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权力的崛起-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世纪德国的伟大诗人和思想家海涅曾经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各国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企业界人土和学者们都在思考和探索着这样的问题;21世纪人类面临着哪些重大课题?他们依据各自不同的经验和学识,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视角对这问题做广各种各样的阐述。90年代以来出版了不少这方面的著作,诸如达尼艾尔的《2000年的世界秩序》莱斯特瑟罗的《21世纪的角逐》、扎克亚塔利的《21世纪的赢家》、莱斯特的《世界经济战》、波尔肯尼迪的《强国的兴亡》等奢作都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6年德国出版了《21吐纪议程——通往新时代道路上的政治和经济》津特维尔特勒编辑一书。该书汇编了12位世界著名政治家和政府首脑,包括江泽哭主席、以及14位世界著名大企业的总裁的文章,论述了21世纪的政洽和经济。这些著作和文章虽然作出种种预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似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一个新的纪元将以信息革命开始,21世纪将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新纪元,经济、社会、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将发生一系列的根本变革。

    现在从历史中走来,未來由现在开始缔造。只有从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中去探寻未来变化的方向。回顾20世纪百年的历史进程。不难肴出人类在两个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在两个方面造成尸灾难。个方面的伟大成就是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世纪前期人们对自然界的汄识在电磁学的世界图景的基础上进步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世界图景。在技术上发明了飞机和设计了汽车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经历了五次革命性变革,每次变革的周期大致为10年,第一个10年,人类开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时代;第二个10年,人类开始了向外层空间的进军;第三个10年,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生物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第四个10年,以个人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方标志,揭开了扩大人类智力劳动能力的新篇章;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产业化和全球信息网络建设为标志,开辟了人类信息革命的新纪元。每一次变革不仅扩大和深化了入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且使人类莩握了强大的技术手段。从而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开拓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新领域,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另个方面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广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三沖形式的市场经济模式,即美英模式,德、日模式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9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参加到统一的世界市场的竞争中来。不断探索着适合自己国家国情的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人类遭受的巨大灾难之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另一灾难是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嗖巨大的破坏,它不仅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表明,人类社会硬件系统口臻完善,而社会的软件系统却发生了危机: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手段的完善和目标的混乱,似乎是一照我的见解一一我们这时代的特征,如果我们真诚地并轧热情地期望安全、幸福和一切人们的才能自由的发展。我们并不不缺少去近这沖状态的手段。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创造人类的福提供了个:前卡有的元限的能乃;另一方面也使人类棠抿了可以毀火地球:切屮命的能力。由十人们的社会岜标、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方面的乱,以及社会制度和结构上的件种问题社会软件系统产士广系列深刻的危机。社会公止和陴遍的半福并未实现,相反世界贫富的差距在加大,环墻、资源、能源、人门、犯罪、安全等等全球性问题益严重。些问题小仅布整体上影响肴人类的全码利益、民远利益。也分别地影响着家、民族、地区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各类全球性问题日益尖锐化给人类敲响警钟,引起广各国政府种社会公众的广泛注意。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形成的传统的犮阏观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战略进了反思。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随若冷战的绾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发膀。违立新唧的国家经济政洽秩序就各种全球性问题开展各国间的对话力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此界性历史潮流。全球性的问题已把各国和族的利益紧密联结在起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今吋代的上。

    人类即将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社会枓学工作者的项钌鉴历史任务,就适耍以敏锐的职业触角去捕捉21世纪面临的课题、我们的研介工作要时刻感受时代之风云,不断增强我们对时代的感力判断;囑要吋刻感受到时代的风、技术的浪、经济的潮、总的流。研究新形势保讨新问题为人类形成新的观念、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新的方去、新的规则和新的战略方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主编的这丛书,从科枝、经济、社会结构、文化、教育、妇女、生态环墒、跨国犯罪、生沽方式与社会保障阵系等十个方时对迈向21世纪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每个分册的撰稿人都是长期从事有关方面研究并取得较大成就的专家。本丛书从编写一开始,我们就对作者提出了如下要求口。高起点、大视野、新角度、前瞻性,即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来审视20世纪,特别是近20-30年来的发展变化趋势、待点,提出和分析人类在世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其在新世纪将如何演变。要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入类发展的最根本的前途和命运的大视野出发来总结、预测,并要对以往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作出怦论,注意用最新资料以90年代以来的资料为主要依据、事实、信息说明问题。在内容上处理好几个关系,即在重视经济发达国家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在面向世界的同时,要注意联系中国的实际,启发读者在国际背景下对中国的问题进行思考;顾及到历史、现实、未来三者的联系,把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和揭示未来的方面。1要求语言通俗、生动、鲜明、准确、精练。书名、章节标题要醒目、简明。经过作者、编委会、责任编辑的努力,我们认为基本上送到了上述要求。当然限于水平,本丛书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收入丛书的著作只是代表作音个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作为一家之言还希望读者和学界朋友提出批评和指正。

    在本丛书付梓的时候,我们要恃別感谢刘卫平同忐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这套丛书得以和读者见面,是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