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流-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爱国和刘贞是在那年冬天离开家乡的,他们汇入革命大串联的洪流之中。

    红旗漫卷,歌声嘹亮。全中国的广播喇叭都是高音的,不停地播送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李爱国和刘贞单独行动,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他们从此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视线中消逝,

    他们从此在李爱国父母亲的视线中消逝。

    他们从此在刘贞哥哥的视线中消逝。

    串联的学生一批批地走了,又一批批地回来。春雷滚滚,江山如画。一批批知识青年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去了。“农村是一个的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可为的。”

    人们还是得不到李爱国与刘贞的任何消息。

    李爱国的母亲疯了,她总是坐在自家的门坎上,手里拿着郭明英送给李爱国的笔记本,祥林嫂一样地,反反复复地对人们说,我们爱国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岁月无情地流逝。时间造就传奇。

    有人说,他们从云南去了缅甸,参加缅共游击队。后来,他们成了金三角赫赫有名的大毒枭,他有个外国名字,叫B·芒果,他们有一大群孩子,都是神枪手,个个英俊强悍,心狠手辣。

    有人说,他们从宝安偷渡香港,辗转到台湾。后来,李爱国成了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最畅销的小说叫《速死的爱,不死的情》,听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他们的爱情经历写成的,扉页上作者写了一行这样的字:“献给苦涩年代的人们。”

    有人说,他们早就死在大渡河。他们是穿着红军军装,戴着八角帽红五星落水的,他们的尸体在大渡河漂了三天三夜,一对好心的老人把他们捞上来,埋葬在河边的山坡上。野草丛生。后来,不知什么人,在他们的坟前立了碑,写道,“数当年英雄,看今朝风流,残阳如血。”

    有人说,他们其实还活着,在一座深山里隐居,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种种传说在他们的家乡传来传去,谁也说不清这些传说是从哪里来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位音乐家从美国归来,他创作的交响乐《时代风流》,在北京引起轰动。

    这位音乐家叫史南山。

    史南山带着“史南山交响乐团”在全国巡回演出。与他同行的有他的夫人姚小桃,据某媒体透露,姚女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但她乐于当全职太太,跟随丈夫跑世界,享受人生。在一个深秋的季节,史南山和夫人姚小桃回到他们的家乡。

    这是一个闽南美丽的夜晚,本市最豪华的人民会堂高朋满座,安静肃穆。美国交响乐团的精彩演奏,让本市听众大开眼界,为之倾倒。演出结束,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有好事者称,掌声持续了15分钟之久,远远超出本地历届政府工作报告所赢得的掌声时间,史南山大师谢了三次幕,才使掌声平息下来。

    第二天,本市晚报头版头条报道,出席史南山交响团演出晚会的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明英,市政协副主席陶一夫,还有回乡考察投资环境的香港著名企业家张养德先生及夫人高玉凤女士。本市第一中学校长林文娟,在演出前致词,云云。

    责任编辑 刘鹏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