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激上路-小事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巩高峰

    在大人们看来,小孩子能有什么事情呢?大人们的事情,永远是大事情,首先、马上、必须要办,好像不立刻解决,明天的太阳都出不来了。而小孩子的事情,相对应的,只能是小事情,今天忙呐,明天累啊,后天忘记啦。小事情,忘记了又怎么样呢?

    所以,大事情小孩子是没法办的,不是办不了,是大人不给机会。但是小事情呢,就只能小孩子来办。

    比如说吧,正吃着饭,有小孩子慌里慌张从饭桌直奔水缸,舀一瓢水咕咚灌嘴里,嘿嘿呵呵摇头转脑晃一晃,吐在面前的地上。院子里的鸡鸭和狗一窝蜂挤上去,鸡飞狗跳的。可是地上只有一小片发红的口水——妈!我嘴里流血啦!小孩子皱起眉头,捂住腮帮子,一脸的苦涩,这才感觉出疼来,咝咝地倒吸凉气,好缓解疼痛——原来,是内讧,自己的牙齿和腮帮子干上啦。

    饭桌上的母亲呵呵直笑:这孩子,是馋肉了,小事情小事情,别大呼小叫的!

    小事情,是啊,小事情,你倒是把小事情解决了啊。上个月就说卖了那窝小猪秧子就买肉回来包饺子,现在老母猪又大了肚子,也没闻到饺子味道在哪儿,倒是枕头被口水湿过几回了。

    能指望大人来解决小事情吗?那没准儿得过年。还是自己动手吧,弹弓、小刀、铁钎、火柴、盐,准备就绪,把牛拴在沟边上的大树根上,让它老实啃草,然后,向芦苇塘进发!

    运气好的话,能逮只正在孵蛋的野鸭,运气不好,捉几只大青蛙还是手到擒来的,实在不行,就是谁家觅食不知归途的小公鸡遭殃了。于是,一阵青烟过后,每个人起码都见着肉了吧——那个肥嫩啊,焦急地等待下口的时候,铁钎还吱吱冒油。

    这可比水饺里面目模糊的猪肉美味多了,当然,大人们是享受不到的。不过晚饭桌上,大人们多少还是能瞧出个端倪:今天牛肚子怎么那么瘪啊,你晚上少吃了一碗饭嘛,是不是又干坏事啦……

    哎,爸,有个重要的问题请教你,我研究了很久也没有答案:为什么鸡叫鸡,而不叫牛?为什么狗叫狗,而不叫青蛙?为什么人叫人而不叫树?也不知道最早是谁给起的名字,依据是什么呢?又或者,这总得有点道理吧,是不是。如果以后牛叫狗,而狗叫鸡,鸡又叫树,树改叫人,这个世界会怎么样?会不会乱套啊?

    大人的表情忽然奇怪地变化起来,仔细看甚至能看出白到红,红到黑,不过嘴巴确实张大了,却一直没有给出答案。良久,大人用手里的筷子往小孩的额头一戳,终于说出了话:哪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饭都堵不住嘴!

    当然,口气是不屑一顾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这意思再明了不过,这些是多么荒唐的小事情,竟然也需要研究。其实呢,小孩子确实已经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不过本来并没有想问大人,别说大人没有答案,就是有,也肯定不是正确答案。这会儿拿出来问,不过是做个挡箭牌而已。

    不过,总有些事情是大人解决的,小孩子没法逃避,比如那个奇怪的事情,生病。

    大人们口气轻蔑地说,人吃五谷杂粮,总是要生病的啊。可是为什么总是小孩子生病呢?更麻烦的是,到底是谁发明的那些破药片药面儿啊,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吃下去不毒死人就不错了,医生竟然敢说那玩意儿能治病。

    不过有一种药丸小孩是爱吃的,宝塔糖,那可是糖啊。宝塔糖当然是好吃的,可惜的是,只有在胳膊上划个十字,打一针,才能分到一颗。打针真是疼啊!蚂蚁咬马蜂蛰疼吧,可打针比蚂蚁咬马蜂蛰疼多了,而且能躲得过蚂蚁和马蜂,却躲不过医生,你哪怕躲厕所里去,也照样得抓出来,这可是打疫苗。

    可令人恐怖的是:吃了糖之后,便便里忽然会有蚯蚓般的虫子。这导致小孩们惊慌地聚在一起讨论:难道医院给的宝塔糖里有虫子?

    对于糖和虫子这件事情,大人们同样是不屑的,这么点小事情还要聚众争论?那是你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好不好,宝塔糖下肚才把虫子药死的!

    哦,原来这样。从此以后,再生病的话,小孩子只肯吃这种药,那种用糖水混合着的苦药是骗不过任何人的。眼看水要凉了,药要失效了,大人一生气,吼道:你吃不吃?不吃就把你抱去喂老母猪!

    这句呵斥足够吓人,可是没几个小孩会真的吃这一套。他们早在背地里商议过了,得出的结论是:老母猪只吃青草、饲料和剩饭,没听说过老母猪会吃小孩的。

    最后,大人们没办法了,只好把药往桌子上一放,起身牵过自行车,无奈地说:既然不吃药,那病得治啊,现在只能带你去医院打针了。

    小孩子一听说要打针,脸色刷白,乖乖地跑上前捧起药碗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