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情-泣泪痛悔那挥之不尽的长夜(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顺手拿起来翻了翻。陈旧的书页中,字的大小不一,繁简交杂,无标点,无段落,正当我想看个仔细的时候,一个年轻尼姑大声呵道:“心不干净的人不能碰!”

    一惊之下,我手中的书掉在地上。

    高撩帘幔走出来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师太。她神色正然地看着我。

    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身心不干净,恐怕今生今世再也难以洗净身心中的尘埃。

    我慌忙拾起书,恭恭敬敬地放回原位。

    我看清那个吼我的尼姑,年纪很轻,穿一身及踝的灰布袍,头上带着灰色圆帽,脸圆圆的,牙齿很整齐也很洁白,眼睛晶亮,目光平静而坦诚。

    我摇了摇头。

    她双手合掌胸前,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跨出了门槛。

    天色已经大亮了。

    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朝时课诵》。

    我吞吞吐吐地问一位小尼姑:“《朝时课诵》是不是每天早晨洗了手净了心的人才能可以朝读?”

    小尼姑轻言细语地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我听她讲佛说偈,对她的神秘以及对佛的好奇,更感兴趣了。

    她接着说:“我师傅在我进山的第一天就给我讲佛偈,挺深奥的。我师傅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果明。意思是希望我脱离人间的痴迷愚惑,明法明性,明理明心。”

    我好奇地问:“你进山几年?”

    “三年啦。”

    “那你几岁进山?”我拐着弯打听她的年龄。

    “20岁进山的。”

    “你20岁进山当尼姑,23岁就看破了红尘,你为什么要做尼姑呢?”

    她甜甜一笑,坦荡地说:“缘!”

    她讲她的故事平淡无奇。

    我心里却在为一个“缘”字细细体味着。

    我向她借了一本《朝时课诵》,仔细地阅读,我才渐渐体悟到:缘与份、洁与垢、梦与真,在我心中有了一种新的意境。无论痛苦人生还是欢乐人生,无论独善其身还是普度众生,对于只有一次的生命,还是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果明忙完了手中的活儿,带着我细看云霞寺的家珍。

    果明骄傲地告诉我,云霞寺原本为佛教名山胜地,始建于宋代。主要建筑有一天门、二天门、静心亭、玉灵宫、紫薇宫、威灵宫、帝王殿、祖师殿、娘娘殿、佛舍、斋堂等等。

    果明带着我来到帝王殿。

    帝王殿门口左右两根大柱上刻着一副醒目的对联:

    上联:主施新雨露始终不懈润苍生

    下联:帝着古衣冠时刻未忘扶赤子

    走进帝王殿,一眼就能看见威严雄伟的四大天王:手执宝剑的增长天王、手调琵琶的持国天王、手握水蛇的广目天王、手持宝幢的多闻天王。他们手中的四宝,既是佛门法器,又是有趣的寓谜之物。剑有锋,意为“风”;琵琶能拨出音调,意为“调”;幢能遮雨,意为“雨”;水蛇可顺着抚摸,寓意为“顺”。合起来意为“风调雨顺”。

    正殿供奉着玉皇大帝。

    参观完帝王殿,果明带我来到半山坡的紫薇宫。

    紫薇宫内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

    我在观音菩萨面前久跪不起,我乞求观音菩萨保佑我的女儿早日康复!

    待我起身,我对殿内的四副对联若悟若悔。

    第一联:

    上联:日月长明乃周行普照万物之德矣

    下联:天地永存皆覆载运化众生之道也

    第二联:

    上联:有化化有有亦化

    下联:无生生无无不生

    第三联:

    上联:动行三界定风云妙观本身

    下联:静诵黄庭悟真语昭示我相

    最令我感叹的是第四联:

    上联: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下联: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副对联用酸、咸、辣、甜、苦“五味”对黄、白、红、黑、青“五色”,对得极为精巧工整。在这精巧工整的对句背后,又寓意有不可对人残暴,不可见钱眼开的劝世醒心。

    紫薇宫有夹楼、鼓钟二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飨亭、南中北三殿、游廊、春秋阁、望楼等殿堂楼阁共有80余间,雕梁画栋、飞檐挑角、金碧辉煌、玲珑美观。漫步其中,宛若身在人间天堂。

    昔日,我置身红尘,为了不寂寞,常常寻找或制造不寂寞,却忽失了不寂寞之后,寂寞又会缓缓升起,将自己浓浓地笼罩其中,让人无处遁逃。

    而今,在这空旷的寺院里,这种极度孤独寂寞的感觉,是一种真实的梦境,这孤独寂寞也充满了一种五彩缤纷的颜色,让人在这些多姿的颜色中可以真正的思索、悲伤、或者快乐。

    黄昏时分,站在紫薇宫门前,遥望远山丛林,不禁让人想起一首远古的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随着果明来到紫薇宫后面。

    辽阔的夕阳下,林木葱郁、环境幽雅,灌木疏密相间,参天古树倚石而长,枝叶遮天蔽日,根茎和藤蔓盘根错节,林间小道和石坡婉延曲折,各种千奇百怪的岩石突兀而生,千奇百怪的各种热带植物、野花、野草和苔鲜争奇斗艳。

    果明带着我来到雄浑高峻的石岩边。岩边有一汪温泉,温泉的水清澈透明,水面热气氤氲,冉冉缥缈。

    果明介绍:这温泉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45度左右,不受季节与气候的影响,水中含有钙、镁、钠、钾等多种矿物质,能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妇科病、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正在此时,后面两个尼姑赶上来了。

    她们一道拉着我,脱光衣服,沿着泉边的石坎下到水中洗澡。

    我躺在水中环望四周,群山环抱,莽莽苍苍。彩色迷雾飘荡在山间。翠绿、鲜黄、腥红的草木错综渲染着山谷,色彩明艳。远方隐约可见的山脉绮丽、神秘、沉静、深邃,与蓝天、白云、山、水共呼吸,与“上帝”靠得更近。

    我想,我再也不愿意将自己抽身出来退回到那个喧闹的滚滚红尘中去了。

    洗了个温泉澡,夜里我睡了个好觉。

    早晨起来,窗外似有昨夜的微雨,雾气自涧下升腾如炊烟缥缈卷舒,一如抛轻纱而飘舞的神女的面容。

    山腰,崎岖丛莽之中,忽然传来潇潇雨响,听似溪流潺潺。

    一泓瀑布从高高山崖的壶口状石崖喷流而下,瀑布的若干水帘从天而降,其下面的水潭宛如一片湖泊。

    潭前乱石成阵,撕开数缕水流,声喧如骤雨。

    再抬眼望去,两侧山林,层林尽染红、黄、绿色,或分或混,渐润蓝天,拂挽白云,似在画中化为诗。

    我来到诵经堂,像尼姑们一样打坐,按照《朝时课诵》中的字节开始诵经,可不到几分钟,不知怎的我就胡思乱想起小时候村里的老人们讲的一些信不信菩萨的几个故事:

    偷牛人敬菩萨,祈求菩萨保佑他日后平安无事!

    失牛人敬菩萨,祈求菩萨保佑他早日能找回牛!

    菩萨在收受两个人的香钱和贡品后都说:我尽力而为!

    两个人后来都知道菩萨的这种答复后,气得大骂菩萨是个贱种!

    很久以前,村里有个王老五,婚后十年妻子一直不孕。王老五急得到百里外的独山千子庙里敬菩萨。他听说谁能将菩萨口中的珍珠拽出来放入女人的怀里,这女人就一定能儿子。王老五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将菩萨的下巴打碎了,取出口中的珍珠高兴地走出庙门,谁知没走几步,他的头猛然前后掉转了个方向,好不容易摸回家,已是口唾白沫,人事不知。妻子吓得连夜背着丈夫上山,修复了菩萨的下巴,还原了珍珠,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香,王老五才得以身复原状。

    从前有一年,全乡久旱无雨,乡亲们举行隆重仪式,祈求齐天大圣菩萨能及时呼风唤雨。齐天大圣菩萨果真显灵。不一会儿全乡普降甘霖,福及乡亲。村里有一位中年大汉就是不信这套邪法,大骂乡亲们太愚昧无知。结果,夜里在家中发疯了,第二天不停地翻跟头撞墙跳水塘钻泥田丧命……

    我不太相信这些玄乎的迷信故事,世间的鬼灵是都是人自己的言行所为所致。正如一位作者说的:人中有鬼,鬼中有人,人会做鬼事,鬼会做人事,人变鬼不难,鬼变人不难,只因都在那一瞬间。

    我悄然地回到我住的耳房里,续读着倪萍的《日子》,书中倪萍谈她痛恨同居,后悔同居。我也何尝不是呢,我更痛悔自己不仅是与男人同居,而且还出卖过自己的灵与肉!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一个与我同居的陌生男人杀死,正在一块一块地肢解着我鲜血淋漓的尸体……

    我被噩梦惊醒了。

    我赶紧在黑暗中摸索着点亮了蜡烛,摸摸脸,拧拧手,有了知觉。

    我还活着。

    活着的感觉真好!

    我又可以思恋我遥远的可爱而又可怜的女儿了。

    回想起几年前“六一”儿童节女儿给我讲的那个最古老的故事:

    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与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

    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女儿用甜美的歌声给我唱的《雪娃娃》:

    山风吹,飘雪花,

    雪地上站着个雪娃娃。

    雪娃娃你从哪里来?

    雪娃娃你可有个家?

    雪娃娃不回答,

    迎着风雪笑哈哈,

    迎着风雪笑哈哈。

    太阳出,冰雪化,

    雪地上乐坏了雪娃娃。

    雪娃娃你到哪里去?

    雪娃娃你可想妈妈?

    小朋友,再见啦,

    我要到田间浇庄稼,

    我要到田间浇庄稼。

    中午,趁果明休息的时候,我让她带我来到了天池瀑布。

    放眼了望,只见天门山高耸云霄,百米高的瀑布从山腰豁口倒挂而下,如百练悬天,跌落悬崖,银光闪闪,彩霞飞舞,有如:银河落下千堆雪,瀑布飞起万重烟。

    瀑布下飘动着朵朵白云,冉冉上升,使得瀑布若隐若现,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走近细看瀑布,只见碧山天池万古流,扬花喷雾画中游。

    我不禁自问,天池瀑布从何而来?又流向何方?又为何不知疲倦地狂泻不息?又为何年年月月水流不增不减?

    我走到瀑布下方,抬头仰望,只感到天漏了,水闪雷鸣;地震了,群山奔涌。瀑布硬是将山石冲成几十米深的水潭。

    站在潭边,抬眼伫立良久,仰望蓝天白云,深远的天空湛蓝湛蓝,洁白的云朵凝成一团,如皑皑白雪,岿然不动。

    不一会儿,天是那种沁人心脾的湛蓝,白云一朵朵,一丛丛,起伏连绵的山林在它们下面静卧着,又都倒影在如镜的天池里。

    我轻声对自己说:我不忍离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