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邵力子-邵公与上海通志馆的建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胡道静

    邵公道德文章,皎然在世。一生中对革命事业、宣传教育工作,社会勤务,建树贡献,难以悉数。亲故知交,桃李门墙,多有详述,令人景仰。我在此仅记一轶事,因它能从侧面说明邵公的思想进步,识断强毅,为人群幸福、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上海在一九三二年时,曾建立一编修“市志”的机构,由柳公亚子主持其事,为当时全国第一都市忠实地撰录了地方史志。志馆的成立,柳公的出任,事由邵公斡旋,此为外间所不多知。缘当时国民党政府建置上海市通志馆,不过欲装点门面,并非真欲成一信史,而聘请柳公主持馆事,乃因“一·二八”日军寇沪,迁都洛阳,当时政治会议,建议首谋国民党内部的团结。柳公向为国民党左派,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久遭排斥投闲。此时邀请出山,不过为所谓团结问题作一示范,并不希望柳公真为文化工作创出业绩。如此并无诚意的布置,当然不为柳公所接受,而国民党当权派陷于僵局。为摆脱困境,乃委恳邵公出面斡旋。邵、柳私交素好,思想并皆进步,当时有“二子”之目(力子、亚子)。因而一夕谈话,能有共同语言。柳公表示,如真授予权力,为地方历史成一真实记录,自当为人民、为社会担此职责,但必须“约法三章”,获有完全的保证,在此先决条件下才允诺出任。这三章约法是:

    一、编辑方针,志馆人事,不受外界干涉(这是为了防止国民党右翼塞进监视分子以及一般的推荐冗员,破坏了柳公撰写信中的志愿);

    二、志稿必须突破惯例而用语体文撰写(这是柳公一贯坚持的文化运动的方向);

    三、志书纪年,一律以公元为主,年号纪元为辅(柳公的本意,只是按照历史学界公认的纪元办法,目的是使读史者对于史事的发生年份,有一个通贯的概念)。

    这三章中的后两章,在我们今天看来,都觉得乃是太平常的事,有何提出坚持的必要?殊不知在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中国社会里,连报纸上的新闻消息还在用文言文写,而政府所编“官书”竟用起白话来,岂非“攸关体统,有损尊严”?至于我们国家今天法定的纪年,就是用世界通用的公元,不要说只是历史书籍使用公元了。但在那时,国民党政府对于公然提出要用公元纪年的主张却视为洪水猛兽,吓得要死,他们可以加你一顶“破坏法统”的大帽子。明乎此,在这场“谈判”中,对方如不是邵公,那么柳公绝不会推心置腹,率直提出自己的主张来。而对方要是别人,听了柳公的三章,那也一定挢舌不下,岂敢答允?可是邵公是了解柳公的,而且说心上话,邵公也是赞成柳公的思想的,再加上还必须有的一个重要的砝码,就是邵公他有魄力和能力接受这三项先决条件。

    好,一切就这样顺利解决了,上海市通志馆就这样办了起来。

    柳公坚持实行自己的主张,在后来的行动中都体现出来。这当然遭到国民党右翼顽固分子的侧目,他们曾数次找机会打击市通志馆,想把它拿过来或撤销它。但以柳公之威望,邵公之主持正义、保障约定,“顽右”们的阴谋没有能够得逞。直至“八一三”上海战争后日本军国主义暂时控制市区后,志馆才停办,但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上海市通志稿》,历经患难,至今完整地保存着。现在,人民的国家重视地方历史,编写多卷本《上海史》的任务交付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进行。所里对于柳公主持通志馆时期留下的这份文献遗产,十分重视,认为它基本上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撰写的,对于今天新编《上海史》是份极为有用的参考材料。

    当此缅怀邵公百龄寿辰、兴念邵公一生伟绩之时,对此邵柳二公情谊以及共同解决关键问题,建立通志馆而撰成一大市志史稿之事,觉得不能不以所知所闻,书此留念,以颂邵公一生在团结工作上所付出的精力与做出的贡献。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