公寓、酒店、商场、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种类扩展。

    智能广场除具备智能大楼的所有功能外,还有系统更大、结构更复杂的特点,一般应有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能对智能广场中所有楼宇进行全面和综合的管理。

    3.智能住宅

    智能住宅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家庭电子化、住宅自动化和住宅智能化。智能住宅是指通过家庭总线把家庭内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都并入到网络之中,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提供工作、学习和娱乐等各项服务,营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化居住空间。

    智能住宅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与居住系统的协调,从多方面方便居住者的生活环境,全面提高生活的质量。

    4.智能小区

    智能小区是对有一定智能程度的住宅小区的笼统称呼。智能小区的基本智能被定义为“居家生活信息化、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IC卡通用化。”智能小区建筑物除满足基本生活功能外,还要考虑安全、健康、节能、便利及舒适五大要素,以创造出各种环境(绿色环境、回归自然的环境、多媒体信息共享环境及优秀的人文环境等),从而使小区智能化有着不同的等级。

    9.2.2 智能建筑的功能

    现代智能建筑主要由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包括能源环境管理系统、防灾与安保系统、电力供应管理系统、物业管理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AS),包括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型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型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CAS)以及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 SCS)四大系统组成。这四大系统中又包含各自的子系统。为了能使这四大系统的信息及软、硬件资源共享,建筑物内各种工作和任务共享,科学合理地运用建筑物内全部资源,这四个系统应实现一体化集成。即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在四大系统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智能建筑的核心功能是智能系统,智能系统设备通常放置在智能化建筑环境内的系统集成中心,通过综合布线与各种终端设备连接,并通过计算机对整栋大楼进行动态实时监控,从而实现高度智能化。智能系统主要由系统集成中心SIC(System Integrated Center)、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信息通信系统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防火自动化系统FAS(Fire Automation System)、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Safety Automation System)以及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构成。

    1.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采用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建筑物内所有机电设施进行自动控制。这些机电设施包括交配电、给水、排水、空气调节、采暖、通风、运输、火警、保安等系统设备。用计算机对设施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即空调自动化管理、出入口管理,以及对卡识别系统、防盗保安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各种设备控制与监视系统等进行管理,以保证机电设备高效运行,安全可靠,节能长寿,给用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与高效的工作环境。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是智能建筑基本功能之一,是一门综合多种技术的新型学科,它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控制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它以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为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借助于先进的办公设备,提供文字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情报检索、统计分析、决策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印刷排版、文档管理、电子账务、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来访接待、会议电视、同声传译等,以取代人工进行办公业务处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办公质量,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从而产生更高价值的信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办公业务科学化、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系统能提供物业管理、酒店管理、商业经营管理、图书档案管理、金融管理、交通票务管理、停车场计费管理、商业咨询、购物引导等多方面综合服务。

    3.信息通信系统的功能

    信息通信系统(CAS)是以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以程控用户交换机(Private Branch Automatic Exchange)为核心,以多功能电话、传真、各类终端为主要设备而建立起来的建筑物内一体化的公共通信系统。这些设备(包括软件)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构成智能大厦信息通信的“中枢神经”。它不仅保证建筑物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并通过专用通信线路和卫星通信系统与建筑物以外的通信网(如公用电话网、数据网及其他计算机网)连接,而且将智能建筑中的四大系统连接成有机整体,从而成为核心。智能建筑中的信息通信系统主要包括语音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文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以及数据微波通信系统等。信息通信系统发展的方向是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具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化能力,它将电话网、电报网、传真网、数据网和广播电视网、数字程控交换机和数字传输系统联合起来,以数字方式统一,并综合到一个数字网中传输、交换和处理,实现信息收集、存储、传送、处理和控制一体化。用一个网络就可以为用户提供包括电话、高速传真、智能用户电报、可视图文、电子邮政、会议电视、电子数据交换、数据通信、移动通信等多种电信服务。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标准插口就能接入各种终端,传送各种信息,并且只占用一个号码,就可以在一条用户线上同时打电话、发送传真、进行数据检索等。

    4.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是建筑物中或建筑群间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它的特点是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的布线,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将智能建筑的BAS、OAS、CAS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就如其体内的神经系统一样,起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

    9.2.3 智能建筑组成

    1.建筑物自动化系统

    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它是由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处理计算机和相应的设备组成,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更等进行全面监控。BAS涉及到数字量控制技术、模拟量控制技术、数/模转换技术、通信技术、远控技术。

    2.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一般由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声象存储各类终端等各种办公所需要的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组成。

    办公自动代系统具有图文处理、文档管理、电子收银等基本功能,显然可以提高办公效率与经营管理水平。

    智能建筑中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必然要完成信息的准备及输入、信息的保存、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分发、和传输等基本环节的功能,能以最便捷的方式向各层次办公人员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对决策层人员提供管理控制信息,以便作出技术或战争的正确决策。决策支持应用软件能以最优化的管理和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用智能化的方式提供专家咨询及决策模型多种方案答案供选择。

    OAS综合了人、机器和信息三者的关系。人既是指挥者又是享用者。人才的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多种学科的综合。

    3.信息通信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它是智能型建筑物的“中枢神经”,可沿伸的建筑物的每个角落。CAS由通信网络系统、电缆电视系统、安全保卫监视系统和音响广播系统等组成。

    4.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是建筑物中或建筑群间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就如其体内的神经系统一样,起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综合布线系统由如下六部分组成。当然,对于一个建筑群及建筑物的配线系统而言,还需考虑到外部缆线的引入场地(进线区)。

    1)工作区子系统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水平布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30 m 2估算,或按建筑物不同的应用场合及功能需求调整面积的大小。每个工作区至少设置一个信息插座用来连接电话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按用户要求设置。

    工作区内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应支持电话机、计算机、数据终端、等终端设备的设置和安装。

    2)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设备缆线及跳线等组成。

    3)垂直布线子系统

    垂直布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设备缆线及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干线缆线组成。

    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BD),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引入设备可合装在一起。

    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5)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应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标志,并具有记录文档。

    6)建筑群主干子系统

    建筑群主干子系统应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CD)和设备缆线及跳线等组成。

    建筑群主干缆线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的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沟内埋入了其他的诸如图像、监控系统等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用标志。电话局来的市话电缆应进入一个阻燃接头箱,再接至过压过流保护装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