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情-泰国曼谷我走进了第二次婚姻殿堂(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心灵饥饿是女人最大的弱点

    女人天生需要爱情滋养

    如同冰山上看日出

    美丽无与伦比

    危险也无与伦比

    《星岛日报》刊登了“泰国宏声集团招聘启事”,其中一项工作是高薪招聘有中文写作能力、普通话标准的年轻靓女为白领主管。

    我有点动心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报名应试。

    苦人自有天照应。我有幸顺利地通过了“一考”、“二考”,“终考”。

    我万万没有料到,董事长竟是我三个月前在金豪夜总会有了一夜之情的王浩林先生。

    王浩林一见是我,满脸笑容的异常兴奋,当场拍板录用了我,月薪6000港币。

    我深知在这样一个花心男人手下工作,我将会面临什么,但我已经是走投无路了,暂时栖身宏声集团,总比我漂荡在浮躁喧嚣的滚滚红尘中,要安稳踏实得多。

    王浩林让我负责处理公务活动中的一些日常琐事。他闲下来的时候,总是喜欢带着我去一些社交场合出席应酬。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他的私人秘书。但我心里明白,他是在利用漂亮妩媚温柔恬静的我,作为抬举他身份的法码,让我在这些达官贵人面前起到“美人桥”的纽带作用。

    一天,王浩林对我说,他要携我一道,前往武汉洽淡一桩房地产业务。

    我欣喜若狂,当即就同意了。

    他慷慨的给了我1万港币,让我回家后,好好陪伴女儿几天。

    我激动得感恩不尽,我陪他应酬完公务后,第一次主动随他到了他所住的郊区别墅,我将我自己献给了他,我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报答他。

    这一夜他几乎彻夜未眠……

    因为我是偷渡香港,没有任何合法证件能让我返回内地。

    王浩林说,这好办,只要我愿意配合他,当一回他的“妻子”,他会立即办好一切手续的。

    为了早日见到我的女儿,我默然同意了。

    一周之内,他以夫妻回内地探亲的名义,真的办好了结婚证、出入境等所有手续。

    我就这样成了他的“夫人”。

    我权当他是我临时的丈夫。

    回到内地前夕,我将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

    回到武汉,我配合着他忙完了两天的投资洽谈后,他以一个父亲的身份陪我去探望我的女儿,并大方地给了我女儿8000元港币的见面礼,令我又一次非常感动。

    我干脆就当他已经是我的丈夫。我为了在过去所有鄙视我、作贱我、抛弃我、追赶我、侮辱过我的人的面前昂起头来荣荣耀耀地风光一回,我特意在武汉一家豪华的四星级酒店请了20桌客人,我如同一场恢宏戏剧的编剧、导演、主角,自编自导自演着一出荣归故里荣光焕发的喜剧:我已经是一个外国华侨的夫人,是一个荣华富贵的贵夫人!我要让包括张天心夫妇、D总编夫妇等在内的所有人,看看我已不是从前那个穷困哀怜的我了,我如今活得不同凡响了……

    在武汉的一周,我的人生辉煌到让那些曾经爱过我、恨过我、整过我、害过我、怕过我的人,都望尘莫及的仰视着我,都望我兴叹。

    看得出来,王浩林非常乐意做我的临时丈夫,他安慰我说,只要我以后跟着他,一心一意的爱着他,一年后他再给我30万港币。他笑着说,这几乎是他一年内包养我的费用。

    我在历经了人生这么多的苦难后,能有一个男人这么有缘的与我相遇,也算是我的幸运。我安慰自己,往后的日子,有王浩林支撑着我,我的日子不会再凄风苦雨了。

    我为了给女儿,为了能挣到这30万港币,我不得不答应被他包养着,做他的“签约妻子”。

    返回香港,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寻找机会讨好王浩林,以求他能多给我薪水,因为他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大老板。

    三个月后的一天,他说他要携我回泰国去过年,并在泰国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我只好同意了。

    我早就听说泰国是世界旅游胜地,我可以趁机到泰国去旅游了。

    我坐在飞往泰国的飞机上,沿途欣赏着国际旅途中的一些美景。

    我坐在靠近窗口的位置,仔细观看着窗外的云彩:

    天上的云彩真是奇妙,一会儿文静温柔如闭月羞花般的裸女沐浴,亦或少女在出嫁前精心梳妆打扮;一会儿乌云翻滚,上下腾飞,有如百万雄狮过大江的雄浑气势,亦或如黄继光正在扑身堵枪眼,亦或群群雄狮在争霸殴斗;一会儿如同一座冰山,亦或一堆堆洁白无瑕的棉垛,亦或一座座崇山峻岭蜿蜒如带;一会儿如屈原吟诗忧国忧民郁郁悲泣,亦或李白行舟,在捻着胡须唱和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亦或李清照浅浅低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会儿如嫦娥奔月,亦或二龙戏珠,亦或石林直耸云天,亦或如洁白的雪莲花舟,在白云流荡的一条曲折的蓝色天河里飘弋荡漾……

    不一会儿,迎面而来的云彩酷似我儿时家乡的云彩,深邃高远、孤芳自傲地缓缓流淌着,虚无缥缈着……我不知不觉回想起童年的故乡以及那首我非常熟悉的《我爱家乡山和水》: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山水多明媚,

    清水潺潺绕山走,

    山山绿如翠。

    花果园飘芳菲,

    池清鱼儿肥,

    沃野千里泛金浪,

    稻香诱人醉。

    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山水映朝晖,

    山笑水笑人欢笑,

    歌声绕云飞……

    我又不免联想到另一首歌《打靶归来》:

    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

    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MI SO LA MI SO,

    LA SO MI DO RE,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一二三四!

    不知不觉,飞机已经抵达了曼谷。

    走出机场,我心中的欣喜与茫然交织着:泰国之旅能给我带来好运么?

    从气温不到20摄氏度的香港,来到39摄氏度的曼谷,感受最深、最难以忍受的首推这里炎热的天气。尽管我早就知道泰国地处热带,没有四季之别,但还是缺少充分的心理准备。

    走出曼谷机场,便被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冲昏了头,浑身上下大汗淋漓。这时,我后悔为什么不多带几件短袖衫。

    住进宾馆,人还好受一点,但一走出去,马上就会汗流浃背。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白天气温在35-40摄氏度,晚上12点以前仍在35摄氏度以上,基本没有什么温差。感受如同武汉的7月,闷热难耐。

    曼谷以交通严重堵塞闻名于世。近两天来亲身的感受,果然名不虚传。尽管城市新修了不少高架桥,但仍无法缓解车多路少的矛盾。只要你外出,随处都可见到“长蛇阵”。

    城区里的街道很脏,如何在经济危机的日子里多挣钱,是满街小商小贩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在国王生日这阵子,人们才能激发起高涨的热情。

    据说,泰国的祖先缘自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我国的少数民族同宗同祖,尽管迁徙到这块土地上已经1000多年,但还是保留了少数民族中不离土地的习惯:当地居民不愿住高楼,居家过日子必须要沾着土。正因为如此,曼谷城市面积无限扩张,目光所及全是一栋栋两层别墅。城市扩张自然带来道路延伸,而经济发展又促使有车族成倍增长,车多路少矛盾的结果,自然是“享誉世界”的曼谷塞车。

    欣赏曼谷市容,印象最深的首推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和无所不在的小吃大排档,而且都是在闹市区。人如潮,车如潮,尘土飞扬,喧闹不已。小食摊前蚊蝇乱飞,垃圾遍地。如此恶劣的卫生条件,我自然犹恐避之不及,但当地居民却乐在其中。

    曼谷不仅是有钱人享受的乐园,同时也是狗的天堂。

    提起城市养狗,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可爱的宠物,但曼谷满街奔跑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普通狗,而且大部分都是无人认领的野狗。由于小吃遍地,狗群根本不知什么叫饥饿,繁殖能力也自然增强。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市民对狗相当友好,即使开快车的司机,遇到有狗横穿马路,也会紧急刹车。人与狗常年和平共处,由此狗也渐渐养成了惰性,每当我回到酒店,挡道的狗甚至懒得给我让路,我不得不绕道而行。

    像曼谷这样的特大都市,竟然允许狗在城里自由自在地生长生活,也算是一大景观。

    来到曼谷,发现这里的交通景观有些“与众不同”。作为泰国的第一大城市和首都,曼谷拥有600万常住人口,平均3个半人就拥有一部汽车。曼谷开快车,首先得益于车况好,满街行驶的都是奔驰、宝马、皇冠等名车,司机不仅技术娴熟高超,而且也十分遵守交通法规。

    这座城市有约170多万辆汽车,这还不包括庞大的摩手托车族。

    满街的摩托车不仅与汽车共用车道,其速度甚至比汽车还快。我每当上街,看着风驰电掣呼啸而过的摩托车,真让人头晕目眩,心惊胆战。而自行车基本难觅踪迹,偶见几辆也是悠闲悠哉,不知骑它作为交通工具还是权作休闲锻炼。

    泰国的车辆是靠左侧行驶,公交车除大客以外,还有些想象不到的车,简直是五花八门。

    大客车前后门均为两个空空的洞,跑起来呼呼生风。车厢有上下两层窗,下层车窗全都不安玻璃,一年四季皆如此。尽管有点悬,倒也没听说有乘客掉下去的。还有中型卡车、微型货车都是拉乘客的,只要车厢上带篷并有统一标志的都是招手即停。

    王浩林只要有空,他就开车带上我兜风。他一边驾车,一边说,在曼谷你很难看到吵嘴与打架的,也很难看到两车相撞的。这里的人们驾驶技术十分娴熟,只要是不塞车,车速都很快。摩托车手们更是当仁不让,在大小车辆的空档中呼啸而过。初来乍到的人,看了会捏一把汗。最令人折服的是年轻的女骑手们,头盔墨镜全副武装,骑的大都是越野式的大摩托车,日本的本田、铃木、雅马哈等。车后座上还常常再载上一二个人。她们的车子从车身、钢圈到轮骨都是五彩缤纷,驰骋起来既十分艳丽又动感强烈。不像中国国内的一些男女老少就认“踏板”,一个个像蹲在车上似的,毫无摩托的威风可言。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原因,男女车手们清一色的穿拖鞋开车。

    我第一次看到伫立在街头的交通警察,真是让我大吃一惊。在摄氏40度的高温下,他们仍头戴钢盔、腰扎武装带、身着长袖制服、脚穿大皮鞋。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脸上还戴着厚厚的口罩。

    王浩林说,这是为了防灰尘和尾气用的。

    曼谷的交通十分拥挤,道路经常堵塞得水泄不通,泰国警察甚至因此多了一项必须掌握的特技:接生。一旦遇有孕妇临产困在马路上,警察就得亲自上前接生,以保母子平安。

    我在曼谷住了两个星期,却没有机会坐火车,只是从外观上看,这里的火车不是太上档次(也许是我没有看到豪华列车)。在曼谷看到的旅客列车也不知是跑支线的还是跑干线的,反正速度不太快。车厢是灰白的,车窗内也没有挂帘子,各节车厢靠近车门处却零星“挂”着人,他们手握扶手,脚踩车梯,显得很悠闲。更有甚者,只用一只手和一只脚来控制重心,看那潇洒的神态,使我想起了中国的铁道游击队。

    王浩林回到泰国,成天忙于他的公务和家务。

    孤独的我,自己请了一名导游,带着我在市区游玩。

    我从中央车站搭轻轨去周末市场。

    车到站,所有乘客就好像军队行军般的整齐划一,皆往一个进口进去,我跟着人群走了约5分钟,向右拐了个弯,便来到一个个零星摊铺前逛荡。

    周末市场是当地民众最喜欢游逛的地方。近2万个摊铺的规模,更像是个大批发市场。人太多,常常还没来得及看清楚身边的摊贩到底在卖些什么东西,就已经被人群推搡着不得不往前走了。

    这里是观察当地居民真实生活的好地方。在这儿作客,会吃到用塑胶袋装的撒上辣椒粉的现刮青芒果丝,会感受到一股大锅泰式海鲜酸辣汤的酸味扑鼻……

    曼谷的杜喜区并没有轻轨可达。我走到附近的胜利纪念碑站,许多政府机关位于此地。现任泰皇的居所奇采拉达宫也在此。因此,这里的欧式风格相当浓厚,俯拾皆是宽广的林荫大道与白色西式的雄伟建筑。

    杜喜区名气最大的观光点是柚木皇宫,站在柚木皇宫前,心里感受到的是一种皇室的优雅气质,而非敬畏之感。在建筑构造上,柚木皇宫处处表现出西方的特色,二十世纪初期的维多利亚风格在一刀刀木工雕饰中淋漓尽致。

    导游带着我从SOGO百货商厦出来后,向左直走,一些贩卖花环、木像的小贩开始出现了。

    不一会儿,一阵阵清烟熏香随风飘过来,原来在左转角处便是声名远播、香火鼎盛的四面佛供奉处。

    我迫不及待地走近细看,所谓的四面佛,其实指的是印度的梵天神,因此,拜佛的方式与传统佛教有所不同。

    走进供奉四面佛的广场,只见信徒们都相当虔诚地拈香默念跪拜,他们非常规矩地朝着四面佛的每一个方向一一跪拜过去,并将花环环绕四面佛一圈。

    西方游客,常常非常认真地在一旁拍照、作笔记,或是认真地画起这些东方的善男信女的素描。

    我路过依湄南河而建的香格里拉饭店,才知道这里是离饭店群中距离轻轨站最近的饭店。一些人在黄昏之际,一边啜着地道的MAI TAI,一边欣赏着湄南河船来船往的繁忙景象,也相当有意思。

    我乘着小游船,在徐徐微风中,一路感受着湄南河沿岸的风光,一艘艘以花花草草装饰得十分鲜艳热闹的长尾船,沿着河岸缓缓游弋,水花四溅中,两岸人的真实生活面目一一呈现在眼前……

    当夜幕低垂,霓虹灯渐次亮起,曼谷便显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风貌,泰国被称之为“世界红灯区”。泰国之夜风姿万千,只要你想得到的晚会娱乐方式,这里应有尽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