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迹探索-亚洲文化古迹探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其文明源远流长;世界文明五大发源地,其中有三个就在亚洲,即古巴比伦文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间)、古印度文明(公元前2000年)、古中国文明(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三大文明对亚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作为文明的象征,这三大文明遗留下来的文化古迹数量、种类极为丰富,它们以其自身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激发着人们对其进行不懈地探究与思索。

    苏美尔文化起源之谜

    中东地区的两河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而在两河流域第一个出现的高级文明就是谜一样的苏美尔文化,这个民族的起源和他们先进的技术都是考古学家探询的谜题。

    这个民族在天文学方面有着不可思议的成就,目前发现的苏美尔典籍中记载的神明都和星星有关,而且他们的一些图画里还出现了原始的原子结构!

    苏美尔人最着名的一个奇迹是一首英雄叙事诗中记载的英雄飞天的故事。考古学的发现证明,在两河流域苏美尔文化几乎是突然出现的,这证明他们是从别的地方迁徙来的,到底是从哪里呢?他们后来又为何神秘地消失?这些都成了一个谜。

    苏美尔人曾给闪米特人带来了一种非常先进的文化。

    苏美尔人总是在高山顶上寻找他们的神。如果他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山,他们就在平原上堆起假山。

    苏美尔人的天文学非常发达。他们对月球自转周期的测算结果和我们今天的测算结果只差0.4秒。在库运个计算题,其计算结果是一个15位数字。而在我们经常引以为荣的古希腊文化的全盛时期,人们通常的计算结果也只达到10000而已,大于10000的数,他们就认为是“无限”了。

    苏美尔人的神都不是拟人型的,每个神都和一颗星星有关。他们绘图中的星星的样子和我们今天画的星星完全一样。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是,这些星星周围都围绕着数颗小星星——行星。苏美尔人在缺乏我们今天这样的观测技术和设备的条件下,是如何知道一颗“不动的星”都带有几颗行星的呢?在库运底亚克山里,人们还发现了一首雕刻在12块陶制书板上的英雄叙事诗,其中第七块板上记载的,也许是人类亲身经历宇宙旅行的情景。书板上的故事是这样的:

    安吉杠被一支巨鹰的铜爪抓着,在空中飞行。飞了4个小时,一个声音忽然对他说:“你看看下面的大地,大地像什么呀?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他朝下面看了看,发现此时大地像一座高山,大海像一个湖泊。他又在空中飞了4个小时,那个声音又响起:“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他朝下面看了看,发现此时大地像个花园,大海像花园的水渠。在他又向上飞了4个小时后,同样的问候继续道,但他的回答:此时大地像米粥,大海像水槽。

    这些比喻必定来自某个曾在我们地球上空飞行的生物,因为这些比喻太准确了,不可能纯属想象。如果对地球没有任何感性认识,谁能想象到陆地像粥,大海像水槽呢?从髙空看,地球确实像粥和水槽相互交织在一起。

    其他的考古发现证实,4万年前,在苏美尔人居住的区域内曾经有各种原始人。后来忽然出现了苏美尔人,创造了高度的苏美尔文明,可是至今人们都不知道他们先进的文明从何而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索不达米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发源地,它位于幼法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四千年前,苏美尔人来到这里定居,并建设了吾珥、乌鲁克、伊里都、拉格西、尼普尔以及其他城市。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圣经》所记载的耶利哥古城被发掘出来,考古学家惊异地发现这是一座有着九千年历史的古城。此后,陆续又有其他史前城市出土。1961年,安卡拉“英国考古学会”另一位考古学家梅拉特,在土耳其发掘到另一个远古城市,其年代为公元前6250年。就是说它也是有着将近九千年的历史,这个城市名为沙塔胡克,这是考古史上又一次重大发现,它震惊了世界考古界。由于这些新石器时代城市的相继发现,打乱了原来的历史,推翻了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始于苏美尔人的观点。这两座远古城市遗址中出现的众多谜团,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其中沙塔胡克尤为重要。虽然到目前为止,这座城市的遗址只有部分出土,但它已经成了考古资料的丰硕宝库。

    沙塔胡克古城遗址地处土耳其平原中央,海拔900余米,长达470米,由于只有一部分出土,由此很难计算出原城的大小。据专家推测,这个面积宽广、人口比较稠密的城市或许会有6000至10000居民。

    若与苏美尔人建造的那些占地数百英亩、居民数万的城市相比,这些新石器时代的城市相对较小。然而建筑技巧却很独特,与以前出土的古代城市几乎古怪之城未解之谜

    完全不同,其城市布局、市民交往方式、城市交通等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几千年来,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在城外都建有护城墙,城内建有街道,这也是最基本的城市布局。然而沙塔胡克城的面貌截然不同,既没有城墙,也没有街道,只有建造在一起的一堆房子,屋屋相连。惟一的进出口是房顶上方的开口。所有的房子都是平顶的,居民全靠平台式的房顶来往。房屋都是长方形,非常适合居民的需求。这样的城市,在有史以来全世界的所在城市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古代各国典籍中也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它的基本构思完全背离了人们常见的古代“城市”的观念,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首先,沙塔胡克居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城市呢?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当地缺乏石料,有人却认为是出于安全需要。因为一旦遇敌人来攻,居民只要把梯子拿开,敌军就难以进人。在沙塔胡克近千年的历史中,没有遭受过劫掠的痕迹,大概这种布局的设计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假如是这样,这种城市布局应该很快会被其他城市效法,为什么没有任何类似的古代城市呢?还有,这样怪异的城市究竟是哪一个民族建造的?如果是当地居民,那么这种城市布局为什么没流传下来?如果是游牧民族,那么该城为什么会存在近百年之久?

    考古学家测定沙塔胡克的面积为34英亩,而现已出土的仅为3英亩。到目前为止,城市出土的起居室已有139间,考古学家鉴定其中40间为神殿或祭室。因为这些房子比别处大,与普通房屋区别很大,房内设计不同,比一般民房讲究,带有明显的祭祀意义。从沙塔胡克城挖掘的家庭用品显示,城里的居民已开始追求生活所能带来的享受。在这里发现的无数日常用品,品质之佳和手工之精细,可以证明这里的城市生活巳带有一定程度的奢华。从文物中看出,当时的手工业相当繁荣,他们的木器和骨雕有着相当高的水平,石器工艺也达到新石器时代的高峰。从出土饰品中可以发现,当时的手工匠人所用的石材原料相当广泛,有木材、绿石、燧石、水晶、碧玉等很多矿物。他们制造陶器,织羊毛,在出土物品中有最古的衣物,保存完好,前未所见。在墓穴中埋藏的兵器和珠宝饰物、小雕饰和黑曜石造的镜子,说明沙塔胡克的居民已会用金属。从现有的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地中海产的贝壳,可以证明沙塔胡克曾与南面这些地区有过商业来往。考古学家还发现,当时从沙塔胡克可望见火山——黑桑山,黑桑山盛产曜石。这是一种酷似玻璃的火山石,非常名贵,用途很广。大约从公元前6000年起,沙塔胡克城曾与远及塞浦路斯及巴基斯坦等地有过商业来往。

    目前,考古学家对这个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知道的还很少很少。至于为什么这个城市到了公元前5400年被沙塔胡克人放弃使用,有待于考古学家对那沉没地下的古迹进一步挖掘。但这个城市的古老和怪异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在耐心地等待。

    土耳其哈图莎(赫梯城)之谜

    1.安纳托利亚古代又明

    哈图莎(赫梯城)废墟遗址位于土耳其乔鲁姆省的博兹柯伊村,城内有赫梯国王的王宫。古城附近的阿拉加霍于克,是赫梯人最早的居住地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遣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中东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摇篮土耳其是中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也被人们称为连接古今文明的纽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把人类6000年文明划分为26个,其中巴比伦、古埃及、赫梯、拜占庭、古希腊、基督教、东正教、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等文明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印迹,不同时期文明的古迹遍布土耳其。

    古代的小亚细亚,也称安纳托利亚,就是现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

    据考证,早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之间,安纳托利亚人已经开始种植原始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等动物。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部落遗址就是在安纳托利亚南部的恰塔尔霍尤克,历史上最早的风景画现存于该遗址的古屋墙上。

    考古学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占地13公顷的恰塔尔霍尤克大约有6人居住,那时的人们不仅能熟练的耕作,还用从附近两座火山上采集来的黑曜石制成匕首和镜子,并用黑曜石来换取贝壳和燧石等货物。他们还掌握了冶炼金属的技术,用铜和铅制成了所需的物品。古代的安纳托利亚人可能是最早使用铁的人,时间可能在公元前5000年。

    在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有两个在安纳托利亚:伊兹密尔埃菲古城的月亮女神神庙和位于哈力卡尼斯的卡里亚王陵。

    安纳托利亚相传也是最早的基督教圣地,圣经中的伊甸园灌溉水据说源于一条大河,河水流出伊甸园后分成了四条河流,其中两条分别是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区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纳托利亚的亚拉腊山,据说是诺亚方舟的停靠地。

    在圣保罗一生中,大部分出使之行都是在安纳托利亚,并在此地写下了《圣经》中的大部分内容。相传出生在耶路撒冷的圣母马利亚失去爱子基督后,离开家乡北上,就是在这里逝世的。而基督教七个天启教堂都建于安纳托利亚,它们位于埃弗斯、士麦那、佩尔默姆、锡亚蒂拉、萨尔迪斯、费拉德尔菲亚和拉奥迪申。

    无论从地理、种族还是历史方面来说,安纳托利亚都是一个极具多样性的地区,这种地形上的生态环境,使安纳托利亚成为不同文化的万花筒,来自亚洲和中东的许多民族接连不断地在这些山地、平原和河谷相遇,进行无止无休的贸易和征战。

    在这片土地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文明当属赫梯文明。目前史书记载的关于安纳托利亚的历史,几乎都与赫梯人有关。赫梯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000年初叶,发祥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历时500余年的繁盛,是古代近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赫梯文明虽然属于人类文明史中相对独立的一支,但是它受到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考证,《旧约全书》中所载赫人即是赫梯人的祖先。不过,直到19世纪后半叶,赫梯人的历史虽然在安纳托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的考古发现中得到浮雕、象形文、楔形泥板文书和其他雕刻品的佐证,但它仍然仅限于《圣经》的提示而难以取得突破,人们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

    那么,这个神秘的古代帝国究竟位于何处,它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2.发现哈图莎城

    1834年,有个法国建筑师来到了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此人名叫査里·特克思尔,他想看看能否找到希腊和罗马人留下的一些文物。在安纳托利亚北部一个叫博兹柯伊的小山村,当地村民们告诉他说,村后边的山中有个要塞,那里就有一处古代遗址的废墟。他半信半疑地让村民带他去看看。让他惊讶的是原来,这里的要塞是个天然堡垒,它雄踞于陡峭的山脊上,俯瞰着北部一片肥沃的山谷,背后有荒山护持着。事实上,特克思尔至死也未想到,他在这一荒僻地点偶然发现的是一个伟大的帝国——赫梯王国,而这个遗址正是他们壮丽的首都哈图莎。

    哈图莎废墟占地162公顷,充满着浄狞的峭壁和崎岖的山坡。古城所在的地方有很多溪流从山坡上潺潺流下。赫梯人将坚固的巨石雕刻成蓄水池(水箱)蓄水。看得出来,当年建造这座古城的建筑师并没有将街道排列成有规律的格子形式,而是因地制宜,利用了每一块可以利用的土地。甚至,为了在崎岖的山坡上铺出平坦的地面,他们竟然将山坡改造成梯田形状。

    令人惊讶的是,现代人看到的哈图莎古城依然气势磅礴,环绕着古城的是长达6公里的高墙,围墙底部是防御墙(屏障),上面垒着坚固的石墙。垒墙的巨石中有的非常厚重,以至于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敢相信这是3000多年前的赫梯人所建,而宁愿相信这是“巨人”所建。

    城墙下面是一条长而隐蔽的隧道,表明防守者随时可以向敢于来犯的敌人进行反攻。城门两旁有塔楼护卫,现在游客们所看到的保存最好的是靠近山顶的南门。城门上都装饰着雕刻在巨石上的雕塑。守卫着斯芬克斯门的是两座狮身人面兽雕塑,而守卫着狮门的是一对仰天咆哮的石狮。

    看到这样的古城遗址,特克思尔兴奋不巳。村民们又对他说,附近还有一处更大的废墟遗址,并且领他沿着一条山道朝东北方向走去。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特克思尔望见前方高大的石灰岩山头上出现深深的天然裂缝,沿着这些裂缝进去,66座气势雄伟的雕像沿着两排显然是天然的柱廊,在列队阔步前进——有的身携巨大的弯剑,头戴锥形冠;有的身着松垂的长袍。近前审视,他辨认出大量的以前从未见过的象形文字。当地人通常把此地称为画窟,意为“刻有铭文的岩石”。特克思尔试图弄明白刻在岩石上的人物是谁,但他又实在琢磨不定。他一直以为这个废墟遗址可能是古代历史学家赫诺和塔斯曾经提到的安纳托利亚古城浦特利亚。根据赫诺和塔斯的说法,浦特利亚在公元前547年毁于战火之中。特克思尔在安纳托利亚的这次偶然发现后来轰动世界,无意中打开了古赫梯文明的大门,并探寻到一个在3000年前就已消失的帝国。

    3.打开古赫梯文明的大门自从特克思尔于1834年发现博兹柯伊之后,引来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一地区考察、发掘。1869年的最后一天,铁路工程师约翰·伍德手下的发掘队在以弗所发现了大神庙,他们在地表之下近10英尺处掘出了神庙的大理石铺面。同时,德国人施里曼1870年发现了特洛伊遗址,那些被发现的文物属于青铜时代早期。1893年在博兹柯伊出土了首批泥板文(总共数千块),上面刻有某种形式的楔形文字。对这些泥板文的研究最终揭示,安纳托利亚的历史比古希腊,罗马时期要早许多。

    1872年,一位名叫威廉·莱特的爱尔兰传教士得到了5块从叙利亚城哈马斯采取的带有雕刻的石头,虽然莱特本人看不懂这些石块上的符号,但作为传教士,莱特对《旧约》非常熟悉。《旧约》中曾几次简单地提及过赫梯人,以色列人来到应许之地时发现居住在巴勒斯坦的几个民族中就有赫梯人,还有亚伯拉罕从“赫梯人以弗仑”手中买来样,无名的“赫梯国王”从所罗门那里买马,所罗门的众多妻妾中也有赫梯人。根据这些记叙,莱特认为,如果《圣经》中把这支军队给予和埃及军队同等的地位,这显然不是个沙漠游牧部落。于是他推测,赫梯人曾经威风凛凛,他们很可能曾在哈马斯的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历史,那么,这些石块上的铭文可能就是赫梯人留下的。

    莱特把这5块石头交给了大英博物馆的专家,希望他们能破译石块上刻下的符号。1879年,一位名叫阿其波尔德·舍斯的英国学者把特克思尔曾经在博兹柯伊和亚塞尼亚卡拍下的照片和哈马斯石头的照片做了比较,舍斯发现两处照片上的符号有相同之处。于是,他想到,这是否意味着同一文明从安纳托利亚中北部迁移到了位于几百英里以南的叙利亚。舍斯认为这可能就是《圣经》里提到的赫梯人,并进一步推断说他们可能就是在博兹柯伊附近修建山顶城堡的民族。

    在1880年伦敦举行的《圣经》考古学会大会上,舍斯再次宣布了爱尔兰人威廉·莱特6年前写下的断言:哈马斯铭文是赫梯人的作品。

    莱特也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久被遗忘的民族的第一本书:《赫梯人的帝国》。它为全新的赫梯学研究开辟了道路,永远改变了史学家对古代世界的看法,可以说,赫梯人通过其尚无法破译的文字,终于开始要求恢复他们在历史中应得的地位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研究亚述和埃及文明的科学家也从文献中找到了一些有关赫梯人文明的线索。

    最终,打开赫梯人秘密大门的钥匙不是在土耳其被找到,而是在千里迢迢之外的埃及被发现。1887年,在开罗南部200英里处,尼罗河畔的泰勒·阿玛尔纳村附近发现了一批密藏泥板。这些刻有数行整齐的楔形文字的泥板,原来是埃及法老埃赫那吞的外交和行政信函,这位法老以古埃及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而闻名。公元前14世纪,他另建新都埃赫塔吞,埃赫塔吞的意思为“阿吞光辉照耀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埃及法老埃赫那吞与其第二个夫人所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图坦卡蒙,图坦卡蒙不到20岁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不明)。其中许多泥板文提到一位杰出的赫梯君主并详细描述了其军队的动向。有一泥板文是赫梯君主苏比鲁利乌玛以宫廷方式,祝贺年轻的埃赫那吞登上埃及王位的书信。大多数书信是用巴比伦阿卡得语即当时的外交通用语写就。

    然而有两块泥板却与众不同,它们是用一种没人知道的文字所写成,那么,这两块泥板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呢?

    1893年,一位法国人类学家在安纳托利亚的博兹柯伊挖掘出两块泥板。他心细地发现,这两块泥板上刻的楔形文字和埃及阿玛尔纳村那两块泥板上无法破译的楔形文字相同,这一意外的发现将古埃及文明和赫梯文明联系起来了。

    1905年,写有这种楔形文字的一块博兹柯伊泥板到了德国亚述学家胡戈·温克勒手中。温克勒和一组助手于10月下到博兹柯伊的发掘坑内,发掘出34块泥板,其中大多数是用这种无法翻译的楔形文字写的。

    这些泥板文及博兹柯伊巨大的遗迹范围似乎显示,这一遗址乃是赫梯人一座重要城市,而这种楔形文字可能就是赫梯人的文字。

    为查明这一点,他决定次年再度对其进行发掘。这一次,温克勒和他手下的人早早来到这里,他们在通常被称为大城堡的附近,很快挖出了排列整齐、保存完好的泥板文。温克勒意识到,这个地方显然不是普通的居民点,他猜测很可能博兹柯伊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让他疑惑的是,这处遗址与赫梯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看来,要想揭开这个谜,只有耐下心来继续向下挖掘,第20天后,一位挖掘工人给温克勒带来一块保存得非常好的阿卡得语泥板文。温克勒回忆道:“看它一眼使我以前的所有经历都相形见绌。”

    他看到了什么呢?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

    1906年8月20日这一天,令德国人温克勒终生难忘。有个挖掘工人交给他一块刻有阿卡得楔形文字的泥板。这块泥板,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和约——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国王哈图施利三世于公元前1270年签署的一项和平协议。原来,这些泥板是赫梯人的编年史,上面记载历史上着名的卡迭什战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重要战争,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

    宣告结束的战争。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其疆域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谷地,并一直扩展到西亚的巴勒斯坦禾呶利亚一带。当时埃及的法老时代已经历了1500多年,正处于第19王朝统治之下。

    赫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于安纳托利亚,他们最先发明了铁制的武器,常常攻掠周边国家和民族。公元前16世纪,他们打败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攻陷了其首都巴比伦。公元前15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占领了腓尼基并侵人叙利亚、巴勒斯坦。为了建立在西亚的霸权,赫梯人步步逼近,与驻扎在西亚的埃及军队关系极为紧张,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在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看到赫梯的势力严重地威胁着埃及利益,双方迟早必有一战。经过五界年的整顿内政,积蓄财力军力,他集结了四万铁骑,准备讨伐赫梯。

    赫梯安插在埃及的谋报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十分吃惊,连夜用木棒在泥板上以楔形文字刻下秘密情报,派人带回赫梯帝国的都城哈图莎,呈给国王穆瓦塔利,国王连忙召集部下商议。他们赶到赫梯帝国南部的要溢卡迭什城,只见山务脚下左边是一条通向大海的大道,右边是深不可测的茫茫山谷,其中有条水势之湍急的河流,名叫奥伦特河。国王仔细观察了一番地形,当即下令手下将领如此这般,分头准备。

    这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正率领着他那威震四方的阿蒙神军团、拉神军团、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浩浩荡荡向北挺进。大军接近卡迭什高地,法老见前方山路曲折,便下令部队暂停前进,布下岗哨,就地安歇。半夜,埃及哨兵发现灌木丛里有两个人影在探头探脑,便立即冲上前去,把这两人抓了起来。法老亲自审问,得知是没来得及撤退的赫梯士兵。他们招供道:“赫梯国王为了躲避贵国的军队,已命令卡迭什驻军撤退到远处去了。”

    法老感到机不可失,不等天亮,就率领身边的阿蒙神军团渡过奥伦特河向卡迭什冲去。当时埃及军队大部分还未赶到,法老派人通知后续的拉神军团火速进军,到卡迭什城堡会师。

    谁知他们抓到的那两个赫梯土兵是奉命来提供假情报的。赫梯国王穆瓦塔利见埃及人巳经上当,便调拨2500辆战车,包抄到法老后面,突击正在行进中的埃及拉神军团。拉神军团猝不及防,很快就被赫梯人击溃。随后,赫梯战车部队调转车头,包抄了法老所带领的阿蒙神军团的后路。这时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和部下商议如何攻城,万万没想到赫梯军队从后面杀来,顿时乱了阵脚。赫梯大军向埃及人发起猛攻,潮水般冲进了埃及军营。

    赫梯国王下令发动进攻,他把所有的战车和士兵全部派了上去。

    眼看着赫梯人胜利在即,突然他们的军阵背后开始骚乱。原来是埃及的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闻讯赶来。被围的法老和埃及士兵见援军到了,顿时勇气倍增,一阵内外夹击,终于杀出重围。赫梯军队也无力再战,只好收兵退人卡迭什城堡。

    公元前1273年穆瓦塔利去世。赫梯首都哈图莎再次发生政变。穆瓦塔利之弟哈图施利三世篡夺了侄子的王位,并将他的侄子放逐。然而,这位篡权的国王却在历史上青史留名,这不是因为他的劣迹,而是因为他的权术和作为政治家远大的谋略。在卡迭什之战过后16年的公元前1259年,哈图施利三世派使者带着一块银制的字板去了埃及。

    此时,满头白发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正准备向赫梯发动第28次进攻。士兵们向他报告“赫梯人来了”。当法老远远看见赫梯使者手里捧着闪闪发光像磨盘一样的东西时,马上想到:“难道赫梯人又造出了什么新的武器?”

    等赫梯人向法老恭敬地敬礼,递上那块字板时,法老惊讶了。原来这是赫梯人刻在银板上的战争和约,开头刻有“伟大而勇敢的赫梯人领袖哈图施利”、“伟大而勇敢的埃及统治者拉美西斯”的字样,下面刻着两国之间的和约:确立两国间的和平,互相信任,永不交战;一国若受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另一国应出兵支援,还规定,任何一方都不许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彼此保证互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等18条。埃及法老深受感动地接过了这块银制字板,表示接受赫梯人提出的和平条约。

    考古学家在博兹柯伊发现了45封与此条约相关的信函。哈图施利三世,是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后来又让自己的两位公主嫁给了拉美西斯。

    严重侵蚀,但可以看得出身着高雅服装的哈图施利三世和他的女儿,向宝座上的法老走来,举着双手表示敬意。

    埃及——赫梯联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埃及人也把卡迭什之战的记载与和约全文刻在了卡尔纳克神庙和底比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墙壁上,至今这些文字还保留着。

    作为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温克勒对此当然不会陌生。而他的助手此时拿给他的泥板,正是用阿卡得语写成的、关于这次战役与双方和约的赫梯人一方的版本!看到这个文件,温克勒怎能不激动,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在《旧约》和古埃及神庙中提到的赫梯人和他们创造的帝国,认识到博兹柯伊就是考古学家们长期寻找的赫梯人的首都。至此,赫梯人那不易捉摸的历史最终被确定下来——他们原来就在土耳其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直到1912年温克勒逝世之前,他一直在博兹柯伊废墟遗址上从事挖掘,一共发现了一万块泥板或它们的碎片。遗憾的是,尽管他根据许多写有阿卡得语的泥板文能够确定零零散散的赫梯君主的姓名和业绩,为最终重新描述赫梯历史奠定了基础,但即使如此,大多数的泥板文却仍然倔强地保持着沉默。温克勒未能如愿地破译赫梯人的语言,他只能从古巴比伦人所用的阿卡得语泥板中,来窥测赫梯人的历史。有许多情况仍然无法弄明白。这对他来说是终生的遗憾。那么,赫梯语又是如何破解的呢?

    5.捷克学者赫罗兹尼破解赫梯文字破译赫梯人语言这一荣耀最终归属于捷克亚述学教授贝得里希·赫罗兹尼。这位天才的学者终于让那些写在泥板上的赫梯楔形文字吐露了一部分它们保持4了3000多年的秘密。1915年,赫罗兹尼对楔形文字赫梯语释读成功,并将泥板l-二——文书翻译出来。

    赫罗兹尼是古代闪族语语言专家,他并不能理解赫梯语本身,却能熟练地读懂楔子形状的字体。他从语音方面进行研究,挑出仿佛是专有名称的那些词,然后再鉴定出直接从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借用过来的表意词,也就是图形字,赫梯人从这种文字发展出自己的书写传统。

    他宣布,赫梯语不是中东语言的一支,而是与起源于欧洲和印度的亚欧语系相连的印欧语言。其结论是根据名词和动词的词形变化作出的。如,名词主格以结尾。宾格以结尾,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用一复数用一等等,这些特征都充分证明它们出于印欧语源。

    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印欧语系的安纳托利亚诸语言包括赫梯语、巴莱语、卢维语、象形文字卢维语、吕底亚语、吕西亚语。前三种是1905年以来在博兹柯伊——哈图莎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文献中发现的,其时间约为公元前2000年。象形文字卢维语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南部和叙利亚北部的碑铭、印记等,约可溯至公元前1200前700年。用字母文字书写的吕西亚语和吕底亚语,可溯源到公元前600~前200年。

    在赫梯语出现之前的哈梯语,在楔形文字赫梯语文献中写做:常被误认为赫梯原始母语,实际却是底层语言,与赫梯语及其姊妹语言无关,也与同样通行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胡里语、乌拉尔图语无关。很难断定哈梯人在安纳托利亚有多长时间,但是可以肯定,在赫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前1190年),哈梯语已经死亡。

    在赫罗兹尼的研究基础上,到了本世纪4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赫梯人文字的所有形式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和把握,并逐渐了解到,赫梯语的发展,根据赫梯王国的历史,可分为:古赫梯语,相当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1700~前1500年);中赫梯语,相当于“黑暗时期”(公元前1500~前1400年);新赫梯语,相当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前1190年)及赫梯新国家时期(公元前1190~约前700年)。

    20世纪初,另一支德国的考古队也在博兹柯伊开始考古挖掘,他们的挖掘重点主要放在测量绘制赫梯人的古城的城墙、庙宇和宫殿上。这项工作,后来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博兹柯伊地区的考古工作得以恢复。至今,考古人员在此地发现泥板的总数达25000块,这其中包括了德国考古学家彼德·涅夫于1990年至1991年间在一个赫梯皇室档案馆发现的3000多块。

    通过世界各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终于了解到,安纳托亚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之前的几千年,这高地上的废墟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远古文明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甚至更早。在赫梯文明出现之前,安缃托利亚高地上就有人定居过。赫梯人在这里建立了辉煌的帝国,然后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们的活动,构成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壮丽的一页。

    如今,这一切的遗迹已被收藏在安纳托利亚的赫梯文明博物馆中。走进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域文明的兴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脚步。

    6.走进赫梯文明博物馆

    安纳托利亚博物馆(也称赫梯文明博物馆)是世界上最为着名的博物馆,这里展示了人类四大古文明之一巴比伦文明的一个部分一赫梯文明和亚述文明。

    这个博物馆坐落在安卡拉市一座仅存残垣的古堡内,这所立柱支撑圆形拱顶的建筑始建于1464年(也有建于12世纪之说),曾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商业客栈,后因火灾废弃。1921年土耳其政府奠基为博物馆,并于1967年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的展品陈列大体是按照年代排列的,它展示了赫梯文明的发祥、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过程,表现了赫梯文化承袭哈梯文化,吸收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帕莱克文化,迦南文化以及古埃及文化影响的痕迹。这些影响体现在赫梯人的政治、经济、语言、楔形文字泥板、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石雕、浮雕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同时,赫梯人建立的法典更堪称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成就。

    博物馆的展览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展览是从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5500年的石器时代。当时的安纳托利亚,住着一批今天已不存在的部落,这些部落的先民尽管尚处于穴居社会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早期农业社会,但从展出的从山洞中取下的岩画看,其生活的内容已经多姿多彩。岩画上描绘有各种色彩,有人,有各种动物,有打猎的情景,并且已经有用火成岩砸制的工具。第二部分是从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铜器时代。这时小亚细亚人已经会冶炼青铜。青铜技术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总是与强劲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曾经有一点令考古学家疑惑不解,因为他们没有发现一个主要的锡矿源或用来熔化锡矿石的火炉的证据,这个谜到20世纪仍未揭开。安纳托利亚又一次为此提供了答案。原来,人们在安纳托利亚南部城市塔尔苏斯以北60英里处,发现了一座锡矿,还发现了大量的锡矿石残留物,和数以万计的小型陶瓷熔化锅,其中最大的有饭锅那么大。这一切表明,大约从公元前3290年至公元前1840年,这里曾是青铜冶炼中心。

    第三部分是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年。小亚细亚人已经到了后铜器时代,当时就有了“S”字符的铜器装饰物,尤其是到了公元前2300年左右,各种铜制用品和武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装饰品如出土的铜鹿、铜羊已浇铸得十分精致。

    第四部分是从公元前1950年到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9世纪中叶印欧人种的赫梯人进人小亚细亚,博兹柯伊废墟遗址上就已经矗立起城堡和定居点了。最初的居民称之为汉梯息,意为汉梯人的土地。公元前18世纪晚期,汉梯人和另一支迁徙而来的好战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汉梯息在战火中被毁灭。现代考古学家仍然不大清楚新的民族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他们是突然大举迁徙而来,还是一批一批积少成多的。反正他们中的一支突然向汉梯人发难,将汉梯息夷为平地。新来民族中的一支就重建了汉梯息,并重新命名为哈图莎,使它成为自己的首府。这个部落的领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哈图施利,意为“哈图莎人的国王”,由此建立了一个王朝,这就是赫梯王国的开始。他的臣民被称为赫梯人。

    7.哈图莎的兴盛与衰落

    与最初的汉梯人不同,赫梯人喜爱征战,他们很快将自己的王国扩展到了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现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他们留下的废墟遗址。赫梯人的军事扩张行动远不止于这一地区。

    哈图莎的心脏是一个建于山丘上的城堡,由于两面有陡峭的悬崖保护,极为易守难攻。赫梯人在城堡的另外两面修筑了又厚又高的斜墙来防范可能侵犯的敌人。

    从安卡拉东行约150公里,便可到达乔鲁姆省的博兹柯伊村,这里便是历史上着名的赫梯帝国首府哈图莎古城。现在的遗迹还有城墙、塔楼、城门等建筑,以及近年来发掘出的卫城、5座神庙和数以万计的楔形文字泥板文书。这些泥板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赫梯语、巴比伦语和阿卡得语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

    赫梯人在泥板上曾记载其历史的三个时期,并提到赫梯国王哈图施利一世统治期间在哈图莎建造了繁华的都城。其孙穆尔西利又击败胡里人,摧毁阿勒颇,并乘胜攻占了巴比伦城而归。

    至今,据说是当年的穆尔西利的头骨仍在安纳托利亚博物馆中陈列着。

    为了保卫安纳托利亚的家园和对外进行扩张,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等武器。赫梯人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据说他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人。哈图莎城堡里出土过高质量的铁制工具、武器和盔甲。然而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赫梯人的社会被严格地分成了几个等级:最上层的自然是国王和王后了,王室之下是贵族阶层,这一阶层下面是将军和朝廷的官吏,再往下则是商人和手工艺者,诸如铁匠和陶匠,他们之下则是那些耕种小麦、大麦、经营蜂蜜和果树、为城堡提供食粮的农民,处于最下层的是奴隶。所有这一切都由一个已形成文字又极为详尽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该条文对谋杀、强奸、叛国和其他罪行的惩罚做了详细的规定。

    如果说赫梯人的法律相当严厉,那它也非常公正,反映了社会间的一种平衡。诸如酷刑一类的野蛮惩罚为法律所不容,取而代之的是让大多数的罪犯向他们的受害人提供某种形式的赔偿。例如,一个谋杀犯必须向受害者家属提供巨额赔偿。与那一时期出现的其他文明一样,赫梯人也用奴隶,通常都是捕获来的战俘。但是在赫梯社会里,奴隶也享有某些权利,他们被允许拥有财产和赎买自身的自由。

    赫梯人信奉神祗,但与历史上其他文明不同的是他们也容忍别的宗教信仰。他们被称之为“万神的民众”。考古学家在哈图沙废墟遗址上找到过31座神庙的遗址,其中最宏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被称之为大殿。它占地5英亩左右,是一座建筑复杂、四通八达的庙宇,可能曾经拥有200多名僧侣、神职人员、乐师以及其他供奉神祗的人。考古学家们曾于1962年在大殿的一间贮藏室里发现一块泥板,其文字显示此庙宇是为供奉风雨雷电之神和太阳女神而修建的,他们是赫梯人供奉的最高神明。在赫梯王国最后的几个世纪里,赫梯的国王也被认可为众神之一。

    赫梯文明繁荣了5个多世纪,但到了公元前1200年,灾难陶临了。科学家们已找到证据证明大约在不长的几年时间内,哈图莎和其他许多赫梯城市就被夷为平地。在他们那繁华的首都哈图莎,到处是被烧毁的遗物碎片和烧焦的瓦砾,尽管考古学家目前尚不清楚毁灭哈图莎的那神秘的敌人到底是谁,但从遗迹可以看得出来,哈图莎的敌人是以冲天大火烧毁了这座城市,从火焰熏黑的城墙内壁上仍可看出他们所放的火势之烈,整座哈图莎竟没有一座建筑物依然耸立。

    同时,考古发现,灾难不仅仅使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莎,在目前已辨认出的零零散散的其他赫梯城市,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那些城市也遭受了类似的破坏。1993年德国考古学家在赫梯首都之东125英里的库萨克里,挖出了一座土砖墙壁也已被大火烧毁的巨大的建筑群,在该建筑物的54个房间里到处都是散落的巨大的赫梯陶器堆,其中有些陶器因受烧毁建筑物的大火的高温烘烤而熔化。总之,赫梯人遭到了灭顶之灾,所有的赫梯城镇被毁为废墟。

    虽然赫梯王朝的覆灭来得迅猛而突然,但致使它遭此灭亡的各种条件因素却已孕育了好几十年。尽管考古学家对造成赫梯王国在极短的时间突然消亡的原因看法不一,但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种:

    有人认为是长达一个世纪,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干旱和庄稼歉收,严重地削弱了赫梯王国的实力。民众开始迁徙,寻找好一些的生活环境。于是,由于自身臣民的不稳定,再加上北嘟迁徙而来的掳撩性游牧部落和西部人侵民族的合力,把赫梯王国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有人认为是来自“海上民族”对中东的侵略。考古学家发现,在拉美西斯三世于公元前1180年左右写的一份文本中有这样的记录:“这些外国在它们的岛国本土密谋策划,没有一个国家能挡其锋,赫梯首当其冲……他们继续前行……来到埃及。”但也有许多的史学家很难接受赫梯帝国独毁于航海者之手这一观点,他们倾向于认为其他劫掠者也卷入了,并且国内的敌人也起了作用。

    总之,到了公元前1150年,赫梯王国已经彻底地不复存在。那些在城市毁灭时幸存的赫梯人四散奔逃,在许多年之后最终为别的民族所同化,然而赫梯文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一页。在赫梯王国覆灭200年以后,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和叙利亚北部又崛起15个小王国。考古学家们相信这些王国的人民不会是赫梯人的后裔,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赫梯人的语言,承接了赫梯人的一些宗教和风俗习惯。学者们把这些王国称之为新赫梯人。

    在叙利亚,新赫梯人建立起了城邦,并持续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正是这些叙利亚的新赫梯人雕刻了后来在哈马斯找到的石头,而《圣经》里提到的也正是这些新赫梯人。哈马斯石头和《圣经》上得到的零散信息仅是第一手线索中的一部分,这些线索帮助现代学者解开了赫梯文明之继。

    8.印欧语言到底起源于何处?

    自从赫梯楔形文字的神秘密码被解开之后,赫梯人才开始抖落那3000多年来,埋没在它们身上的尘土,他们那神秘的面容逐渐清晰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哈图莎(博兹柯伊)的发掘及其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奠定了一门新的学科——赫梯学的基础。赫梯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从远古到公元前1千年代中叶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亚洲部分)居民的历史、文化和语言。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1915年,捷克学者赫罗兹尼对楔形文字赫梯语释读成功,他宣布,赫梯语不是中东语言的一支,而是与起源于欧洲和印度的亚欧语系相连的印欧语言。从那时起,现代人才真正认识了赫梯文化,也认识了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莎城(博兹柯伊)。

    然而,赫梯历史仍有一小部分无法了解,其中包括一样用赫梯象形文字写就的文本。19世纪80年代末,一位名叫阿切贝尔德·赛斯的学者破译了阶象形符号。其中一些是当他发现了一枚所谓的双语制银质印章时破译的,印章上用赫梯象形文字和一种已知的胡利安方言写的楔形文字的双语铭文。1945年,这一不解之谜有了新的突破,在土耳其南部的一座新赫梯要塞遗址,伊斯坦布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两座相同的门两侧发现了刻行文字的平板。每座门右侧的饰板上刻的都是赫梯象形文字,左侧饰板上是用可读懂的闪族语文字写的腓尼基语。由于各块饰板上的内容几乎相同且文本很长,所以,学者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长长的铭文,编写赫梯象形文字的释义用词和语法。这样,史学家终于有了进人赫梯王国的钥匙。

    在如何能读懂赫梯语言这一多年困惑了无数语言学家的难题之后,又一个不解之谜随之而来。即如果赫悌人确实讲的印欧语言,而印欧语言并非源自安纳托利亚高原本地,那么,印欧语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语言到底起源于何处?起源于何时?接着而来的是赫梯人的族源到底来自哪里?他们来自何处?他们迁徙的路线?他们又是什么年代来的呢?

    这些令考古界长期迷惑的问题,却至今也没有定论。

    关于赫梯民族的起源,有的人认为他们来自黑海西部,也有人认为他们原来就居住在安纳托利亚东北方。

    关于印欧语言,有人认为印欧语系发源于从大西洋到中国的西域。但有人持否定观点,认为这样定位史前时期的语言实在过于宽泛,它大大超过了任何单个语言可以保持的地区范围。

    有人认为,印欧语系语言的发源地位于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地域。

    日前正在讨论中的印欧语系的起源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种解释认为,原始印欧语可能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以前,大概在旧石器时代或者中石器时代,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是最不能接受的模式,因为它没有解释那些我们从推测中的原始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共同词汇,更准确地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词汇。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印欧语系语言是随着农业的传播而扩展。也就是说,民逐渐地占据了欧洲,取代了那些早期以打猎采集为生的人。提出这些模式的专家认为最早的印欧语系语言就是在安纳托利亚的博兹柯伊一带。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大多数欧洲人与西亚人所讲的语言曾发生过重要的变化。按照这种理论推断,专家一般认为,最早的印欧语系语言产生于黑海与里海以北的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而这些语言的扩展是由半游牧或至少骑马驾车到处流动的民族来完成的。由于他们死后大都葬于一种俄语里叫做“库尔干”的土墩之下,所以这种理论经常被称做“库尔干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流动人口开始离开草原迁到中欧东南部,逐渐同化了当地的民族,使他们也接受了印欧语系语言。

    那么,到底印欧语言起源于何处、又起源于何时呢?尽管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通过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莎的发现,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也是可以通过考古研究追寻到根源的。

    修诺亚方舟之谜

    诺亚方舟的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诺亚方舟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便无从知晓了。

    1916年俄国飞行员拉特米飞越雪山时,发现山头有一团蓝色的东西,好奇心促使他飞回细看,他惊讶地看到了一艘房子般大的船,一侧还有门,其中一扇已毁坏。这个奇遇很快就报告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当时他曾令组织一支探险队,由于十月革命爆发,这项计划告吹。

    其实,拉特米并不是第一位发现诺亚方舟的人。早在17世纪,荷兰人托依斯就写过一本书声称他找到了诺亚方舟,并附有方舟的插图。1800年,美国人胡威和于逊,1892年耶路撒冷大主教和当地土耳其牧人都说他们看到了“方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端,靠近伊朗国境的地方,是座海拔5070米的死火山,山顶自古就被冰川覆盖着。传说山顶留有诺亚方舟,不过,住在这个被尊崇为神圣的山的地方的人相信若登上山顶会被上帝惩罚。长期以来,谁也没能征服过它。但这个谜最终还是得到了证明。1795年,一个叫弗利德里希的爱沙尼登山家,初次在亚拉腊山登顶成功。随后,在1850年,盖尔奇科上校率领的土耳其测量队也登上了顶峰。1876年,英国贵族詹姆斯·伯拉伊斯在圣山高约4500米的岩石地带,捡到了木片,并发表了他找到方舟残迹的消息。

    二次大战后,一位土耳其飞行员拍了一张“方舟”照片。从此,“方舟”不再是人们口头传闻,而是有了照片的实物。更令人吃惊的是照片放大处理后,测出船身为150米长,50米宽,和传说中的方舟近似。1952年,法国的琼·多·利克极地探险家又组织了探查队,并成功地登上了亚拉腊山顶,然而关于诺亚方舟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可是,当时的一个叫琼·费尔南·纳瓦拉的队员却认为:“一定在亚拉腊山的什么地方,残留有诺亚方舟,我要用双眼清楚证实、它。”他下定决心,在1953年7月他带了11岁的小儿子拉法埃尔,试图第三次登上亚拉腊山峰顶,正当两人心灰意冷的时候,终于发现了诺亚方舟残片,他们从冰川中,带回了一块木板。这块木板后来寄到西班牙、埃及等国家的研究所,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其结果证明,是一块经特殊处理过的木板。经碳十四测它至少有4484年的历史,正是所传“方舟”建造的年代。人们惊呆了,又有照片,又有实物,费尔南坚信自己发现的就是“诺亚方舟”。

    但有人提出质疑:即使发生特大洪水,地球水位也不会升到5000米的高度’方舟何以能在亚拉腊山巅?

    有专家认为:从科学观点来看,历史上有人见过诺亚方舟的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方舟在5000年前搁置在亚拉腊山的山顶附近,那它很可能早就被冰川运动转移到较低的高地。方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巳支离破碎,木头撒遍了亚拉腊山的较低山坡。就我们所知,从来也没人找到过这样大宗的木头,更不用说方舟的残骸了。

    可以设想出5000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生的一场大洪水,诺亚家族能预见到当地的江河有泛滥之兆。于是他们造了一只船,贮藏了足够的物资,出于自然的冲动,给牲畜留出了舱位。那场洪水使生命财产损失浩大。数天之后那只船搁浅在某处,诺亚方舟故事留传了下来。卡佐加斯各特的看法有一定的科学性。

    最令人震动的消息还有:1989年9月15日,两名美国人乘直升飞机飞越亚拉腊山西南麓上空时,发现了诺亚方舟,并拍摄了照片。驾驶员查克·阿伦说,在亚拉腊山的一处通常由冰川覆盖的、海拔4400米的地方发现了这只方舟形物体,而那处地方的冰川今年夏天因该地区高温天气而消退了。然而,土耳其地质学家们说,那只是一块经过数千年风化侵蚀而形成的顽石而已。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灿昨天。而且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的。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巴遗址的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残址。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哈拉巴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享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对哈拉巴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准,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马享达摩和哈拉巴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马享达摩与哈拉巴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推测。为了进一步证实马享达摩和哈拉巴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马享达摩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马享达摩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公尺的地基上,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不过装满大谷仓的谷物是怎样征集来的呢?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神秘的马享达摩遗址

    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它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达到。二搂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拉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的社会呢?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准又都一样?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及国王、法老陵密布、贫富悬殊的埃及呢?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这是国内外广泛而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的规划?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马享达摩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武器,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唯一先例。这些城市的统治者是什么人?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马享达摩寻找王宫和神殿,结果一无所获。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统治这块辽阔的国土?而且马享达摩和哈拉巴有着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设,难道它们都是首都?因为没有神殿,能不能用其它古文明中的例子求求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的国王同时兼任法老或祭司王来推测统治者呢·所有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有祭司王统治的痕迹,难道5000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经废弃了君主制?这么大的国土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考古学家又仔细研究第一块和以后出土的印章,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印章上的字还是无法读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是,这两个城市为什么又没有神殿和宫殿呢?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像,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像的只是很小部分。谜团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只要能够释读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释这个文明的来龙去脉。其实,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个文明的起源和衰落,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研究,以触类旁通。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个文明?开始人们曾误以为是受其它文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但是进一步考古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印章都是其它地方看不到的,而且出土人类骨鉴定也表明这里的人融混了许多人种的要素,不是现在已知的某个特定民族。那些当时在今天巳经无法居住的地方建设如此高度文明的城市的人,如果不是印度人的先人,那又是什么人呢?印度河文明是怎样被废弃的?后者可以从马享达摩出土的人骨上找到一些线索。这里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异的状态下死亡的,换言之,死亡的人并非埋葬在墓中。考古学家发现这些人是卒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遗址中,除非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否则不会有卒死的人。马享达摩没有发生过上述两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有不少居室遗体成堆地倒着,令人惨不忍睹。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的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呈现出保护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是火山爆发和地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令这些人瞬间死去呢?这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提出了流行病、袭击、集体自杀等假说,但均被推翻了。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自杀,都不能解释一瞬间死去。而且又有谁一边在井边洗物品,在浴池里洗澡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卡哈博士的报告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不用说这当然不是火葬,也没有火灾的迹象。是什么异常的高温使马享达摩的居民卒死呢?人们想起了一些科学家推断的远古时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发生的核战争。马享达摩遗址与古代假想中的核战争有无关系呢?事实上印亚大陆是史诗神话中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公元前3000年的叙事诗《马哈巴拉德》中记叙的战争景象一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之惨景,提到的武器连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惨痛记忆留传至今,是非1945年广岛事件所能相提并论的。

    另一首叙事诗《拉马亚那》描述了几十万大军瞬间完全被毁灭的景象。诗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大决战的场地是被称为兰卡的城市,而兰卡正是当地人对马享达摩的称呼。

    1978年,英国考古学家大卫勃特和威恩山迪,前往马享达摩实地考察,进一步寻找古代核战争的痕迹。他们从本地人那儿得知,在距遗迹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本地人称为“玻璃化的市镇”的禁止入内的神秘场所。这里到处都铺着绿色光泽的黑石。很明显可看出那是“托立尼提物质”。因为当世界第一颗原子弹“托立尼提号”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时,沙漠中的沙就因核子爆炸的高热而熔化,凝固成玻璃状物质,也因此将它称为“托立尼提物质”,而马享达摩中也到处散堆着托立尼提物质。在因高热而溶化又凝固的矿山中,也有扭曲成玻璃状的壶之碎片,因异常的热气而黏着砖块的碎片,染成黑色陶土制的手镯的碎片等等混杂在其中。由于这座“玻璃化的市镇”是本地人的神圣之地,故难以进行深入的挖掘调查,也不为外界所晓。大卫勃特二人并不到此止步,他们千辛万苦,从“玻璃化的市镇”里带回了几个标本,送到罗马科学大学火山学研究室进行分析,结果是:第一件标本壶的碎片,是从外侧向内侧加热,并又急速冷却的。亦即是最低也有摄氏950度至1000度的高温加——-热,然后再急速冷却的。第二个标本“黑石”则是由石英、长石及玻璃质所形成的矿物,这种矿物的溶解点大约是1400度至1500度。可是,从形成空洞孔的外观来看,可知此应是由极高温在极短的时间形成的。如果在窑中或普通的界火中,是不会产生那种“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数千度高热,然后又急速冷却”的效果的。大卫勃特在调査摩汉乔达罗时,也发现了许多足以证明这座城市曾发生强烈爆炸的证据,如一瞬间崩溃的砖造建筑物的痕迹,因高热而烧毁的砖块,大量的灰烬等等。因此,大卫勃特肯定马享达摩是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在它的上空,曾经发生过比广岛原子弹还要大的数千吨的核爆炸。他说:“我们之所以主张这是核子爆炸的结果,是因为在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的阶段中,所惟一知道能让其在瞬间发生热波和冲击波的爆炸物只有核子武器。”不过,上述事实至今仍然无法获得进一步的证实,马享达摩仍然有许多难解之谜。发动古代欠核战争的是哪两个敌对势力?为何非发动核战争不可呢?古代人又是如何拥有核武器技术的呢?建造马享达摩的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这里形.成的高度文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了吗?答案似乎出来了。但推断必竟是夺推断,虽然科学家越来越相信地球上出现过数次文明并被毁灭,但在没完全作结论以前,要人们信服马享达摩的遗弃与核战争有关还为时过早。有人认为,印度河文明与其它文明是同时堀起并存在的。是不是可以说,印度河文明发展之初,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高度文明呢?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众说纷纭。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着无法取代的财富,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古代核战争之迷

    相关概要

    在地球四大古文明以前,“超文明”等不属于现在科技的超古代文明曾存在着,不过历史证据显示古代超文明毁灭于核战争中,现在文明是超文明后复兴的文明成为普遍见解。而这一思想确立者是英国学者David·W·davenpoto和意大利学者B·koroshimo及日本科学考古家桥川卓也。

    研究者通过神话(《创世记》,《Mahabharata》,《罗摩衍那》)等描写有古代宇宙飞船和核战争的记述,调査记录中的战场并发现核战争的痕迹。还有解释是关于火星的,推测火星文明同样毁灭于核战争中。

    历史文献

    古代核战争(ancientnuclearwar),有确切历史记载前,地球有超古代文明昌盛记录。古代核战争这一违反常识性的历史现象在正统派考古学者之间研究,被作为假设存在。

    据古印度书籍记载,居住在印度恒河上游的科拉瓦人、潘达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有两次激烈的战争。书中的描写极像是核子战争!书中的第一次战争是这样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稳坐在维马纳(类似飞机的飞行器)内降落在水中,发射了‘阿格尼亚’,一种类似飞弹武器,能在敌方上空产生并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阵暴雨,包围了敌人,威力无穷。刹那间,一个浓厚的阴影迅速在潘达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来,黑暗中所有的罗盘都失去作用,接着开始刮起猛烈的狂风,呼啸而起,带起灰尘、砂砾,鸟儿发疯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发出可怕的灼热,使地动山摇,在广大地域内,动物灼毙变形,河水沸腾,鱼虾等全部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雷鸣,把敌兵烧得如焚焦的树干。”

    对第二次战争的描写:“古尔卡乘着快速的维马纳,向敌方三个城市发射了一枚飞弹。此飞弹似有整个宇宙力,其亮度犹如万个太阳,烟火柱滚升入天空,壮观无比。尸体被烧得无可辨认,毛发和指甲脱落了,陶瓷器爆裂,飞翔的鸟类被高温灼焦。为了逃脱死亡,战士们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只有原子弹核爆炸才能达到这样的温度。人们在德肯原始森林里发现的焦地废墟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伦、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都发现了史前核战的废墟。废墟中的“玻璃石”都与今天的核试验场的“玻璃石”一模一样。这些考古发现吻合了流传的史料记载,我们可知五千多年前人类也曾在印度发展出高度文明,甚至熟悉利用核能,却由于争权夺利而滥用,使他们遭到了毁3。相较于非洲奥克洛发现的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炉,人类能运用于和平用途,同时利用天然地形堆放界核废料。

    两本经籍对古代核战争的描述在古印度经籍中,摩诃婆罗多的诗歌里,有一些描述得栩栩如生的章节,似乎是亲眼所见的核子经验。下面摘录的一段文字,描写距我们的核子世纪数之千年之前的一场古代大战,在我们看来竟是这样熟悉,令人有点毛骨悚然。一种攻击敌兵的特殊武器,它的描述如下:“单独一颗弹丸就装满了宇宙间全部的毁灭力。一柱炽热的烟雾火焰,像一万个太阳那般明亮,熠熠冲天而起……它是一种无人知晓的武器,是钢铁的雷.霆,死神的信使,它使雷希利和安达卡整个种族化为灰烬……他们的肢体烧得面目全非,只有头发和指甲掉在一边,陶器无故地崩碎,飞鸟的羽毛也变成惨条白,天黑以后,所有的农作物受到侵袭……为了逃避这大火,士兵们都跳进河、水里,一面洗身一面清洗他们的装备……。”

    这种武器或炸弹的大炮尺寸也有记载:“……死神之箭的致命箭矢。它的尺寸是三腕尺又六尺。它赋有千眼怪物因德拉的雷击那样的力量,能毁灭一切生物还有一节描述两具飞弹在空中撞击的文字:“……两具武器在半空中撞在一起。地面上所有山岳,海洋和森林都开始震动,所有动物都被武器爆出的高热严重地烧伤了。天空燃烧起来,在地平线的十个点也充满烟雾……”

    很多人认为摩诃婆罗多诗歌里的大战争其实就是阿利安人从北方人侵印度次大陆的战争。从巴基斯坦的哈那帕与墨罕朱达洛地方极古老的城市里发掘的骸骨,发现带有极为强烈的放射性。对这些古城的历史几乎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它们是突然被毁灭的。

    实际上,当摩诃婆罗多翻译成英文数十年之后,才有飞机,神经毒气,火箭和原子弹陆续出现。关于印度神话,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地球表面有些区域显示距目前原子弹试爆一万年前就已经有被原子爆炸过的痕迹。这些地区包括西伯利亚,伊拉克,科罗拉多和蒙古。

    1947年在伊拉克南部地区一次挖掘中,探索到连续多层不同的文明遗迹。其中在山洞文化层之下的地层底部,发现了一层熔合的玻璃层,彷佛原子弹爆炸的遗迹。

    如此,则可以大胆假设,也许在数万年前,人类的科技及对宇宙的知识巳经超过了今日,也许在三四万年或十多万年以前,人类已经有了数次这种文明的高峰。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今日看似愚昧,就说远古人类和我们一般愚昧;我们不能因为三千年前我们还是一群原始民族就说一万年前的人类也是一群原始民族。别忘了当现代文明还未曾开始以前,埃及的金字塔已经存在了。

    在古代印度叙事诗中《罗摩衍那》,《梨俱吠陀》对大气范围内核爆炸具有详细记述。

    超高温的火流星——聚集了一万个的太阳。

    强烈的灼热——池子的水汽化了,像被烧(烤)了的树木一样地倒向(到)烈火中的战士们。

    冲击波——可怕的风,呻吟的云,晃动的太阳。

    冲击波飞舞的尘土——没有方向感般的黑暗。

    辐射污染——头发和指甲脱落的尸体,被毒害了的食物,脱下丢开铠甲用水洗身体的生存者。

    以上记述具体同广岛被炸者酷似。《罗摩衍那》的英语译版本是1920年,美国核炸弹的爆炸实验成功是1945年7月,对广岛投下核炸弹是1945年8月。

    史前核反应堆之谜

    原子能技术是人类近几十年中才开始掌握的一门高科技技术,1942年,人类造出了第一个人造核反应堆,那也只是大约60年前的事情。但是,人们恐怕很难相信,核反应堆在20亿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经存在。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巳经知道至少在非洲加蓬共和国境内有17座这样的核反应堆。所有这些天然核反应堆都是在加蓬东南部的奥克洛和班格姆巴附近铀矿藏丰富的地方发现的。17座核反应堆中,有9座反应堆中全部都是贫铀。这些远古时期的反应堆是在1972年发现的。

    非洲发现奇怪的核反应堆法国有一家工厂使用从非洲加蓬共和国进口的奥克洛铀矿石,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批进口铀矿石已被人利用过。铀矿石的一般含铀量为0.72%,而奥克洛铀矿石的含铀量却不足0.3%。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他们纷纷来到加蓬奥克洛铀矿考察,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史前遗迹——古老的核反应堆,由6个区域约500吨铀矿石构成,输出功率估计为100千瓦。这个反应堆保存完整,结构合理,运转时间长达50万年之久。据考证,奥克洛铀矿成矿年代大约在20亿年之前,成矿后不久就有了这一核反应堆。而人类只是在几十万年之前才开始使用火。那么,是谁留下了这个古老的核反应堆?是外星人的作品,还是前一代地球文明的遗迹?

    那么,这个铀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的确,这些铀矿石是被利用过。法国科学家在整个矿区的不同地方都发现了核裂变的产物和TRU废物。开始时这些发现让人很迷惑,因为用天然的铀是不可能使核反应堆越过临界点(而发生核反应的),除非在特别的情况下,有石墨和重水。但在Oklo周围地区,这些条件是从来都不大可能具备的。U235的半衰期为七亿(7.138)年,少于U238的半衰期四十五亿(4.519)年。从地球形成至今,相比U238,更多的U235衰变了。这就说明在久远年代以前,天然铀矿的浓度比今天要高的多。实际上,简单的计算就可以证明,30亿年前此浓度为3%左右。而此浓度已足以在一般的水中进行核反应。而当时在附近是有水源的。让人吃惊的是,这座核反应堆的构成非常合理。比如,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核反应堆有几公里,如此巨大的一个核反应堆,对周围环境的热干扰却局限在反应区周围40米之内。更让人吃惊的是,核反应所产生的废物,并没有扩散,而是局限在矿区周围。

    面对这一切,科学家们承认这是一个“天然”的核反应堆,将它写进了教科书,并研究它在核废料处理方面的价值。但是敢于再向前探索一步的,就没有多少人了。其实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史前文明所留下的遗迹。也就是说二十亿年前,在今天我们叫做奥克洛的地方,可能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远远超过今天人类的文明。与这个“天然”的大型核反应堆相比,今天人类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核反应堆,也显得黯然失色。

    不锈铁柱之谜

    在印度西部的农村里,矗立着一根公元5世纪铸造的巨大铁柱。这根铁柱高7米,直径约1.37米,用熟铁铸成,实心,柱顶有着古色古香的装饰花纹。据说这根铁柱是为纪念旃陀罗王而铸造的。

    但最令人惊异的是,铁柱在露天中耸立了1500余年,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至今仍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铁是最容易生锈的金属,一般的铸铁,不用说千年,几十年就锈蚀殆尽了。

    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找到能够防止铁器生锈的有效办法。尽管从理论上说,纯铁是不生锈的,但纯铁难以提取,造价高昂。而且有些科学家分析了铁柱的成份,发现其中含有很多杂质,绝非纯铁。照理说应该比平常的熟铁更容易生锈才是。

    如果说古代的印度人早已掌握了冶炼不锈铁器的技术,只是这种技术后来失传了,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冶炼出其他任何不生锈的铁制器具呢?而且在古印度制造铁器的书籍中,也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铁柱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在向人类的聪明才智挑战,同时也是古印度文明的象征。

    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近郊亚穆纳河畔,这座华丽壮观、玲珑剔透的古代陵墓,不仅是印度莫卧儿伊斯兰文化中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也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游览最多的地方。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印度莫卧儿王朝时代的古都阿格拉位于德里240公里处,自16世纪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卑尔立国起,阿格拉就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皇都。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泰姬陵,有另一处世界遗产阿格拉古堡、伊蒂迈德·阿尔一道拉陵、阿克巴陵、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即胜利城)。这些伟大的古代建筑不仅是古老的印度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也为阿格拉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汉(1592-1668年)为他的宠姬所建的陵墓。

    据说,沙·贾汉在登基之前曾经有过多年的流浪生涯,在他最困难的岁月里,有一位忠心的女人,始终不渝地伴随和侍奉在他的身边。沙·贾汉登基以后,不忘旧情,便赐给她一个美丽的封号“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里的王冠)。泰姬皇后一共为沙·贾汉生了14个孩子,当生第15个孩子的时候,不幸死于难产,那年她仅仅38岁。她在临终时说:“我有三个要求:好好抚养孩子终身不再娶;为我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沙·贾汉许下诺言,会在她去世后为她建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墓,并用她的封号泰姬·玛哈尔命名,即为后来的泰姬陵。

    一般史书的记载是,泰姬陵始建于莫卧儿王朝的鼎盛时期,于1632年动工,由来自中亚各地,土耳其、波斯、印度和欧洲国家的建筑师和工匠参加。其建筑材料遍及欧亚,有印度的黄大理石、红砂岩、巴基斯坦的白大理石、斯里兰卡的蓝宝石、阿拉伯的红珊瑚、伊朗的紫水晶、俄国的绿孔雀石和中国的翡翠等,用遍了世界的奇宝异石,历时22年,才砌成了这座绚丽多彩的建筑奇迹。

    对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说,对泰姬陵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泰姬和沙·贾汉之间情意缠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更多的是这座建筑本身的无限魅力。泰姬陵以她典雅的绿色庭院,雄伟的红色门楼,圣洁的白色陵寝,湛蓝的清冽水池,别致的圆顶凉亭,高耸的四角尖塔,宽阔的讲经堂,高大的清真寺,组成了一幅色彩明快、造型奇巧的图画,给世人带来超凡脱俗的美感。

    泰姬陵全长583米,宽304米,四周是红砂石墙,整座陵墓占地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红砂石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内有50级阶梯。此塔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而上,登高朗诵(可兰经),高呼阿拉,祈祷朝拜之用。从大门到陵寝有一条用红石筑成的甬道,两旁是人行道,中间有水池和喷泉,池水倒影,奇花异草、灌木浓阴,相互辉映。甬道末端即陵墓所在。整座陵墓建在一座高7米、长95米的白色大理石底基上。陵高74米,主体建筑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上部为一高耸重叠的穹顶,以苍天为背景,轮廓优美;下部为八角形的陵壁,四面各有一扇高达33米的巨大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有《可兰经》经文。其中有一句为“邀请心地纯洁者,进人天堂的花园”。

    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工匠的雕刻。在中央宫室里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内置放沙·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其真棺则安放于底下的一间地下室内。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五颜六色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

    凡是见过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洁白晶莹、玲珑剔透身影所倾倒,难怪印度最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曾赞美泰姬陵为“一滴爱的泪珠”。

    由于泰姬陵通体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当初的建造者又在墙壁、门扉、窗棂雕满了精美的花纹,因此一日之中,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时间不同,阳光的强弱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出不同的奇景。它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使得游客们眼中的泰姬陵似乎在天地之间变化纷呈般浮动,令人百看不厌。

    薄薄晨雾中,它仿佛安静地沉睡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中,初升的一轮红曰伴着亚穆纳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童话王国的睡梦中唤醒;中午时分,她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宝石,傍晚时分的泰姬陵是一天当中最妩媚娇柔的时刻,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仿佛羞涩地提醒游客,她很快就要向游客谢幕,花好月圆之夜,泰姬陵恍若仙境,仿佛又成了一座景色迷人的神秘宫殿。正如沙·贾汉所说:“如果人世间有乐园,泰姬陵就是个乐园。”

    有意思的是,正因为泰姬陵有清晨、日落和月光之下等不同景色的差别,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惟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即使对印度本国游人而言,泰姬陵的门票白天仅20卢比,而早上7时前或下午17时后也都升至110卢比。

    多少年以来,泰姬陵几乎已成为印度的代名词,由于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之美超乎于人们的想像,她赢得了世界各地游客最为慷慨的赞美。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稀世珍宝,其设计者和建设者是谁呢?

    长期以来,围绕着泰姬陵的设计建造和艺术流派问题,引起了印度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和争议。

    有关这座建筑物的设计者和艺术风格流派,目前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为“波斯伊斯兰说”。数十年来,大英百科全书的作者一直认为泰姬陵的建造者是沙·贾汉皇帝,而主要设计者是波斯人(一说土耳其人)乌斯泰德·伊萨,由他总揽其事,并没有印度人参与构思。

    也有一种说法为“欧亚文化结合说”,代表人物是英国旧牛津学派的印度史学家史密斯。他认为,泰姬陵是“欧洲和亚洲天才结合的产物”。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建筑大师,如意大利人吉埃洛米莫·维洛内奥、法国建筑师奥斯汀·德·博尔多均参加了设计。

    这种观点虽然新颖,但遭到了一些印度穆斯林史学家的驳斥,他们认为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建筑物,与西欧文艺复兴时代的构思完全无关。

    而印度着名史学家马宗达认为,在探讨泰姬陵的设计究竟应该归功于谁时,不应该忘记印度自身的因素。其依据是:

    (1)从泰姬陵的平面图来看,其主要建筑风格并不完全是创新的,它与苏、尔王朝舍尔沙的陵墓和莫卧儿胡马雍的陵墓,在建筑上有师承关系。

    (2)就建筑材料——纯白大理石及其上面的宝石镶嵌工艺水平而言,在西印度的拉杰普特艺术中早已存在,不能把此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归功于波斯的影响。但是,考虑到莫卧儿时代的印度已对西方开放,不能否认西方艺术的某些因素对印度建筑风格带来影响。

    1986年,一个名叫戈德博尔的人写了一本小册子——《蒙泰姬·玛哈尔》,它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对泰姬陵是否沙·贾汉下诏建造一事,提出种种异议。其依据是,某些史书上记载的建造泰姬陵为沙·贾汉“动用两万劳动力历时22年”的说法,源出于法国珠宝商人塔维尼埃之口。此人虽然在17世纪对印度作过5次访问,回国后写成《印度之行》,但他本人并没有亲眼看到泰姬陵的破土动工等具体的建造过程,让人怀疑有道听途说之嫌,难以令人信服。更何况和他同时代的一些欧洲旅行家,回国后均未提及泰姬陵。

    精美绝伦的泰姬陵,它的真正设计者是谁?它究竟是不是沙·贾汉在17世纪下诏建造的呢?这一切还没有结论。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

    婆罗浮屠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日惹市西北约40公里处墨拉比火山的一个山丘上,以精美的浮雕闻名于世,婆罗浮屠的全部浮雕连接起来,长度可达3000多米,有“石头上的画卷”之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实心佛塔。它远含青山,近拥碧翠,其东南方向的墨拉比火山,海拔3150米,高居于群山之上,登临塔顶可望见烟波茫茫的印度洋海面。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产生于印度,这谁都知道,可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并非建在印度,而是建在了印度尼西亚,这就是婆罗浮屠。

    印度尼西亚横跨赤道,拥有1.7万多个岛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地理位置处在亚澳两洲之间,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是连接两大洲和两大洋的海上枢纽。在中国人的习惯用语中,“爪哇岛”常常被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而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就位于印尼爪哇岛的历史名城——日惹。

    “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意思就是“丘陵上的佛塔”,俗称“千佛塔”,又称“印度尼西亚的金字塔”。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被称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对古代文物的关注,婆罗浮屠这座举世无双的历史遗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全世界发出拯救婆罗浮屠的呼吁,先后有27个国家呼应,并对此塔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修复。

    婆罗浮屠是根据印度的宰堵波(宝塔的意思)而建,从空中看,犹如一个立体的曼荼罗(印度佛教里一种用于装饰的花纹)。整个建筑约用200多万块玄武岩石块砌成,总计5.5万立方米。其建筑材料取自附近安山岩和玄武岩,没有任何接合剂,完全由岩石经切割后堆砌而成。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边长112米,台基上由面积依次递减的5层方台组成,每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由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台组成,顶端为1座巨大的钟形牢堵波,从地面至塔尖,高达近40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间有4条回廊,回廊两壁上为连续的浮雕,长达2000多米,有1460幅叙事浮雕和1212幅装饰浮雕。

    婆罗浮屠的浮雕,就像一幅幅雕刻在石头上的史诗。游客面对着那千年前的佛像,犹如面对着一个久远的年代,为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最为直观的方式。其浮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了佛陀生平圣迹,佛教、佛教徒的事迹、故事,也有民间传说等众多题材。

    目前游客们看到的婆罗浮屠为9层,但实际上它共有10层。在联合国协助大规模修复时,婆罗浮屠实际上已处于濒危状态。为避免倒塌,专家们将底层充做地基而埋在地下。现在人们只有在东南角,还能看到底层一部分浮雕。1885年,有关人员在塔底发现了装饰塔底的160幅非同寻常的浮雕,这些浮雕都是根据佛经刻出来的。出于某种考虑,部分浮雕在展出一段时间后,又都被重新掩盖。

    在各方形层的的栏杆上,每隔一定距离都配置着一个向外的佛龛,共432个,每个佛龛内各安置一尊佛像。圆形层各层并列着格子形镂空小塔,计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72座,如同众星拱月,围绕着中心大牢堵波。小塔内也置有佛像,佛像按照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取有不同的名称,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也都不同,形象非常传神。

    方形层佛龛和圆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牢堵波中的佛像,婆罗浮屠共有佛像505尊。浮雕和佛坐像以表情典雅为特色,它们在接受印度佛教雕刻艺术风格影响的同时,又处处显露着印度尼西亚爪哇古代艺术的特色,如浮雕中的世俗人物即为当地人打扮。因此,人们称之为印度一爪哇艺术的杰作。

    如今的婆罗浮屠,已被印度尼西亚政府扩建为面积达85公顷的游览胜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数十万佛教徒和旅游者来此朝拜、观光。

    然而,这座辉煌壮丽的“千佛塔”,竟然在热带丛林的石块和野草之中荒废了800多年,就像柬埔寨的吴哥窟和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一样,早巳被当地的人们遗忘,而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科学家或探险家重新发现。1814年,英国人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土重新发现了该塔,并清除了周围的碎石和杂草。婆罗浮屠这才为人们重新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援助和印尼国内各界的捐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整个工程耗资《达2250万美元。

    可是,即使这座伟大的佛塔被世界重新认识之后,人们也并未真正了解它,因为这座巨大佛塔的建造者们虽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来雕刻这座“石头上的画卷”,但却没有为它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在印尼和印度等国的历史典籍和佛教经典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资料。因此,婆罗浮屠本身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之谜。现在人们对它的了解,只是根据联合国一些学者和专家在现场及别处考古所寻获的一些古代碑石等资料,考证和推测出来的一些看法。因此便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意见。

    首先,婆罗浮屠建造于什么年代?这一点始终没有定论。据考古学家们从跋罗婆文写的碑铭上看,这座建筑大约建造于爪哇的夏连特王朝统治时期,即公元772~830年间,但具体什么时间却无法确定。人们只是知道,1006年发生文了默拉皮火山喷发和地震,周围的居民纷纷出逃,婆罗浮屠随即被火山灰淹没。再往后,这座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佛教建筑惨遭废弃,任其悄然崩塌、被丛林i蚕食。

    又如,建造这座寺庙的人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当初建造婆罗浮屠的目的是什么,现代人也未能彻底弄清。有人认为它是为了安奉佛陀舍利子而建造的,有人认为是作为帝王等有权阶层的陵墓,也有人认为它是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还有人认为它是帝王为弘扬佛教所做的功德。

    还有,人们虽然知道它是一处佛教建筑,因此塔内的石雕也必然属于佛教条内容的演绎,但这里的石雕数量众多,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一般佛教故事的理解。

    实际上,婆罗浮屠的大多数佛像、雕石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现代人至今并不真正了解。在众多的佛像雕石中,世人能够理解的仅占20%,而剩下的80%人们至今含糊其辞。

    婆罗浮屠,这座矗立在赤道上的最大的佛教遗迹,那绚丽多姿的千尊佛像,虽然每天都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在考古专家看来,却好像始终哑口无言。

    伊朗波斯波利斯

    是谁焚毁了百柱殿万国门?

    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设拉子市东北60公里处,为波斯帝国旧都。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伊朗是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公元前6世纪称波斯。波斯人是来自西亚的尚武民族,大约在公先前2000年,他们来到伊朗高原。据亚述国王沙尔马纳塞尔三世的铭文,在公元前9世纪时,波斯人还处在游牧部落阶段,当时,他们已组成以阿契美尼德氏族为首的部落联盟。

    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阿契美尼德氏族的居鲁士;世6据《居鲁土文书》记载,居鲁士二世的祖先曾是安桑之王。公元前558年,居鲁士二世统治了波斯,正式在波斯称玉居鲁士是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上合后南征北战,大大扩充了帝国的领土。公元前539年,他攻陷了巴比伦城,据《圣经》记载,居鲁士牟巴比伦曾释放被囚禁的犹太人,使他们返回故乡的家园,从而赢得当地人民的好感,使得原其所属的腓尼基、叙利亚、巴勒斯坦及阿拉伯人也都自动归降了波斯人。

    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在一次战斗中身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承了王位,并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在那里建立了第27王朝。公元f522年,冈比西斯去世后,一位名叫大流士的贵族加冕为王。

    大流士统治时期是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在他称王期间,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旨在扩充疆域的战争。他先后南下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国家和部族后又西进征服了欧洲东部的色雷斯和马其顿。随后,又虎视眈眈地瞄准了希腊。

    公元前486年,大流士去世,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继续扩充实力,组建了百万大军,企图实施征服希腊的计划。但在着名的马拉松一战中,薛西斯以失败告终,这也标志着波斯人在欧洲和中东扩充的结束。

    大流土和薛西斯在位期间,波斯统治的区域空前庞大。当时的波斯帝国西达欧洲的色雷斯、非洲的利比亚,东至印度河流域,北抵高加索山脉和咸海,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沙漠。其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波斯人建立了这个世界性的大帝国之后,又建造了三座宏伟的都城——帕萨加第、波斯波利斯和苏萨。这些都城被建造得富丽堂皇,其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来自帝国各地。例如苏萨的王宫是由巴比伦和米提亚建筑师设计,其建筑材料来自印度和黎巴嫩,黄金来自吕底亚和大夏,象牙来自非洲,而白银、绿松石和宝石则来自更遥远的国度。

    公元前518年,大流士迁都波斯波利斯。这座世界上最豪华的宫殿前后共花费了60年的时间,历经大流土等三个朝代才得以完成。根据波斯波利斯王宫正门上的铭文,大流土一世时代只完成了都城的宫殿、宝库、觐见大殿、三宫门等建筑。薛西斯一世修建了万国门和其余主要部分,从此,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不仅是帝国的心脏,而且成为了存储波斯帝国财富的巨大仓库,以高傲的姿态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

    从遗址的废墟可以看出波斯波利斯原是一组风格华丽的宫殿,整个王宫的建筑除了石雕、浮雕外,还有釉陶砖瓦、各类壁画及黄金、象牙等镶嵌物。宫殿的墙虽然是土坯砌造的,但表面贴上了黑白两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砖,大厅内部布满色彩鲜艳的壁画。

    波斯波利斯建在拉赫马特山西面山麓,背依山峦,居高临下,可以俯视辽阔的法尔斯平原。全部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所有的房舍都建造在人工垒成的12米高的平台上,平台长448米,宽297米。平台的西北端有阶梯,宽7米,共有111级石阶,每级石阶只有10厘米高,足以让人骑马上去。除平台之外,最明显的还有13根依然耸立的高大的石柱,石柱高10余米到20米。还有数不清的石墙、石门、石雕像和房屋台基。从这些遗物可以想像出当年宫殿的巍峨高大、雄伟壮观。

    阶梯的尽头是“万国门”,也叫“薛西斯门”或者“波斯门”。在平台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段巨大的仪式用阶梯,它们分别通向觐见大殿的北面和东面,是波斯波利斯最宏伟壮观的景象之一。阶梯上饰有大量浮雕,刻画了波斯帝国23个属国的使节向国王进贡献宝列队前进的场面,他们各自手捧贡品,分上中下三排,由波斯或米底军官引路,手捧贡物,送向处于中心地位的皇帝。皇帝站在华丽的华盖下面,象征着波斯帝国的伟大和永恒。根据贡使的服饰和所贡物品可以识别出这些使节有波斯人、米底人、伊兰人、帕提亚人(今阿富汗)、埃及人、扎兰人和萨卡尔提亚人(今锡斯坦以西)、亚美尼亚人、巴比伦人、西里西亚人、斯塞西亚人、坎大哈人(今阿富汗南部)、索格特人、亚述人、萨尔德希腊人、巴赫蒂亚尔人和印度人、索库德人、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阿拉伯人、索马里的普提人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哈巴什人和利比亚人。他们的贡品有宝石、金银酒器、瘤牛、精纺羊毛披巾、种马、珠宝、珍贵皮毛和公羊等。这些雕刻品历经24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并由此可以看出,当年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是何等的繁荣昌盛。

    阶梯所通向的觐见大殿又称阿帕达纳宫,是大流士一世接见外国使节的宫殿,向西双向石阶,院内两台阶,一东一北。根据传说,大流土一世也曾将大量的货币和文书埋于大殿地下。殿内大厅呈正方形,每边长达61米,中央大厅有36根石柱。大厅外的前廊和左右侧廊各有石柱12根,共计72根。大会厅面积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大厅外墙面贴黑白两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面砖,雕刻花纹或拼接图形,屋檐手枯木都包贴金箔。大厅内墙面有壁画。这些石柱高18米,石柱的柱础、柱身和柱头都有着精美绝伦的雕刻,尤其是柱头雕刻更是华贵异常,自上而下有覆钟、覆莲、竖立的成对涡卷,上端是相背而跪的雄牛,两牛头间用以架设托梁横木。柱础是覆钵形,刻着花瓣,柱身上刻着凹槽,极尽精巧。

    与觐见大殿仅一小庭院相隔处还有一座更加庞大的建筑,据考证有可能是薛西斯一世的觐见大殿。殿内大厅同样也是正方形,每边长为73米,因为殿内有100根13米高的石柱,因而被称为“百柱殿”。在这座华丽的大殿里面,国王可能在100根柱子构成的柱林之间气宇非凡地端坐于宝座之上款待远方来的尊贵客人。在百柱大殿的后面,有着拥塞的金库、贮藏室以及寝宫。1971年10月,伊朗政府曾在这里举行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庆祝大典,招待宴请各国宾客。

    波斯波利斯的宫城除了具有历史和建筑艺术方面的意义之外,它的建筑和雕刻也反映了当时波斯和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表现了波斯如何把这些文化因素与自身的文化融为一体。根据古波斯铭文记载,王宫建筑是由许多民族和部落的匠师共同建筑起来的,其建筑艺术风格上,除了波斯的成分外,还包含有西亚,埃及和希腊等艺术风格的影响。

    然而,自从考古学家1930年到1940年间发掘出这座巨大的古代建筑遗址之后,就有了一个巨大的疑问:王宫遗址上有严重的火焚痕迹,焚毁的部分是正殿和珍宝库。

    如此强大的帝国王宫,为什么会被人焚毁,又是被谁焚毁的呢?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一般认为王宫毁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之手。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正式向波斯宣战。他率领30000步兵、5000骑兵所组成的以马其顿人为主力的希腊联军和160艘战舰渡过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向小亚细亚进发。亚历山大首先在格勒奈克斯河战役中击败了波斯军队。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军队向东进发,经巴勒斯坦、叙利亚,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在距离阿卑拉城不远的高加米拉村驻扎。由此爆发了亚历山大东征史上最大的一场战役——高加米拉战役。

    在西方战争史上,高加米拉战役被称之为改变古代世界局势的“最伟大的一场战役”,这一战的胜利使亚历山大彻底击溃了波斯帝国军队的主力。不久,波斯波利斯陷落。公元前330年3月,败逃中的大流士三世被随从杀死。亚历山大征服了整个波斯,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包括埃及、小亚细亚、朋尼基、巴勒斯坦、叙利亚、巴比伦和波斯在内的广大地域都被划入这个帝国的版图。

    亚历山大占领了波斯波利斯,在经过彻夜狂欢之后,他的军队将宫殿付之一炬。随着一把大火,波斯波利斯,这座当年世界上最为豪华的王宫很快化为了砾土和灰烬。据说,在波斯波利斯的珍宝库房,存放着许多金银矛各珍贵物品。为了运输如此巨额的金银财宝,亚历山大竟调集了10000头骡子和5000头骆驼。

    亚历山大为什么要焚毁波斯波利斯王宫呢?对此,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写道:亚历山大把波斯波利斯王宫烧毁是为了报复。因为“波斯人在雅典曾大肆破坏,烧毁庙宇,对希腊人犯下了数不清的残暴罪行”。

    英国着名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其《世界史纲》中也持“亚历山大”1把万王之王的伟大的宫殿焚毁,是希腊人对薛西斯焚毁雅典的报复”的观点。四而古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亚历山大是在酒后受到雅典名妓泰绮思的挑逗、怂恿而放火烧的。

    日本学者大牟田章在他的《亚历山大》也写道:“亚历山大在一次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他的身边坐着一个雅典名妓泰绮思。她对亚历山大开玩笑地说,愿不愿意放一把火,把波斯王宫烧掉?亚历山大一时冲动,真的就放起火来了,一时之间,整个宫殿都陷于一片火海之中……”

    而美国学者杜兰·威尔在《世界文明史》中则认为:亚历山大烧毁王宫是由于他们在沿途看见800个希腊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残害,有的砍了腿、有的斩了手、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被挖去眼珠,盛怒之下才如此干的。

    还有人认为王宫是在亚历山大举行盛大酒宴时,偶然起火而被烧毁的。

    以上各种观点,有的有一定道理,有的则只是一种猜测。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记载,波斯波利斯被焚毁的原因至今还未揭开。

    值得庆幸的是,波斯波利斯、帕萨加第、苏萨这些波斯帝国的王宫遗址和许多的古代城市一样,在岁月的流逝中始终暴露在地表之上,而不是在地下这就为后人的考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阿契美尼德时代的铭文大多以古波斯、巴比伦以及新埃兰三种楔形文字刻写,在岩石、建筑物、金银器和印章上都有发现。

    着名的贝希斯敦铭文,讲述的就是有关大流士取得波斯王的故事,当初以楔形文字记载在伊朗贝希斯敦山崖上,以波斯语、埃兰语、巴比伦语等三种古代文字刻成。近代以来,人们对楔形文字的研究奠定了后人解释古代近东这一文字的基础。19世纪英国着名学者亨利·劳林森抄录下来贝希斯敦山上的石刻之后,将其中的波斯和巴比伦文字破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楔形文字的秘密,为考古学家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波斯波利斯之门的钥匙。也许,随着挖掘的深入和研究的进行,波斯波利斯宫殿被焚毁之谜终有一天能够被揭开,这座波斯帝国最伟大的城邦的历史面目,也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耶路撒冷旧城到底在哪里?

    耶路撒冷坐落于古犹太山丘上,介于地中海与约旦河之间,世界上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认定它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针的圣城。能享有如此殊荣的城市,世界上仅此一座,可见在世人心目中,它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12月17日,在世界遗产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被纳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3000多年来,不曾有一座城市的光芒可以盖过耶路撒冷。事实上,在所有人类文化遗产中,似乎只有耶路撒冷的位置不用说人们就知道。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她在世界各地所有信徒们的心中,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耶路撒冷全城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新城位置偏西,而旧城居东。旧城略呈方形,四周环以石造的城墙,城内集中了大量宗教古迹,一般人心目中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的便是旧城,或称古城。在耶路撒冷古城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大约220处被考古学家列为具有重大价值的古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三大宗教在这块小小的土地上层层叠叠演绎出多少千古奇谈,使她以无数神秘的故事和传说,辉煌厚重的历史,浓郁的宗教色彩,丰富多姿的古迹独特的情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信徒们来此顶礼膜拜。

    早在3000年前,犹太人的大卫王就曾在巴勒斯坦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耶路撒冷。3000多年来,不同的统治者:埃及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英国人等,都在犹太人的圣地耶路撒冷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他们你来我往,征伐不休,使耶路撒冷的历史呈现出世界上少有的错综复杂和艰难曲折。有人作过统计,耶路撒冷曾历经30多次征服,先后18次被毁为平地,又18次重建。

    对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他们光荣历史的见证和民族复兴的中心。

    伊朗耶路撒冷古城

    如果单纯从人口比例来讲,犹太人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与他们的人口数是最不成正比的。这个小小的民族为世界贡献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圣经》,为人类贡献了耶稣基督、斯宾诺莎、门德尔松、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卡夫卡等许多世界级的思想文化巨人,所以人们称犹太人为“智慧的民族”。

    正因为三分之二的《圣经》都是希伯来人提供的,在上古时代的民族中,现代人了解最多的竟然是希伯来人和他们的耶路撒冷。因此有人说,除了埃及以外,再没有一个民族比希伯来人对现代世界更具有重要性了。

    从另一方面看,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过自己不幸和痛苦的历史,但没有哪一个民族遭受的苦难像犹太民族那样普遍、深刻和长久,所以又有人称犹太人为“不死的民族”。

    从古至今,犹太人多次遭到歧视和迫害。公元前的“巴比伦之囚”,公元70年罗马人的摧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犹太人又被称为“没有国家的民族”。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更令人触目惊心,仅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害的犹太人就达40万。据统计二战中被杀的犹太人总数竟多达570万。

    从上古时代起,这个民族的遭遇就如此多灾多难。为什么他们那么多次被征服之后,却始终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一切似乎都和耶路撒冷古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么,在几千年的岁月中,耶路撒冷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都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耶路撒冷的历史。

    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是城市,撒冷意为和平,耶路撒冷即为和平之城的意思。今天的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中部。

    大约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耶布斯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移过来,在死海以西的犹地亚山地河谷中建起了城堡,起名“耶布斯”,这就是今天耶路撒冷最早的雏形。

    有关希伯来民族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阿拉伯沙漠是希伯来人的原居地,属闪米特族的一支。

    相传犹太人即希伯来人最早居住在两河流域上游亚述地区。公元前1800年,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率其渡过底格里斯一幼发拉底河来到迦南,即后来的巴勒斯坦。迦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意思是“渡河者”。

    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一些以色列部落和其他的希伯来人为了逃避灾荒进入了埃及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希伯来文《圣经》的《出埃及记》中曾记载,在埃及法老的统治下,犹太人在埃及生活的数百年间受尽剥削奴役。在濒临灭族之灾的情况下,犹太人决定逃出埃及。后来,他们由圣人摩西统率,经过长途跋涉,渡过红海,穿越西奈沙漠,立志回到那块“上帝应允的土地”——迦南。

    在经过西奈山时,摩西接受了上帝耶和华写在两块石碑上的戒律,即摩西十戒。《出埃及记》第25章第10节曾记载,摩西按照上帝的指令,让手下的人做了一个“金约柜”。从此,这个金约柜就成了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见证。

    摩西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是约书亚,在约书亚领导下,以色列人终于结束了流浪生活,返回到了巴勒斯坦。

    公元前11世纪,以色列领袖大卫王统一了犹太各部族,缔造了以色列王国。他从耶布斯人手里攻下耶路撒冷要塞之后,定为以色列国都。他夺回了“金约柜”,并着手筹划建造耶和华圣殿。

    大卫王后,其子所罗门登基。所罗门王以智慧、谋略和财富闻名天下。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建成了第一座用来供奉“金约柜”的犹太教圣殿,史称第一圣殿。圣殿长200米,宽100米,整座建筑宏伟华丽、金碧辉煌,在此后相当长时间内,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不绝,从而成为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耶路撒冷由此也成为犹太教的圣地。

    所罗门王死后,国家被分为两部分,北半部称为以色列,定都撒马利亚。南半部称为犹太,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58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将圣殿付之一炬,城墙被拆毁,神庙、王宫和许多民宅被焚烧,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

    尼布甲尼撒下令在犹太王西希家的面前,杀死了西希家的几个儿子,又剜去了他的双眼,用铜链锁着这位国王到巴比伦去示众。随后,耶路撒冷的国王、大臣、贵族和城里的大部分居民全部沦为奴隶,被流放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

    对犹太人来说,“巴比伦之囚”的亡国之痛,是他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

    50年后,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征服了许多的东方国家,也征服了巴比伦帝;国。他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并允许犹太人重返故乡。大约100年后,以色列人在先知尼希米和学者以斯拉的领导下,开始对圣殿进行重建。直到公元前后希律王统治时期,圣殿才最后完工,史称第二圣殿。

    但是,犹太人在回到耳潞撒冷之后,并未能过上独立自主的日子。

    公元前332年,他们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亚历山大死后,他们又先后被埃及、叙利亚所统治。公元前63年又被罗马人征服。

    公元65年,犹太人起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于是,早先被巴比伦人摧毁之后又重新修建的圣殿,也在这次浩劫中,被罗马人再次夷为平地,只留下了西墙的一段断垣残壁,这就是后来的“哭墙”。接着,整座城市也惨遭罗马人蹂躏,这次浩劫,使犹太人被迫流散到世界各地,由此揭开了犹太人绵延近2000年浪迹天涯的苦难历程,他们的圣殿再也没有被修复。

    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供奉的圣地,要比犹太教晚得多,但影响毫不逊色。相传,耶路撒冷南郊伯利恒小镇附近有个叫马赫德的山洞,耶稣基督就诞生在此洞里。

    对于全世界的基督徒来说,耶路撒冷是基督耶稣受难、复活和升天处。最{早建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圣墓教堂,据说就是当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及埋入坟墓的地方。由于三天之后耶稣复活,因而圣墓已是一座空墓。圣墓大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是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因此也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地之一。每年基督受难节时,虔诚的基督徒抬着巨大的十字架,循着当年耶稣赴刑场所经过的道路,边走边口中念念有词:“我们赞美你……你洗清了我们的罪恶……”那庄严肃穆的情景令人为之动容。

    假如现在的游客们进人殿内大厅,一抬头就可看见教堂内大厅顶部架子林立。殿内被隔成若干大厅,不同教派各有祭祀时的偶像。有人看到这么多架子还以为是要翻修,而事实上,因各个教派在如何翻修问题上始终争执不下,导致其成为世界上最为“漫长”的工这些架子已在殿内搁置了200多年。

    公元7世纪时,伊斯兰教先知罕默德来到阿拉伯半岛传教布道。据《可兰经》记载,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天使送来一匹女人头的银灰色马,穆罕默德跳上这匹马扬鞭奔驰到耶路撒冷,马蹄一脚踩到一块圣石上,瞬间马直向七重天飞腾而去。在接受了上天旨意后,他又连夜快马加鞭返回麦加。现在伊斯兰教义“夜行登天”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因此,穆斯林把耶路撒冷奉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个圣地。

    也许,正因为耶路撒冷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世界宗教悠久的渊源,才使得她不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还引来每年超过三百万的游客从全球各地来此参观游览,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让我们以游客的视角来看看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旧城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长5公里,高约14米,有34座城堡和8座城门。城内一条南北走向和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把旧城区分成了亚美尼亚区、基督教区、伊斯兰教区和犹太区4个部分。

    耶路撒冷旧城现存主要遗迹有:犹太教希律圣殿的西墙(即“哭墙”)、奥玛清真寺、阿喀萨清真寺、基督教圣墓大教堂、受难之路、马撒达古堡等。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罗门王在位时,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用来供奉“金约面柜”的圣殿,圣殿曾先后被新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此后,由于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迫移居他乡,圣殿始终未能恢复。出于怀旧、崇古的心理,犹太人在第二圣殿废墟上,用大石头垒起一道长481米,高18.3米的石墙。犹太人认为砌墙的石头取自圣殿,因而石墙就是圣殿的遗址。这就是犹太人敬仰和团结的象征——“哭墙”。有趣的是,这处寄托着犹太人2000年大流散哀思的“哭墙”,在穆斯林的传说中,就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天”前拴马的地方,穆斯林因而称它为“飞马墙”。

    建于691年的岩石圆顶清真寺(又称奥玛清真寺),是圣城内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建筑。它位于“哭墙”边沿石阶而上的人口处,这座金色圆顶的美丽建筑,堪称耶路撒冷的地标。清真寺全用石块砌成,外墙用花瓷砖贴面,镶嵌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时留下的那篇未完成的《古兰经》文。寺内圆顶富丽堂皇,圆顶下方的栅栏内,就是举世闻名的白色岩丘。相传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就是踩着这块巨石升天去聆听安拉的启示的。据说这块石头至今还有穆罕默德升天时留下的脚印。而按照古老的犹太教记载,上帝为考验他们的始祖亚伯拉罕,让他杀死自己的独子以撒献祭。当他正要举刀杀子时,上帝派使者阻止了他,并命他以一只公羊代替。相传,当年亚伯拉罕就是将以撒捆绑在这块岩石上准备献祭的,因此犹太人也把这块大石头看做圣石。

    岩丘下的比雷一阿尔瓦洞穴即为灵魂之井,传说是世界的中心。

    阿喀萨清真寺建于公元709年的瓦利德王时代,直到13世纪末马木路克王朝时期易名为阿喀萨清真寺,后来又经过地震损毁,重新修建时的大理石圆柱由墨索里尼捐赠,天花板屋顶则是埃及国王法鲁克所赠。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上最为鼎鼎大名的耶路撒冷,古城内虽然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但其中有些是后来才建造的。而由于耶路撒冷诞生之日起至今已18次被毁为平地,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这座古城其原来所处的地理位置,提出了质疑。

    黎巴嫩贝鲁特的一位历史学家经过5年的深人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他认为古代的耶路撒冷并不在现代的耶路撒冷城区,也不在巴勒斯坦境内,而在当今沙特阿拉伯境内。确切地说,是在当今阿拉伯半岛从麦加到沙特一也门边界附近的红海之滨一条长约200英里的狭长地带内。他还认为古以色列的大卫和所罗门王国及第一圣殿都在这个地方,即现在的阿西尔省和希贾兹省境内,距离阿西尔50英里远的阿尔瓦·萨拉姆或阿里·希里姆地下。在那里保存着所罗门王国时代的古都耶路撒冷。可能是他的看法太离经叛道,得罪的人也太多,这种观点一出现即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反对者大多是站在己方的宗教立场上对其进行谴责和讨伐。这也反而使一些人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一家之言,仍有进一步考察和研究的必要。

    约旦佩特拉古城

    “嵌在岩石壁上的玫魂古城”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方262公里处,坐落在群山环抱的穆萨谷地之间。它不仅是约旦古代文明的见证,而且是中东地区的奇观和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有着“嵌在岩石壁上的浮雕宝石”之美誉。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约旦是个比较陌生的地方,但对研究古代西亚的历史学家来说,约旦河谷东西两侧被称为“世界历史的博物馆”。

    约旦正式称约旦哈希姆王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西亚阿拉伯国家,曾以“圣地”自居,这是因为新旧约《圣经》里写的许多神迹,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可谓俯拾即是。沿着约旦境内西部的山地,由北到南散布着一串《圣经》中提到的历史名城——格拉森(杰拉什)、拉巴(今安曼)、塞拉(佩特拉)、尼波山、马代巴等圣地,这些历史名城,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摩西、所罗门王和耶稣基督的时代。

    佩特拉希腊文意为“岩石”,在圣经《旧约全书》称其为“塞拉”。这座古城最独特的地方是它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在朱红或赭石色的岩石上开凿而成的,在朝阳和晚霞照映下,闪烁着玫瑰红的光泽。所以,后人便称它为“石头城”或“玫瑰城”。

    据约旦古代文献记载,佩特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公元前4世纪前后,有个早先过着游牧生活的部族纳巴特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了约旦阿拉伯东部、亚喀巴与死海间的一片狭长区域,当他们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之后,就在易守难攻的佩特拉建立了纳巴特王国的首都。

    即使在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打开约旦境内的地图时,也不得不承认,当初的纳巴特人选择佩特拉可谓独具慧眼。我们都知道,约旦为沙漠国家,其境内的东部和东南部均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而佩特拉地区却是四处群山环绕,牧场肥沃,清泉终年不断。

    由于佩特拉一半凸出,另一半镶嵌在环形山的岩石里,所以,纳巴特人在山岩中开凿出来的这座都城,四处都受到悬崖的保护。古城惟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即使在古代烽烟四起的年代,敌人也无法集结大批的军队攻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佩特拉能相对处于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之中。

    佩特拉地处从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控制着中东地区当时沙漠商队运送货物最为重要的贸易通道。善于经商的纳巴特人给从此地过路的商队提供方便并向他们征收税款,积累了不少财富。公元前2世纪时,佩特拉口益富强,当时的纳巴特王国不仅在铜的冶炼业、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商业贸易也很发达。佩特拉成为埃及、叙利亚与希腊、罗马之间商路上最重要的中转站之一。

    公元前65年左右,当时的纳巴特国王阿尔塔斯二世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在阿尔塔斯三世统治时,其王国的版图由大马士革一直伸延到红海地区。

    阿尔塔斯四世国王统治时期(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佩特拉的鼎盛时期。当时纳巴特王国不仅人口发展到数万人,他们还修建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修建了5个皇家墓室和女儿宫。

    公元1世纪时,罗马人控制了佩特拉周围地区。公元106年,罗马人夺取;了佩特拉之后,佩特拉城市和周边地带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但它也是罗马帝国最繁荣的一个省。

    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再度繁荣起来。讲究秩序和奢华的罗马人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修建剧场,建造大街和拱形大门、石柱等,也把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带到了佩特拉。于是佩特拉又出现了在石壁上凿出的希腊式廊柱和罗马式拱门的建筑。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商贸和货物运输是佩特拉走向日益富强的“血脉”,但在后来的历史岁月中,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和陆地贸易都开辟了新的通道,南北商路逐渐打通,越来越多的货物直接从红海出人,商队也就不再通过佩特拉,这使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为削弱。

    4世纪初,佩特拉被东罗马帝国所占领,不久又经历了几次大地震,破坏了大部分地面建筑,拜占庭人便遗弃了佩特拉。

    7世纪,佩特拉被阿拉伯人所征服,但由于它远离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已无法再现往日的繁华,后来竟成了叙利亚到埃及或阿拉伯半岛驼队经过的落脚点。此后,佩特拉再次被人遗弃,纳巴特人也在漫长的时间里不知去向了。

    此后的岁月中,隐藏在群山峡谷之中的佩特拉古城默默无语,荒芜和沙漠埋没了她昔日的一切辉煌,像历史上很多被荒弃的城市一样,约旦古国的这座玫瑰城被人们遗忘得无影无踪,只有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英人,还记得它存在于大漠与高山之中。但他们也只是把城池内的墓地和洞穴当成遮风避雨的场所,而外界几乎无人知晓。

    直到1812年,一名化装成阿拉伯商人的瑞士探险家约翰·伯克哈,凭着一身地道的穆斯林长袍和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竟奇迹般地通过西克峡谷,在一位当地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座沉睡了几个世纪的“石头城”,向世人揭开了她玫瑰色的面纱。

    约翰·伯克哈进人古城时发现,当时的佩特拉只有少数的贝都英人居住,但大部分建筑依然十分宏伟。这些雕凿在石壁上的建筑虽然在2000年中饱经风:霜,却仍屹立不摇、熠熠生辉。约翰·伯克哈感到十分震惊。从佩特拉回到开罗后,他将关于佩特拉的见闻记录在《叙利亚圣地旅行记》一书中。

    此后的100多年,这座“荒漠古城”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家、探险家、考古学家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通过考古学家多年的发掘、整理和开发,今天的人们再来到这座石头城前,已对城池中的建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展现在游客们眼前的佩特拉古城,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整座城池散布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山谷、山坡、山顶上,城池中的每一座居处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进人佩特拉,游客们必须徒步、骑马或乘马车穿过一道高耸而狭窄的峡谷,也就是说,这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是进人佩特拉遗迹的惟一通道。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的裂缝仅两米左右,岩危壁峭之下,只能容一人通行。峡谷通道的两侧是由岩石自然断裂而成的峭壁,高达100余米,人行其中,顿感肌骨透凉,仰观苍穹,石岩成缝,只见一线青天,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令人无法想像的是,这条崎岖不平的峡谷裂缝中,在两边如同刀削斧砍般的崖壁上,不仅雕凿有众多的洞窟和岩墓,还排列着两条为城池输送饮用水的水槽,有的地方用陶制水管连接。史前时代的纳巴特人和后来的罗马人,就是将进人佩特拉之前山上的穆萨泉水,用这样的水槽,引到“宫殿墓室”上方的储水池里,供城里居民饮用。

    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利有弊。公元106年,罗马人决心进攻佩特拉,而要想进入古城,除了这条高耸巨石的狭窄裂缝,并无任何入口。罗马人久攻不下,后来竟意外发现,供给佩特拉城的水源在地峡的外面,于是便切断了城中的水源。这招“断水计”果然给了佩特拉致命的一击,当城内水源枯竭之后,佩特拉军民不得不放弃抵抗,终于被罗马帝国吞并。

    “一线天”峡谷裂缝的末端形似一个巨大的钥匙孔,从这条裂缝中走出来就到了一片较为宽阔的广场,广场正面是佩特拉最负盛名的建筑——卡兹尼宫。卡兹尼宫刻凿于公元前1世纪,是纳巴特王国阿尔塔斯三世国王的陵墓。宫殿正面宽约30米,高43米,整座宫室凿在陡岩上,分上下两层,依山雕凿,造型雄伟,有6根罗马式门柱,直至洞顶。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虽多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龛肃立着圣母像,栩栩如生。左右殿壁的壁画,色彩暗淡,但粗旷的线条依稀可辨。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

    据说当时的佩特拉古城富庶一时,作为国主的陵墓,这里面藏有无尽的宝物,而宫里顶端的瓮就是藏财宝的地方。所以,后人称它为“卡兹尼”(阿拉伯语藏宝室的意思)。

    穿过卡兹尼宫前面的小谷,是一座因形就势沿山石而凿成的露天剧场。剧场紧靠山岩巨石,剧场的舞台和观众席也都是从岩石中雕凿而出,共34排,有几千个座位,周围有四根粗大的石柱。这座宏大的剧场是公元前后阿拉斯塔四世国王统治时期修建的。

    南面半山腰的欧翁宫似是王室殿宇。拾级而登,只见半山岩石几乎被完全掏空,几百平方米的大殿不见一根柱子。后面的配殿肃穆而阴森,从此地沿台;阶而下,错排列着纳巴特王国历代国王的皇家墓室。宫殿的两侧是密如蜂巢的石窟群,别作为寺院、住宅、浴室、墓窟。墓窟内部红白相间的细砂岩纹理变化丰富、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大自然造就出如此精美的岩石实在令人叫绝。

    史前的佩特拉古城,南北均有城墙。纳巴特人在那里用石头铺就的宽达6米的街道,街道两旁是一、二层的建筑,罗马人占领后,在街两侧加了石柱所以佩特拉大街现叫“石柱街”。大街北(右)侧原建有拜占庭塔和飞狮神殿。神殿建造于公元27年,但后来遭遇大火,公元363年,当地又发生大地震,这座旷世之作成了一片废墟。

    位于佩特拉大街西端的是佩特拉博物馆,里面陈列的佩特拉出土的纳巴特人和罗马人时代的陶器、铁、铜和玻璃制品令人赞叹,而馆内的人兽雕塑更是美不胜收:绰约多姿的顶水坛少女、盛气凌人的壮硕武土、咆哮的雄狮、温顺的绵羊,一尊尊呼之欲出。

    佩特拉博物馆设在纳巴特人挖凿而成的石室中,还在大门上方开了五个窗洞。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负责对佩特拉遗迹进行管理、发掘和保护的文物部门可谓独具匠心。

    博物馆北面的五公里处,是佩特拉着名的“代尔修道院”,沿着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梯形盘山道拾级而上,须爬1800个台阶,途中怪石林立,两侧隆峰峭壁。代尔修道院是纳巴特人建的一座神殿或皇家墓室,沿山劈凿而成,正面宽50米,高45米,前面有8根巨大石柱,是佩特拉最大的石凿建筑。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块尖碑。

    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纳巴特王国五百年繁荣时期的历史,古城多数建筑保留了罗马宫殿式的风格,表明古纳巴特人曾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城的遗迹,我们可以了解古纳巴特文明,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罗马文化,是罗马文明研究的重要参考。

    虽然已是旅游胜地,但在许多方面,佩特拉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使人难于理解。

    首先,佩特拉的原住民,那有着高超的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纳巴特人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从哪里来?佩特拉古城被遗弃之后,他们又流落到何处?

    2000多年前曾经森林繁茂、牧场肥沃、清泉绕峡的绿洲为何变成了今天酷暑枯涸、寸草不生的沙漠荒原?

    有关佩特拉的真正用途,至今也是不解的谜。

    佩特拉方圆几十公里内,四周的山壁雕凿有许多的建筑物。有的壮观,有的精美,有的简陋,有的还不及摆放小神像的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

    一般认为它们是神殿、庙宇和祭坛。但有人却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房间里却没有任何的祭祀标记?

    有人据此进一步提出,佩特拉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它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或者说寺庙。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亡灵之城”。然而,假如它果真是纳巴特人的墓地,为什么从未发现过有关丧葬的物品,如石棺、尸骨?

    还有,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古城为什么早早就被人遗弃了呢?

    1991年,有些科学家们发现,早期的纳巴特人时代,佩特拉四周的山地曾密林四布。然而到了罗马时代,人们为了建房和获取燃料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致使森林匮乏。到了公元900年,环境进一步恶化,过分地放牧羊群又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一地区渐渐沦为沙漠。也就是说,环境恶化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

    也有人认为,导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灾。公元363年,一场地震重击了佩特拉城,震后,许多建筑沦为废墟。公元551年,佩特拉城再次遇到强烈地震。连续的地震使它损失惨重,因此走向衰落。

    1991年,又有一位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现在人们看到的佩特拉只是古城的一小部分,“佩特拉古城大多数的建筑还都埋在自然沉积的沙漠中,事实上,佩特拉城的大部分还有待发掘”。虽然人们认为他的话未免有些耸人听闻,但谁也不敢轻易作否定的结论。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和考察。

    班清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青铜器在班清史前遗址的墓穴中被发掘出土,考古学家们开始思考东南亚发展红铜和青铜制作技术的可能性,随着对班清研究的不断深人,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的中心。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班清,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上的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自从人们在其地下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大量的青铜器物和史前人类遗骸之后,这座过去默默无闻的小镇突然引起了世人关注,成为泰国历史中的重要一页。

    事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祖祖辈辈以来,虽然班清的村民对村里随处可见的陶器碎片相当熟悉,但这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直到1957年,有个村民发现了一只完整的陶罐。1966年,有个美国人在这又发现了新的陶器。后来通过对其测定,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陶器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

    1974年,一批考古学家来到了这个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村庄。谁也没想到,从地下挖出的第一件“文物”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挖出来的是个20世纪的便盆。但当他们继续往下挖到5米深处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可以看出,几千年前的先民,曾代代重叠地生活在这块遗址上并将死者埋在这里。每个新聚落的村民,其居所的柱桩正好从前人的墓穴上夯下去,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

    1975年,在班清的另一个地方,他们也发现了一处墓葬,里面的尸体由几层陶器碎片覆盖着。

    泰国班清考古遗址

    ——班清——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在挖掘现场,作为当时的联合探险队的主任,美国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发现在方坑最底层有一件青铜别针模样的东西,当他轻轻地把这个小东西移动出来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别针,而是一只带插孔的矛头,矛头的尖被特意折弯。后来的分析表明,这只矛头经过浇铸、冷却后捶打和退火。

    研究人员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所对应的地层中,发现了陶土坩埚及大量被烧过的黏土,坩埚里面有渣滓余迹。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红彩陶、青铜器和金银制品。

    大量的发掘表明,班清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人们发现,数千年以来,班清在冶金技术方面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班清人在制作技术上还有着不断的创新。在班清遗址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青铜器,虽然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制作水平,但在后来出现的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器以及装饰更加华丽的工艺品中,更显示出他们在金属冶炼加工上高度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

    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约公元前2000年,班清一带的居民巳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考古人员还出土了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锡量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由此可以证明,此时的班清人己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

    在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制作的铁制手镯和铁制矛头,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这些铁制器物表现出不同于青铜器物的铸造技术。令人不解的是,经过分析显示,班清的铁是从专用矿石中冶炼出来的。

    班清古代居民在陶器制作上的水平,包括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风格,也给现代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清遗址中出土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1982年,美国考古学家乔伊斯·怀特把在班清古墓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在早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陶器中,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至早期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

    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为精细。在班清中期葬品中发现了形态各异的龙骨陶器,有些陶器有着雕刻和着色的图案,有的陶器有着白色龙骨,有的龙骨的脉管镶嵌着厚厚的红边。

    晚期(大约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的陶器普遍用红色蒙在黄色上面,有红色图案的红陶器和红色的磨光陶器,这些陶器有着鲜明的手工设计特色,主要有卷轴形的、涡旋形的、S卷形的、同心圆形的等等。简单的、磨光的、没有绘制图案的陶器在晚期也普遍得到制作,用做祭品的陶器是精心绘制的红色黄色错杂的陶器。

    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随着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越来越多,考古学家们对班清史前民族的关注、探讨、争论和疑问也越来越多。

    乔伊斯·怀特曾经写道:从班清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在它最为繁华的时期,“一定是一种地区性的中心,然而又是什么样的中心呢·”他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班清文化无疑是东南亚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之一。因此,一些泰国历史学家据此推断,也许班清就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然而,这种看法并未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学者们的共识。有人指出,在班清文化的同时或稍晚,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出现了青铜文化,而这些地域有的与班清距离非常遥远,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原、山脉或海洋。如果说班清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那么这些地方的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难道他们都、是从某一个源头传过去的吗?如果进一步追问,远古时代世界上的青铜文化到底是一源发生的还是多源发生的呢?

    还有人问道:虽然班清的青铜文化时间久远,但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在这里似乎并未发现最初的青铜冶炼产生过程。那么,班清的先民是怎样获得青铜冶炼加工技术的?他们是这项技术的原创者还是从别处学来的呢?

    由于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班清一地,而且涉及到人类青铜文化的起源,事关重大,未经深入研究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这些疑问至今仍未解决。

    伊拉克古城电池之谜

    在伊拉克西部的帕提亚的古城,它已有两千年历史。70年代初,德国考古学家科尼格来到这座古城勘察时,发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陶制的罐子。这些罐子乍看上去与普通的陶罐没有区别,每个罐子里却有一根小铁棒。科尼格感到奇怪:这根小铁棒是干什么用的呢?但当他打开一个陶罐时,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根小铁棒是安装在一个铜制的圆筒内的,铁棒上还遗留着曾被酸性液体腐蚀过的明显痕迹。一个惊奇的想法在他头脑中出现了,这不就是地道的干电池吗?科尼格仔细研究了这些罐子,没错,除了外壳是用陶土制做的以外,它从原理到结构都与现代人们使用的干电池没有任何区别。至于放在铜制圆筒内充1当电解质的液体,科尼格认为只要用醋或酒就行。考察了这些罐子的年代和结:构后,科尼格宣布说:早在公元200年,帕提亚人就在使用电池了,而且它的原理与现代电池几乎是一样的。

    但人们都知道,第一个电池是公元1800年才由意大利科学家伏打发明的。虽说电池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发明电池,认识和使用电能,却必须要有现代物理学知识。一千八百年前的帕提亚人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呢?一切真令所有的科学家和考古学家有些摸不着头脑。

    《吉加美士史诗》中的外星人之谜

    20世纪初,在库容吉克山中曾有一个轰动一时的发现,这是一部富有感染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刻在12块泥板上,原来藏在亚速国王亚速尼拔的图书馆里,用阿卡得文写成。后来发现的第二个版本是属于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王的。这就是具有极高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吉加美士史诗》。一般公认,《吉加美士史诗》的原本出自苏美尔人之手。苏美尔人是个神奇好战的民族,我们至今还不清楚这个民族的来龙去脉,只知道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惊人的15位数字还有十分先进的天文学知识和计算学知识。

    第一块泥板描写了一个怪物安吉杜,他是女神阿鲁创造的。安吉杜全身长毛,披着兽皮,在地里吃草,跟牛同饮一洼水,他还在滚烫的开水里戏耍。乌鲁克城之王听说了这一个难看的生物,就建议给他一个可爱的女人,这样可以使他脱离牛群。安吉杜被国王用巧计捕获,和一个半神的美女一起过了6天6夜。

    第二块泥板上讲,常胜英雄吉加美士在乌鲁克周围修起城墙,这位天神就住在一个宏伟的宫室里,里面有粮仓,城墙上有卫士站岗巡逻。吉加美士是个人和神的混血儿,三分之一是人,三分之二是神。到乌鲁克朝圣的人都战战兢兢地仰望着他,因为人们从未见过像他那样漂亮和强壮的人。这就是说,这部叙事诗又一次提到神和人的交配。

    第三块泥板告诉我们,从远方卷来一阵尘土,天撼地动,尘土飞扬,太阳神出现了,他用巨大的爪子抓住安吉杜。令人吃惊的是这里写到太阳神像一块铅块一样沉重地落在安吉杜的身上,重得就像磨盘一样。让人费解的是,原始人竟然知道在一定的加速度下,人的身体会变得像铅一样重。今天我们当然都知道引力的加速度,宇航员起飞时会被几个重力加速度的力压在坐椅上,这是预先算好的,但是原始人是如何懂得这些知识的呢?

    第六块泥板讲吉加美士和安吉杜一起出发去访问神的驻所。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女神厄尼尼斯居住的塔楼闪闪发光,十分辉煌。这两位谨慎的游侠向卫士射出箭和弹丸,可是都被弹了回来,卫士的身躯却毫无损伤。他们快到达神的宫殿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向他们狂吼道:“回去!凡人不许到神居住的圣山来,谁要是朝神的脸上看一眼,他就得死。”在《圣经·出埃及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你不能看见我的脸,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

    第七块泥板讲述了人类第一次宇航中见到的情景。安吉杜被一头巨鹰的铜爪抓着在空中飞。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他对我说:“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高山,大海像湖泊。他在空中又飞了4个小时,再对我说:“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这时像个花园,大海像花匠的水槽。他又飞了4个小时,说:“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么?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么”大地像稀粥,大海像个水盆。

    这个记述太维妙维肖了,太有趣了。必定是有某种生物从高空看到过地球,不然不可能描述得这样形象又逼真。在这块泥板上,还讲到过一扇门像活人一样说话,这使我们马上想到扩音器。’

    从第八块泥板上,那个曾从高空看到过地球的安吉杜死于一种很奇怪的病。吉加美士问安吉杜,是不是中了天上某种野兽施放的毒气。吉加美士是怎样知道天上的野兽可以造成人的不治之症的呢?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九块泥板描写的是吉加美士如何哀悼他的朋友安吉杜,并决定长途跋涉去找神的故事。因为他总觉得他也会死于与安吉杜相同的病。当时吉加美士来到两座撑天的天山下,两山之间横亘着太阳门。他在太阳门前遇到了两个巨人,交涉了一整天,吉加美士才得以进去,因为他三分之二是神。后来,吉加美士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找到了神的花园。吉加美士在路上时,神曾两次预先告诫他:“吉加美士,你到哪儿去?你找不到你想要的生命的。神在造人时,就给人安排了死亡的命运,而生命是由神亲自掌管的。”吉加美士不听劝告,执意前行,不管有多少危险,他一定要到乌特纳庇什那里去。可是乌特纳庇什住在遥远的大海彼岸,那里没有路,除了太阳神的船外,没有船能够飞越大海。吉加美士冒着各种危险,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渡过了大海。

    然后在第十一块泥板上就描写了他见到乌特纳庇什的情况,他所见到的人类之父并不比他腰更粗、膀更阔,而是跟他身材差不多的人。乌特纳庇什说他们两个长得像父子俩,接着乌特纳庇什向吉加美士讲述了他的经历,奇怪的是他用的是第一人称。令人吃惊的是乌特纳庇什对洪水的详细描写,他说道,神曾警告他大洪水要来了,让他造一条船,用来救护小孩、女人、他的亲属和各行各业的手艺人。他对狂风暴雨、不断高涨的洪水、沉沉夜色,以及对那些他无力救助的人们的绝望神情等种种场景的描写,就是在今天也是富有感染力的而且十分形象生动。就像《圣经》中诺亚的故事一样,我们又听到了关于放出乌鸦和鸽子的故事,以及洪水落下去后,船搁浅在一座山上的故事。

    根据上述的描写,我们可以对人类的茫茫历史作出一些假设:不知多久以前,一艘来历不明的宇宙飞船发现了我们的生存地球,他们很快了解到地球上具备发展智慧生命的一切有利条件。当然,当时的地球人还不是现在的人类。太空人给某些女性人工授精,像古代神话中讲的那样,使她们沉睡之后就离开了。几千年后,太空来客又回到地球,找到了他们播下的人类样品。他们反复进行交配实验,直到最终产出一种高智慧生物,可以传授给他们的社会法则和生存技能为止。那时候的人还是野蛮人还未开化,他们可能会退化,重新和野兽交配。太空来客看到了这种危险,所以消灭了不成功的样品,或者把它们带到其他大陆上去。因此,原始的社会、最原始的技术开始出现了,石壁上和洞穴里画上了壁画,有陶器,开始尝试建筑房屋,这一切的一切都慢慢地开始了。这些最早的人类对太空来客无比崇敬,因为太空来客来自人类毫无所知的地方,而且后来他们又去了。在人类的心目中,他们就是神,他们就是上帝。

    土耳其特洛伊考古遗址

    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査纳卡累以南40公里处的西萨尔立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日的西萨尔立克已完全不是1870年施里曼开始发掘的那个泥土覆盖的小山丘了。如今,特洛伊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荷马写下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这两大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伊里亚特》写的就是特洛伊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由于普里阿摩斯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希腊最着名的美女海伦而引起的。斯巴达国王为了夺回爱妻,告诉了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于是阿伽门农出面组织希腊各城邦盟军,亲自担任统帅,率领1000多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渡海进攻特洛伊城,从此爆发了特洛伊战争。

    希腊土兵把特洛伊围困了十年,却始终不能攻占这座城池。后来,希腊军中最有智谋的英雄奥德修斯想出一条妙计,他们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内藏伏兵,然后全军撤退,待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入城内后,半夜木马内的伏兵悄悄杀出,打开城门,希腊人里应外合,攻破了特洛伊城,临走又将繁华的特洛伊城烧个精光。

    在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公元前700年~前200年),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特洛伊也被誉为古希腊人获得辉煌胜利的地方。在后来着名的希腊历史学家中,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都认为荷马所讲的故事完全属实。他们相信:正如《伊里亚特》中所描写的那样,真正的特洛伊城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后来,当罗马人兴起而统治了地中海沿岸国家时,对特洛伊故事十分感兴趣,还兴建了一个叫新伊利昂的城市(新特洛伊),该城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他们所认为的古特洛伊所在地,然而到公元6世纪罗马人离开小亚细亚之后,新特洛伊被废弃不用,迄今为止,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它当时究竟位于何处。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随着时光的变迁,世人对这些历史传说渐渐忘却。到了19世纪,《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虽然仍被视为人类文学的初期经典之作,但只是被当做虚幻的神话或传奇。而历史学家只能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特洛伊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人们不再相信它们曾真实存在,而认为那是根据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发生的多次战争所编纂的,不足为信。

    惟独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的德国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并不这样认为。

    1870年,经过多年的准备,47的施里曼带着他新婚的妻子来到了西安纳托利亚的爱琴海岸和今天土耳其的西萨尔立克,寻访他为之魂牵梦绕40年的古城堡遗址。

    他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史诗作者荷马!他已经把《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传记。令世人惊奇的是,凭着荷马史诗的指点,施里曼不仅证明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是历史事实,挖掘出湮没两千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了“普里阿摩斯宝藏”,而且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发现了迈锡尼王阿伽刁农的坟墓,打开了埋藏三千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由此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

    1870年4月,施里曼在西萨尔立克小山上开始挖掘。很快他在土壤表层下4.5米处发现了一段由巨石构筑的古城墙。一年之后,他回到这里并有了更多的发现。1872年,施里曼在当地找了一百多个工人来协助他。他们发掘出的不是一座古城,而是一些城市的遗迹,这些城市一座建在另一座的上面。很明显,一座城市被毁之后,另一座城市在它的废墟上又建造起来。挖掘者们找到了更多的城墙、缸和陶器的碎片。这就是特洛伊城吗?

    1873年6月,施里曼在靠近特洛伊王宫的环形墙附近,发现了一批宝贵的器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两顶华丽的金冠,另外还有金镯、高脚金杯、高脚琥珀金杯、金耳环、金扣子、穿孔小金条以及银、铜的花瓶与青铜武器。施里曼喜极而泣,他确信自己巳经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宝藏。

    施里曼去世之后,他的同事——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德普菲尔德继续在此地挖掘,根据最新的挖掘材料推断,这层城市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这比传奇中的特洛伊战争年代要早1000年。

    再后来,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莱根以及最近的科夫曼等着名专家都花费了多年的工夫,做了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的发掘,人们发现,在特洛伊的遗址中,竟然重叠着分属9个时代的古城:

    第1-5层相当于青铜时代早期,第6、7层属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第8、9层属早期铁器时代。

    最初的特洛伊城为一直径90多米的小城堡。它有石筑城墙和城门,是当地的农民和村民在危险的时候躲避灾难的一个设防城堡。

    第2层特洛伊城建在第一个特洛伊城上面,被历史学家们称为特洛伊2城它是一个更大更富有,直径达120多米的城堡,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在一座王家宝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和青铜器、石器和骨器。这座古城毁于大火,也正因此使得施里曼错误地认为这就是荷马所描述的特洛伊城。

    随后3层的城池都比原来的大。第6层有许多新的居民,城墙坚固,曾经多次扩建,总长540米,至少有4座城门,城内有许多贵族住宅的建筑台基。公元前1300年这座城市毁于地震。

    再上一层即特洛伊7层甲城,于公元前1250年被掠夺并被烧毁。历史学家能知道这个时间,是因为他们可以精确地判断出当时进口的迈锡尼陶瓷的年代。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特洛伊7层甲城就是传说中普里阿摩斯国王时发生了特洛伊战争故事的那座城。后来的特洛伊乙城存在的时间不长,于公元前1100年被舍弃,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这里成了一座空城。

    第8座特洛伊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初,那时它附近利姆诺斯岛上的希腊人重新占领了它,并且繁荣了很多年。

    最终,罗马人于公元前85年劫掠了这座城市并建造了特洛伊9城,也就是考古学家们所认定的最后一座城。公元400年左右,这座城市被离弃,直到施里曼重新发现它之前,一直没有被打扰过。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施里曼判断他发掘出的特洛伊城的年代不够准确,但毫无疑问这个遗址是他最先认定并发掘出来的。特洛伊古城重见天日,他的功劳应居首位。

    然而,据说施里曼在挖掘出“特洛伊宝藏”之后,并没有上报给土耳其当局,而是把它们运到了希腊。这个消息一传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土耳其政府强烈地要求归还这批宝藏,而希腊政府在土耳其人的压力下,也不敢接受这批宝藏。最后,施里曼只得把它们送到自己的祖国——德国,存放在柏林国立博物馆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逼近柏林,德国的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被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但等到二战结束时,这些无价之宝却神秘地消失了。

    于是,有的考古学家开始怀疑施里曼所描述的寻宝经过是否真实。有人经过研究施里曼的文章后发现,他的妻子当时没在发掘这些宝藏的现场。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批宝藏并非一次发掘,而是施里曼把遗址不同层次和位置所发掘出的许多少量的珍宝,日后汇集茬一起,当做“普里阿摩斯宝藏”宣布,以便更强烈地渲染这次稀世考古发现的轰动效应。

    直到1996年4月,“特洛伊宝藏”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重见天日。为保证这些珍宝的安全,博物馆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这些珍宝被放在19颗子弹都穿不透的橱窗里展出,每个橱窗旁还安排一名警卫,每天只接待800~1名参观者。

    目前,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罗斯均宣称拥有这批财宝的所有权。看来,这场被称做第二次“特洛伊之战”的宝藏之争将是旷日持久的。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来看,特洛伊之谜还远远没有揭开。

    不论考古学家们把特洛伊考古遗址认定为第几层,施里曼和以后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找到能够证明它就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的可靠证据。从考古学家搜集到的证据来看,第6层与第7层在某些细节上与荷马对特洛伊的描写颇为一致,但这两层的遗迹极其贫乏,远不像荷马在《伊里亚特》中描写的那么宏伟。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是一个宏大的城市,有高大的城墙矛喊门,他还特别提到特洛伊城的西城墙建造得不好。后来的考古发现,第5层特洛伊的城墙有4米多厚,有几段城墙超过9米高,但是西段城墙建造得确实较差。因此又有人怀疑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是在第5层。

    世界未群之妓大采但不论是第5层、第6层还是第7层,都可以说施里曼发掘出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并非真正的荷马史诗中的宝藏。那么,这些宝藏的主人到底是谁?而真正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又在何处呢?

    远古巨石建筑之谜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记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曾先后被埃及、罗马、奥斯曼、法国和英国占领,直到1941年才成为独立的黎巴嫩的二首都。历史悠久而复杂,形成了这个多元的城市。

    贝鲁特以东70公里处的贝尔拜克围城遗址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景色之一。自从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全境被罗马帝国征服后,罗马人在这里为维纳斯女罗马主神兴建了神殿,代替了早期巴力神及其伴侣阿斯泰特女神的庙宇。

    这些古罗马的伟大建筑,历时千年风雨飘零,大部分都在一次灾难性的地震中毁坏了。这使得原来被压在下面的更古老的建筑残余部分得以显露出来,也给考古学家出了一个千古难题。在这些建筑中有一部分围墙称为三石塔,所谓三石塔是由三块凿好的巨石构成,这三块巨石每块重800吨,而其中的一块巨石又在7米高处。平稳地放在另两块摆放整齐的巨石顶上。在三石塔附近的石场中还有一块凿好的巨石,高4.5米,宽3.7米,近22米长,这块巨石至少重达1000吨。

    这些巨石建筑显然源于比罗马人更古老的时代。古代有大批朝圣的人,从美索不达米亚和尼罗河谷风餐露宿跑到巴力和阿斯泰特的神庙。根据古代阿拉伯人的记载,巴力和阿斯泰特的第一批神庙,是在大洪水之后兴建的。至于这批庙宇的创建者,按阿拉伯人的说法,是远古时代的宁禄王下令由“一族巨人”负责建造的。

    建筑工程学家们说,即使用现代起重机械,也不可能吊装这样沉重的巨石。那么,古代人是怎么把塔顶上那块巨石吊上去放在预定的位置上的呢?而这个巨石建筑又到底象征和意味着什么呢?

    至今,这块巨石还在俯瞰着苍茫的大地,似乎在向游客诉说着这个千年的谜团。它似乎在问每一个游览的人,到底有谁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呢?

    是否确有亚马逊女人国在希腊神话中,关于亚马逊女人国的故事实在是最为丰富也最为精彩的部分。亚马逊是一个异常凶悍的女性国度,她们——族发源于小亚细亚的峡谷和森林之中,其大体位置在希腊以东黑海沿岸的庞图斯地区,都城在铁尔莫东河畔的泰米细拉。据说亚马逊人有两个女王,一个负责战事,另一个则负责政务,并一同管理整个国家。相传每一个亚马逊女战士长大成人时都会烧掉或切去右边乳房,以方便于投掷标枪或拉弓射箭。亚马逊人在女王的统治下,她们相信:自己是战神阿瑞斯的后代,此外她们也崇信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战争、特猎、简单的农业构成了女人国女人的全部生活。绝大多数的亚马逊女战土都是在马背上作战,精于骑射,甚至有不少亚马逊人以雇佣兵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中。

    传说中男人不能进入亚马逊人的国境,为了避免种族灭绝,她们一般会一年一度地访问临近部落加加里亚人,之后所生的若是女婴,就妥善抚养下来,倘若是男婴,一般直接杀掉,偶尔也送还给他们的父亲。

    亚马逊武土多次与希腊英雄交过手,例如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12件苦差之《一就是取走了亚马逊女王的那件漂亮黄金腰带,他因为误会又杀死了女王希伯吕忒和她的很多侍女,于是女王之妹安提奥帕为了报仇,率军入侵希腊,结果战死在提秀斯所率领的军队中,从今天所发掘的希腊绘画中,还能看到那场战争的规模之大。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也提到,亚马逊女人国曾经援助特洛伊,结果在第十年女王被阿喀琉斯所杀。

    在《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中,也有关于亚马逊女人国的词条。它是这样描述这一奇异部族的:亚马逊是一个尚武的部落,生活在小亚细亚。这是一个女〃权制的社会,妇女善于打仗和管理,男人操持家务。每个妇女必须杀死一个男人才能结婚,而且所有的男婴在出世后就必须被杀死。据说她们英勇善战,征、服了小亚细亚的许多地方,如佛里吉亚、色雷斯、叙利亚的许多地方。

    长期以来,在神活和事实之间,人们存在着许多的疑问,这亚马逊女儿国仅仅是诗人们的凭空想像,还是确有其事?许多人认为,亚马逊女战土不过是一个神话,因为直到今天,我们也没能找到她们的遗迹。但是假如她们果真压根儿就不存在,那为什么希腊人不惜浪费时间和笔墨去雕刻亚马逊女人的雕像,并且为她们谱写赞歌?

    有人说所谓亚马逊女儿国不过是男性统治的希腊人的想像,并且这种想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实际上中国也有类似的记载,例如中国唐朝圣僧玄奘法师写的《大唐西域记》中就提到一个女儿国,说东罗马帝国的西南海岛上,“全是女人”,“有产男子皆不养也”。后来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又对女儿国的事情作了夸大处理,结果成了全书极其精彩的一章。一直到了16世纪,一支西班牙寻宝队还宣称在亚马逊河遭到——群酷似传说中亚马逊女战士的袭击。

    但是除了神话传说、美术雕刻和文学作品之外,亚马逊女人国在历史典籍中也有涉及,这就不能不引起人的重视了。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对亚马逊女人国的轶事作了详尽的描述,其中最为详尽的是亚马逊人与希腊人的最后一场战争。希腊人最后打败了她们,并准备把大量俘虏运到雅典,可是当船到海上时,由于看守不严,亚马逊女战士杀死了押运她们的希腊人。但是她们却对航海知识一无所知,于是随船漂流到黑海东北部的亚速海地区,遇到了塞西亚人,旋即与他们发生了战斗,可是一旦塞西亚人发现这些身着男人服装的剽悍女人,马上放下武器,转而向她们求爱,这样最终他们中的年轻男子和这些女武士生养孩子,组成了一个“女权制部落”。希罗多德说这是绍罗马特亚人的起沪。但是究竟希罗多德自己有没有见过亚马逊女战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1997年的考古大发现,也许为这个千古之谜打开了冰山一角。在这一年,美国和俄罗斯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在靠近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南部草原上开启了150多个公元前600年到公充前200年前的游牧部落的坟墓。里面的兵器和女性骨骼被埋葬在一起,其中一个妇女的身上深深地嵌着一个箭头,估计是在战斗中被射杀而死的。其中最为惊人的是一个年纪约在14岁左右的女孩子,她的骨架旁边除了放一把剑外,颈上的一个皮革小袋子里还放着一个护身符和一个铜制的箭头,右边是一把匕首,左边一个箭袋装有40多支箭。她的双腿有些弯曲,估计和长时间骑马有关。由此可见她所在的部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打仗的。

    这么一幅“巾帼武土”的图画,令很多人都忍不住发问:难道她们就是传说中的亚马逊女战士?但是研究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她们虽然看起来像是武士,但是骨架上并没有显示出更多暴力死亡的迹像。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由此一些俄罗斯的专家认为,可能她们属于一个好武的部族,这些武器只是陪葬品罢了。亚马逊女儿国是否子虚乌有,看来仍要时间来验证了。

    人类与“大爆炸”

    通古斯,位于前苏联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附近。8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和几枚氢弹的威力。爆炸使许多人和上千只动物丧生,6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全部被摧毁。

    几十年来,苏联和全世界的众多科学家,对这场灾难的起因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探索。遗憾的是,他们至今仍未作出确切的结论。

    1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灾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的游牧民头上。

    一位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农民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气很热,我正坐在阳台上乘凉,突然,西北方向出现了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我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火球逐渐变黑,然后就消失了。这时,我听到一声爆炸的巨响,接着一阵狂风袭来,将我甩出了几米远,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时,又听到一声巨响,响声几乎要把我的房子震塌了。房屋剧烈地摇晃着,窗框散了架,房中的玻璃杯也被震得粉碎。房子附近,我看到土地被震裂了……”

    谢苗诺夫的那座房子离爆炸中心有65公里。另一位农民当时恰好在谢苗诺夫的房子附近。后来他对前来考察的科学家们说,随着爆炸声响,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他用双手捂住耳朵,但耳膜的震痛还是使他几乎直不起腰来。

    离爆炸中心较远的人也无一例外地遭了殃,以至800公里以外的地方都清楚地听到那两次巨响。遇难的牧民被弄得晕头转向,有些人甚至休克过去。他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火团,火团的光越来越强,当它从空中掠过渐渐消失之时,是一阵巨响,同时一条刺眼的光柱直冲天空,紧接着出现了一团巨大的蘑礼菇云。

    然后,在一连串的爆炸声中,大地剧烈地颤动起来。

    巨响和颤动刚刚停歇,立刻就刮起了狂风。咆哮的飓风将树木连根拔起把牧民从马背上掀翻在地,房顶和篱笆被旋风卷走,窗玻璃全被风刮碎,到处是一片残败景象。

    风未住,天空又布满了乌云,顷刻间下起了滂沱大雨。雨中出现了令人惊异的奇怪现象:尘土和地上的沙石像喷泉一样旋转而上,消失在阴云之中。

    最为奇怪的是,爆炸之后整整三天,通古斯地区没有出现黑夜。人们看到那几天,当太阳光穿过云层时,马上射出了怪异的绿光和玫瑰色的光,有时云团还会呈现出银光,并显得边界分明。一位幸存者后来说:“当时我以为一切都完了。在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感到忧郁、烦恼,这件事简直把我们搞得魂飞胆裂。”

    这场灾难使通古斯地区上百万株树木被烧焦,熊熊大火一直持续烧了几天几夜,西伯利亚所有的河流都波涛汹涌,洪水泛滥。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都用自动测量仪器记录下了地球受到的强烈震动的情况,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一开始,前苏联科学家们认为,是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天外飞来,引起了这场大爆炸。1927年6月,气象学家兼陨石研究者库利克率领一支考察队来到通古斯。他在爆炸中心只发现了一处陨石坠落的痕迹。此外,在一个名叫南池的沼泽地周围,他看到许多倒在地上的树木。它们都呈辐射状躺在那里,看上去很像一把大扇子。库利克不禁产生了疑问:一颗陨石怎么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力呢?于是,他尽一切努力去探索通古斯爆炸的真实起因,然而直到他生命终结的1942年,他的研究仍未取得什么成果。

    几十年中,许多支考察队年复一年地前往出事地区,仔细搜寻着各种物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定。然后,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论点,彼此之间争论不休,这是因为,许多科学家的理论只能解释爆炸产生的某些现象,而对另外一些现象则无能为力。直到如今,尽管已经存在80余种说法和推测,但争论仍无止境,以至苏联科学家把通古斯爆炸事件称为“百年之谜”。

    1945年12月,前苏联物理学家亚历山大·卡萨柴夫在日本广岛的昔日皇宫前徘徊。面对一片废墟,他不禁感到毛骨悚然。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而一枚原子弹就使它顷刻间面目全非了。原子弹还使20多万日本人死亡,另外20多万人因受到核辐射而永卧病榻。

    卡萨柴夫发现,虽然原子弹的冲击波削掉了大树的皮和叶子,但树干却仍像电线杆子一样耸立着。他的脑子里立刻闪出一个念头:看来广岛并不是首批原子弹的牺牲品,因为比起1908年通古斯的大爆炸来,这颗原子弹的破坏力并p不算大。须知,通古斯地区的树木没有留下一丁点枝梢和树皮,爆炸后的冲击波将那里幸免于天火的大树全都变成了“秃头”。

    卡萨柴夫决心找到西伯利亚爆炸的答案。后来,他的计划似乎并未实现。与卡萨柴夫平起平坐的两位前苏联学者——地球物理学家索洛托夫和天文学家齐盖尔,曾多次带领科学家到事故现场进行考察。他们在那里发现了放射性物质的痕迹。索洛托夫还用实验证实了事故现场存在着“生物物理能源”的辐射残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只有原子弹和氢弹中才含有的铀235和钚。而当时的地球人类还没有能找到这两种放射性元素。

    由此,这三位科学家推测说,通古斯大爆炸是一个外星人的载人飞行物体气造成的。所请生物物理能,实际上是这个飞行物的推进能,它的爆炸是因放射性推进燃料过热引起的。

    齐盖尔根据1908年大爆炸发生时的目击者提供的证言作出解释,这个飞行物体,当时是从南向北飞行的,这一点许多人都亲眼看到了。然而一个陨石或其他自然飞行体绝对不可能做这样的移动。因此他认为,这个飞行物是由有思维和理智的智能生物操纵的。天外来客的这只飞船,在进人地球大气层时,受到了损坏,从而导致了飞船失事爆炸的悲惨结局。

    与这几位科学家的说法完全相悖的是苏联科学院院士彼得洛夫的观点。他认为,在通古斯爆炸的,并不是什么天外宇宙飞船,而是一个由稀松的雪团组成的彗星,它来自太阳系遥远的地方。1908年6月30日早晨,当它以每小时4万公里的速度冲破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时,由于摩擦产生了过热的气体。这种气体一接触地面,就发生了相当于数颗原子弹破坏力的巨大冲击波。

    根据前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的测算,这个彗星的重量为500万吨,它的头部直径约300米。爆炸发生那天,它进人地球大气层上部头部迅速蒸发,在到达离地球表面20~30公里的时候,光化学和电离反应遭到破坏。

    彗星熔化所产生的速度很快的游离氧开始同臭氧结合。于是,面积达几千平方公里的臭氧保护层在瞬息之间被破坏,形成了一个“窟窿”、“太阳风”便从这个窟窿乘虚而人。由于彗星很快便蒸发完了,所以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作为“物证”。

    在80余种有关通古斯爆炸起因的解释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三位美国科学家的见解。他们在一篇调査报告中说,1908年6月30日,一个由“反物质”组成的陨石意外地闯入了地球,是它导致了这场灾难。他们认为:半克“反铁”与半克铁相撞,就足以产生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的破坏力!

    还有人说,这次爆炸是一次规模不小于3500公里范围的磁化转向现象引起的。

    此外,前苏联一批科学家成功地从爆炸地区的泥炭灰中测得了放射性碳元素。他们的结论是:一个在大气层中起爆的陨石降落在通古斯,从而导致了爆炸事件的发生。正当没有人能拿出确切结论的时候,苏联科学院的一些学者在1984年6月的一次全体会议上透露了以下的情况:经全面研究通古斯爆炸事件,现已查明:“通古斯陨石”的爆炸发生在5至7公里的高空。强大的冲击波推倒了几千平方公里面积内的树木,冲击波诱发了地震,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颗2000万吨级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

    多年来,人们对从通古斯搜集来的多种样品进行了科学的测定。现在,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断言:这些人侵物是由多种轻元素组成的。然而究竟是哪些轻元素,仍然还未搞清楚。

    此外,通过考察还发现,通古斯地区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实际上,爆炸中心的地下就是古代火山的喷火口。因此,学者们曾经发现的地质化学异常现象,则可以视为古代火山的遗痕,而不一定是通古斯惨祸留下的证据。

    总之,要想说明通古斯大爆炸的真正起因,仍然有待于全世界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百年之谜”终究是会被解开的。

    柬埔寨吴哥遗迹群之谜

    热带丛林中发现的古城

    在柬埔寨王国国旗的正中,有三个金色佛塔组成的寺庙建筑,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四大古迹之一的吴哥窟。这座建于中世纪的寺庙建筑,是柬埔寨国家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遗迹群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讲到吴哥窟,就不能不提到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欧。

    1860年,亨利·穆欧为了寻找珍稀的植物标本而钻进了柬埔寨密林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意外地发现,在浓密的树影之中,竟突然出现了一批巨大的石雕佛像、宝塔和寺庙——整个就是一座古城。

    眼前的景象令穆欧和他的向导惊讶不已,极目望去,他们好像走进了一个神话世界:到处是雄伟庄严的庙宇,到处是精美绝伦的石刻和浮雕,有形态各异的大象、飘逸优美的仙女、慈眉善目的大佛。几百座风格奇特的宝塔,庞大得惊人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宽阔笔直的大道。但这里却没有一个人的身影,这是一座荒废了的古城。这就是吴哥。穆欧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壮观。”然而,这么辉煌的古城,这么多精美的建筑,为何被人遗弃,隐没在莽莽林海之中?穆欧深感不解,而且至死也没明白,因为他在发现吴哥的第二年就得热病去世了。三年后,穆欧的所见所闻由他兄弟在欧洲发表,吴哥的名字由此轰动了世界。

    由于这一地区周围人烟稀少,到处是参天大树,藤蔓密布,高大的榕树和木棉树四处伸延的树根巳把那些巨大精美的石刻雕像层层缠绕,古寺庙宇群、蓄水池、运河等已长满杂草,难于辨认。经过多年来考古学家们的清理,才使大量寺庙恢复了本来面目,阳光再次照射到沉睡达几个世纪的吴哥古城,人们总算揭开了这座古城的一些秘密。从此,吴哥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柬埔寨国旗上的金色三塔圣寺图徽,画的就是吴哥寺。

    吴哥在高棉语中意为“城市”,有关高棉帝国的传说始于公元一世纪扶南王在湄公河三角洲建立之时,扶南疆土的开拓者是国王范师蔓(约205-225年在位)和范旃(约225~240年在位)。由于扶南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湄公河地区正处在连接印度和中国的商路上。4世纪到5世纪时,扶南进人了鼎盛时期,扶南王国的祖先大力推广和印度的贸易往来,使该国商业繁盛达几百年之久。

    扶南王国后被真腊征服。第一个统治真腊和扶南的国王是拔婆跋摩(598年即位)。8世纪下半叶高棉艺术臻于全盛时期,阁耶跋摩二世(802~850年在位)统一了高棉,创立了一种新国教,通过特定的仪式封自己为神王,此后,国王被奉若神明。

    阁耶跋摩二世登基不久,就宣布在金边湖北部建立新都,这就是吴哥。这里后来成为不断扩张的帝国的中心。在接下来的200年里,高棉帝国向北延至中国,向南扩展至马来半岛,占据现今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片地区。

    其后苏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在位)统治高棉时期,建造了吴哥殿皇宫。100年后,柬埔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苏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为了供奉毗湿奴而建造了昊哥窟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最后一位建造高棉寺庙的国王是阎耶跋摩七世,他建造了与吴哥窟相埒的吴哥通王城,其功绩可与苏耶跋摩二世媲美。

    经过5个世纪的营造,吴哥终于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华丽的庙宇和城市。髙棉人在吴哥城周边地区建起了大约600座寺院,铺设了多条宽阔的大道以连接首都及帝国其他地区,还为旅行者夜宿准备了栖身之地。

    现在的吴哥遗迹群包括9世纪到15世纪的多处遗迹,其四面延伸400平方公里。在建庙的同时,还挖掘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座人工湖,其城市居民至、少在100万以上。

    吴哥遗迹的精华是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梵语意为“寺之都”,历时三十多年才得以建成。吴哥窟是按照事先做好的设计图建造的,其布局非常合理,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

    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有两重石砌墙,占地长为1500米,宽为1300米,包括一座由逐渐缩减的三段石头平台组成的金字塔形建筑物。第一二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建有五座莲花形状的塔,那是支配宇宙万物的弥楼山的缩影,分别代表弥楼山的五座山峰。根据印度教信仰,弥楼山是众神的家园,而平台则代表着环绕世界的群山。庙宇周围是宽180米的护城河,代表着在世界边缘的山脉之外的海洋。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宗教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磴道、宝塔’全部建筑都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全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细部装饰瑰丽精致。

    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处处精雕细琢的浮雕石刻。据说,全部吴哥窟的浮雕、塑像超过18000幅(尊),堪称人间珍宝。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高棉王朝时代艺术的精华。寺庙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这些浮雕的内容都以王室和宗教为题材,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也有战争、舞蹈、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也有显示苏耶跋摩二世在世时的情景,有的表现了他检阅士兵和接受晋见的场面,有的是武士乘着战车或骑着大象作战的情景,也有扬帆出海的舰队,还有军队和旗帜招展的凯旋场面。在几百米长的墙壁上,还有二百多尊上身裸露、颈戴珠串的舞蹈者浮雕雕像。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当时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表现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艺术才能。

    吴哥的所有宫殿、寺庙都丝毫不差地建在东西走向的轴线上,坐西朝东,面向太阳。而惟独吴哥庙大门坐东朝西,与之相反。这使研究古代高棉的学者们百思不解。

    在通往吴哥城中心的堤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巨大而威严的石像。吴哥窟不仅本身规模恢弘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大门,堤路的两边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那伽是印度神话中的守护神。

    阎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巴容神殿,墙壁上所雕刻的也大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些描绘的是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斗鸡场面。从远处看,巴容神殿像是一堆不成任何形状的乱石,然而当你走到近处,就会看到成千个石雕的面孔——它们都是佛祖宁静自在的形貌。在这里每一根柱子的四面都刻有佛祖的面孔,他们平静地凝望着苍穹大地,似乎任何东西都无法逃避他们的目光。

    离开吴哥窟向北走,没有多远就到达吴哥城。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差不多是吴哥窟四倍的面积。除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外,在东面偏北的位置还有一座胜利之门,每座城门的前面都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

    但在15世纪初,吴哥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这座豪华壮丽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

    岁月流逝,人世沧桑,当年紧靠湖岸的吴哥城,现在已离湖20多公里,鸟儿播撒的种子,在屋顶和院墙上生根发芽,使得数以万计的精美雕塑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直到19世纪穆欧发现这个遗迹以前,就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也一无所知。

    吴哥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历史没有记载,现代学者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或许是当时的吴哥城流行了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也有人把这归于外敌人侵,并明确地指出它是被泰国军队攻占所致。但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无一幸免地全部死去,而据历史记载泰国军队撤离后高棉王朝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这两种都难者滩以成立。还有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是高棉的佛教徒原来信仰大乘教派,吴哥的佛教建筑也是这时兴建的,但后来该国僧众改信小乘教派,于是这些大乘教派建造的寺庙就被废弃了。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仍有疑问,首先大乘、小乘都是佛教内部的派别,双方对教义的理解虽然不同,但崇拜的神佛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没有废弃寺庙的必要。其次吴哥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寺庙群,它还是吴哥王朝世俗的者贼。据考证,在吴哥地区最繁华时曾有上百万人口居住。即使教派改变,这些人都到哪儿去了呢?还有人认为是因吴哥后期国王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导致起义,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逃离了这座城市。可是,不论是瘟疫、战争还是奴隶起义都是简单的猜测,因为吴哥遗址并没有受到任何人为或者战乱破坏过的迹象,这里既没战争痕迹,也未见杀戮的尸骨,一切都似乎消失于自然之中。

    吴哥,世界古代文化的奇迹,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难题。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胃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

    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青铜器除垒、尊、盘、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爬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祭祀坑的年代约’为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三星堆:千古未解之健;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裢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纵目人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八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发掘现场清理象牙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

    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着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着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一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介绍,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

    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文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学价值令人重新认识巴蜀文七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古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条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一文明。

    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三星堆七大千古之谜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着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但究竟来自何方?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A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的氐羌系。

    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其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链,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三星堆遗址的主要特点金面人头像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1986年7~9月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两坑上千件蜀国珍贵文物面世,顿时轰动中国,震惊了世界。据学者研究,两个大型祭祀坑内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古蜀国王室的宗庙重器,可能是遭遇改朝换代,新王朝将前代王室的宗庙重器全部焚毁,在举行祭祀仪式后而埋人坑中的。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两手呈持物献祭状。这样高大的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其面容十分浄狞、怪诞,可谓青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映出来了。

    三星堆青铜器以大量的人物、禽、兽、虫蛇、植物造型为其特征。青铜的人头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灵;青铜的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则代表祭祀祈祷者和主持祭祀的人;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兽面具和扁平的青铜兽面等可能是蜀人崇拜的自然神只;以仿植物为造型特点的青铜神树,则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识。以祖先崇拜和动、植物等自然神灵崇拜为主体的宗教观念,这是早期蜀人最主要的精神世界。

    两坑出土的这些青铜器,除青铜容器具有中原殷商文化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化风格外,其余的器物种类和造型都具有极为强烈的本地特征,它们的出土,首次向世人展示商代中晚期蜀国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独具一格的面貌。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达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为什么要作圆柱状呢?原来,这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前面提到,《华阳国志》记载:“蜀侯香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据史书记载,蜀王蚕丛原来居住于四川西北峨山上游的汶山郡。而这一地方“有碱石,煎之得盐。土地刚卤,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区。我们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蚕丛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抓住了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就是蜀王蚕丛神像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达,三星堆博物馆附近的仿真工艺美术品应有尽有。

    三星堆之最

    三星堆青铜神树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高384公分,三簇树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只果九鸟,树侧有~龙缘树逶迤而下。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公分,直径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公分,两耳间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三星堆”中国文明的孤旅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同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是一个总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包括大型城址、大面积居住区和两个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遗迹,位于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冲积扇上,西出广汉市七里许,北临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悠悠五千载,胜迹昭汗青。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上撒下了三把土,落在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三星堆因此而得名。现在考古发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个千年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因年代久远,城墙坍塌剥蚀而成。三星堆的实体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烧砖瓦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心个堆也是在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现两个祭祀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的。

    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距今2800年。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

    偶然的发现1929年春季的一个傍晚,农人燕道诚兄弟三人在挖蓄水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宝藏。在那一两年间,广汉月亮湾挖出珍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闻讯后蜂拥而至。燕道诚与众多玉器商人所不知的是,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下沉寂着为数更多的千年宝藏。直到五十七年后的1986年,这些器物的一部分才得以重见天日。

    1986年,在两个神秘的器物坑里,人们发现了大量造型怪异、美妙绝伦的青铜人头像、.面具、青铜礼器及玉石器,轰动了世界,成为上个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三星堆文化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猜想与争议从此开始。

    古老的青铜王国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文明是“上下五千年”,但真正的文明,只能追溯到夏朝,之前的伏羲、炎黄、亮舜、颛顼,只是传说而巳。而“三星堆”的发现,众多的青铜文物出土,将夏朝之前的700年辉煌历史,活生生地摆到了世人的面前。可以说,三星堆的发现,是真正颠复性的,它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发展史、冶金史、畜牧农耕史、艺术史、文化史、军事史和宗教史。许多约定俗成的观念都必须改变。比如:中国的青铜时代,过去一向是从商朝算起,也就是3000多年。河南安阳出土的中国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铜方鼎是最典型的代表,然而“三星堆”千多件的青铜文物,其数量,质量(髙超铸造工艺)都说明,早在夏朝之前700年,就已进人到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在三星堆二期文化中,青铜文明的自身文化特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其影响范围也超出了传统的古蜀国分布的成都平原,扩散到陕南地区和江汉平原等地。同时,青铜文明也受到了中原夏商文明及长江中游地区、陕南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表现出古蜀文明强烈的内聚和外衍的两面性。

    三星堆的铜人像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让人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最神奇最令人惊叹的,便是众多青铜造像了。这些青铜像铸造精美、形态各异,既有夸张的造型,又有优美细腻的写真,组成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神秘群体。戴冠纵目人青铜面具在众多的青铜人面像里有三件着名的“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它们不仅体型庞大,而且眼球明显突出眼眶,双耳更是极尽夸张,长大似兽耳,大嘴亦阔至耳根,使人体会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惊讶和奇异。而它们唇吻三重嘴角上翘的微笑状,又给人以神秘和亲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长有羽饰翘尾卷角势欲腾飞的夔龙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为这类揉合了人兽特点的硕大纵目青铜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气势和无法破解的含义。

    北大考古文博院副院长孙华先生根据三星堆不同类铜像间眼睛的差别来区分通向的身份,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眼睛的瞳孔如柱形突出于眼球之外的这一类是神而不是人;眼睛中间有一道横向棱线,没有表现瞳孔的,应该不是普通的人;眼睛中或有眼珠或用黑墨绘出眼珠的才是普通而真实的人的形象。

    三星堆的铜人像很多都没有瞳孔,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但是对于这些人像为什么不表现瞳孔,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民族志的材料,许多民族的神职人员在通神做法的时候,往往要服用某些令人致幻的药物,凭借这些药物的力量达到,他们是一群很特殊的人,掌握着较高的文化,但是眼睛是失明的。难道在三星堆王国的神圣阶层中,果真有一群瞎子吗?这仍是个未解之谜。

    最大的青铜立人像

    立人像面部特征为高鼻、粗眉、大眼,眼睛呈斜竖状,宽阔的嘴,大耳朵,耳垂上有一个穿孔。脑袋后端有发际线。立人像身躯瘦高,手臂和手粗大,很夸张,两只手呈抱握状。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立人像,身高1米7左右,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公斤,被尊称为“世界铜像之王”。铸造历史距今巳有3000多年,如此庞大的青铜巨人,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

    大立人青铜像的头顶花冠的正中,有一个圆形的代表太阳的标志。从它所在的位置看,这个大立人像也许就是代表太阳神在行使自己的职能,也许他本身就是太阳神的化身。这是太阳崇拜的直接表现。

    青铜大立人不是一件写实风格的雕像,从人物的骨骼上分析,他的躯体不符合正常人的比例。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长有这般躯体的人。也就是说,这件雕像表现的不是一般意义的人。在孙华看来,那么粗那么大的手,那么细的身体,那么长的脖子都无法和现有的人种联系起来。只能把它解释为一种艺术造型,一种抽象、一种程式化的东西。这是古蜀人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

    那么,这尊青铜立人像代表的可能是谁呢?当年的发掘者陈显丹先生认为他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宗教领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段渝先生从立人像的体量推测它是蜀王的象征。赵殿增先生同样从制造者选取材质的角度考虑,认为立人像在众铜人像中指挥着全局。

    这种全身青铜雕像在中国地区是罕见的,它的出现显得十分突然,于是,有的学者在近东地区寻找着这一特征的渊源。美索不达米亚在公元前30世纪初便开始使用青铜制造雕像。古代的爱琴文明也有大量的青铜雕像。今天的人面对这尊雕像时,疑问的目光往往会落在那双夸张的大手上。这双大得出奇的环握状的手与身体的比例极不协调。那么这双巨大的手里面原本是空空的吗?如果不是,他可能把握着什么呢?这两只手握成的圆形并不是同心的,也就是说,这尊大立人把握的器物应该是两件或者是一件弯曲的东西。那会是什么东西呢?有的学者认为,立人像手中握着的应该是玉琼。玉琼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玉器,流行于5000年前中国东南地区的良渚文化中。澳大利亚学者诺埃尔·巴纳德认为,立人像双手的位置几乎不可能抓住像琮这样外方内圆的物体。由于上方的一只手握成孔的直径要大一些,双手的位置清楚地表明所执物体必须有一定的弯度,所以他推测立人像双手中的物体可能是一支牙尖向下的象牙。而钱玉趾先生认为立人像应该是古蜀人的宗教首领像,铜像双手所握的是类似彝族巫师的法具神筒。孙华先生分析说,立人像的衣冠饰件均为青铜铸就,如果他双手果真要持通天柱或神筒柱这样的法器,那也应该由青铜铸造才是,不应偏偏是这个物件要拿木头或竹子来制作。赵殿增先生从三星堆的许多器物中归纳出奇特的手的造型。所有人物的手都特别大,特别突出。我们从立人像同期出土的其他人像上,也能看到双手环握的手型。陈显丹认为它还是一种手势,他手里并没有拿东西,好像巫师在做法时的一种动作,就是在不停的比画的。

    三星堆青铜大头鸟图腾似乎笼罩了整个三星堆文明,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鸟及鸟形器,着名的青铜纵目面具一直被考古界认为是先王蚕丛的写照,近来,四川教育学院教授龙晦先生认为,九纵目面具代表的其实是人鸟合体的一种正式表现形式,面具两个尖尖的耳朵是杜鹃鸟的两只翅膀。它的勾啄般的鼻子则象征它是鹰隼一类的鸟。

    古蜀国的第二代王叫鱼凫。凫就是鸟,具体指的是水上的鱼鹰。距离三星堆遗址很近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叫鸭子河。现在,依然有打鱼的人在这条河上豢养鱼鹰。这种能战胜鱼的鹰也许在远古时代被人们仰慕,所以从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中,可以看到许多和鱼鹰或者和鸟类似的造型。

    青铜太阳轮

    青铜太阳轮形器恐怕是三星堆出土器物中最具神秘性的器物,大多数人们认为它是“表现太阳崇拜观念的一种装饰器物”。然而众所周知,自然界和人类都喜欢“对称”,因为对称不但美观、稳定,而且简洁。制造四道、六道、道或十二道芒的饰物不是更美观简洁吗?为什么三星堆人要舍简求繁?要知道,在测量技术还很落后的时代,要将圆周等分成五等份该是多么困难的事。

    考古专家四川大学教授林向先生认为,轮形铜器应该是一种盾的装饰物。它是一种舞蹈仪式进行时的一种法器。它上面的花纹可以表示它是代表太阳,但是不排斥它本身是一种干或者盾的这种判断。

    青铜神树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三星堆的工匠们进行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复杂的项目中包括制造许多颗青铜树,耗资之大足以伤及国力。三星堆的人们相信他们祭祀的场所一定是世界的中心。

    神圣的树木耸立起来的时候,膜拜的人们实现了天与地的沟通。

    公元1986年8月,四川省的考古者在三星堆二号器物坑发现了6件由青铜制造的树木。发掘者将其命名为一至六号青铜神树。人们在重新修复它们时,仅能比较完好地恢复一件,即一号大铜树。

    一号大铜树残高396厘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树的下部有一个圆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在世界所有考古发现中,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都称得上是一件绝无仅有极其奇妙的器物。

    一号青铜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传说远古本来有10个太阳,他们栖息在神树扶桑上,每日一换。复原后的青铜神树上残留着9只鸟,神树的最顶端却没有神鸟。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还有数件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人面鸟身像等,很可能其中的一件便是那只居于神树上枝的铜鸟。

    三星堆的二号铜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大铜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大铜树。

    这两颗大铜树体积巨大,尤其是一号大铜树上还有龙盘绕,它们应当不是普通的树木,而是具有某种神性的神树。神树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不止一种,例如建木、扶桑、若木、三桑、桃都等。

    曾经在三星堆的天空中伸展的青铜树更接近以上的哪一种神树呢?学者们对照相同的文献,得出的却是不同的解释。于是,人们企图在古籍与神话之中寻求答案。

    很多学者都认为它们代表扶桑和若木,是古蜀人幻想成仙的一种上天的天梯,这种天梯是同太阳所在的地方相连接的,在东方叫扶桑,在西方叫若木。“而有些学者认为三星堆发现的青铜神树可能是剑木或者和剑木有关英国学者罗森在《古中国的秘密》一书中写到,三星堆的青铜树使用了贵重材料,即用青铜来铸造,也许是暗示了它所表现的是人世以外的一个非物质的世界。三星堆大铜树以树的躯干、鸟、花和神树之上供人们想象的太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通天的主题。

    在青铜树的枝干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些用以垂挂器物的穿孔。考古者从三星堆的器物坑中发现了一些小型青铜器件。这些由青铜制作的发声器也许是悬挂在铜树上的。3000年前,当风吹过三星堆的时候,整个王国的人们都可以聆听那些由金属的摇曳和碰撞奏出的音乐,那一阵阵清脆的声响证明着一个伟大的青铜时代在四川盆地达到顶峰。

    现在的疑问是,如此巨大的青铜神树会由于重心的上移而倾斜,现在看到的复原青铜树是由几条钢制缆绳斜拉固定的。空心的青铜树干里面也是用钢管加固支撑的。有学者认为这棵青铜神树如果全部按原型组装竖立起来,原来的三足底座根本无法承受其全部重量。由此推测这棵青铜神树应该是为一次大型祭祀而临时铸成,而不是作为长期陈列而设置的。

    用青铜铸造许多颗带有神意的树木在当时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因为那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制造过程。

    从青铜神树的铸造过程来看,三星堆的工匠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目的仿佛是完成一批不朽的祭祀礼器。但是,如果“一次性使用”的猜测成立的话,我们会问:当时的工匠们在制造这批作品之前,知道作品在完成后即将被焚烧、损毁和掩埋吗?如果知道,却仍然消耗大量的精力,以至于对任何一个细节都孜孜不倦。也许,神树的制造者认为“制造和完成”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依照祭祀的终极仪式“彻底砸碎”,才算真正“完成”。

    金面罩、金杖多见于古埃及和西亚的墓葬,当人们发现它们时,便很自然地想到了西亚与北非的同类器物。难道他们是外来的产物?段渝认为:全世界用杖代表权力的传统首先是在西亚发生的,根据外国学者的研究,西亚的权杖产生以后,向西传播到埃及,后来是古希腊继承了传统。

    还有从艺术角度来看,这几大文明都是相似的,而且其中有一个就是发展的方向,比如说近东它向埃及发展,然后向南亚、印度发展,印度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因素,我们中国在这一个长列的文化序列里边,其年代是处于比较晚的。

    古埃及的艺术家制作出金面罩,也许是为了用不朽的金属遮盖住死者一定会变形的脸,以达到法老们灵魂不朽的目的。三星堆的金面罩是附着在青铜人头像上面的,其目的是什么呢?孙华先生认为,三星堆的金面罩不是面罩,它是古蜀人为青铜头像装点的黄金的皮肤,这些人可能具有特殊的身份,就跟那些最大的铜像,它用铜作为整个人的脸面一样,这种用黄金来表现这些除了眼睛、眉毛以外的皮肤部分,可能是要说明这个铜人头像具有不同于其他人头像的特殊身份。

    被解读为“鱼凫王杖”的金杖,被视为三星堆之主的信物。这支金杖全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黄金净重约0.5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长的金杖。金杖下端为两个人头像。上部刻有相同的四组纹样,上下左右对称排列。

    图案中的每一组纹样,都由鱼、鸟、箭组成。

    一种观点认为,金杖是蜀王的权杖。一种观点认为,金杖是古蜀神权政治领袖集王权、神权、财富垄断权为一体的标志,象征古蜀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杖与神树同义,均为古蜀人的神树崇拜。

    三星堆遗址与外星人无关

    三星堆遗址一灰坑中出土整套祭器,这再次证明此坑曾是三星堆文化时期.一重要祭祀坑的推断。根据考古发现,专家也再次否定了此前人们对三星f可能是外星文明及世界朝圣中心的猜测。据报道,在现场的4号灰坑中,陆续出土了石璧、石琼、石瑗。四川省文物考古队队长王鲁茂介绍说,石璧、石瑗外观呈圆形,古人用其祭天;石琮两头是圆形,中间四四方方,其功能主要用于祭地。另一重要发现则是在另一灰坑中出土的双耳小平底罐。这是三星堆考古70多年来首次发现双耳的此类器皿。据说这种双耳小平底罐在中原地区、长江下游等其它考古活动中也没有出现过。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专家陈德安说,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遗址内存有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在商代,三星堆代表了长江流域商代文明最高成就。此前,有人认为三星堆古城存在的古蜀国文明可能是外星文明、玛雅文明甚至古城本身是世界朝圣中心的种种猜测已被考古专家一一否定。

    据了解,通过对祭祀坑中出土的象牙作DNA分析,发现其类属于亚洲象,这从一侧面否定了玛雅文明或外星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联系。针对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的说法,有关专家指出,由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地理环境的客观存在,要有数条四通达的朝圣之路明显缺乏根据。

    三星堆文化探秘——金杖之谜

    金杖与青铜雕像,也许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稀世珍宝了。正因为这样,专家们意见最多,争议也最大。古代中国并非“无权杖之说”。古方在《天地之灵》一书中指出,在江浙一带的史前良渚文化的大墓中,有仪仗玉质附件出土。包括玉戚、玉冒、玉墩等。以“秘”相连,即成一件长68厘米,有柄首饰和柄尾的完整玉器。作者说:“这些特殊的玉器是墓主人生前用以显示自己地位的权杖。”这至少说明,中国之权杖,不一定是受西亚文化的影响。同时,墓葬中出土的玉“杖”与“祭祀坑”出土的金杖,似乎也有区别。因为,前者是方国的国君,后者是一国的君王,认为它是王杖,恐怕更为确切。应该看到,中国人用杖,由来已久。良渚人以玉为权杖,三星堆人就能以金为权杖。杖,既是一种生活用具,也是一种装饰品。

    《山海经·海外北经》就有“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山海经·海内经》说都广之野“灵寿实华”,这灵寿木就是做杖的好材料。《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蜀山氏来自山区,用杖助力,更是一种必要的器具。至今,四川剑门藤杖,仍驰名中外。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

    《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谋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而不同身份的人,手杖的装饰和长度都各不相同。戏曲中,皇家使用的“龙头拐杖”,虽是道具,长度就和金杖差不多。至于包金拐杖、包银拐杖、木杖、藤杖、竹杖……品种甚为复杂。鄙人孤陋,也还见刀杖、枪杖呢!而杖首杖身装饰各种花纹,各种造型,更是珍贵手杖所必有。否则,怎么表示自己的身价?既然可以表示身份,当然可以代表权力。

    如果“权杖”不是三星堆唯一的现象,外来之说,就更值得商榷了。

    其实,“权杖”最早也不是出现于西亚。在旧石器晚期马格德林人的洞穴艺术中,就有用骨头或象牙雕刻的“权杖”见理査德·得基《人类的起源》中译本第81页)。若说蜀人金杖是西亚金杖的“采借”,第一,无古文献可考。第二,蜀土无西亚古文物佐证。再以实物比较,三星堆的金杖,既不同于西亚古代国王须臾不离的短金杖,也不同于埃及法老所执那种细长齐肩却无杖首的权杖。

    夏代开国,“禹铸九鼎”,从此,易鼎成为权力转移的同义语。古蜀人为什么不用鼎而用“权杖”,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深人地进行研究。徐中舒先生在《古史传说与家族公有制的建立》中说:“经过长期发展,夏人分为两支,一支姜姓民族,这是周朝母系的祖先。一是羌族,后来变成了留居于四川、青海、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羌族与氐族(戈基人)融合,其一支发展成蜀山氏。已知使用铜刀,则在蚕丛氏阶段(见任乃强《四川上古史初探》),又经柏灌、鱼鬼,至杜宇一系从昭通返回,带回更为成熟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在与土着濮彝等族的融合过程中,建立了真正的蜀国。因此,用金杖象征这种新的权力。

    再细致地研究一下出自一号祭器坑的这支金杖。它全长1.42米,直径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杆上,净重约500克。木杆早已碳化,只剩完整的金箔。金杖的一端,刻有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是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高冠,耳垂三角形耳坠,面带微笑的人头像。另两种图案相同,上方是两只两头相对的鸟,下方是两条两背相对的鱼。它们的颈部都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有人认为,这支金杖的图案,有鱼有鸟,当印证是鱼凫王所执掌。但是,鱼鸟象征吉祥,箭翎则表示威武,这正是金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应有之义。而现在,尚无任何实物能证明鱼凫氏的族徽是由鱼和鸟组成。金杖上的图案,第一组当然是王者之像,但第二、第三组,从顺序看,是先鸟而后鱼。也难解读成鱼凫。所以,肯定为鱼凫氏所用理由还欠充分。

    云南丽江地区,源于古氐、羌群的纳西族先民,就有使用“灵杖”的风俗。从先期的“卜杜”(相当于巫、祝或巫、史)到其后的东巴(相当于士或祝官)在祭祀活动中,都要用灵杖,而这种法器,只有大东巴才能使用。《东巴文化艺术》一书,印有五种灵杖头的照片,杖头分节刻有神像、佛像、神兽、花卉及图形符号等。东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佛教、道教文化,但就其本源来说,仍是古老的巫文化为其主体。灵杖既然长期存在于纳西族人民的生活中,而纳西人又是氐、羌民的一支。那么,在神权和王权合一的上古时代,金杖是古蜀人所固有的法器,似乎可以算作又一旁证。

    还有,西藏古格王朝,也有“权杖”的记载(见张建林《荒原古堡》)。用杖象征权力,良渚文化和吐蕃文化中都有此先例。用杖象征神威,东巴文化今仍如此。金杖出现在三星堆,有其历史渊源。因此没有必要把这种光荣送给洋人。

    另外,关于上古时代,何时开始使用黄金制品,尚无明确记载。《山海经》中已有黄金、赤金的区别,说明夏代已懂得金的属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说,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到唐代才开始较多发现。但事实上,三星堆的金器就不少,除金杖外,还有金面罩、金虎饰、金璋形饰,金“竹叶”,四叉形器等等。它的特点是全用金箔,说明对金的延伸性已经有很深的了解。我们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也参观了馆藏的金器,有金柄铁剑,各种形制金带钩等,其制作时间大约在春秋时代,并且都为铸造器皿。而金箔的使用,应该说比铸造更为先进。所以,研究三星堆的金器,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尼雅之谜

    本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这就是被称其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遗址。

    东汉时期,名将班超为抗击匈奴稳定西域,曾带随从驻扎西域数十年。他利用杰出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联合当时的西域36国抗击匈奴的侵略,威镇西域数十年,留下了“投笔从戎”的千古佳话。有人提出,斯坦因所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西域36国之一的精绝国。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接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国王属下有将军、都尉、驿长等。精绝国虽是小国,但它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史书所描述精绝国所处的环境是:“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华茂密,无复途径”。从文寥寥数语中显然可以看出,当时的精绝国是一片绿洲。公元3世纪以后,精绝国突然消失了,斯坦因的发现又使精绝国惊现于世。

    然而,精绝国是如何从历史上消失的?它为何被埋没于滚滚黄沙之中?为什么璀璨的绿洲变成了死亡的废墟?为此,历史学家们既困惑不解又争论不休。许多人认为,尼雅之所以被废弃埋没于沙海之中,是因为尼雅人大肆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至使水源枯竭,风沙肆虐,绿洲消失,最终被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下。也有许多人对此持疑问和否定的观点。

    为了揭开这千古之谜,1995年10月,中日两国考古学家深人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始了对尼雅遗址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此次挖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被评为“95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文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这次考古价值最髙的发现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鲜明的织锦和写有怯卢文的木简函牍。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质地厚实,纹样瑰丽流畅,色彩艳丽,世所罕见。大量的怯卢文档案也让考古学家们喜之若狂。

    怯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怯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1一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怯卢文也随之消失了。18世纪末怯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怯卢文的奥秘。但是问题在于公元3世纪时,怯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它乡流行了起来?这着实让历史学家们摸不着头脑。

    最诱人的当然是怯卢文木牍的内容。解读它们发现,尼雅王国长期受到来自西南方SUPS人的威胁与入侵。可以说,尼雅王国是在预感大难临头中,忧心忡忡地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木牍的文字表明SUP1S人对尼雅王国的威胁到入侵是一步步地加深,如“SUPS人之威胁令人十分担忧,余等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査”;“现有人带来关于SUP1S人进攻之重要消息”“现来自且末之消息说,有来自人之危险……,兵士必须开赴,不管有多少军队显然尼雅人无法抵御强大的SUPS人的进攻,“SUPS人从该处将马抢走”;“SUPS人抢走彼之名菩达色罗之奴隶”。

    考古学家们在这个沉睡了1600年的废墟上,看到了宅院四周尸骨累累,内部各种遗物四处散落,房门敞开或半闭。用来存放怯卢文的陶瓮密封完好没有拆阅,储藏室里仍有大量的食物,甚至纺车上还有一缕丝线。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尼雅王国在面临长期的人侵威胁后,遭到了惨重的致命一击,甚至没有留下最后的文字记载。

    东汉末年,汉朝国力日竭,东汉官兵撤离西域。中原陷人长久的分裂与战乱之中,西域出现了政治真空,西域各国也陷入了弱肉强食的杀阀争战中。弱小的尼雅最终淹没在这血腥的撕杀中,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则透出尼雅人心归中国祈盼和平,也让人们面对这千年织锦,为尼雅的命运扼腕叹息。

    但是在各种史书上从来没有关于SUPS人的任何记载,这个凶猛好战而富于侵略性的民族会是些什么人?尼雅王国后裔们的命运如何?这些未解之谜让历史学家们苦思不得其解,而尼雅王国的最后归宿,又令人嗟叹不已。

    楼兰古城之谜

    楼兰王国位于今天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楼兰王国最早的发现者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险队沿着干枯的孔雀河左河床来到罗布荒原,在穿越一处沙漠时才发现他们的铁铲不慎遗失在昨晚的宿营地中。赫定只得让他的助手回去寻找。助手很快找回铁铲甚至还拣回几件木雕残片。赫定见到残片异常激动,决定发掘这废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开始进行挖掘,发现了一座佛塔和三个殿堂以及带有希腊艺术文化的木雕建筑构件、五铢钱、怯卢文书信等大批文物。随后他们又在这片废墟东南部发现了许多烽火台一起延续到罗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风沙掩埋的古城,这就是令世人震惊的楼兰古城。

    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过发现的楼兰古墓及罗布泊地区发现的大量细石器表明楼兰人本为游牧人,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的商业往来与日俱增,给楼兰经济带来空前的繁荣,域外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人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

    历史上,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九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楼兰城是楼兰王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楼兰城依山傍水,作为亚州腹部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楼兰地区巳是西域农业发达的绿洲,到了唐代,“楼兰”却几乎成了边远的代名词,李白的《塞下曲》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暂楼兰”的诗句。曾盛极一时的西域重要城镇,为什么在公元3世纪后迅速地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个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开的谜。从楼兰遗址发掘出的文物震惊了世界,其中有珍贵的晋代手抄《战国策》,考古工作者还在楼兰墓葬群中发掘出了一具女性木乃伊,经测定距今已有3000年,干尸衣饰完整,面目清秀,定名为“楼兰美女”,其他文物有做工精细的汉锦,还有汉五铢钱、贵霜王国钱币、唐代钱币、汉文和会卢文残简等。

    楼兰古城四周的墙垣,多处已经坍塌,只剩下断断续续墙垣孤伶伶地站立着。城区呈正方形,面积约十万平方米。楼兰全景旷古凝重,城内破败的建筑遗址了无生机,显得格外苍凉、悲壮。

    俯瞰楼兰古城,城中东北角有一座烽燧,虽然经过历代不同时期的补修,但依然从它身上可以看出是最早汉代建筑的风格。

    烽燧的西南是“三间房”遗址。这座100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在一块高台上,三间房正中的一间要比东西两间显得宽大,本世纪初,斯文。赫定曾在东面一间房内发掘出大量的文书木简。从三间房西厢房残存的大木框架推测,这里昔日曾是城中屯田官署所在地。

    继续向西,是一处大宅院。院内,南北各有三间横行排列的房屋。在古城中这座院落的建筑也是比较排场的。相形之下,大宅院南散杂而破败不堪。如果根据出土文书推测三间房毗邻的框架结构房屋是楼兰城的官署遗迹。

    楼兰古城曾经是人们生息繁衍的乐园。她身边有烟波浩淼的罗布泊,她门前环绕着清澈的河流,人们在碧波上泛舟捕鱼,在茂密的胡杨林里狩猎,人们在沐浴着大自然的恩赐。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又召集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士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尽管楼兰人为疏竣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古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废弃了。

    辉煌的楼兰古城就这样永远的从历史上无声地消逝了。

    波斯银瓶之谜

    1983年,在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件波斯萨珊王朝约在公元6世纪制造的鎏金人物银瓶。银瓶造型新颖别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经鉴定,属波斯东部的手工艺制品,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珍贵文物。

    令人惊奇的是,波斯的珍贵文物怎会在我国的古墓之中?据墓内的墓志考证,这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柱国大将军都督李贤和妻子吴辉的合葬墓。

    李贤生于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卒于天和四年(公元569年)。他生前曾任瓜州(今敦煌县)刺史、河洲(今甘肃临夏)总管和原州(今宁夏固原)刺史等职。这些地区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又是中西交通线上的重镇。波斯商人和僧侣络绎不绝地从陆路来洛阳,或经海路到我国南方各地,他们带来了众多的物品,李贤极有可能购买银瓶,死后便作为陪葬品葬于墓中。

    另有一种观点是,当时北魏和波斯两国之间有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公元455年至521年的60多年间,波斯派使臣来中国访问达10次之多,并带来了不少珍品。据此推测,这件珍贵的鎏金银瓶很可能是北周皇帝赐给李贤的。

    李贤是如何得到银瓶的,恐怕永远是个谜。

    陕西省考古学家于2000年5月在秦始皇陵封土的西南角,发现一个大型陪葬坑后,这座陪葬坑被命名为K0006号,经过一年多的挖掘,在2001年10月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出现的“文官俑”,蕴示着曾经古墓苍岭、紫台幽宫的地下秦王朝最大悬念“中央机构”正在缓缓浮出地面。从而使得30多年来,考古学家关于始皇陵庞大地下军阵的“武”文化第一次出现重大分水岭。

    差点儿被马厩坑蒙骗1974年3月29日陕西西安东郊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坑道,这便有了秦俑一号坑和陆续而现、举世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2000年5月,三秦这块神奇的土地再出新闻。

    该年初,例行的秦始皇陵园考古勘探区域集中在陵南内城。5月,在封土西南角果农石榴园的一次普探中发现了一个陪葬坑,这在经常目睹地下“宝贝”显山露水的勘探队员眼中并无他致。初步的钻探表明,该坑平面略呈“中”字形,坑体为东西向,由斜坡道、前后室三部分组成,是一座坑体总面积为144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陪葬坑。

    勘探过程中,在陪葬坑的前室发现彩绘陶俑的残块,后室发现马的骨骼在斜坡道口处,发现有木车残迹。限于资料,考古工作人员最初认为这个陪葬坑仅是一个马厩坑,可能供养着身处地府的秦始皇乘御狩猎的御马,至于陶俑,应该就是饲马人。

    秦始皇陵考古有重大转折在以成年马骨为主的后室,由于饱受两千年的酸碱腐蚀,当年埋葬的活马仅存马骨。东端的马骨保存状况尚可,西端所发现的则均散落在铺地木之上,因此处曾在早期进过11次洪水,致使马骨移位现象严重,骨架凌乱不堪,加之棚木的腐朽,坑体的坍塌,明显的单匹马骨形体已不复存在,有的马骨因受水的冲积,飘浮于倒塌的棚木之上。

    经过清理后发现,共有9具马骨,均系成年,其中8具为雄性,1具为雌性或被阉割过的雄马。从后室东端清理范围内发现的马骨数量上推测,在该室长20.5米、宽3.8米,面积约76.2平方米范围内原有陪葬马约20匹。它们的肢体均头北尾南,一字形排列。

    “铜车马”带来惊人发现

    然而,一个念头却久久困扰着这些探究深邃的考古学家们。离始皇陵封土仅仅20米,难道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马厩陪葬坑?

    数年前,着名铜车马发现的经验,给了考古者深入挖掘的信心。

    带着与千年前古人对话的意境与向往,2000年7月12日,由陕西省考古所和秦俑博物馆联合组建的考古队,进驻考古工地。

    通过发掘,坑内壁面即夯土二层台的内侧嵌有厢板,坑底地面上铺砌木地板,铺地木之下为由3层夯面构就的坑底;夯土二层台上覆盖扁平长方体的棚木,棚木之上覆盖芦席,然后再覆土掩埋。早已作古地底的始皇帝或许料想不到,高耸的封土、精明的障眼法依旧抵不住考古家们的智慧。当2000年深秋的一天,第一件陶俑出土时,人们惊呆了没有铠甲、没有战袍这在已出土的六七千件秦俑中是史无前例的!

    霎时间,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在耗时一年的挖掘中,共出土陶俑12件,除12号俑面西外,其它11件俑均面北;其中2~11号俑成一字向排列,紧依前室南壁。

    这次发掘共清理出12尊陶俑,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均头戴长冠,从服饰上看,分为8尊袖手俑和4尊御手俑两大类。袖手俑高大稳重,1.89米的个儿站立在长方体踏板上,头戴长板冠,沿面颊系冠缨于颂下,带尾系成蝴蝶结。他们上身着双层交领右衽长褥,内褥长度到膝下,外褥长齐膝,腰束革带,右腰间悬挂陶削、扁囊,下着长裤,脚穿齐头方口浅履。御手俑更是高达1.90米头挽扁髻,带双板长冠,长褥缠身,腰带紧束,着衣干练,目视前方,双臂前伸,握拳作揽辔状,一幅神心专注、谨慎驾驭的神态。尤其是衣下摆微微后飘,给人以动感。

    出土的12件陶俑均饰彩绘,在焙烧后的陶俑胎体上,先涂一层生漆作底色,然后视俑的部位不同,彩绘着红色、粉红、褐色等不同的颜色。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们的表情:有的心事重重,有的则暗自窃喜,有的满怀愤懑,有的则表情平静……各异的神情,栩栩如生。

    “中央机构之——最高法院”出现无一例外的长版冠,前所未有的“文官俑”,站在12尊高大的千年古俑面前,考古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在先秦乃至中国古代都是一种蕴含着丰富精英文化的意味,它并不以保暖或防护为主要功能,而是上层贵族社会身份地位的外化标志。《礼记·冠义》即曰:“冠者礼之始也”。进人文明社会后,冠的外延得到极大的弘扬,三礼中的《仪礼》.开篇讲的就是《土冠礼》,社会需求不断地强化冠的社会功能,使之达到《晏子春秋》中“冠足以修敬”的地步,也导致了冠的种类愈来愈多。冠的礼仪性质体现在其颜色、质料、形状上,秦汉之际流行一种长冠的首服,供中下级文武职官使用。根据秦代的尊位制度,六号坑中12尊头戴长冠陶俑的身份,爵位应当在级左右,属上爵。

    经过仔细观察,专家们还发现,袖手俑均佩挂有陶削、砥石两物,秦代陶俑身上悬挂此物尚属首次发现,削即为书刀,用于刮削简牍,砥石则是磨刀之具,因此它必属文具无疑。

    推论此时开始有所进展因为在陶俑左臂与胸肋之间又无一例外地发现一处椭圆形斜孔,斜孔起着插成册简牍的作用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现了一在官署中,8尊袖手文官俑恭谦而立低眉颔首,臂夹简册,腰挂书刀、砥石,整装在岗,长官一有吩咐,便记录下来分头去办理各种事务。但是,这又是一个干什么的官署?

    接下去的发现让一切开始真相大白被集体置放在厢房内的4把“铜钺”,在2尊袖手俑的袖手部发现垂直的长方形孔正是用来插青铜钺的。“钺”,掌刑狱也,在执行刑罚时,有“钺”则可先斩后奏。也就是说,他们从事的工作与刑狱有关,而且,地位极高。

    考古家们推断,K0006号陪葬坑是秦王朝中央政权三公九卿,掌刑辟、主刑罚的要害机构廷尉官署即今日“最高法院”在地下的模拟反映,这打破了秦陵皆为“武”文化的考古发现,由此推论,秦始皇陵内外的陪葬坑均代表了不同的官署机构。8名文职官员和4名御手负责国家日常的司法行政事务。然而“法院院长”廷尉又在哪儿?

    一名独自站立于南侧厢房,留着八字小胡的“官员”显得有点特别,其发式和其余11人有着明显的区别,显然是他们的“领导”,一个人独享着一间办公室。但根据其所戴的双板冠,最多可能是该机构的幕僚长,而廷尉本人并不在其列。难道,一向要求严厉的始皇帝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给忘了?在进一步挖掘中,曾经被盗的痕迹暴露出来。坑里的一个文官俑的背部,有一个明显被榔头砸的小坑,估计是盗墓人在里面寻宝的印记。此外,在前室诸位陶俑的前部平添了一块空地,按常理,“办公室”内,不可能没有“东西”,估计也已惨遭“毒手”。

    未遭火焚留下谜团参与挖掘六号坑的研究员张颖崃发现,在秦始皇陵园众多的陪葬坑中,被火焚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有无“红烧土”成为考古勘探判断陪葬坑的一个重要信息。但在K0006号陪葬坑中竟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焚的迹象,这在秦陵中也对众多的陪葬坑被焚一事,目前有三种认识:其一,陪葬坑毁于项羽,所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二,陪葬坑毁于沼气自然;其三,陪葬坑被毁是葬仪上的要求。考古专家分析,六号陪葬坑距秦始皇陵墓封土如此之近,未遭楚霸王之火焚,不会是疏忽所能解释的。

    另外,K0006号陪葬坑建筑结构与陵园其它被火焚的陪葬坑建筑结构相同,看来,坑毁于沼气自然也是无法解释的;至于葬仪要求,即为陪葬坑,就不可能不遵循该礼仪,因此,也不能自圆其说。或许,这将成为一个永久的谜团在浩大的古墓中封存。

    中国猿人化石被弄到哪里去了

    1928年到1937年,在北京周口店共挖掘出了40多个“北京人”人骨化石和大量石器。这些“北京猿人”化石,俗称“北京人”,已有40万年到50万年的历史了。“北京人”的发现,弥补了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的“失掉的一环”,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最充分的证据。它使人类认识了自己的童年,实在是无价之宝。当时,这些猿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由着名的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进行研究。

    可是到了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日美关系日益紧张,协和医院也巳缺乏安全感,于是魏敦瑞建议把这批国宝运到美国保存,待战后再还给中国。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两三个星期时,中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按照计划,12月1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有一艘“哈里逊总统”号轮船由上海抵达秦皇岛美国兵营,稍微歇息,再由秦皇岛抵达美国,而中国猿人化石,就“乘坐”这艘船到美国,负责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医福莱。可是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不久就占领了秦皇岛,岛上的士兵全部成为俘虏,福莱也在其内。十多天后,日军把战俘以及战俘的行李运到天津战俘营。而从此之后,中国猿人化石下落不明。

    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日本,对中国猿人化石进行了广泛的搜寻,但一无所获。1972年,美国巨商詹纽斯悬赏重金寻找中国猿人化石,提供线索达300多条,可是一一遭到否决。究竟中国猿人化石被弄到哪里去了?人们争论不休,说法不一。

    有人说化石落到了日本人手中。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后,也立即占领了协和医院。据记载当时日本土兵直接奔到B楼存放中国猿人化石的房间。可是打开保险柜后,他们发现柜内东西仅是石膏模型,于是就各处搜查,逼问工作人员。日本天皇曾命令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负责追査化石下落。1943年5~6月间,有传言曰本在天津找到中国猿人化石,但不久就又有消息说化石是假的。但令人深感奇怪的是,此后直至日本投降,日本人再也没有言及此事,也没有再继续搜寻中国猿人化石的活动。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猜测:他们是否已经达到了目的?

    还有人说,“哈里逊总统”号在秦皇岛附近遭到日军袭击,装有化石的箱子随船沉人大海。但有人说船并没有沉,日军截获了这只美国船,并发现了装有化石的箱子,但由于日本士兵不懂得化石的价值,所以将之当做破烂随便处理掉了。根据这种说法,中国猿人化石极有可能流落日本民间。

    也有人说,化石其实落在美国人手中。一个美国驻京使馆的哨兵后来回忆说,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他曾看见两人把一箱东西秘密埋在使馆的院子里。按照这种说法,猿人化石根本就没有出北京,很可能后来被美军秘密转移掉了。也有人认为,当时美军即便是想“吞掉”中国的国宝,也不可能将它藏在北京,因为那里已经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了。最有可能的是,要么北京猿人化石没有随“哈里逊总统”号到秦皇岛,而是由别的途径运到美国;要么美国在占领日本期间搜到了北京猿人化石后秘密运往本土——总之,极有可能中国的这一国宝是在美国人手中,至于美军在战后大张旗鼓地搜寻,还有美国富翁悬赏寻找,都是“障眼法”,欲盖弥彰罢了。

    中国北京猿人化石究竟在哪里呢?中国人民热切盼望着国宝重见天日。

    西藏古格文明之谜

    古格王国简述

    古格王国遗址在阿里札达肥札不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硼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朝,它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邻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

    近数十年间从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壁画等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

    遗存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风格独特、气势宏大,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层面。所绘人物用笔简练,性格突出,其丰满动感的女体人物尤其代表性。由于古格所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影响,在艺术表现风格上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痕迹。

    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规模宏伟、面积浩大的高原古城,这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除了这些由于今日仍然作为村庄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标明在地图上的据点外,围绕古格都城札不让的重要遗址还有东嘎、皮央等,均有大量文物遗存;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的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圮的佛塔更是难以数计。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而他们并不是古格后裔。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什么样的天灾或者瘟疫使得繁荣富强的古格文明突然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伙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七古格王朝起源及兴盛

    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位于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为其统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l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条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札达县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经测量,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除了这些由于今日仍然作为村庄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标明在地图上的据点外,古格王国境内还有大量的无遗迹亦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断壁残垣、坍毁的洞穴、倾圮的佛塔难以数计。

    古格王国的王族,是吐蕃赞普(即汉语中的“王”)的嫡系后裔。所以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必须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公元9世纪,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逐渐衰落,统治者内部的僧侣集团和世俗贵族集团的矛盾急剧激化。公元823年,俗官郎达玛发动政变上台成为吐蕃末代赞普,郎达玛死后,他的两位王子及其王孙混战了半个世纪,结果次妃一派的王孙吉德尼玛衮战败后逃往阿里,阿里原有的地方势力布让土王扎西赞将女儿嫁给他并立他为王,后在吉德尼玛衮的晚年,将领域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王国;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后来被并人古格;幼子德祖衮占据象雄即古格王国,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为古格王国的开国元首。

    与古格王朝密切相关的是托林寺,托林寺是由古格王意西沃于11世纪建的。古格立国之初,鉴于朗达玛灭佛而导致吐蕃亡国的惨痛教训,大兴佛教意西沃选派21名青年到克什米尔去学习佛教密宗的教法。由于不适应克什米尔炎热的气候,加上瘟疫流行,21人死了19人,仅剩仁钦桑布和玛·雷必喜两人活着回来。仁钦桑布十分勤奋好学,后来成了西藏着名的大译师。托林寺就界是意西沃为仁钦桑布等人译经的方便和发展佛教而修建的寺院。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法,意西沃和他的继承者们历尽千辛万苦到印度去迎请高僧阿底峡到古格来讲法传教,为此意西沃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在位期间,主持修建了古格王国第一批重要的佛教寺院,其中规模最大也最为着名的便是托林寺。

    从此以后,古格王国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事业,并开始不断发展之寺庙如林遍布阿里,贵族僧侣集团日益庞大,今天托林寺周围残存的大量佛塔、洞窟、寺庙遗迹,正是那个时期盛世的历史写照。札不让的北面,有一个名叫“鲁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札达县的一个乡。藏语中“鲁巴”意为“冶炼人”,传说古格王国时期这个地方素以清于冶炼与金银器制造而闻名,当年阿里三围以托林寺为主寺的下属24座寺院的金属佛像,都由鲁巴铸造。据说鲁巴铸造的佛像用金、银、铜等不同的原料合炼而成,工艺精湛,通体全无接缝如自然形成,其价值甚至超过了纯金佛像。其中,最为神奇的还有一种名叫“古格银眼”的铜像,只有古格才能制作,更是被视为佛像中的精品,因为极少流传于世,所以尤为珍奇。由此可见,古格王国时期金属制造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历史上的西藏西部,便有“黄金之乡”的无数神秘传说,据说这里差不多每条山沟都有矿藏,都有开矿人,都有银铜匠。古格的富强,或许与它盛产黄金白银不无关系。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以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书写,在阳光下金银闪烁,无比富丽堂皇。

    古格王朝的消逝

    古格王朝的消逝至今仍是个谜,据说在1630年,与古格同宗的西部临族拉达克人发动了入侵战争,古格王国就此灭亡。但让考古学家们震惊的是,从记载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但在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逐渐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史书的记载难免有误差,战争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综观札达县的地理环境,现在的象泉河决不是当年的象泉河,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这块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只剩下了一点点土林和戈壁,这种地貌形态的变化,或许正是古格消失的真正原因。

    总之,在荒漠中消失的古国太多太多,淹没在沙海里的文明也太多太多,这个难解的历史之谜,是要靠跨学科的学者们通力合作去探寻才能破译的。

    人文景观

    进人藏北,景色如画,每天仿如梦中。就在大家开始审美疲劳之际,扎达土林在不经意间扑面而来:一堆一堆地,连绵不断地……让人应接不暇,有的像佛手,有的像大脚板,有的像人头……车子在山谷里每转一个弯,就会听到一声声的惊叹……此时此刻,你会发现无论怎样的语言都显得贫乏。

    至今仍保留比较完整的古格遗址其实是当年的中央政府所在地,它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住得越高就地位越显赫。

    在这座神秘的建筑上,有三座神殿,里面的神像在文革中被破坏,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地被破坏。在参观过程中,有个管理员小伙子拿着钥匙在有六百年历史的柱子上乱画一气,把我们心疼得不得了。如果说气候是人类所无法抵抗的外在因素,那么人为的破坏更加可怕。在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古格曾经创造了奇迹,而如今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遗迹和大片的黄土。

    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它的壁画,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格盛产黄金白银,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充分体现当时皇室生活的奢华程度。古城的围墙也是石刻艺术的宝库。城墙角的碉堡当年虽是作防御之用但却是战争与艺术融为一体的结晶。

    扎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县城很小,只有一条主要街道,藏人和汉人都能见到。县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不停广播的大喇叭,仔细留意发现原来是来自军区大院里面,经了解才知道,由于扎达位于中印边界,属于国家边防地区,因此军事戒备也相对较严。

    壁画也是古格王国旅游的一个看点,但大量壁画于文革时被毁,现存较完整也很漂亮。如果喜欢莫高窟壁画,去古格看看也会有些收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